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精准农业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农产品的产量、质量,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可以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然而,我国农业的小规模种植特点制约了精准农业的应用,中国农民对精准农业的接受度普遍不高,前期的大量投资也制约了精准农业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意大利在推广精准农业的过程中,注重为农业生产提供沟通平台、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农民则秉持创新精神从事农业。中国应借鉴意大利的有益经验,破除土地流转制约因素,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农业提供多元化的沟通合作平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精准农业领域,推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确农业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精准农业的概念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重点论述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精准农业体系及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3.
精准农业的技术体系 精准农业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最新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生产形式,其核心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精准农业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复杂系统。是实现农业低耗、高效、优质、安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聂兵 《海峡科学》2008,(9):20-22
精准农业是以信息为基础,利用传感器及现代先进的监测技术,完整、准确、及时地了解土地和作物的详细数据,结合精确时空统计分析,及时迅速地做出决策的一种农业管理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广泛应用,为精准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该文从我国传统农业与精准农业的区别入手,系统地介绍了国外精准农业的基本内涵,结合实际分析了我国传统农业落后的原因,提出了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方向及实施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实现精准农业以提高粮食产量和土地利用率,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而精准农业的保障之一就是农机自动驾驶技术.农机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在国内推广了一段时间,在农业生产,尤其是精准农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胜民 《黑河科技》2003,(3):101-101
概述了精准农业及其技术构成,指出发展精准农业的若干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7.
精准农业及其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精准农业进行了综合评述,介绍了精准农业的技术体系,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传感器及监测系统,智能化农业机械,分析了实施精准农业技术的工艺流程及精准农业的技术思想,最后对精准农业的发展前景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精准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管理体系,它由机械,电子和信息技术组成,应用多种数据资源进行作业生产,例如应用在化肥、农药和种子等,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固的结合,使得精准农业或定位作业的发展和实现成为可能.这些技术使实时数据采集和精确定位信息相结合,从而高效率地处理和分析大量的地理空间数据。在精准农业中,基于GPS的应用被广泛用于农场规划,实地测绘,土壤取样,键啦机导航,以及变量喷雾。本设计的目标是尽量减少杀死害虫的农药使用量,并使杀虫效果尽可能高效,以减少农药成本和作业时间。  相似文献   

9.
传感器是提升我国精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整个精准农业生产周期中,称重传感器在其中每个环节都有潜在的应用领域,文中从精准农业实施的4个不同阶段:土地准备、精准播种、作物管理、精准收获,对称重传感器在精准农业装备中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当前称重传感器在精准农业实际应用中亟待解决的3个主要关键问题:可靠性、稳定性和动态测量精度.最后,对解决这些问题背后所涉及的关键共性技术,包括敏感机理、制造工艺和计测技术等作了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调研法、历史脉络梳理法及网络访谈等方式,系统梳理巴西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研究发现,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规划与整体设计、强调农业科技创新要服务于产业发展需求、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是巴西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基本特征。目前在精准农业、生物经济、生物控制、生物固氮、转基因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大量成果,推动巴西农业转型发展。借鉴巴西经验,中国可进一步加快区域研究中心与农产品研究所布局与建设、制定“卡脖子”关键技术创新计划、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推广、加快制定全球性农业科技创新战略计划等,逐步健全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助力203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成都东山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东山旅游资源以客家文化为主线,包括客家文化,明蜀王陵群,观光农园和现代人造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品位很高,笔者在资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东山旅游资源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发展“一优二高”农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措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根据陕西省农业生产实际,分析了发展“一优二高”农业的迫切性和存在的问题,并借鉴生态农业的效益评价方法,就“一优二高”农业生态效益评价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建立紫云英“弋江籽”原种和良种生产基地,对种子高效生产与加工贮存技术进行探索,形成本地紫云英“弋江籽”种子高效高产生产与加工模式,可使鲜草产量增产20%,种子增产10%,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TDP辐射器是我国新发明的生物技术器械,近几年在农业、林业、蔬菜、畜牧及酒品加工上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多成果,在这些方面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农业发生革命性变化有两个必要条件:农业发展出现重大危机性问题;科技发生重大突破与整体性进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物经济发展,促进了生物经济时代的来临,为农业第二次绿色革命带来时代机遇。从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最高层次对未来农业进行哲学反思,由此提出新的农业易相发展观。农业易相发展是指将传统的农业范畴拓展到“非农”范畴,反过来通过“非农”来促进农业的发展,以致达到农与“非农”共生共荣、整体和谐发展的状态。作为农与“非农”和谐融合的发展观,农业易相发展观可作为构建面向生物经济时代的新型农业体系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从剖析河南省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着手,运用区域经济和市场机制的相关理论,寻求河南省区域农业发展之路;从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引入市场理念,探索具有一定特色、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的区域农业发展战略。旨在推动区域农业的高效发展,促进区域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观光农业因其具有扩展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实现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统一等功能,因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几年来成为旅游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领域,并以其独特的社会、经济、生态功能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主要结合新疆观光农业发展实际,进行理论和实地研究,以方家庄农家乐经营为代表案例,分析乌鲁木齐县观光农业开发对社会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现代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化学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设性的提出了基于当前水平的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方式应为建立与推广非化学农业,并阐述了非化学农业的内涵、效应、技术体系及推广的必要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农田共生互利种植型、种养结合型、种养加结合型3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阐述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十分必要和紧迫。河南省现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必须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推广农业科技、调整产业结构、实行"以工哺农"等措施,进一步推进河南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