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科学家较早前已经发现,酒精是头颈部癌症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酒精对人体基因的轰击,人体有办法修复这种损害,但太多的酒精最终会造成一些无法修复的损害。科学家最近又发现,红酒(葡萄皮)中的白藜芦醇会消灭这些受损细胞——DNA受损并且无法被修复的细胞会被杀死,因此避免癌症的发生。简言之,酒精损害细胞,而白藜芦醇杀死受损细胞。科学家指出,白藜芦醇并非万灵药,不可能完全消除酒  相似文献   

2.
仅在50年前,科学家的数目大约是今天的十分之一。当前,在美国大约有25万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从事研究工作,也许全世界会有100万之多。科学家的数目还以每年几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加。在过去几年中,次发达国家中科学家数量增长速度甚至更快,这些科学家中有许多在发达国家接受训练。次发达国家可能将是科学家数量在将来增长的主要来源。由于大量的国家资源用于科学研究,科学也繁荣起来了。目前,美国每年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大约有100亿美元,全世界的数目大约是它的3倍。大约60年  相似文献   

3.
自从夫琅和费发现太阳光谱,并记录下600多条光谱中的暗线位置后,科学家们对光谱的研究工作就一直没有间断。图1是加拿大发行的有关太阳光谱的邮票。光谱中这些暗线的实质是什么?它传递了太阳发出的哪些信息呢?众多科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尤以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的成就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聪明的鸟类     
众所周知,鸟类是爬行动物的直系近亲,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但是我们对身边的这些朋友有多了解呢?它们是否也会像爬行动物那样愚笨呢?在过去,人们总认为鹦鹉学舌是一种模仿行为,科学家们通过试验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两名科学家和一只鹦鹉参与了这项试验。试验开始时,科学家甲向科学家乙提出各种问题,如果答对则有食物奖励,否则就会被责骂。鹦鹉很快就参加进来,并很快学会比"竞争者"更快说出应说的单词。通过这项试验,鹦鹉也学会了100个单词。不久,它  相似文献   

5.
建一 《科学之友》2001,(1):18-19
在世纪之交,科学革命发生的前夜,一个涉及到当今基础科学最前沿的有关"暗物质"与"反物质"问题,成了各国科学家竞相研究的课题。"暗物质"是什么近年来积累的大量观测证据表明,宇宙中有90%以上的物质是不能用现有的仪器直接观测到的,只能通过引力效应等方法间接证明它们的存在.这些神秘的"暗物质"(也称"下落不明的质量")究竟是什么性质的物质呢?其实,"暗物质"就是比巳知的最小物质结构——原子更深层次的一种微观物质结构,它包括科学家们预言的和已经发现的许多微观物质粒子(如夸克、中微子……).为了便于解释,本文给这一层次的微观粒子选用一  相似文献   

6.
正总所周知,美国黄石公园风光秀丽。不过,这些美丽的景色只是表象,美景下面沉睡着世界上最大的超级火山,致使美景永远伴随着哀愁。近日研究发现,美国黄石公园地下深处的超级火山熔岩库比想象中的还大。除了火山口有上升隆起的趋势,以及地底熔岩活动比以往更加频繁外,科学家还在其地下深处发现了第二个潜藏的体积巨大的熔岩库,其中充斥的炙热岩浆足以将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填满11次。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酒犹水也,既能载舟,又能覆舟。"有人常问:"载舟"之酒饮多少?恐怕没有一位专家有斩钉截铁的答案。不是没有研究,是无法界定。饮酒,首当其冲的是胃。胃能承受的酒精是多少?首先要看酒在胃内的浓度而不是剂量。当胃内酒精浓度达到40%时,胃粘膜便会受到伤害性刺激,有毛病的胃有发生出血的危险。于是,同饮1两酒,空腹时的浓度肯定大于40%,而饱腹时则不足20%。就胃而言,多大量的酒能"载舟"?胃内的酒经吸收后首先到达  相似文献   

8.
睡眠开关     
<正>每天把你喊去休息的是什么?是时间,是哈欠,还是父母的叮咛,或是明天的压力?来自英国的科学家发现,这些都不是真正喊你去睡觉的原因。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种"开关",正是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应该睡觉。科学家认为,这种"睡眠开关"通过大脑神经细胞进行调控,它类似于一种"同态调节器"。当你已经很久没有休息,身体正处于疲劳状态时,这个开关就会启动,不断向你的大脑发出信息:我的"主人"该睡觉了。  相似文献   

