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固定化复合耐冷菌特性和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活性污泥在低温(4-8℃)下的驯化、培养和分离,得到6株低温耐冷菌.采用固定化技术将其固定在聚氨酯填料上.提高了生物法处理低温生活污水的效率,COD去除率提高了30%.同时解决了常规固定化颗粒易破碎而无法实现工程应用的问题.通过对耐冷菌生物膜生物量和酶活性分析,探讨了固定化混合耐冷菌处理低温废水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探索性实验,确定了三种耐冷菌培养基,分别用于培养耐冷细菌、耐冷放线菌和耐冷霉菌.培养出的耐冷菌株在6℃条件下被分离纯化,然后通过一系列实验分别鉴定它们的生理特性并检验它们的脱氮能力,并测定pH值、温度对脱氮效果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显示pH值为7~8时,各菌株生长得最好;生物荧光层析光谱实验发现三种菌株都在15℃左右活性最大,0℃以下仍有一定的活性,高于35℃时,基本失去正常的代谢能力.当实验菌液投加量为5.0%,实验温度为6℃,三种耐冷菌对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7.7%、59.0%及58.7%,相同条件下,投加混合菌种可使氨氮的去除率提高到67.2%.  相似文献   

3.
低温ESBR反应器中耐冷菌的分离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填料式SBR反应器(ESBR)处理低温(5℃)生活污水,从反应器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中分离出4株在低温下具有较高活性的耐冷菌株.通过平板培养特征鉴定,形态学鉴定和生理生化鉴定确定了各菌株所在的菌属,并测定了菌株在5℃下的有机物降解能力.试验证明,4株耐冷菌在低温下具有很高的有机物降解能力,对生活污水中COD的去除率相当可观,耐冷菌的这一特性对于低温污水的生物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低温污水的强化处理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水污染现象日趋严重的今天,研究低温微生物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讨论了低温微生物的分布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展望,对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北方地区农村厕改废水冬季处理效率低的问题,从低温驯化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8株在10 ℃下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耐冷菌株,研究其混菌作用效果并制成菌剂。结果表明:单一菌处理时,假单胞菌H-30对模拟农村生活污水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率最高,为88.6%;8株耐冷菌H-7、H-10、H-29、H-30、H-33、H-36、H-40、H-54按最优体积比2:1:4:4:4:1:1:1混合后对实际农村生活污水COD去除率可达94.1%,按此比例制成的菌剂在10℃下对实际农村生活污水的COD去除率为83.6%,出水COD为92.45 mg/L,达到我国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6.
研究前期试验筛选鉴定出的5株高原低温优势耐冷菌种的生物特性,分别测定了耐冷菌的生长曲线以及温度、pH值对其生长的影响。进过试验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前期试验分离鉴定出的5株高原低温优势耐冷菌在10℃低温下均能正常生长,且能保持较高的代谢活性,耐冷菌受温度的影响显著,温度过高(高于15℃)或是过低(低于8—10℃)都会影响耐冷菌的生长情况。2)低温时反应器中SRT为6d以上,才能保证耐冷菌成为系统中的优势菌种。3)弱酸、中性环境适宜低温耐冷菌的生长,弱碱环境也较为适宜耐冷菌的生长。筛选出的耐冷菌是适于城市污水的,但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时应充分考虑进水酸碱度的影响,避免对耐冷菌造成毒害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物制剂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制剂是从自然界中筛选的优势菌种或通过基因组合技术生产出的高效菌种。其中不仅含有各种特选类型的复合型微生物,还针对性地添加了酶制剂、营养物质和矿物盐。它被投放到废水、污水中,可使系统内的微生物数量增加,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且生物制剂的使用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对可生化性较好的生活污水,可采用直接投加的方式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生物制剂处理生活污水的合适应用条件是:温度为20~30℃,pH值为7左右,生物制剂投加量为1mg/L。在以上条件下,经过5天处理,生活污水中COD(化学需氧量)去除率可达78.9%;经过6天处理,污水中氨氮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2.2%和89.0%。  相似文献   

8.
经过10℃下7天驯化,活性污泥系统对生活污水的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污泥驯化完成,此时污泥中的优势菌种为耐冷菌;通过反复分离得到32株在10℃下生长良好的优势菌株;再通过初筛阶段测定平均OD值,复筛阶段测定模拟生活污水COD去除率,筛选出低温情况下生长良好且COD去除效率高的五株菌株;通过菌落特征、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得出高原地区的优势低温耐冷菌分别为:革兰氏阴性好氧杆菌—假单胞菌属、革兰氏阳性菌好氧杆菌—嗜冷杆菌属、革兰氏阳性芽胞杆菌和球菌—芽胞杆菌属、革兰氏阴性好氧杆菌—黄杆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碱杆菌属。  相似文献   

9.
一株新耐冷菌SA-8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东北地区受农药长期污染的土壤中通过富集培养、分离筛选到一株甲基对硫磷高效降解菌SA-8,根据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p..菌株降解甲基对硫磷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20℃和7.0,在此条件下培养24h,降解率达93%;当温度位于10℃时,降解率也有66.2%;而在35℃时降解率仅为27.3%.这些结果表明SA-8是一株耐冷有机磷农药降解菌.  相似文献   

