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纯镍与奥氏体不锈钢进行焊接,不但要考虑其各自的焊接特性,而且还要考虑其属于异种材料焊接,针对选用的焊接方法包括手工电弧焊、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激光焊等进行应用分析,得出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电弧稳定性和可控性好,适用板厚范围宽,在脉冲焊条件下可灵活调节热输入,可防止薄板焊后产生较大变形,在纯氩气保护条件下对纯镍及不锈钢等被焊材料都能实现高质量焊接,而且焊接设备简单、成本低、经济适用,经过综合对比分析,该焊接方法是纯镍与奥氏体不锈钢较理想的焊接方法,为纯镍与奥氏体不锈钢的异钢种焊接研究及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采用TIG焊技术焊接1Cr18Ni9Ti钢管子时,以N2代替Ar背面保护焊缝的组织和性能,分析了根部焊缝表层中的N和O元素的分布,测量了焊缝中的δ-铁素体、N和O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N2可以代替Ar背面保护1Cr18Ni9Ti钢焊缝,焊缝表层的N,O的分布和焊缝中的δ-铁素体、N和O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焊接接头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焊接工艺对SUS316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抗腐蚀性能。分别采用了钨极氩弧焊(TIG)、熔化极钨极氩弧焊(MIG)和钨极氩弧焊加填丝(TIG+M)的方法焊接SUS316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材料选用超低碳高铬镍焊丝H0Cr19Ni12Mo2。利用金相显微镜、晶间腐蚀实验和电化学腐蚀等的测试分析方法,对不同焊接工艺条件下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和抗腐蚀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焊缝区抗晶间腐蚀性能依次为母材〉TIG+M〉MIG〉TIG,焊缝区在硫酸溶液中的抗电压学腐蚀性能依次为;TIG+M〉MIG〉TIG。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添加合金粉末的埋弧焊工艺,用该工艺可以大线能量焊接Q235钢,单道焊缝的熔深可达15mm,焊接熔敷速率大于18.9kg/h,熔敷系数大于30g/h·A,焊缝和HAZ的组织良好,接头机械性能与传统埋弧焊接接头相当。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焊后和高温时效后9CrlMoNbV钢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在650℃以下时效,焊缝、HAZ和母材微观组织中的马氏体板条形貌保持稳定;在650℃以下时效100~160h,由于9CrlMoNbV钢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的稳定性,使焊接接头显微硬度和拉伸机械性能没有明显变化,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高温时效性能。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混合气体保护焊焊接18MnMoNb钢时,在Ar中加入2% ̄4%O2后,对电弧稳定性、短路过渡、焊丝熔化速度及焊缝成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压力容器焊接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手工电弧焊、埋弧焊、钨极气体保护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电渣焊、激光焊、激光-电弧复合焊等焊接方法,并对压力容器焊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低镍奥氏体不锈钢日本新研制一种低镍奥氏体不锈钢。该不锈钢含碳0.06~0.09%,铬18.2~19.0%,镍4.2~6.9%,锰4.0~15.9%,氮0.13—0.25%,而SUS27钢,含碳0.07%,锰1.5%,镍8.4%,铬18.3%,氮0.1%。两者相比较,部分镍被锰和氮代替了。无镍奥氏不锈钢  相似文献   

9.
通过304不锈钢熔化极氩弧焊的工艺试验来研究不同的焊接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确定焊接奥氏体不锈钢中厚板时的合理焊接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第一个知道利用电弧来熔化金属的人是俄国的物理学家科学院院士彼得罗夫 ( 1802)。到了 1882年发明家工程师别那尔多斯()在彼得罗夫所创造的电弧熔化金属法的基础上,发明了炭极电焊法,他利用炭精电极引起电弧,该电弧之热能将焊条上的金属迅速熔化,填满在焊缝内,这样就能把两块钢板焊接起来。此后俄国的另一工程师斯拉维亚诺夫(,1888年)发明了更简单的焊接方法。此法以金属焊条直接当作电极引起电弧,利用电弧之热将焊条端部本身金属加以熔化,滴入焊缝内就能将金属板焊接起来。斯拉维亚诺夫焊法从发明到今天已有六十六年了,世界各国无…  相似文献   

