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计分析早期给予抗凝溶栓药物联合TIPS术对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患者再通疗效。选取诊断出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研究组42例。对照组在予以一般治疗如服用抗病毒药物及腹水排放后行TIPS术,研究组患者,接受上述治疗手段以外,入院后给予抗凝药物华法林及溶栓药物rt-PA研究组患者术后测定门静脉压力为2.15±0.68kpa;总胆红素浓度为38.86±5.69μmol/L;白蛋白浓度为33.47±5.11g/L;血氨浓度为82.40±46.62μmol/L。研究组患者术后测定门静脉压力为3.22±0.78kpa;总胆红素浓度为29.14±7.83μmol/L;白蛋白浓度为31.85±4.91g/L;血氨浓度为76.48±52.92μmol/L。研究组的患者门静脉压力、血清总胆红素照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白蛋白和血氨虽有提升,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预先给予抗凝溶栓药物与TIPS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门静脉压力,消除腹水,肾动脉灌注不足等症状,结果显示疗效肯定,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胃周血管离断联合胃底环扎术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PHT)并消化道出血方面的应用。以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PHT并上消化道出血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来观察手术的效果。结果:本组6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消化道出血停止。术后门静脉高压和压力梯度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1周内死于肾功衰竭者2例,随访中因肝脏衰竭死亡2例,因消化道出血死亡2例;术后2年因出血性胃炎致出现消化道出血3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本组患者术后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白蛋白(ALB)水平则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期间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出现切口感染、门静脉血栓各1例。胃周血管离断联合胃底环扎术应用在肝硬化PHT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可以有效地控制出血,因此,在临床治疗的应用和推广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云山  管清 《甘肃科技》2010,26(17):159-160
肝癌合并门静脉栓子,是肝癌晚期合并症之一。故早期确诊门静脉癌栓及其位置,对病变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影响极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二维超声显示肝内癌肿病变及门静脉栓子的同时,能显示门静脉血流变化及结构变化,使之成为诊断门静脉癌栓的重要方法之一。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是继发于门静脉癌栓之后的一种代偿性病变。现将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3~2008年CDFI诊断为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同时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情况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皮素(endothelin,ET)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中的术前预测价值.方法:接受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手术的4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为术后血栓组(简称血栓组,15例)与术后非血栓组(简称无血栓组,33例).术前外周血中检测血小板(p...  相似文献   

5.
探讨比较不同胆总管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在某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5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组(LCBDE组)和十二指肠镜胆总管取石术组(ERCP组)各75例,其中LCBDE组给予LCBDE联合LC治疗,ERCP组给予ERCP联合LC治疗,术后观察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AMS)、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L)等实验室指标,记录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胆管炎、出血、胆道感染、胆瘘、胆道狭窄、胰腺炎、胆管恶变)、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复发率等情况。ERCP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率明显低于LCBDE组,ERCP组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明显高于LCB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和LCBDE组术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L)、淀粉酶(AMS)、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BDE与ERCP联合LC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疗效基本相同,ERCP联合LC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好等优点,LCBDE联合LC具有操作简单、治疗费用低等优点,提示应依据临床需求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用恩替卡韦与联合甘草酸二铵两种方案治疗慢性乙肝(CHB)的疗效.方法:将128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用法:口服0.5 mg,1次/日)治疗,观察组64例给予恩替卡韦联合甘草酸二铵(用法:口服150mg,3次/日)治疗,比较肝功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率、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肝功指标水平均下降(P<0.05),观察组肝功指标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B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均下降(P<0.05),观察组该指标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与甘草酸二铵联合治疗CHB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输注白蛋白减少肝部分切除患者术后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行肝部分切除的肝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保肝等内科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另输注白蛋白治疗,观察两组尿量、腹腔引流量、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及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 L)、谷草转氨酶(AST))变化.结果术后1,3 d观察组尿量、腹腔引流量、CVP、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术后7 d两组尿量、腹腔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两组ALT,TBIL,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ALT,TBIL,AS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输注白蛋白可减少肝部分切除患者术后肝功能损害,临床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摘出术疗效。方法120例(152眼)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行白内障囊外摘出术,观察组60例行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摘出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摘出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9.