9.
<正>科莫多龙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爬行动物,它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特征,那就是唾液中有大量的不同类型的细菌。科莫多龙口腔中有50多种细菌,其中不乏一些能造成血液中毒和败血症的可怕病菌,人类如果感染这些病菌,严重时可能会死亡。但科莫多龙携带着这么多"生化武器"却丝毫不受影响,而且即使被同类咬伤,其伤口也没有明显感染的现象。这表明,科莫多龙对这些细菌是免疫的。科学家们由此想到,科莫多龙体内一定含有能抵抗这些细菌感染的物质。一个美国研究团队在科莫多龙血液中发现了48种抗  相似文献   

10.
以毒止痛     
正蛇、蝎子等许多动物都拥有用于捕猎或防御的"化学武器"——毒素,这些毒素有的会使人类感到强烈不适,有的甚至杀人于无形,但其中一些也为科学家提供了药物开发的灵感。科学家从动物毒素的作用机理中发现了疼痛产生的机制,也从毒素中找到了一些镇痛物质。动物王国里有不少有毒的动物,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毒蛇、毒蜘蛛和蝎子等"凶手",一些蜗牛、青蛙和鱼类也含有毒素。毒液和毒素是这些动物用于防御或捕食的"武器",其中很多都会造成攻击对象的疼痛。  相似文献   

11.
太阳之谜     
温度之谜 1869年,日冕高温首次被发现.这一年发生了日全食,天文学家在观测日食时,无意间发现日冕光谱里多了一个"新成员",被称为"冕绿线".这是一个"怪人",除了在那次日食中偶露"真容"后,任凭人们在地面上怎么寻找,它都不再露面.这个"怪人"究竟是谁?人们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12.
大型强子对撞机长27千米,深埋在法国与瑞士边境地下100米的深处。在过去20多年里,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5000多名科学家,用了100亿美元,努力打造这个揭开宇宙秘密的解码器。有人说,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试验:也有人说,它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一头巨鲸死去,它的尸体沉入深海底。许多年后,一艘潜艇在海底进行科学考察时偶然发现了它。正是这头死鲸的尸骨向科学家揭示: 海洋深处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生命世界。  相似文献   

14.
问与答     
问:有没有一种药能帮助我提高记忆力,或者能使我变得更聪明,比如可以过目不忘? 一些科学家正在对某些可能提高智力的物质进行研究,他们将这些物质称之为"认知增强荆"或者"聪明药",希望能用来提高人的记忆力、注意力、学习能力以及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王健 《世界科学》2011,(3):20-22
博客和推特正在把论文从出版时代剥离,留下一群不知所措的研究人员……"科学家发现了长寿的秘诀",去年6月1日《华尔街日报》的大标题如此宣布。"谁会活到100岁?基因测试可以给出答案",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一天后也这样说。这些以及几百条相似的狂热标题在跟风《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其中研究人员宣布识别了  相似文献   

16.
资讯     
美国、意大利等国科学家日前表示",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最新探测发现, 火星地表之下可能比原先认为的要冷得多, 也坚硬得多。雷达测绘发现,火星北极极冠由 4 个分层构成, 内含冰沙、尘埃等物质, 层间还被更纯一些  相似文献   

17.
●这些实验室能够提供的信息的价值可能无法估量。自动实验室连续几个月的深海之旅将很快详尽地揭示大海深处不为人知的生命奥秘,此举前所未有。消息来自一些科学家,他们正通过打造一个"罐子里的实验室",  相似文献   

18.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在与德国科学家们关于阴极射线本性的论战中确认它是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电子,而不是"波",颠覆了长期以来被公认的"原子不可分割"的理论。但是,30年后他儿子和另一位美国科学家戴维逊却又证明电子是"波"。那么你从这电子"波粒二象性"发现的曲折过程中能获得什么启示?  相似文献   

19.
法国国家海洋地貌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巴巴多斯以东5000米深处的海下发现了一座泥火山和沼气.科学家们声称,在如此深的海洋下,发现这样的泥火山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这些科学家是采用曾在1985年用于发现大西洋海沟的SAR遥控声纳探明这些泥火山的.声纳所反映出的资料表明泥火山具有一个约1公里宽的椭圆型裂缝.科学家从这种椭圆型裂缝中心采集了一些泥样品,经测试这种泥样品的温度为21℃较在那个深度下泥样品应该具有的  相似文献   

20.
《科学之友》2005,(17):66
美国科学家在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组织工程>最近一期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宣布两种新技术可能实现大规模生产可食用的人造肉.它不是我国在食品短缺时期的那种不是肉的"人造肉",而是由肌细胞制造的真正的肉类.甚至有科学家声称,一个肌肉细胞就可以解决全球的食肉问题.真的到了那一天,这些"放心肉"就可以不再是由屠宰动物来获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