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腕管综合征的发病过程与腕关节过度屈伸和劳损有关,为探究用超声辅助内镜技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1例单侧腕管综合征患者,在超声辅助行内镜下腕横韧带松解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进行波士顿腕管量表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及功能状态评分(...  相似文献   

2.
苟海涛 《甘肃科技》1999,15(4):40-40
腕管综合征是指正中神经在腕管内被卡压而产生的一组症状和体征。本病在临床上较多见,现将我科自1990-1997年治疗并获得随访40例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18-68岁,平均43岁,左侧18例,右侧20例,双侧2例。1.2病因分析桡骨下段骨折整复后腕关节过度掌屈位固定6例,陈旧性月骨脱位6例,科雷氏骨折畸形愈合10例,其它腕骨及掌骨骨折畸形愈合7例,腕部创伤后血肿2例,腕部肿物2例(经手术证实为脂肪瘤),腕部屈肌腱骨膜炎6例。40例中急性发病8例,慢性发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高分辨力超声对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横截面积的测量,探讨高分辨力超声对糖尿病合并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就诊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检测发现,Ⅱ型糖尿病组患者(DM)30例,非Ⅱ型糖尿病组患者(non-DM)50例.进一步经过临床表现、查体及电生理检查发现,DM组的60只手腕中有32只CTS手腕,而non-DM组的100只手腕中有58只CTS手腕.因此,本研究根据同一时期来医院检查身体的30例正常人的60只手腕设为对照组,即A组;80例患者分为3个实验组,分别为B组:58只non-DM组的CTS手腕(CTS);C组:28只DM组的非CTS手腕(DM组);D组:32只DM组的CTS手腕(DM-CTS).于豌豆骨水平及钩骨钩水平分别测量并比较上述4个实验组的正中神经CSA值,分析评价各组间的统计学差异,得出相应结论.结果 1)CTS组及DM合并CTS组的正中神经豌豆骨水平及钩骨钩水平的CSA值均较对照组及DM组增大(P0.05);2)DM组的正中神经豌豆骨水平及钩骨钩水平CSA值较对照组相比增大(P0.05);3)单纯CTS组的正中神经豌豆骨和钩骨钩水平的CSA值较DM组(不合并CTS)增大(P0.05);4)DM合并CTS实验组的正中神经豌豆骨水平及钩骨钩水平的CSA值与CTS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高分辨力超声对于腕管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有一定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朝顶  张磊  管旭日  杨六中 《甘肃科技》2021,37(20):177-179
观察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收集医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7例,应用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腰椎椎板减压术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用VAS评估疼痛程度,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术前(6.93±2.08)、术后1周(2.78±0.48)、术后3个月(0.96±1.16)分.按照改良疗效评定MacNab标准,术后3个月的37例患者中优、良、可、差分别为32例、3例、1例和1例,优良率为94.00%.患者在术前、术后1周以及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校正后F(1.168,42.048)=150.659,P<0.001.组间两两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术后1周的VAS评分比术前显著降低了 4.15(95%CI:3.40-4.90,P<0.001);患者在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比术前降低了 5.97(95%CI:4.78~7.17,P<0.001);患者在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比术后一周降低了 1.82(95%CI:1.23~2.42,P<0.001).采用椎间孔镜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分析70例应用PTED术治疗的LDH患者治疗效果,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腰背部及腿部疼痛缓解程度;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随访期间患者生存质量;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 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治疗效果;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部功能;术后1 h采用李克特量表对患者麻醉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入组患者均随访12~15个月,平均随访(13.69±4.29)个月,随访率100%;随访期间复发患者3例(4.28%),行二次PTED治疗;麻醉满意度为90.0%; Mac Nab疗效结果显示优良率为97.14%.术前、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中SF-36评分的8个维度评分中相邻时间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分数逐渐增高.术前、术后6周、3个月的VAS-LP评分、VAS-BP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评分逐渐降低;其中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VAS-LP评分、VAS-BP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术治疗LD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改善腰部及腿部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阻力计结合视觉模拟评分法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前后评估手术疗效的价值.方法应用鼻阻力计结合视觉模拟评分法测定鼻中隔矫正手术前、术后12周鼻阻变化情况.结果鼻阻力计结合视觉模拟评分法检查显示鼻中隔矫正术后患者鼻阻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应用鼻阻力计结合视觉模拟评分法可客观、可信地评估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飞秒激光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和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术后干眼症状及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研究,将2017年1月至3月在我院行角膜屈光手术患者50例100眼,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SMILE手术组)25例50眼,B组(FS-LASIK手术组)25例50眼。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w,1、3、6 m的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FL)、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和B组术后1 w、1 mo、3 mo干眼症状问卷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A组在3 mo时比B组在干涩感和刺激感以及角膜染色三项指标上显著性上仍有差异(p0.01)。到术后6个月时,A组和B组干眼症状的各项评分均值和FL值基本上都恢复到与术前相当的水平(干涩感评分除外)。同样,在SⅠt和BUT两项指标检测中,A、B两组在术后1周、1月、3月时均表现和术前自身有显著性差异,而且A、B两组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SMILE手术由于切口小、角膜神经损伤小,比FS-LASIK术后干眼症状轻、恢复快,舒适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崔晓倩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2):2925-2928
[摘要] 目的 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同时期的康复介入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术后康复的最佳时间。方法 75例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实验1组(T1组)和实验2组(T2组),每组各25例。C组:仅施行手术,自行康复;T1组:术后第1天即进行系统康复训练;T2组:术后2周开始进行系统康复训练。三组髋关节置换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T1组和T2组按统一制定的康复训练计划实施。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Harris评分。结果 和C组相比较,T1组和T2组Harris评分在术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在术后第2周、1个月和3个月,T1组和T2组Harris评分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6个月,统计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系统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康复介入时间控制在术后2周以内可有效地加快康复进程和提高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9.