探讨茵陈蒿汤联合布拉酵母菌散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抽选于2018年2月~2019年8月期间金昌市永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母乳性黄疸患儿,按随机分配原则均分为两组。观察组(n=47)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茵陈蒿汤联合布拉酵母菌散治疗,对照组(n=47)采用蓝光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总胆红素浓度、间接胆红素浓度、不良反应及黄疸消失时间。观察组47例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中总胆红素的浓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5.23±1.67)d,对照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7.11±2.67)d,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采用茵陈蒿汤联合布拉酵母菌散可有效治疗母乳性黄疸,具有较高医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探究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用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作用。将本院收治的96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划分成两组,即对照组(n=48例)与治疗组(n=48例),分别实施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比两组裸眼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中央前房深度均高于术前(P0.05),眼压均低于术前(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8.33%与对照组的27.08%相比较低(P0.05)。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使裸眼视力大大提高,中央前房深度明显增加,眼压显著降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激光临床治疗效果。研究时间:2018年1月-2019年10月,研究对象为8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通过掷硬币分组法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每组40例,单一组:激光治疗,联合组:抗VEGF(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用药安全性、治疗总有效率以症状改善时间。两组患者治疗前CMT、BCVA指标较接近,P0.05;治疗后6个月后两组患者CMT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CMT小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BCVA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用时更短,P0.05。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患者应用抗VEGF联合激光治疗,可明显减小CMT,改善患者视力状态,加快患者症状缓解,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重要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α-L-岩藻糖苷酶(AFU)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肝硬化患者140例(肝硬化组),对照比较了两组患者血清ALP、γ-GT、AFU、AFP水平及阳性率。四项检测指标在原发性肝癌组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中四项联合检测阳性率远高于单项检测;两组单项检出阳性率,以及两组4项结合阳性率比较,肝癌组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P0.05)。血清ALP、γ-GT、AFU、AFP联合检测对提高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血供的单层动态血管造影C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单层动态肝动脉及间接门静脉血管造影CT观察评价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血供特点。方法 :确诊且未接受过介入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33例 ,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前 ,运用联合导管技术 ,在肝动脉造影CT(CTHA)、动脉性门静脉造影CT(CTAP)中运用单层动态扫描技术进行造影检查 ,绘制时间 -密度曲线 ,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结果 :全组肝癌均存在肝动脉供血 ,2 9例为明确的单纯肝动脉供血 ,4例为肝动脉和侧支动脉供血 ;未见明确的门静脉供血表现。在CTHA和CTAP单层动态扫描上 ,时间 -密度曲线显示 :肝癌组织在CTHA上呈显著的强化 (P <0 0 5 ) ,在CTAP上无显著强化 (P >0 0 5 ) ;比较CTHA和CTAP单层动态扫描与术后复查碘油CT的肿瘤同层面横截面积 ,未见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中晚期肝癌血供以肝动脉供血占绝对优势 ,少数可见侧支动脉供血 ,未见门静脉供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预防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后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21例TACE术当天开始应用异甘草酸镁,连续7天;对照组20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钠。结果:术后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7d治疗组ALT、AST、TB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仍明显高于术前(P<0.01)。结论:异甘草酸镁能有效减轻TACE术后肝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在预测肝癌术后复发中的价值.方法选择82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门静脉及肝动脉内径、血流量及肝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集患者临床参数及术后复发情况,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肝癌患者癌栓情况、临床分期与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相关(P0.05),有癌栓的患者门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速度大于无癌栓的患者(P0.05),RI值明显高于无癌栓的患者(P0.05);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BCLC期) B期患者门静脉流量、内径、RI值均明显高于BCLC分期A期的患者(P0.05);肝癌术后复发的患者RI、PI值明显高于无复发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ROC曲线显示术前肝动脉PI值预测肝癌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658,截点值为1.01; RI值预测肝癌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715,截点值为0.65.