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埃兹拉.庞德的"意象派诗歌"开辟了英美现代诗歌的先河,推动了美国新诗运动的发展;同时通过中国诗歌的翻译实践,他学会了掌握中国诗人构建意境的技巧:意象叠加和意象并置,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诗歌创作中。 相似文献
2.
汉代诗歌中存在着一些典型的人物意象。主要是"女性"意象和"仙人"意象。这两种意象在汉代诗歌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文章试图通过分析汉诗中的"女性"意象和"仙人"意象,来找出隐藏在意象背后的社会问题,探求汉代社会的悲苦现实。以及这种悲苦现实所导致的后果:女性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士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只能依靠对仙人的向往来体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3.
意象之组合方式,已有多人作过有益之探讨,其中以赵山林<诗词曲艺术论>所举最为多样,而受到重视.以此为基础,特锁定其中"逆推"与"并置"两式,以层次逻辑所形成之章法结构切入,作一观察,以见其深层的因素和逻辑. 相似文献
4.
诗歌鉴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方法主要表现在:将诗歌中零散的意象组合形成画面,描述画面意境,语言描述中应自然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能够运用“意象→意境→诗情”的思维方法,提高诗歌感受能力和诗化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熊晶晶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4):97-100
意象在中英诗歌的创作和鉴赏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中国古典诗歌与英美诗歌中的意象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在意象的营造方面存在着一些共同点,然而受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中英两种语言结构的差异,导致两者在意象的创造、运用及表现方式等方面的不同。通过意象的比较研究,有助于读者更好的鉴赏诗歌,不断提高审美水准。 相似文献
6.
意象之组合方式,已有多人作过有益之探讨,其中以赵山林《诗词曲艺术论》所举最为多样,而受到重视。以此为基础,特锁定其中“逆推”与“并置”两式,以层次逻辑所形成之章法结构切入,作一观察,以见其深层的因素和逻辑。 相似文献
7.
何文静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9,(6):96-98
20世纪初期,出现在英国的意象主义诗派从汉语古典诗词中吸取养分,在诗歌创作中提倡使用简洁的语言,创造意象,并在汉语古诗翻译中实践这种理论。意象主义诗派的实践和理论反过来也给汉语古典诗词翻译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带来了许多有益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8.
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粹,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因此,诗词的赏析是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想象。本文试从四方面进行论述。一、是了解意象包蕴的文化功能。二、是理解意象在诗歌鉴赏中的意义。三、是善于积累特定意义意象,形成解读诗歌的知识宝库。四、是重视景语在诗词中的表现性,更好把握意象。 相似文献
9.
意象派诗歌是美国现代诗歌的开路先锋,代表人物主要有:庞德、H.D.罗厄尔等。他们在对待诗歌"意象"上,主要强调意象和"意象并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罗伯特·勃莱、詹姆斯·赖特等把意象派诗歌发展成深度意象派诗歌,无论是诗歌理论或是诗歌创作实践,他们在对待诗歌"意象"上与庞德的意象派诗歌有着一定的差异;他们也强调诗歌的意象,但认为深度意象是对无意识的开掘,强调意象的跳跃和比喻的转换。通过从定义和概念、哲学基础、文化来源以及创作实践四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意象派诗歌和深度意象派诗歌在"意象"处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曼德尔施塔姆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著名诗人,其诗歌独具一格,善于巧用性质迥异的诗歌意象,并借助意象之间的间隔,给读者留出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是他对俄罗斯诗歌发展的独特贡献,也是其诗歌魅力的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11.
曾伟妹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97-101
东方主义是西方虚构东方的一套思想体系,其话语霸权阻碍了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文章通过对《南岳之秋》中意象的分析,体现了英国现代诗人燕卜荪对东方主义的话语成见的有意识纠正,打破了西方对中国形象的思维定势,并探寻了燕卜荪在后殖民语境中再现真实中国的思想根源。同时,阐述了东方主义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揭示了超越东方主义需要东西方学者的共同努力,要挣脱东方主义的桎梏,就必须具备回归历史客观现实的有意识纠正。 相似文献
12.
李春丽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4,17(2):35-38
意境的创造,在中国传统诗歌中是一个重要的美学追求。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为中心的“现代派”诗歌,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诗艺,以中国艺术传统固有的价值标准和审美趣味为基础,在现代新诗中重构东方式现代诗的意境。首先表现为对意象的注重。运用感性形象烘托暗示人类心灵情思,摈弃架空的理想抒情。在意象选择上表现出浓郁的古典特色,创造了不言情而情自无已的诗歌境界;同时在意境构建中承继传统意境创造中的悟觉思维:以象为基础、情为中介、理趣为归宿。达到“诗情智化”,是对古典诗歌精髓继承中的现代性超越。 相似文献
13.
葛稳罡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4):423-426
李商隐诗歌意象从取象的内容、目的以及意象的组合上看,都呈现出迷离之境与遥深之情的融合。这在他的政治诗、咏史诗、咏物诗、爱情诗以及无题诗中均有突出的表现。本文试图从李商隐诗歌的意象入手来探究其诗歌的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14.
15.
意象思维、意象组合与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空间性——从言、象、意论中国古代诗学的空间性之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基石和核心,而"意象"创造必须遵循"意象思维",这种"意象思维"的本质是一种空间思维方式,同时诗歌创作中的意象组合也是一种以空间思维为主的空间展开。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是一种空间(或至少是偏向于空间)性的艺术。 相似文献
16.
滥觞生成超越——古代诗歌月亮意象的流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亮意象是中国古代文人特别是诗人最乐意创作的题材之一。古诗之妙,专求意象。从滥觞生成到超越,月亮意象实现了时空的跨越、意义的增值。探究它的流变过程和传承体制,乃是对中华月亮文化的重新解读与体认,实现主体与客体的对话、思维对语言的超越、意对象的超越。同时也可以丰富我们的前理解,加深对于涉月作品的意义理解。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小说中所表现的苍凉意味一贯为人称道,本文从意象角度对她的《倾城之恋》进行解读。文中分析到的意象有胡琴、墙、空房、风等,这些意象共同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那就是人生是苍凉的。 相似文献
18.
灯烛意象是中国传统诗歌的经典意象之一。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其诗歌中用到灯意象34次、烛意象22次,就这方面来说,在唐代诗家中仅次于白居易。灯烛意象对李商隐影响深刻,而唐代的经济基础、政治气候、文化氛围也影响到了李诗对灯烛意象的运用。李商隐扩大了灯烛意象的表现力、内蕴力,创造出具有多方面文化意蕴的经典灯烛意象。 相似文献
19.
在诉讼中,当事人转移其实体权利和义务,可以引起诉讼承担。此种情形下的诉讼承担,由于各国立法体例的不同,就可能存在既判力的主观范围是否扩张的问题。现理论界主要存在当事人恒定主义或诉讼继受主义两种不同的立场。我国在对待此类诉讼承担既判力问题时,应由双方当事人协商决定采纳当事人恒定主义或是诉讼继受主义。 相似文献
20.
迟子建小说中的意象是解读她作品的重要对象,在她的小说中,存在着环境意象、人物意象、动物意象以及灵魂意象.通过对作家小说文本的解读,笔者能深深地感受到悠悠的伤感之情,同时,从这种情感中,渐渐发现意象之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