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卜国栋 《奇闻怪事》2006,(11):24-25
诗意语文,是王崧舟、盛新凤、周益民等几位年轻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所做的一项实验研究。这一命题很有新意,很有价值,受到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的关注。 那些诗意语文的课堂总是那么精彩。课堂上,教师挥洒自如,才情飞扬;学生总是那么兴奋,时而会有沉静的思考。这样的课堂,教学像是一条河,时而舒缓,时而激越,时而稍作停留,时而又跳跃前行……真的,你会感到这就是诗意。  相似文献   

2.
王金霞 《科技信息》2006,(12):464-464
曾经读过一位语文教师谈语文教学的文章。他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写道:“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也是诗意,同时,语文的希望、语文的出路还是诗意……没有诗意的语文课是苍白的、枯燥的、令人厌恶的语文课,是没有语文的语文课。”读罢,很是感慨,可以说与我心有戚戚言!实际上此言也道出了为什么一些教师的语文课总是让学生昏昏欲睡,而有的语文课学生认为更像是一堂政治课的原因。究其根本,就是语文教师并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语文这一学科的优势与特点,他们课上那照本宣科式的介绍,极其条理和客观的分析,严肃…  相似文献   

3.
文学创作的内部言语活动的生成一方面是诗意的无意识和意识中生命运动形式活动的必然产物,特别是作家诗意的深层心理结构是内部言语活动产生的基石;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没有脱离第一信号系统的不成熟的语言,具有前语言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授课的重点之一是"诗意",这样能够是课堂增加活力。语文教学当中应该用"诗意"做中心,让学生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打造诗意般的学习与生活。本章重点阐述了怎样打造语文教学里的"诗意课堂"。以学生诗意的启发为重点,同一时间注意教师的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早就应该用诗意的课堂去点燃孩子的感情。因为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然而放眼我们的语文课堂却是如此的不尽如人意,现代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消磨掉了教师们的诗意。  相似文献   

6.
陆群伟 《科技信息》2011,(3):252-252
语文是一种无比雅致的文化,一块滋养心灵的沃土,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语文诗歌的教学,更是融教学内容诗意和课堂教学诗意为一体的教学,应以文本为基础,用艺术的手段营造一种情境和意蕴,让学生浸润其中,走进文本,感悟诗意,让诗意的激情唱响语文教学。《沁园春.长沙》一文的教学就是诗意语文课堂创设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瑰宝,诗歌能关照宇宙,咏叹人生。语文的突出特点是诗意,诗意是语文的本性,本体和本色,屈原的忧国忧民,陶潜的悠然自得,李白的飘逸雄放,杜甫的沉郁顿挫,都要通过诗意的语文来表达。诗意语文能震撼心灵,安抚慰藉人的灵魂,滋养润泽人的心田。他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还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力,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多关注诗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分析、理解、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富有激情和深刻的语言阐述了关于语文课堂应该是富有诗意和充满激情的必要性及其意义,语文教学在尝试新课程,实践新理念,走进新教材的旅途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的抢抓先机,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开辟课堂教学的崭新境界,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诗意的教学。指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怎样保持富有诗意的激情,以及使课堂成为充满创意灵性的体会方法。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育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违背语言习得规律,教学技术化、程式化;二是忽略语文教育的重要功能,人文精神失落;三是忽略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语文知识丰富,应试能力强,读写能力差。语文教育并不反对传统的理性剖解、理论升华和细致分析,但必须具备反复吟诵和充分感悟的基础,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正确路径,也是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材中,因古诗的作者距今年代久远,其社会历史背景学生不易理解,故在体会“诗情”方面颇有难度,不少古诗课都上得死气沉沉,从理解诗意到背诵到默写,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不过是机械地“操作”过程,学生并未真正理解诗意。在古诗教学中,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相似文献   

11.
大多数教师认为,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了,语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衡量语文教学综合素质的重要尺度。然而,写文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件最为头疼的事,每当上作文课时,很多学生困惑不解,抓耳挠腮,唉声叹气,难以下笔,即使搜肠刮肚,七拼八凑,勉强写出来,或是言之无物,文不对题;或是话不由衷,没有真情实感;或是语言乏味,平淡无奇。  相似文献   

12.
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因此抓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正是把握住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然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至为密切的,相依相存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而这一反映的心理过程是以词语为中介。借助语言才能实现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材料、工具,也是思维的现实.离开了语言,思维就无所依托,无法进行;没有了思维,也便没有语言.因此,抓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就不能不同时也要抓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特级教师…  相似文献   

13.
记得有一年中考后,一位考生当场把语文课本撕掉,说学了语文课本一点用都没有。看到这种情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感到很惭愧,这折射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弊病:文本教学没有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素质教育的总要求,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比较科学的划分应该列为五项: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智力开发;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而这五项教学目标的终端,其最小单位,应是“教学点”。与五项目标相对应的五种教学点是:知识教育的重点、难点;培养能力的落实点;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点”;智力开发的“焦点”;良好习惯形成的“强化点  相似文献   

15.
种一颗"诗"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田,让语文在诗意中穿行,学生就会收获更多的诗意语文的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16.
文学创作的内部言语活动作为一种原生态的心灵语言,具有简略性、意象性和动觉性的特点。这是一种最富有诗意的语言;具有生动的个体性特征,而外部文学语言则富有社会色彩。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教与学的主动性,既有利于学生学好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又有利于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既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既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又为四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是每个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但在中专应用文教学中,有些教师采用的仍是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教材使用多年,内容较陈旧,没有新观点、新材料,和社会生活脱离,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此外,在教材编写上各文种的介绍大体按概念、特点、作用、种类、写法、要求等这几部分的顺序来编排。教师照本宣科,…  相似文献   

18.
一、应该从怎样的高度看中学语文教学。有两个高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是通过教与学,使学生能读书写作,具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能力,这是一个高度,但还不够,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学,还应从更高的高度去对待,中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全面的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全面的人,也就是有理想的人。语文教学从这个高度去认识,就会有新的意义。全面的人、丰富的人,既有理智、又有丰富的感情,两者结合,就是全面的人。只有理智,没有感情。只有实用的观点,没有诗意的眼光,就是残缺的人。途径很多,语文教学是最重要的教育方式。语文教学,外国很多都把语言和文学分开,六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渗透,现代教育新技术不断运用在各学科教学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异彩纷呈,但在这背后我们却不难看到语文教学的失落——课堂变得热闹了,而语文味儿却淡化了;人文性增强了,工具性减弱了;综合的东西多了,学科特点砷不突出了。使语文课有点不像“语文”了,语文本色显示不出了本色语文。  相似文献   

20.
“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是新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诗意化”的语言表达,其生态文化内涵价值厚重,特质明显,主要体现在:其一,注重人本情怀;其二,强调和谐发展;其三,追寻民族复兴;这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涵价值体现,是我们党执政兴国为民理念的最新阐释,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