结论术前早期检测门静脉、肝动脉血流参数对肝癌术后复发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中的可行性.方法:将21例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患者和99例急诊I期手术患者主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梗阻性结肠癌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组(SL)手术时间(209.05±38.30)min少于急诊I期手术组(ES)(247.42±17.75)min,(t=-4.491,P=0.000).SL组术中出血量(138.10±98.81)mL少于ES组(246.21±69.07)mL,(t=-4.773,P=0.000).SL组术后住院时间(12.86±5.63)d少于ES组(17.74±9.59)d,(t=-3.124,P=0.003).术前电解质缓解率SL组(100%)高于ES组(60.7%),(χ~2=7.498,P=0.006).SL组切口感染1例,ES组30例,(χ~2=5.899,P=0.015).SL组吻合口瘘0例,ES组9例,(χ~2=2.064,P=0.151).SL组术后排气时间与ES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1.729,P=0.086).SL组淋巴结检出数与ES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1.251,P=0.213).在随访中,SL组有3例复发、转移,ES组有29例复发、转移.结论:梗阻性结直肠癌行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可以改善患者电解质紊乱情况,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可降低切口感染率的风险.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肿瘤切除及肠管吻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EA、TPS对肝转移癌的辅助诊断和术后随访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酶联免疫吸附法(EIA)检测273例原发性肝癌和127例肝转移癌血清CEA、TPS水平.结果肝转移癌组CEA水平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原发性肝癌组(p<0.01),TPS无显著性差异(p>0.05),CEA、TPS水平和阳性率在不同来源的肝转移癌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TPS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CEA,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转移癌组AFP浓度和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原发性肝癌组(p<0.01).102例肝转移癌治疗后有效果的患者血清CEA和TPS浓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无反应、治疗后再次复发及保守治疗病例在自动出院前与治疗前比较,CEA和TP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CEA与AFP联合检测有助于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癌的鉴别诊断,CEA、TPS可以作为肝转移癌效疗观察、判断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不可切除的晚期肝细胞癌(HC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初次确诊的中晚期HCC患者90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n=45例)及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TACE单独治疗,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治疗总有效率(ORR)高于对照组(80.0%,62.2%,χ~2=4.486,P=0.034),两组患者均随访6~2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24±5.67)个月;观察组随访期间患者死亡19例,对照组患者随访期间患者死亡28例;观察组的0.5,1,2 a生存率分别为100%,84.4%,57.8%,对照组分别为100%,73.3%,40.0%;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期为高于对照组(16.4个月,13.5个月,P=0.026);观察组患者ALT,TBIL水平高于对照组(t=4.289,2.924,P=0.000,0.002);观察组患者术后1 d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t=4.825,P=0.000).结论 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不可切除HCC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存期且安全.  相似文献   

19.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光疗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采用NB-UVB联合泛昔洛韦片(FCV)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FCV治疗.结果:联合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止痛、结痂、脱痂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高,安全性好,并可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此类并发症的防治水平.方法 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在我科住院确诊的4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合并急性肾衰竭(ARF)病例(ARF组)和同期住院的肾功能正常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3例(对照组).对两组病人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RF组病人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浆白蛋白浓度、血肌酐浓度、血尿素氮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分析ARF组中、重度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ARF组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多于对照组(P<0.05);肾间质改变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ARF组D-二聚体阳性率较对照组增多(P<0.05);血浆纤维蛋白定量也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 PNS合并ARF病人肾小球病理改变较重多伴肾间质病变、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及血浆白蛋白浓度较低等.因此,对PNS合并ARF者宜尽早行肾穿刺活检术,以便明确其病理类型,根据病理特点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能大大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