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分灾模式的高层结构抗震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回顾了结构抗震设计概念的发展状况,讨论了基于分灾模式的结构抗震设计概念;建立了基于分灾模式的结构抗震设计模型;并结合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进行了分灾设计。结果表明,与普通设计相比,分灾设计在投资-效益、大震作用、最弱层层间变形指标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分灾模式下的抗震设计是一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根据新型耗能结构体系———密肋复合墙结构独特的构造特点,探讨该结构体系遵循的分灾抗震设计原则.运用双重结构的概念,解析了密肋结构三道抗震防线的组成,并从结构动力学方程出发,利用密肋结构三道防线的特点,分解结构刚度和阻尼,为实现结构的分灾控制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简要回顾了结构防灾减灾设计概念的发展;从结构的分灾思想、分灾元件、分灾模式、分灾设计基本原则等方面,系统研究了“基于分灾模式的结构防灾减灾概念”;讨论了分灾模式与结构控制的关系;通过对典型结构设计的分析,说明分灾模式的设计概念是可行的,有助于结构的防灾减灾以及工程师形成可操作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自然科学进展》2005,15(8):1006-1006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理论和方法,建立起了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优化设计的框架,着重介绍了作者多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基于投资-效应准则的优化设计模型的建立、基于性能的目标可靠度优化决策、结构分灾抗震设计及基础隔震结构一体化优化设计、结构可靠度分析及基于可靠度的优化设计算法研究、ANSYS软件二次开发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5.
基于分灾模式的结构防灾减灾设计概念的再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简要回顾了结构防灾减灾设计概念的发展,从结构的分灾思想,分灾元件,分灾模式,分灾设计基本原则等方面,系统研究了“基于分灾模式的结构防灾减灾设计概念”讨论了分灾模式与结构控制的关系,通过对典型结构设计的分析,说明分灾模式的设计概念是可行的,有助于结构的防灾减灾以及工程师形成可操作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如何规划建设新农村村落,使得这些农舍如何起到抗震减灾作用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从古代木结构建筑抗震设计的卓越性能分析,讨论如何以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为契机,重新认识传统建筑思想,将古人“防震抗震”的智慧运用于灾后重建中。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建筑结构的抗震研究有了长足进步,多种新的抗震设计思路和方法涌现出来,特别是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受到地震工程界的关注。对目前主要使用和研究的几种抗震设计方法的主要内容、特点、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近十年,特别是美国(1994年,Northridge)和日本(1995年,阪神)发生强烈地震后,暴露出现行抗震设计思想的不足,为了克服这些不足,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被国际上广泛研究,并且被认为是未来抗震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在有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所涉及的部分问题进行了阐述,目的是明确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主要思想、研究内容以及与现行抗震设计思想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影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效果的因素、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以及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展望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了如何做好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成果分总则、一般规定、计算要点、构造措施、抗震设计质量审查评定等五个部分;结合底框砖房结构特点及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强调了抗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等,提出并增列了大底盘抗震构造要求及抗震设计质量审查评定标准等内容,在确保抗震安全的前提下,突破了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关底框砖房层数、高度上的限制,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高层双塔连体结构"头重脚轻"的不规则高层建筑,采用性能化设计思想,通过弹性阶段承载力和弹塑性阶段变形验算来确保结构的抗震安全性,并基于计算结果对结构方案进行优化调整.结果表明: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能有效保障复杂结构的抗震安全性,相关思路及设计经验可供相同类型结构的抗震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高层框架结构拟动力试验的P-Δ曲线,着重分析了极限位移中包含的各种成分,层间位移限值中不确定因素存在的原因及对结构垮塌破坏的影响。针对刚性设计和延性设计的特点,提出了增设抗震斜柱的设计思想。旨在实现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3.
王涛 《科技资讯》2013,(11):59-59
目前我国还没有系统完善的地铁等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和专业的地铁等地下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规范,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地铁等地下工程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的现状,围绕地铁设计当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展开讨论,问题包括:合理的地铁工程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有效的结构和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方法;地铁等地下工程结构破坏模式和地铁抗震性能的评估;地铁工程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和地铁穿过地震断层时的设计和施工方法。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有助于我国地铁工程结构设计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4.
钢筋混凝土框架发生局部破坏后抗震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结构的变形破坏准则,以基于不同抗震功能要求的结构最薄弱层间变形可靠指标作为参照指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发生局部破坏后的抗震可靠度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的局部破坏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找出对结构最不利的局部破坏模式,以及结构可以接受的局部破坏模式,从而为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一些借鉴,另外,还提出了结构可靠度分析的近似简化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未来抗震设计的发展方向。本文从概念出发,对其基本思想和具体内容做了概述。目前该领域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距离实际工程抗震设计应用尚需大量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根据北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针对北川县抗震能力现状,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本文以青岛市对口援建的北川县陈家坝乡卫生院的抗震设计为例,通过灾后重建小城镇建设特点和现状的分析,提供既满足现阶段抗震防灾需要又切实可行的灾后恢复重建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17.
桥梁的抗震设计是各国土木工程师现在都非常重视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桥梁抗震设计方法、桥梁结构抗震设计计算模型、桥梁结构抗震延性设计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系统地介绍了日本桥梁抗震设计的历史沿革,阐述了日本桥梁抗震设计的基本思想及桥梁抗震设计方法,并预测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简述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及对应基本理论的结构设计方法,并提出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现代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思路的发展历程和内容,阐述了一些常见的抗震分析方法,分析了抗震概念设计中的结构选型问题,并简要介绍了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