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广晗  赵晓敏 《科技信息》2013,(26):453-453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近百年来(1906-2005)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0.74℃,中国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海平面上升了90mm。据模型预测,若人类不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候变暖将越发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2.
全球未来50年平均气温的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全球气温持续升高引发北极冰川融化,进而导致全球海平面升高的加剧,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对全球气温升高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它的现状和形成原因。对收集到的全球平均气温距平数据进行了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发现过去10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并没有发生突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Holt—Winters无季节指数平滑模型,运用matlab软件编程预测出了今后5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增长趋势。结果显示,今后全球气温还将以0.24℃/10 a左右的速率上升。  相似文献   

3.
俞灵琦 《华东科技》2022,(10):50-52
<正>亚洲是全球重要的增长引擎,碳排放已超过世界总排放量的一半,对全球经济绿色复苏和公正转型意义重大。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风险,塑造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是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后疫情时代,为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按照《巴黎协定》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限制在1.5℃以内,这对于世界各国都提出了新需求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4.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55℃,全球平均降水理增加21mm。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将来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排放构想,到了下个末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将比1990年上升1-3.5℃,降水增加3%-15%《未来100年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已引起全球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国许多地方的气温,都打破了历史最高记录,出现了“冬季如同春季,春季宛如夏季,夏季明显偏热”现象。据有关专家估算,近10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0.3℃~0.6℃。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到21世纪末,地球的平均温度将再上升1.6℃。  相似文献   

6.
变化加剧举世关注产业革命以来200多年的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代和现代工业及交通事业的发展,矿物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大量使用,使二氧化碳、氧化氮、甲烷等温室气体大幅度增加,这一切都使自然界本已存在的温室效应加重,严重地破坏了地球气候系统的热量平衡,导致气候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变化。目前的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已经升高了0.3-0.5℃。特别是8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持续升高,1988年、1990年和1991年为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3年。如不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加以  相似文献   

7.
一、水供需矛盾加剧:全球变暖导致降水变化,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愈加明显.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今年初曾指出,如果地球平均气温上升4℃,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缺水问题.二、天灾威胁加重:地球“发烧”,热带风暴和飓风的次数和强度都可能增加.三、岛国命运堪忧:地球两极冰雪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众多岛屿将被淹没.印尼科学家今年1月预测说,印尼约1.8万个岛屿中可能将有2 000个在2030年前被海水淹没.四、夏天热浪仍频:有关报告显示,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3℃,北美地区受热浪侵袭的次数将增加3至8倍,世界其他地方与北美情况类似.五、…  相似文献   

8.
正地球对温室气体比想象中更敏感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Steven C.Sherwood等发现,一旦CO2含量是工业化前含量280ppm(百万分之一)的2倍,地球将变暖1.5℃到4.5℃,气候系统也将作出调整。研究成果发表在1月2日出版的Nature杂志上。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在争论地球气候对CO2的敏感性。Sherwood等分析了43个不同气候模型的研究结果,将其与从世界各地搜集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具有较低气候敏感性的全球气候模型——其中15个模型在CO2水平翻一番后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不足3℃——产生了太多低空云层。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最近20多年间,全球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增加3倍多,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增长30多倍,仅是美国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超过数千亿美元。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日前发表的长篇报告说,1998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平均气温14.57℃,比上年升高0.17℃;创纪录的高温导致水份蒸发加快,降雨量增加,酿成更多更具破坏性的暴风雨,使3亿多人被迫逃离家园,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整体为研究区,基于1960—2013年520个气象站逐日降水和气温数据,选取极端降水变化率(α)和饱和水汽压变化率(β)2个指标,定量分析了极端降水与全球变暖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整体上极端降水呈现增加的趋势,α和β分别为6.4%·℃-1和9.3%·℃-1,且α更接近理论值(约7%·℃-1),β与平均气温存在指数定量化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平均气温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9个对照组,进一步分析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α和β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3),具体表现为平均气温较高的地区,α和β值也较大.证明了饱和水汽压随温度的变化率可以从大尺度上解释极端降水增加的空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在发生以全球变暖为主要气候特征的变化,已经对人类的生态系统及社会经济产生明显影响。科学家们预测,如果不采取全球联合行动,减排温室气体,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相对于1990年将上升1.4—5.8℃。美国《原子科学家公报》甚至将气候变化提升到与核威胁并列的位置。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多边和双边国际财经合作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然升温方式,利用OTCs系统对青藏高原沼泽草甸生态系统分别进行3~5℃(OTC-80)和1~2℃(OTC-40)升温处理,研究环境因子对气温升高的响应及其与近地表CO2体积分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日平均气温分别增高4.05,2.13℃的条件下,5 cm土壤温度平均上升3.67,1.65℃,而0~5 cm土壤含水量则分别下降7.9%,2.1%;系统内近地表CO2体积分数比对照点的分别提高29.3,9.8μL/L.气温升高将促使青藏高原气候进一步向暖干化发展,碳库流失加剧,对全球气候变暖起正反馈作用.敏感性分析表明:5 cm土壤温度是影响OTC-80系统内和对照点近地表CO2体积分数变化的最敏感因子,0~5 am土壤水分是影响OTG-40系统内近地表CO2体积分数变化的最敏感因子.  相似文献   

