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昆虫的卵母细胞在完成卵黄沉积之后,接着由滤泡细胞分泌和沉积一层卵黄膜,随后滤泡开始行使分泌卵壳蛋白的功能。在滤泡细胞连续分泌的时相中,程序性地合成和分泌卵壳蛋白,依次沉积于卵母细胞外面,凝聚硬化而成卵壳。当卵壳沉积完成时,卵母细胞就被完整的卵壳包被起来,卵壳的表面则由滤泡细胞的顶膜压印成特定的依种类而各异的花纹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
夏邦颖 《科学通报》1986,31(12):941-941
一、引言 昆虫的卵母细胞在卵黄沉积完了之后,接着由滤泡细胞分泌卵黄膜前体物质包围卵母细胞,形成一层卵黄膜,随后滤泡细胞合成和分泌出卵壳蛋白,依次沉积于卵母细胞外,凝聚固化而成卵壳,昆虫卵壳多呈片层状结构,不同种类的昆虫卵壳结构特征、生化性质和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3.
夏邦颖 《科学通报》1982,27(9):561-561
昆虫卵巢发育过程中,卵母细胞在卵黄沉积完了之后,即由滤泡上皮细胞分泌沉积一厚层卵黄膜,就在此时,卵母细胞吸水,而显著膨胀起来,卵母细胞随即开始进入卵壳的形成阶段,在大约两天的时间里,由滤泡细胞程序性地分泌出卵壳蛋白,依次沉积于卵母细胞外面,凝聚固化而成卵壳,卵壳上有受精孔,是精子进入卵内的孔道;在卵壳上还分布有气孔,是卵及  相似文献   

4.
朱润 《科学通报》1962,7(11):47-47
在出生后一周时,白鼠卵巢内含有未出现滤泡上皮的原始卵母细胞、单层扁平和立方上皮的初级滤泡,以及二层和3—4层上皮细胞的生长滤泡。在这时候以400r 的 x 射线作全身放射,在发射后不久卵巢内除有大量原始卵母细胞退化消失外,在某些生长滤泡内出现一些失去原有排列位置而脱离  相似文献   

5.
大约四十年前,证实昆虫体内有激素存在以来,到目前已知昆虫从卵到成虫,所经历的蜕皮、变态、羽化及生殖过程,都是受昆虫内分泌系统分泌的各种激素调节控制的。昆虫间脑神经分泌细胞群分泌的脑激素,有激动前胸腺产生和释放蜕皮激素(蜕皮酮)的作用,进而控制昆虫的发育和蜕皮过程;脑激素还刺激咽侧体,使之产生和释放保幼激素,来控制卵母细胞的进一步成熟。昆虫的蜕皮和变态是在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两者相互协调控制下进行的,保幼激素在成虫期调控生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的化学结构分别如图1及图2所示.  相似文献   

6.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受精后随之开始连续的分裂和分化,先是形成早期胚胎.然后形成构成成年动物的各种类型的细胞。将处于发育到某一特定阶段的单个细胞的核转入已去核的未受精的卵母细胞,这为观察细胞分化至该阶段是否涉及不可逆的遗传修饰提供了一个机会。首例由诱导进入静止期的已分化的胚胎细胞核移植发育而成的后代已经诞生。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在此报道来源于成体乳腺、胎羔和胚胎建立的三种新细胞群的成活羔羊的诞生。羔羊来源于成体细胞这一年实证实了,这种细胞的分化并未涉及发育所需的遗传物质的不可逆修饰、来源于已分化的胎羔细…  相似文献   

7.
关于鸡卵壳中乳锥(mammillary cone)的结构,泰勒(Taylor)和雷恩(Rahn)等已作过阐述。他们认为,乳锥是在鸡卵形成后期由母鸡血液中的钙沉积在壳膜外壁所形成的,它是蛋壳中碳酸钙的结晶中  相似文献   

8.
关于鸡卵壳的结构,早在1935年斯特瓦特(Stew-art)就作过较详细的研究,以后又有不少学者作过与卵壳有关的工作,学者们一般认为卵壳不仅起保护卵内含物的作用,也是胚胎发育所需钙的来源,雷恩(Rahn)等1979年对卵壳与呼吸功能的关系进  相似文献   

9.
柳蚕的研究     
黄傅甲 《科学通报》1963,8(6):65-65
柳蚕属于昆虫綱、鳞翅目、蚕蛾科。柳蚕的卵、颗粒大而长圓,外复有雌蛾尾端脫落的棕色短毛。卵在排出后,漸变为灰白色,表面还有較显著的深褐色的細小斑点,但稍混浊,不够鮮明。卵的大小較家蚕的卵約大两倍,形状与家蚕的卵頗相类似。  相似文献   

