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以批判人权观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人权思想。人权在本质上是人的存在条件,是人之为人的保障,这也是对恩格斯批判人权观的合理的当代解读:我们应从历史与现实相联系的角度出发来对这一解读予以确证,批判人权相对论对恩格斯批判人权现的错误解读,相信对我国当前的人权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以“现实的生活”为立足点,建立唯物史观,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活”概念有多种内涵,其中生产实践是人生活的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鲍威尔、施蒂纳、费尔巴哈之所以没有建立起正确的历史观,是因为不懂得实践就是生活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彻底批判了黑格尔“绝对观念”的客观唯心主义,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批判了费尔巴哈直观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从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在科学的实践观基础上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三大领域,都作出了既唯物义辩证的科学说明。故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重要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是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4.
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思想最集中地体现在他对基督教的批判上。《黑格尔哲学批判》一书开启了他的哲学批判之路。黑格尔思辨哲学批判的成果——“哲学上最高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观点,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转而采取了“神学之秘密是人本学”这种宗教批判的表达形式。在随后的《宗教的本质》一书中,费尔巴哈对自然宗教进行了批判性研究,从而系统完成了他的宗教批判工作。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是哲学批判的延续和深化,不能脱离其哲学批判孤立地考察他的宗教批判。由于费尔巴哈在哲学上仍未彻底摆脱思辨唯心论影响,其人本学及宗教批判带有明显的局限性,有待于马克思对其加以超越。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批判了唯心史观的谬误,奠定了唯物史观审视历史的原则。这篇经典文献主要从人、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方式三个方面揭示了唯物史观审视历史的出发点,初步形成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揭示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对资产阶级经济学所进行的分析和批判,以及恩格斯关于价值和价格的观点,关于生产要素、生产费用的分配的观点;阐述了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的评价,以及关于“竞争”、“危机”等方面是怎样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经济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观点,并披露了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关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认识,从而让读者清楚看到恩格斯早期的经济研究是一个不应忽视的十分重要的开端。  相似文献   

7.
费尔巴哈所谓的“人”只是感性直观意义上的“抽象的人”,马克思在批判继承传统哲学的基础上,超越了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论对人的抽象理解,将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结合起来,最终在实践观的基础上,确立了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科学人本学。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具体表现为:它无论哪方面的内容,都离不开人的问题,通篇都表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在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在人的问题上的错误思想的批判中充分表现出来的;其对唯物史观的表述蕴含了丰富的“以人为本”思想,形成唯物史观的基础就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9.
在德国哲学的发展史上,费尔巴哈的最大功绩就在于他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结束了自康德以来的哲学革命,从而为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他在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思维与存在同一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论的基本命题:人是思维与存在统一的基础和主体。本文分析了费尔巴哈认识论的合理性及人本主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在创立科学世界观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了人类历史上伦理思想的优秀成果,阐明了一系列道德的基本原理,并且在道德研究中运用了科学的方法,从而构建了科学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1.
《自然辩证法》是伟大革命导师恩格斯写的一部光辉著作。他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这个锐利武器深刻地批判十九世纪自然科学领域中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阐述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这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是指导自然科学正确发展的需要。十九世纪欧洲各国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的革命斗争,正在不断地掀起高潮。资产阶级企图瓦解无产阶级的斗志,在从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等方面加紧对无产阶级进行镇压的同时,还在思想和理论领域中千方百计向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疯狂进攻。如毕希纳等人,歪曲达尔文的进化论关于生物界“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理论来解释人类社会现象,企图篡改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就是一个明显的例。恩格斯为了对这些反动的观点给以有力的回击。花了很长时间对自然科学进行研究,写出了这部伟大著作,对当时和历史上许多错误的科学理论观点,作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这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对资产阶级进行批判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法国和英国的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并对未来世界作出了美好的描绘,但是他们没有找到通往这一美好国度的现实基础和物质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承他们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并据此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和历史必然性,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青 《科技信息》2012,(24):75-75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最集中的体现。实践是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基石。本文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意蕴进行了正确解读。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费尔巴哈起到了纽带和桥梁作用。作为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哲学之间的"中间环节",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加速了马克思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进程。但是,犹如一直都不是纯粹的黑格尔派一样,马克思从来也不是纯粹的费尔巴哈主义。马克思不仅依据费尔巴哈的宗教理论展开了对黑格尔宗教观的批判,而且还进一步指出,费尔巴哈脱离现实,忽视政治,这正是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致命缺陷。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同一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中 ,对唯物辩证的同一观的内涵作了大量的探讨。之后 ,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都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上发展了这一理论。本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同一观的特点及其形成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关于自由与必然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关于自由与必然的思想是批判地继承前人优秀思想遗产的结果。恩格斯在自由与必然问题上的新贡献主要有;承认客观必然性是自由的前提;认识客观必然性是自由的基础;运用客观必然性改造世界是自由的标志;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它批判地继承了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修养思想,同时也是对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知识分子所主张的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历史性总结。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对现代性具有肯定和否定双重向度并进行了革命性改造。马克思的未来追求正是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到对商品的分析、即资本的批判即现代性扩散的世界市场即世界历史的大门打开的。现代化是现代性的获得过程,全球化是流动的现代性。全球化是马克思的历史地平线。“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研究全球化的理论精品,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的观点看待、把握、应对新全球化的时代挑战。  相似文献   

19.
"魏晋风度"是中国古代特定历史转型时期形成的一种文士风流,是魏晋玄学熏染下形成的独特人文风貌。然而,"魏晋风度"毕竟脱胎于腐败、动荡、堕落的社会,它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思想与行为的矛盾,在张扬个性背后衍生出的浮华世风以及清谈误国等现实困惑,导致了时人对其批判和否定的言论不绝于耳。思想界对玄学的改造就是对现实批判的反弹和回应,其结果实际上也折射出了魏晋风度消极的一面。文章立足历史进行反思,亟待对全面认识"魏晋风度"起到一定的补正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实践不是认识的手段、中介和桥梁,不是主客观的统一,不含主观的因素,而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