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尔德在童话创作中始终坚持唯美主义艺术的刨作思想,也希望创造出超越道德的唯美艺术形象,但是艺术实践却证明王尔德不仅不能创造出所谓的唯美艺术形象,甚至还在他的创作中体现了某种道德原则。可以说,王尔德的艺术实践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他所坚持的唯美主张。童话如此,小说亦然。在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The Portrait of Dorain Gmy)中,尽管王尔德企图去塑造道连这一唯美的艺术形象,但是我们却发现道连是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他总是和现实社会保持着种种道德联系,他作的恶本身就表明他无法脱离现实道德而存在。  相似文献   

2.
奥斯卡·王尔德作为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曾大胆直言"为艺术而艺术",倡导艺术无道德、唯形式至上的艺术追求。其作品在唯美的表象之下,蕴藏着深刻的道德忧思。本文以王尔德小说、戏剧和童话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为切入点,旨在探究王尔德唯美主义旗帜下的道德回归和重建。  相似文献   

3.
奥斯卡·王尔德的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长期以来被解读为一个道德败坏遂招致惩罚的年轻人的故事.事实上,道连是一个反叛基督教伦理道德,探索审美生存的实践者.这个艺术形象集中体现了当时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者的艺术观、伦理观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在欧洲出现的唯美主义思潮是最直接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思潮。唯美主义者主张“艺术具有独立的生命”,他们尤其注重文学艺术的形式美,着力探索文学形式,探究文学与音乐、绘画之间的关系,以增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奥斯卡.王尔德是唯美主义的最积极鼓吹者,也是唯美主义文学的身体力行者。长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以奇特的构思、机智的语言和巧妙的象征体现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追求。尽管王尔德试图使艺术摆脱道德的束缚,却也在不经意中表达了弃恶从善的忠告,唯美,尤其美在心灵。  相似文献   

5.
"为艺术而艺术"是对王尔德唯美主义思想最精辟的表达.本文从诠释王尔德的美学观点入手,进一步分析其美学观点在其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体现,从理论的角度表明,王尔德的美学观点既表达了他个人对"美"的理解,同时又传达了他试图逃进"理想王国"-艺术的乌托邦的美好愿望.他的这种唯美思想契合了道家的"无为"思想.  相似文献   

6.
王尔德的童话尽管一直广受欢迎,却较少受到评论关注。童话作为王尔德文学实践的一个方面,不仅体现了王尔德追求形式美和感官享受的美学主张,也蕴含着他对自身复杂经历的反思。其童话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语言表达出隐藏的纵欲与赎罪倾向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华裔作家严歌苓的小说《白蛇》讲述了全国著名舞蹈家孙丽坤在“文革”中的遭遇。与传统的直接进行叙述的线性叙述模式相异,作家严歌苓在小说《白蛇》中采取“三重视角”与“双重结构”的文本完美地把现实舞蹈家孙丽坤塑造为抽象唯美的艺术形象。通过她的遭遇,作家揭示出中国极度强调道德美的文革时期艺术芙和道德荚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人们对艺术美的特殊情感。  相似文献   

8.
王尔德童话创作与基督教和《圣经》有着深广渊源,其基督教信仰对其童话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爱与救赎主题的选择、宗教情节及元素的化用以及华美而感伤风格的偏爱等方面;基督教对王尔德童话创作的意义体现在提升审美价值、开拓意义空间以及形成童话和现实结合的创作方式等。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叶英国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奥斯卡·王尔德是位具有独特气质的另类童话作家,他那美幻绝伦的童话中弥漫着浓重的死亡气息。本文拟就王尔德童话当中体现出来的死亡意识做一番分析,从而探究这位唯美才子对终极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张莉 《吉安师专学报》2003,24(Z1):11-12
19世纪末叶英国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奥斯卡·王尔德是位具有独特气质的另类童话作家,他那美幻绝伦的童话中弥漫着浓重的死亡气息.本文拟就王尔德童话当中体现出来的死亡意识做一番分析,从而探究这位唯美才子对终极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一生写作了九部童话,他的童话采用"非小儿说话一样的文体",呈现出另类的叙事特色。在叙述时间上,王尔德童话采取逆时序的时间倒错、停顿的叙述时距以及集叙的叙述频率,加深了童话的内涵,增强了作品的诗意。在叙述语式上,王尔德童话采用外聚焦和以模仿为主的近距离叙述,不直接向读者灌输教条,而是召唤读者参与作品意义的构建。在叙述语态上,王尔德童话采取同时叙述、分层叙述和不可靠叙述,提升了童话的艺术价值,产生了独特的审美效果。这种"有苦的回味"、属于"成人的世界"的小说式童话,其思想和艺术价值远远超乎儿童文学之上,值得认真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莱昂内尔·特里林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文学与社会文化批评家.他认为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哲学都涉及道德问题,并且把小说置于社会、政治和现实中来考察风俗世态、道德与小说的关系.特里林认为,道德现实主义小说影响了众多的现实利益,让很多人意识到了潜在的情感,使他们不容易变得麻木或漠然,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氛围,使得不公正的现象难以生存下来.  相似文献   