观察医用弹力袜和传统弹力绷带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以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行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或分段剥脱术的71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对患肢使用传统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组患者术后对患肢使用医用弹力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术前、术后3d、10d患肢疼痛情况,观察2组患者术后10d患肢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患肢小腿周径缩小值。术后3d、10d观察组患肢疼痛VAS评分较术前及同时间点的对照组有明显降低,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患肢压迫性疼痛、患肢肿胀、足背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患肢小腿周径较术前缩小值、术后6个月较术后3个月患肢小腿周径缩小值均大于对照组,2组患者术后患肢小腿周径缩小值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使用医用弹力袜,能减轻术后患肢疼痛与肿胀,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缩小患肢小腿周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弹力绷带加压处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对手外伤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手外伤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肌间沟组、锁骨下组、肋锁间隙组,每组30例,术后实施不同入路的连续臂丛阻滞,观察阻滞即刻、术后1、12、24、48 h,不同时间点患者疼痛VAS评分及前臂的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进行感觉刺激测试;利用超声影像判断导管尖端是否移位、脱出;观察是否有神经损伤、膈肌麻痹、霍纳综合征和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结果 阻滞即刻、术后1、12 h疼痛VAS评分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和48 h,肋锁间隙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肌间沟组和锁骨下组(P<0.05).在肌皮神经感觉测试中,术后24 h和术后48 h,肌间沟组阳性率高于锁骨下组和肋锁间隙组(P<0.05);在桡神经感觉测试中,锁骨下组阳性率高于肌间沟组和肋锁间隙组,但在术后24 h肌间沟组阳性率高于肋锁间隙组,在术后48 h肌间沟组和锁骨下组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肋锁间隙组;在正中神经感觉测试中,术后24 h和48 h,肌间沟组阳性率高于锁骨下组和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椎间孔镜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时与后路开放椎间盘融合术在疗效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206例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椎间孔镜技术)和对照组(行后路开放椎间盘融合术),每组103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切口疼痛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所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的VAS评分与时间点(0.5,1,2 d)呈负相关,而观察组VAS评分下降趋势更明显,两组交互作用比较(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的腰腿痛VAS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腰腿疼VAS评分与各自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前、术后6个月的ODI评分及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ODI评分和JOA评分与术后6个月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技术能够取得与骨科开放手术基本一致的临床效果,且可减轻术中对患者的创伤程度,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恢复进度.  相似文献   

12.
