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潍坊学院学报》2021,(1):38-44
《民法典》不再针对合同单独规定无效事由,统一采违背公序良俗无效,但过往社会公共利益研究仍有极大借鉴意义,同时结合公序良俗本身特性,合同无效本质仍在于平衡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在私法自治优先原则下,公序良俗只能是一种"例外"干涉,法官既不是公权力代言人,也不是道德的传道者,须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包括公序良俗与强制性规范的差异、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适用差异、当事人主观因素、其他道德因素、合同利益保护、无效必要性等方面,同时必须完成充分的说理论证,否则应当肯定私法自治,最后应当尽量去维护合同效力,保护合同各方当事人的正当期待。  相似文献   

2.
“立邦漆滑倒盘龙”广告带有侮辱中华民族尊严的内容,违背了我国的公序良俗。公序良俗原则是20世纪社会经济条件突变,个人权利本位向社会权利本位转化的体现,其产生和确立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公序良俗的行为标准是“所有能正确思考问题的人都感到适当”,由于各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历史传统、宗教等不同,认定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的类别在理论和实践中也颇有差异;公序良俗具有克服法律局限性,实现社会妥当性(社会正义)的功能。另外,本文建议采纳任何公民均可提起公益诉讼的模式,以真正实现对公共利益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3.
公序良俗原则作为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侵权法中,其作用主要是最低限度的限制与保护利益,维持着行为自由与权益保障之间的平衡。无论是在德国模式还是法国模式中,公序良俗原则的作用在侵权行为法一般条款中都有体现。然而,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的规定存在不足之处,公序良俗原则的作用难以发挥,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4.
公序良俗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在理论上已经为学界所认可,但在实践中面临如何具体适用的问题。一方面我国立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公序良俗的定义;另一方面,由于法律原则的抽象性,就像诚实信用原则一样,为具体适用带来许多的技术问题。所以如何完善公序良俗原则在我国的本土化成为我们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作为现代民法中的基本原则的公序良俗原则已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纳,对公序良俗的定义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见解。史尚宽先生认为,公共秩序谓为社会之存在及其发展所必要之一般的秩序.而个人之言论、出版、信仰、营业之自由,乃至私有财产、继承制度,皆属于公共秩序。善良风俗为社会国家之存在及其发展所必要之一般道德。并且在法官审判案件时其也是重要的依据.为了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应当对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做出更为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内容违法的民事行为包括违反强制性规定和违反公序良俗两种情形,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行为一律无效,而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民事行为未必全部无效,需要对强制性规定进行类型化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7.
婚姻法律事关家庭伦理和社会善良风俗,并非能简单适用法不禁止即自由的私法原则。诸如公公与儿媳、岳母与女婿间的直系姻亲婚姻有违人伦道德,侵害公序良俗,引发法制体系内部规范的冲突,在比较法上亦多被禁止,应为无效婚姻。我国《婚姻法》第10条第二款未对该类婚姻效力作出规定,直系姻亲间婚姻仍不时见诸报端,实属法律之漏洞,应在后续修法中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8.
公序良俗原则是现代民法上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在确保国家、社会利益以及协调各种利益冲突、维护社会正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其内涵的模糊性、不确定性,人们对其难以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剖析公序良俗的内涵外延,使其成为我国民法典中的一大基本原则,是现在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 ,提出经济法在依法治国中具有多方面作用。文章指出 ,经济法是经济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 ,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主体构成 ,是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法律基石。文章还指出 ,经济法对规范政府经济管理行为 ,促进政府行为法治化 ,以及对规范市场主体竞争行为、构建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经济法产生的历史根源、调整内容、调整方式以及其价值目标等四个方面均可看出经济法的社会本位属性。这种属性不仅使传统公法与私法达到了一种均衡,还成为解决各种利益冲突的根本标准。经济法的这种基本价值取向,使之更加注重秩序与效率的统一,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协调和维护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经济法是市场经济内在矛盾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法对经济关系调整之历史发展的逻辑结果。自诞生之日起。经济法就承担起了民法和行政法无法承担的克服和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等双重历史使命。经济法对构建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公平竞争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传统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要搞好国有企业,必须推进国企公司制改革,国企公司制改革关键应是建立科学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应分两种情况来完善国企的法人治理结构:其一是国企公司制改革中的法人治理结构的科学规则,其着眼点应该是在依据《公司法》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注意企业法和公司法两种框架下法人治理结构的合理对接;其二是已完成公司制改革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其着眼点应该是保障公司法在实践中的有效运作,严格规范公司监督机制;排除行政干预,公证作为代表国家行使证明权的机构,同时也是为市场经济提供法律服务的组织,在国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过程中,公证应有其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跃文案提出了作家是否属于"经营者"问题,虽然法院对个案已做了认定,但新型的不正当竞争却会不断出现,若一一对适用主体进行解释将增加司法成本。所以《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主体应从"经营者"扩展到"凡影响市场竞争活动之人"。另外,该案也反映了名人形象保护的必要性,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亦应增加一款专门规定予以保护,防止消费者对具备商业标识的名人形象产生混淆。  相似文献   

14.
从行政法与民法的关系及特点看民法典立法技术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法对私法的规制主要通过行政法来实现。立法者应该通过在民法典中设置一个“接口”的方式来实现行政法(公法)对民法(私法)的干预。该“接口”由两条路径和两种话语组成。两条路径是:在民法典总则部分,通过设置“原则”性的规定作出一个表明两者关系的宣告。在分则部分选择“民事行为”作为具体的规制管道;两种话语是:“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5.
经济法是一个年轻的法律部门,产生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是市场失灵、国家干预经济的产物。我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与改革开放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催生了我国的经济法,经济法产生后也推动了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我国逐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之后,经济法更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肯定经济法发展的成就,展望未来经济法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经济法还不是很成熟,许多经济立法亟待制定和完善。而当前美国金融危机也给我国经济法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以经济合同法为研究领域,建造为合同主体服务的法律咨询专家系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了经济合同有效性及履行时风险性咨询,用受限自然语言进行法规检索的法律专家系统CESALEC的设计模型。该系统用黑板模型实现,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法律领域的知识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17.
民法和经济法作为规制市场交易和经济运行的互补互动的重要法律部门,是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两个法律部门以市场的完善和协调发展为共同的立足点,相互之间存在许多共性和差异.充分认识二者的共同点和差异,对于健全我国经济法律制度,推动市场经济的稳定和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考察存在多个视角,本文选取法的价值为切入点,对二者的关系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法律移植的讨论在我国始于80年代中期,并日渐成为法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对法律移植涵义的辨析,澄清了人们对其的误解。法律移植有风险因素的存在,我们必须正视、分析、论证其对移植的阻力。文章论证了在我国立法中法律移植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认为法律移植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一条重要途径。经济法律移植必须立足本国,洋为中用,学有发展,把移植的法律融入我国的法律体系,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
瓦尔特相律不可随便套用- 该相律明显不适用于有大沉积间断的情况- 当沉积环境在时空上出现突变或随时间推移发生重大变化时,不适宜于用单个的静态模式,而适宜于用动态模式或多个静态模式的组合来表示相的时空关系,进行相解释和建立相关系时应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 参5-  相似文献   

20.
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规则不仅为西方国家普遍承认,也是联合国人权宪章所确立的一项刑事司法国际准则。为此,此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引入了该规则,从而使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更加民主、文明。但目前该规则引发的争议仍然较多、立法矛盾尚存、相关配套制度也仍然欠缺,因此,应以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进一步完善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