13.
《华东科技》2011,(2):76-77
其实说来说去,目前的气候变化,或者说全球变暖,不过是一百年的时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不到1摄氏度。对于每天白天黑夜十几摄氏度的温差来讲,对于多数地区冬季夏季的平均温度二三十度的变化而讲,1摄氏度似乎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数字,普通人实际上是不会从个人对温度的感觉中察觉到这个平均温度的变化的。那么,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究竟已经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这些变化是好是坏?  相似文献   

14.
应用福建省9个代表地面测站气温资料,对1961—2001年月平均气温、月极端最高气温、月极端最低气温以及1981—1990年日平均气温稳定≥0℃积温和≥10.0℃积温(0.1℃)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1—2001年比1961—1980年的月平均气温、月极端最高气温、月极端最低气温均有所增高,尤以月极端平均最低气温增幅最大,福建省气候变暖主要来自最低气温升高的贡献,冬季升温幅度大于夏季.  相似文献   

15.
收集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09-2011年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急诊就诊资料19 772例,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半参数的广义相加模型进行拟合,并对气温进行分段研究.发现不同气温段的气象要素对急诊就诊人数的影响不同.平均气温低于5℃时,气温、气压与急诊就诊人数的关系并不显著(P0.1);平均气温介于5~13℃时,气温每升高1℃,相对危险度为1.032(95%置信区间:1.01,1.06),急诊就诊人数增加3.166%(95%置信区间:0.516%,5.887%);平均气温高于13℃时,气温每升高1℃,相对危险度为1.013(95%置信区间:1.005,1.021),急诊就诊人数增加1.301%(95%置信区间:0.518%,2.091%).得出结论,气温对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具有显著影响,不同气温时就诊人数的增加速率不同,且不同气温区间其他要素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近50年气温和降水变化基本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西省近50年(1959-2008)10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系列数据,采用参数线性回归检验(LR)和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MK)两种方法,从观测站、地级市、全省和山西省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地区4个层面,对山西省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MK结果表明,(1)在108个地面站中,除河曲县站的年平均气温呈不显著减少趋势之外,其余107个站的年平均气温均呈升高趋势(+0.034~+0.896℃/10a("a"即"年";以下同).其中97个站的年平均气温显著升高,10个站的年平均气温升高不显著.除曲沃等8个站的年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之外,其余100个站的年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0.154~-57.750 mm/10a).其中16个站的年降水量显著减少,84个站的年降水量减少不显著.(2)11个地级市的年平均气温均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升高趋势(+0.181~+0.417℃/10a).各市的年平均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6.954~-33.681 mm/10a).其中晋城、晋中、临汾和吕梁4市的降水量显著减少,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朔州、运城和忻州7市的降水量减少不显著.(3)山西省的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升高趋势(+0.295℃/10a),其年降水量呈显著减少趋势(-20.486 mm/10a).(4)山西省17个综合治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均呈显著升高趋势(+0.126~+0.375℃/10a).这17个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2.619~-34.417 mm/10a).其中5个地区的降水量呈显著减少趋势.总之,山西省的气温和降水在整体上分别呈显著升高和显著减少趋势,在较低层面上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对比分析同时表明,LR和MK所得的结果,就气温而言一致性非常高;就降水而言一致性则不确定(因研究层面不同很高或较低).  相似文献   

17.
南京市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南京市近60年常规气象资料,得出南京市南京年平均气温增长率为上升0.26℃/10年,增长率高于我国年平均气温增长率0.04℃/10年,说明南京市是我国年平均气温升高明显的城市之一。最低气温的上升趋势是最高气温增加趋势的1.5倍左右,气温的变幅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吉林西部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长岭气象站1953-2001年实测气温资料,分析研究了吉林省西部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吉林西部地区平均气温以每10年0.4℃的速度升高,并且80年代后期以来增温速度最快,达每10年0.6℃.不同季节平均气温以冬季增温最大,为每10年0.6℃;其次是春季,每10年0.4℃;而夏秋两季为每10年0.2℃,并且不存在夏季降温.极端最低气温呈明显升高趋势,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而极端最高气温略有升高.本世纪的头两年冬季气温明显回落,其极端最低气温甚至达到了近50年来的最低值.  相似文献   

19.
<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气候学家对全球气候做了不少研究,指出在过去的100年里,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3~0.6℃。近40年我国平均气温也以0.04℃/10年的速率上升,年降水量以12.6mm/10年的速率递减。在新疆,近40a北疆年平均气温增温  相似文献   

20.
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引起各界广泛关注。过去的100多年,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3~0.6℃。我国北方地表温度也已显著变暖。近90年来,东北地区冬季温度上升了0.5~1.0℃;华北地区建国以来年平均温度上升1.2℃。在全球变暖的同时,世界一些地区气候出现异常,旱涝和风暴增多。全球变暖还引起海平面上升。过去的1000里,全球海平面升高了18厘米,我国沿海一些地方由于地面沉降,海平面相对上升幅度甚至达到100厘米以上。 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致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