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肝血管瘤剥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及对患者远期恢复、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肝血管瘤剥除术组(A组)和规则性肝切除术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近远期恢复情况和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A组患者各指标、肝功能恢复时间及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B组(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两组GLQI各维度评分均较术前均有显著提升,且A组大于B组(P0.05).结论肝血管瘤剥除术治疗肝血管瘤手术情况、术后近远期恢复情况及生存质量改善效果均优于规则性肝切除术,对于瘤体位于肝脏周边、远离肝内大血管的肝血管瘤可优先选择肝血管瘤剥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恶性肿瘤患者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肝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组观察病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d、7d、3周及6周时对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1d及术后7d的ALT,TBIL,DBIL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其余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治疗后短期内对肝恶性肿瘤患者的肝功能有较大影响,在治疗后要注意加强对患者肝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张铎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2):130-133
分析了肝血管瘤的超声(US)、CT及MRI影像特点,对诊断肝血管瘤的3种方法进行了评价,提示根据3种方法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检查序列。采用螺旋CT或/和MRI在定性方面上证实超声可作为肝血管瘤的首选检查方法。不同方法之间联合运用,可提高对肝血管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存分析,了解影响该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的诊治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710例食管癌病例的基本信息、危险因素、家族史、手术记录、术后病理报告随访资料等相关信息.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计算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筛选和评价.[结果]食管癌术后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8.4%、56.9%、27.0%,中位生存期为900 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是:病理形态、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侵犯层次、切缘、淋巴结是否转移、转移数量、手术方式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侵犯层次、手术方式、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与食管癌预后有关.[结论]食管癌术后5年生存率仍较低,临床分期是食管癌术后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临床分期较早的病例术后预后较好,生存率较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仍是降低食管癌死亡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探讨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肝血管瘤患者,瘤体直径5~27cm。全部病例经CT或MRI、肝动脉造影确诊。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选择性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并栓塞。其中1例行3次栓塞,49例行1次栓塞。栓塞材料彩碘油+平阳霉素混合乳剂。结果:随访6~12个月,血管瘤供血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操作成功率100%,栓塞后无不良反应,除3例栓塞后无明显效果外,其他患者肿瘤均缩小,35例瘤体均缩小达50%以上。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是一种疗效肯定,相对安全,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赵红艳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7(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肝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B型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CDFI)和能量图(CDE)对72例肝血管瘤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DFI对于直径大于1cm的肝血管瘤能显示血流信号,对直径小于1cm的小血管瘤不显示血流信号,而CDE对于直径小于1cm的小血管瘤也可显示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血管瘤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CDE在肝小血管瘤病灶内的彩色血流显示方面优于CDPI.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2月至2011年2月诊治的肝性脑病患者90例,严格纳入标准,排除各种可导致昏迷及精神行为异常的疾病.对患者行全面检查,重点观察血液中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白蛋白、谷氨酰转肽酶、血清钠、血清胆红素水平、Child-Pugh分级及是否伴有上消化道出血、腹水、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8.
9.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CH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全组 2 8例 39个肝海绵状血管瘤 ,瘤体直径 3 0~ 2 8 0cm ,平均为 (6 3± 4 5 )cm。超选择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 ,注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其中 4例术后 3个月再次行栓塞治疗。结果 :术后病灶内碘油沉积良好 ,无严重并发症 ;2 8例 39个病灶术后 3个月、6个月复查结果显示 :瘤体缩小 >5 0 %者 18例 (6 4 3% ) ,缩小 30 %~ 5 0 %者 10例 (35 7% )。结论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CHL安全有效 ,可作为CHL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500多人次动脉肝化疗栓塞术整个过程的观察和护理;结果500多人次肝动脉化疗栓塞及围手术期护理,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均获得成功;结论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为确保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顺利康复和降低反应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通过对500多人次动脉肝化疗栓塞术整个过程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500多人次肝动脉化疗栓塞及围手术期护理,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均获得成功;结论 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为确保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顺利康复和降低反应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肝癌介入治疗后11例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原因和治疗过程。全部病例均采用插导管至肝动脉内注入碘油化疗药物混悬剂(10ml~30ml)。结果:11例中出血发生在介入治疗后3d内有7例,3~7d4例。经内科治疗后8例出血停止,3例死亡。结论:碘油逆流入门静脉引起或加重原有门静脉高压是出血的主要原因,药物止血和降低门脉压力是治疗该症的主要方法,术前术中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刘文佩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11(9):67-69
目的:总结脑血管病介入栓塞术的全醉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脑血管病人的麻醉管理,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6患者麻醉过程中循环平稳,3例Hunt-Hess 3~4级患者保留气管导管送ICU,11例患者术毕10分钟内自主呼吸恢复满意且呼之睁眼,顺利拔管;2例喉罩通气患者术毕即刻拔除喉罩。13例拔管(喉罩)患者均于15 min内定向力恢复。结论:完善的麻醉前评估和准备,使用短效的麻醉药物,Hunt-Hess 1~2级患者采用喉罩通气,可满足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毕快速、平稳苏醒,早期进行神经功能检查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术前个性化便秘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排便的影响。方法将行冠心病介入手术的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术前1天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便,观察组术前个性化便秘护理。结果观察组便秘积分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个性化便秘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排便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许典双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5,26(6):816-81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重度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58例重度脑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血肿清除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开颅组死亡率低于微创组,但重残率高于微创组。结论:对于重度高血压脑出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术式,开颅血肿清除术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孙占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7(4):108-110
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很多,除病期、病理等因素为公认外,本文拟结合近几年经治的典型病例的经验教训,对常见的几种人为因素予以浅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的并发症。方法:观察总结在我科住院56例肝癌病人行TACE术后的并发症及处理。结果:52例(占93%)有腹痛,48例(占86%)有发热,16例(占29%)有恶心呕吐,29例(占52%)AST升高,6例(占11%)血细胞减少。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并发症少,化疗药物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白内障囊外除术加人工晶体会晤入术与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早期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对40例老年性白内患行白内障囊外除术加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术),56例患行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人工晶体往往 P(PHACO术)。在双倍角极坐标系中采用矢量分析法,比较两种术式术后早期角膜散光的影响。结果:术后1d、1周、1个月时,PHACO术的角膜散光改变远低于ECC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固定方法对组织切片肝糖原显示的影响。方法取小鼠肝组织进行分组固定,用PAS技术显示切片肝糖原,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选用酒精?乙酸?甲醛液(AAF液)、80%乙醇固定组织肝糖原显示最好,生理盐水甲醛液固定肝糖原显示较差。结论不同固定方法对组织切片肝糖原显示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