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PCLAF)的术后康复期易发生膝关节不稳定、活动受限等并发症,预后不佳,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固定术是治疗PCLAF的新型技术。以PCLAF患者为对象,旨在明确急性期行双排锚钉缝合桥PCLAF固定术的安全性、疗效及功能预后。利用后抽屉试验(PDT)、后移距离评估膝关节后向稳定性,检测膝关节活动度(ROM),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重返运动率评价患者的预后。康复评定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CT示骨质愈合良好,术后1年与1.5年的PDT阳性率、后移程度、ROM、Lysholm、IKDC评分较术前均恢复良好,且未见差异,但术后1.5年的重返运动率显著高于术后1年。说明PCLAF患者在急性期行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手术的骨质愈合好,康复进展顺利,术后1年即可恢复膝关节功能,预后佳,术后1.5年时76.5%的患者已重返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应用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方法自1999年5月至2002年7月,将1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给予骨折复位及AF钉内固定,其中12例椎板减压,7例骨移植,5例未给予减压.结果全部患者术后随诊4~6个月,平均10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从50%(30%~70%)恢复至正常的93%(90%~95%),水平移位全部恢复.Cobb's角由术前的15°恢复到6.3°.12例开放椎管减压病例,术前椎管受压面积由55%降至10%.脊髓神经的恢复依照Frankel分级标准都有Ⅰ~Ⅱ级改善.结论应用AF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伤椎高度及生理曲度.优于其他内固定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运动疗法配合声、电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随机分成3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Ⅰ组应用早期给予神经促进技术及声、电联合治疗,Ⅱ组应用声与电联合治疗,Ⅲ组单纯应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FAC),简式Fug-Meyer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8周后,各组指标均有明显变化:Ⅰ组明显高于Ⅱ,Ⅲ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Ⅰ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Ⅱ,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Ⅰ,Ⅱ明显优于Ⅲ组.结论早期神经促进技术配合声、电联合治疗能明显提高和促进急性脑梗死运动障碍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高永利 《甘肃科技》2020,(3):112-113
观察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对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对照组患者,行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4个月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失血量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效果,提高髋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兴平 《甘肃科技》2011,27(12):155-156
探讨了带锁髓内钉在胫骨中下段骨折中的应用。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共120例,合并腓骨骨折3例,同时行腓骨骨折固定14例。所有病例随访6~36个月,平均20个月。除2例延迟愈合外,余均在术后6个月内愈合。术后3个月,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2例术前腓总神经瘫的病人6个月恢复正常。无出现术中误伤神经、血管,术后未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肌间隔综合征。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最终结果采用Johner-wruch评分标准,优18例,良2例。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手术切口小、时间短、固定效果可靠,减少了手术中出血和对骨折端血运的破坏,有利于骨后的愈合,能早期功能锻练,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分析经椎体间融合术合并动态及刚性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疗效及椎间融合程度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51例行后路单节段椎间融合的患者,其中动态组(A组)17例和刚性组(B组) 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和术后的影像学资料,术后椎间融合程度,以及术前、术后腰部及腿部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评分(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等,评估两组的手术疗效,分析比较两种内固定方式术后椎间融合情况及邻近节段退变的差异.结果:5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在术后3个月及末次检查发现,腰部及腿部VAS评分、ODI及JOA评分、术椎椎间隙高度差异,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术后3个月,A组术椎ROM明显高于B组(P 0. 05),而术后末次检查两组术椎椎间活动范围(ROM)(P 0. 05)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及末次,两组上邻椎椎间隙高度无统计学差异.在术后3个月,两组上邻椎体ROM没有统计学差异(P 0. 05),而末次检查A组的上邻椎体ROM低于B组(P 0. 05).术后3个月、6个月A组的融合程度评分明显高于B组,而术后末次,两组的融合程度评分(P 0. 05)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动态内固定较刚性内固定有利于节段早期融合及延缓上邻节段退变.  相似文献   

18.
探讨用Pie-crusting技术松解内侧副韧带术后制动与否对内侧韧带愈合的影响。自2016年11月—2018年10月,膝关节镜手术中应用Pie-crusting技术(由外向内)松解内侧副韧带患者53例,其中病历号尾数为单数的患者(A组)术后给以膝关节可调支具固定制动;尾数为双数的患者(B组)术后未进行支具固定制动。术后6周做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检查两组病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愈合情况;膝关节外翻应力X片测量膝关节内侧间隙;比较患者随访时的主观症状,评估Lysholm主观功能评分。平均随访时间为(28.75±4.028)个月(24~36个月)。术中通过松解内侧副韧带,两组病例均达到内侧理想操作空间,术后6周时组间比较术前术后膝关节内侧间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随访末次Lysholm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6周时MRI显示内侧副韧带均已愈合。应用关节镜处理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时,针对膝关节内侧间室狭窄的病例可选择Pie-crusting技术(由外向内)松解内侧副韧带,以其达到扩大操...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缝合修复髋臼盂唇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了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因单纯髋臼盂唇损伤接受关节镜下带线锚钉缝合修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分别对患者体征、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及软骨退变程度进行评价。共获得完整临床资料42份,平均年龄29岁,平均随访时间31个月。患者VAS疼痛评分由术前4.5±0.92降至术后1.6±1.2,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56.95±10.6提高至术后95.95±5.4,术后39例Harris评分超过90分,优良率92.8%。术后VAS评分及Harris评分和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术后软骨状况和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证实髋关节镜下带线锚钉髋臼盂唇缝合修复术效果优良,对于髋臼盂唇损伤具有重要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观察和分析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早期快速康复效果,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1例,术后随访6个月,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估患者术前、术后3天、术后3个月、6个月障碍指数。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结果表明: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3天与术后3、6个月腰痛VS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天与术后3个月腿痛VAS评分相比明显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3天腰痛VAS评分相比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血量平均35 mL,住院时间平均8天。因此,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并术后康复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