10.
卵丘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促进小鼠卵母细胞的成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卜淑敏  夏国良  谢辉蓉  郭勇 《科学通报》2002,47(22):1730-1733
采用体内注射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基酯(L—NAME)和在体外培养基中分别加入L—NAME或次黄嘌呤以抑制卵母细胞自发成熟的3种模型,研究了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内、外成熟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只有腹腔注射2.5mg/kg SNP这一剂量组能显著逆转10mg/kg L—NAME对卵母细胞第一极体(PB1)释放的抑制作用(P<0.05),而高剂量SNP(10mg/kg)使小鼠在注射药物半小时后全部死亡;10^7,10^-6和10^-5mol/L浓度的SNP能显著促进由4mmol/L次黄嘌呤抑制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EO)中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而10^-3、10^-4,10^-8mol/L SNP对CEO中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无影响;最适浓度的SNP(10^-5)和10^-6mol/L)不影响裸卵(DO)的体外成熟;10^-3mol/L L—NAME能显著抑制CEO PB1的释放,但对生发泡破裂(GVBD)无影响、而10^-5mol/L SNP能显著逆转其抑制.结果提示,卵丘细胞产生的生理剂量的NO可以促进体内、外卵母细胞的成熟。  相似文献   

11.
爬行动物     
《科学之友》2005,(10):56-56
必要条件:羊膜———如果没有羊膜卵这种特点,爬行动物根本无法在陆地上产卵。在受精后,爬行动物的卵将产生羊膜,并在孵出之前一直保护着胚胎。卵壳:保护胚胎。空气可以通过卵壳进入,但里面的重要液体无法流出。卵膜外:壳下面的一层较坚硬的膜,分布在其他所有膜之外。尿囊存:放  相似文献   

12.
昆虫卵壳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卵壳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一文,介绍了当前对虫卵外壳精微结构的研究情况,其中也包含了作者夏邦颖同志本人的实验资料,小小卵壳竟具有如此复杂的结构,确实反映了当前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入。  相似文献   

13.
猪卵丘的扩展不依赖于卵母细胞,因此推测,猪卵母细胞可能不是卵泡内促卵丘扩展因子(cumulus expansion enabling factor,CEEF)的惟一来源,实验应用小鼠摘除卵母细胞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oocytectomized complex,OOX)检验猪透明带,不同质量生发泡期卵母细胞以及卵泡内的其他细胞成分产生CEEF的情况,结果证明:(1)猪和小鼠控透明带都不能产生CEEF。(2)猪不同质量(A,B,C三类)未成熟卵母细胞均能分泌CEEF,其分泌CEEF的能力和CEEF活性没有明显差异(P>0.05),(3)猪3-6mm卵泡的OOX和小于1mm卵泡的颗粒细胞都有较高的CEEF分泌能力,且此能力不依赖于激素作用。但3-6mm卵泡的壁颗粒细胞不能分泌CEEF,(4)3-6mm卵泡的卵泡液中含有CEEF,但其活性与培养时所用的卵泡液浓度有关,浓度过高CEEF活性反而下降,(5)进行培养时必须添加促性激激素小鼠OOX才发生扩展,说明由猪卵母细胞和卵泡成分产生的CEEF的促卵丘扩展作用依赖于促性腺激素。  相似文献   

14.
小鼠初级精母细胞带下受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灵 《科学通报》1997,42(13):1432-1436
众所周知,只有精子才能主动穿透卵子,使卵子受精,而变态前的睾丸生精细胞不能主动地使卵子受精。显微受精技术的发展使得变态前的睾丸生精细胞参与受精成为可能。1993年,Ogura首次将仓鼠球形精子细胞核注入成熟卵母细胞中,发现精核可以发育形成具有DNA合成活性的雄原核,并最终能与卵母细胞雌原核接合,为了减轻由于注射对卵母细胞的  相似文献   

15.
非休眠期成年牛耳成纤维细胞用于核移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哺乳动物的自然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需要精子和卵子进行受精作用 .核移植技术为哺乳动物无性生殖提供手段 .以前 ,人们多采用未分化或分化不完全的胚胎细胞作为供核细胞 .自Wilmut等人应用成年绵羊体细胞作为供核细胞进行核移植获得全程发育以来 ,体细胞核移植已在多种动物上获得成功 .Wilmut等人认为 ,应用G0 期成年体细胞作为供核细胞是核移植成功的关键 (“G0 期假定”) .为了验证“G0 期假定” ,我们用非休眠期成年牛耳成纤维细胞作为供体 ,以去核牛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作为受体进行核移植 .实验中核移植后电融合率达5 1 .6 % ,融合后重组卵卵裂率达 5 4.5 % ,并且有 9.1 %发育到 32细胞期 .这些结果表明 :处于非休眠期的成年牛供核体细胞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至少能进行早期发育  相似文献   