13.
在某种意义层面上,视政治、道德等社会功利目的如魔鬼,惟恐避之而不及的唯美主义者们其前身就是唾弃"纯美"、"纯艺术"而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功利主义者。仅举王尔德为例,在他的童话作品《快乐王子集》中,就可以明显发现"文艺功利主义"思想的痕迹:现实主义的取材,个人道德臧否观点的介入,形式美在内容美前的逊位……无不隐含于他的作品中。两种文艺思想的冲突,唯美主义者的痛苦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奥斯卡·王尔德被公认为是充满矛盾性的唯关主义的代表人物.童话<夜莺与蔷薇>就成功地反映出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理论及其对自身理论的反思与困惑.王尔德对世界进行的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二元划分,对脱离生活的纯粹艺术的追求,是造成其矛盾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德伯家的苔丝》是他的重要悲剧小说。哈代通过精湛的艺术构思,并娴熟地运用象征、巧合等丰富多彩的创作技巧描绘出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现实图景,生动刻画出苔丝这一不朽女性艺术形象,从而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宗教、道德等对女性的桎梏与残害。  相似文献   

16.
正在书页周围,飘荡着一股沉重的熏香,熏得人脑袋生疼。在王尔德的作品《道连·格雷的画像》中,道连·格雷阅读过一本名为《逆流》的书。王尔德是这么夸赞《逆流》的:"这是他曾经读过的最奇特的书。他似乎看见了世上的一切罪孽从他面前列队而过,在最美丽的妆扮中,并且在笛子悠扬的旋律中表演哑剧动作。那么多东西,直到那时为止还只是被模模糊糊地猜测到,却  相似文献   

17.
米兰&#183;昆德拉的小说艺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德拉放弃诗歌转而致力于小说创作是要在风云激荡的时代背景下探询人的存在的可能性;其小说具有一种知性小说的特性;他对小说形式的不懈探索使他堪称小说艺术的魔术师。  相似文献   

18.
在施救者与被救者、被救者困境与拯救目标、拯救结果等三个方面,安徒生与王尔德的童话在拯救模式上存在鲜明的差异。安徒生童话中要拯救的是有深入交流的“那个人”,拯救目标涉及到个体的生死、罪行和毁灭,拯救结果具有神圣和美好的特质;而王尔德笔下的被救者则是匿名的一个社会或特指的一类人,在拯救目标层面王尔德更关注社会性的功利、财产福祉以及日常道德问题,拯救结果更倾向为悲剧。拯救模式的差异与两位作者所处的不同基督教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位成长于中原大地上的优秀作家,周大新的小说创作体现出浓厚的儒家文化精神。在创作中他不仅自觉担负起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使命,而且还塑造了一系列能体现儒家人格理想的人物形象;在小说中他还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文精神,体现出儒家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另外,他的小说对家族文化的全面展现和深刻反思也极富儒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邓英 《中国西部科技》2006,(16):96-96,93
《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两部童话集是叶圣陶早期童话创作思想和艺术的集中体现。从沉醉于浓郁的人道主义理想到关切中国现实社会种种问题,从符合世界潮流的现代童话到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童话,叶圣陶的童话创作勾勒出一条中国现代童话发展的轨迹,是中国现代童话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