11.
多元微合金化铸铁电弧冷焊同质焊条的焊接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生产条件下,研究了铝粉的加入量及焊接温度对多元微合金化铸铁电弧冷焊同质焊条所获得的焊补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观察评估了焊条的焊接工艺性能,结果表明,在焊芯成分不变的情况下,药皮中配入4%的铝粉有助于焊缝金属石墨化,可使焊缝硬度降低的10%,适当提高焊接温度(室温→200℃),焊缝中铁素体含量增加,熔合区渗碳体趋于消失,焊补区硬度显著降低,焊缝和熔合区最低硬度分别为HB176和HB197;熔敷金属抗强度高达453MPa,焊缝中无裂纹,焊条的焊接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电弧焊是利用CO2高、对油锈不敏感、焊接变形小、冷裂倾向小、采用明弧焊、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广泛用于焊接低碳钢、低合金钢及低合金高强钢,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焊接耐热钢和不锈钢或用于堆焊耐磨零件及焊补铸钢件和铸铁件.但它与手弧焊、埋弧焊相比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焊缝成形不够美观,焊接时飞溅大;CO2焊接设备较复杂,要求操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维护设备的技术能力;抗风能力差,给室外作业带来一定困难;弧光较强,焊接时必须注意劳动保护,CO2气体纯度一致性的保证问题等等.由于以上问题,也为CO2气体保护焊的推广和应用带来一定的难度.作为保护气体的熔化极电弧焊方法.具有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采用激光填丝焊(laser wire filler welding,LFW)、冷金属过渡(cold metal transfer,CMT)焊和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melt inert-gas,MIG)焊方法对6005A-T6铝合金板材进行焊接,研究不同焊接方法得到的焊接件的接头处、焊缝区、热影响区的抗晶间腐蚀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晶间腐蚀环境下,LFW接头处较CMT焊、MIG焊接头处的抗晶间腐蚀能力强;CMT焊焊缝区较MIG焊焊缝区的抗晶间腐蚀能力强,但热影响区抗晶间腐蚀的能力相反;3种接头各自热影响区的抗晶间腐蚀能力均弱于各自焊接接头处和焊缝区的抗晶间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不锈钢焊接接头在MgCl2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插销法评定了0Cr18Ni9Ti钢及其焊接接头在143℃、42%MgCl2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SCC)敏感性,测定了接头各区抗SCC的临界值σimpSCC,明确指出奥氏体晶粒度是热影响区(HAZ)SCC抗国的最主要的因素,其中焊接HAZ的晶粒度与SCC临界值σimpSCC成线性关系,为口分析表明,各区的SCC属于穿晶型,断口形貌呈准解理特征。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铬加入高锰奥氏体钢中后,原奥氏体高锰钢组织中出现的一种新相。用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该相为Fe-Cr超结构相,即铬元素与奥氏体形成有序固溶体。由于铬的加入,使高锰奥氏体钢强化机制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6.
谷平仙 《甘肃科技》1999,15(4):28-28
1工件损坏情况由某厂送来一组损坏叶轮,规格为1400×410,底盘厚度为8,叶片厚度为6,材质底盘2Cr13,叶片为1Cr13,叶轮损坏较严重,底盘扭曲变形达110左右,叶片断裂,属于扭曲变形,底盘与叶片焊缝开焊,熔敷金属只有90%左右在底盘上,而叶片焊区熔敷金属只有10%左右。从损坏情况分析,只有很少一部分熔合较好,叶片是在焊缝热影响区撕裂。2叶轮损坏原因分析焊接规范不当,电流小、熔深浅、焊脚小、焊缝强度不够;在施焊中,可能使用压力装拼,增大了工件的钢性,焊后内应力增大;焊工操作时,焊…  相似文献   

17.
在不锈钢的焊接中,控制焊缝金属中的铁素体含量对于防止出现热裂纹、保证焊缝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不锈钢中氮是强烈的奥氏体化元素,通过在保护气体中加入N_2的方法向焊缝过渡氮元素从而调控焊缝中的铁素体含量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技术思路.本研究采用实时调整气体配比技术配制不同配比的Ar-N_2混合气作为保护气体,对304L奥氏体不锈钢和2205双相不锈钢进行了GTAW多层多道焊接试验.分析研究了保护气体中的N_2添加量对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金属中铁素体含量的影响以及对双相不锈钢焊缝金属中的相比例和微观组织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对304L不锈钢,保护气中加入0.5%~1.0%的N_2能够将焊缝中平均铁素体数FN有效控制在3~7范围内.对2205双相不锈钢,打底焊时保护气中加入3.0%的N_2能够有效促进一次奥氏体的形成并抑制二次奥氏体的析出;填充和盖面焊则应减少保护气中的N_2含量或用纯Ar作为保护气才能保证焊缝的整体相比例在合理范围内.该研究工作对推广动态气体配比技术在不锈钢焊接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前期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焊接快速成形是一种集计算机、焊接、数控加工和材料科学等技术于一体的金属材料逐层叠加制造技术,主要用于小批量和复杂金属零件的直接制造。介绍了该技术的成形原理和发展优势,总结了基于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钨极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及一些新型焊接方法(如冷金属过渡焊、超声波焊和搅拌摩擦焊)的快速成形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论述了该技术在成形材料及送给方式、成形组织性能控制和成形精度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铬镍奥氏体焊缝中铝对铁素体含量和形态的影响及其与焊缝韧性的关系。得出了铁素体形态与焊缝韧性之间的联系;并首次提出了研制渗铝钢焊条时,设计焊缝成分的公式。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低磁不锈钢热轧板双面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的焊丝成分,通过焊接实验,研究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磁性能。结果表明:焊缝中心区域的微观组织较熔合线附近明显细化,热影响区晶粒比母材晶粒稍大;焊接接头两侧的一次枝晶臂均沿着温度梯度的方向生长,在焊缝中心线部位相遇,无分型组织出现;焊缝区域的二次枝晶臂间距稳定。焊接接头的室温拉伸和低温冲击断口附近仍为全奥氏体组织,相对磁导率均在1.003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