16.
卵裂的有丝分裂器的旋转与染色体运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大元 《科学通报》1989,34(3):217-217
我们曾对卵子的细胞骨架进行了研究,在卵母细胞成熟分裂的分裂器的旋转及迁移中,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未成熟卵母细胞,成熟分裂器仍然形成,但不能向边缘迁移,而用秋水仙素处理的卵母细胞,不能形成成熟分裂器,但染色体浓缩成团并能迁移到皮层下,由此证明了染色体运动是受微丝作用的。近年,为了探讨有丝分裂器的支配问题,我们研究了早期卵裂,分裂球的有丝分裂器旋转的机制及其卵裂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以胚胎干细胞为核供体能促进异种重构胚的体外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鸿  郑瑞珍  徐营  廉莉  安利佳  陈大元 《科学通报》2002,47(17):1313-1316
体细胞在异种成熟的去核卵母细胞中能够去分化和重编程,并能发育到囊胚,甚至能全程发育正常出生。为了评价胚胎干细胞作为供核细胞在异种动物克隆中的意义,以小鼠胚胎干细胞(ES)为核供体,兔成熟的去核卵母细胞为受体构建异种重构胚,分析其在体外的发育能力,并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和成年小鼠外耳皮肤的成纤维细胞为对照。通过核移植的方法分别把3种细胞移入成熟的兔去核卵母细胞透明带下,经电融合和激活后,在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作为供核细胞所构建的异种重构胚在体外发育到囊胚的比例为16.1%,明显高于用成年小鼠外耳皮肤成纤维细胞(0%~3.1%,P<0.05)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2.1%~3.7%,P<0.05)所构建的异种重构胚的体外囊胚发育率.重构囊胚细胞经染色体分析,证实其染色体来源于小鼠胚胎干细胞。以上结果显示,用胚胎干细胞作为供核细胞,比体细胞作为供核细胞所构建的异种重构胚更容易进行重编程,并且胚胎干细胞指导异种克隆胚胎正常发育的能力强于体细胞。  相似文献   

18.
最小的昆虫:体长0.139mm 不同的昆虫,个体间大小差异很大.对大部分昆虫而言,体长多在5 mm~15 mm之间.而最小的昆虫为一些寄生性的膜翅目昆虫,其成虫的体长在0.2 mm左右,比原生动物还小.世界上最小最轻的昆虫是缨小蜂科的一种卵蜂,体长仅有0.139 mm,其重量也极其轻微,只有0.005 mg.折算一下,这种卵蜂20万只加起来才1 g,1000万只才有一个鸡蛋那么重.  相似文献   

19.
大部分哺乳类卵母细胞成熟后休止于第二次成熟分裂的中期(MⅡ).在受精过程中胞质游离Ca~2浓度[Ca~(2 )]_i从nmol/L水平上升至μmol/L并且有规律地波动,即Ca~(2 )波动或振荡(Oscillation).研究表明,胞质游离Ca~(2 )波动是诱导MⅡ卵恢复第二次成熟分裂的重要信号.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成熟MⅡ期卵受精诱导的[Ca~(2 )]_i波动.对于未成熟卵和卵老化过程中受精诱导的[Ca~(2 )]_i波动研究较少.有报道仓鼠生发泡(Germinal vesicle,GV)期卵受精诱导的[Ca~(2 )]_i波动振幅仅为成熟卵的1/2.对于小鼠GV期卵受精诱导的[Ca~(2 )]_i波动则报道不一.本文研究小鼠生发泡期、生发泡破裂(GVBD)、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MⅠ)、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MⅡ)及老化过程中卵母细胞受精诱导的胞质[Ca~(2 )]_i波动的特点,在卵母细胞成熟和老化的过程中认识受精[Ca~(2 )]_i波动机制的形成和变化.  相似文献   

20.
爪蟾卵非细胞体系诱导小鼠肝细胞核凋亡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蒋争凡  朱山  翟中和 《科学通报》1998,43(4):409-413
通过向正常爪蟾卵提取物S_150中加入dATP和细胞色素c,得到能有效诱导外源细胞核凋亡的非细胞体系 .温育在上述非细胞体系中的小鼠肝细胞核表现出明显的凋亡特征并形成大量的凋亡小体 .染色质在核膜下凝集形成直径相差较大并相互分离的球形区域 ,球形小体通过核膜向外突出 ,并逐渐与核膜分离 .最后 ,细胞核几乎将所有DNA凝集并排出 ,只在核膜边缘残留一些DNA成分 ,而温育体系中充满高度凝集的凋亡小体 .这种凋亡小体产生的过程以往工作未见描述 .同时 ,小鼠肝细胞核在卵提取物中发生的形态变化伴随着染色质DNA被降解成DNAladder.我们的研究表明 ,利用爪蟾卵提取物研究细胞核凋亡是一个很好的实验模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