10.
为对低温海域石油烃污染修复提供优良菌源,采用红外分光仪和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对北极耐冷石油降解菌BJ1、BJ9和BJ19的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除BJ1-9外,其他混合菌群的降解率均大于单一菌株的降解率,盐度、pH、温度、初始油质量浓度、营养盐对石油降解率均有较大影响;BJ1、BJ9和BJ19以及混合菌群对柴油总烃的降解效率分别为55.25%、49.37%、50.76%和63.44%;BJ1、BJ9和BJ19以及混合菌群在单因素最好条件下对柴油芳香烃的降解效率分别为32.22%、19.87%、15.73%和7.33%;菌株在低温下优先降解短链烷烃,在7d内C18后的长链烷烃未被降解;BJ1、BJ9、BJ19和混合菌群对汽油和海燃油降解效果明显,而对原油和燃料油等降解效果较差.研究表明,该三株菌能够利用多种石油烃组分作为碳源生长并可降解多环芳烃,对碳源的利用具有广谱性.  相似文献   

11.
新型悬浮填料处理低温生活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东北地区冬季污水处理效果较差、COD去除率不高的问题,选择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低温生活污水、比较了国内几种常见的填料,新型纳米悬浮填料在30%的投配率下OC值(充氧性能)就达到了0.071kg/h.挂膜18d后填料上的生物量达到5.5g/L,且系统的COD去除率稳定在75%左右.曝气量控制在250L/h,在10~12℃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使反应器的生物量提高到7.7.5g/L,COD的去除率达到85%左右,出水COD降至85mg/L以下。  相似文献   

1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综合效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综合效能评价体系的缺乏问题,研究并建立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综合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技术部分和经济部分构成,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同时对水质数据和经济数据进行标准化,最后建立评估体系,并用于评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综合效能.结果表明,厌氧池-梯式生态滤池和厌氧池-生态塘-生态渠评估综合效能值分别为0.9026和0.8045,工艺效能评价结果分别为“非常好”和“好”,有效地反映了设施的实际处理效能.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农村人居环境不一,环保意识不到位,基础设施差,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程度。通过分析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技术,阐述了培育高效降解菌种技术、微生物固定化技术、构建微生物菌剂技术等微生物强化技术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原理、特点和技术难点,并结合案例分析,表明微生物强化技术能有效防止污泥膨胀,比传统污水处理方法效率更高,具备抗逆性、抗毒性和耐负荷冲击能力强等优点,更适用于农村水生活污水的治理。  相似文献   

14.
生活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的废水中仍含有相当数量污染物,尤其是N、P含量较高.采用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选取了3种常见的水生植物:香蒲、浮萍和芦苇作为主体植物进行废水的深度处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04 m3/m2.d时,三类人工湿地系统均有较好的效果,对BOD5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9%、82.6%和77.1%;对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80.4%、81.5%、74.2%,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37.0%、50.6%和36.2%;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71.9%、72.2%和69.7%;采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该试验条件下污染物去除的反应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15.
碳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碳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难降解生活污水的可行性,利用该反应器,对苏州某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污水进行试验,证实碳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可在降解有机废水方面发挥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我国北方地区村镇用生活污水高效培养小球藻,对小球藻的生长环境(初始污水浓度、环境温度、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因素环境条件下,污水的初始污水浓度、环境温度、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对小球藻生长具有显著影响.最佳的初始污水浓度是将原生活污水稀释2倍,环境温度达到30 ℃,光照强度为12 000 Lux,光照时间为20 h.正交实验研究表明,生活污水培养小球藻的最优培养条件并非各环境因子最佳水平的简单叠加,而是受环境因子间耦合作用的控制,主导性环境因子是初始污水浓度和光照时间.将原生活污水稀释2倍、环境温度为30 ℃、光照强度为10 000 Lux、光照时间达16 h,此时的生活污水培养小球藻的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高翔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1):5120-5123
针对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沿湖村落面源污染问题,提出A2/O生物膜反应器与潜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村落生活污水中试研究。实验条件:温度为(15—20)℃。组合填料投配比为75%,一段好氧仓1、2和二段好氧仓3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8.6 h、4.3 h,溶解氧浓度分别为2.5 mg/L、1.8 mg/L,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孔隙率40%,水力停留时间1.6 d。稳定运行两个月的结果表明:脱氮除磷效果及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均稳定而良好,出水COD、BOD、NH3-N、TN和TP平均浓度分别为34.09、9.17、2.72、12.33和0.46 mg/L,均达到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城市处理污水的中水回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并使其形成可为人们所接受的再用资源(中水),既是当务之急,又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长远之计.就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回用的成功经验,论述城市处理污水的中水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降低污水中氮元素对环境的污染,利用分离培养基从污水中分离出94株单菌,对单菌进行富集,再利用鉴定培养基、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快速测定试剂盒初筛出41株硝化细菌,通过功能验证复筛出25株高效的硝化细菌.这25株硝化细菌均可将市政污水中的COD降解到40~60 mg/L,符合污水的COD一级降解标准,氨氮的降解率为70%~90%,也符合污水中氨氮的降解标准.  相似文献   

20.
人工湿地已成为广泛运用的污水处理方式,但仍存在效率较低等缺陷,而以人工湿地耦合多种强化工艺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分别构建了磁场强化和光催化强化的人工湿地,针对不同进水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24、48、72 h),探究在磁场和光催化强化作用下的人工湿地对污水中TP、PO43--P、NH4+-N和CODCr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施加磁场后可促进人工湿地系统对NH4+-N和CODCr的去除,当HRT为24~72 h时,磁场强化的人工湿地对NH4+-N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能达到58.77%~96.91%、41.16%~85.42%。光催化作用由于大量自由基的生成,对污水中部分污染物降解效果明显,其对TP的去除率最大能达到59.85%,相比传统的人工湿地去除率提高了27.82%;去除N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