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约公元前386~前238年)赵国人。荀子是先秦法家的杰出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我国古代卓越的教育家。 但是,自汉元帝转向尊儒反法以来,历代反动统治者都把孔孟之道作为毒害人民群众、巩固反动统治的思想武器。他们极力吹捧孔老二,竭力贬低和诬蔑法家。这样,一部中国教育史被篡改成为反动儒家树碑立传的历史。法家被诬蔑为“不懂教育”,“没有教育思想”和“毁灭文化教育”。我们应该把这个被颠倒了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 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是为一定阶级的政治路线服务的。荀子等先秦法家的“以法为教”的教育思想,是为新兴地主阶级坚持法治、坚持进步的政治路线服务的,是与孔孟的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历史上,法家是比较重视发展生产和加强军事力量的。因此,鼓励耕战就成了法家的一贯政策。尤其是先秦的法家更是如此。法家之所以重视耕战,鼓励耕战,是同他们坚持进步,坚持爱国主义的立场分不开的。要坚持进步,就必须努力发展生产,推动社会前进。要坚持爱国主义,就必须加强军事力量,巩固国防,使自己的国家不受外来的侵略。儒家则与此相反,他们一贯反对法家的耕战政策。因此反对或鼓励耕战,就成了历代儒法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 毛主席教导我们:“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今天,我们研究法家的耕战政策,不仅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法家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和儒家的反动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增强对林彪反动路线的批判能力,从而更坚决地贯彻落实“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伟大方针,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奋斗。  相似文献   

3.
“商鞅法家论”为牵强附会之论,前人对他法家身份印象深刻主要源自于商鞅在秦国变法期间以法家思想构筑变法核心,以致妇孺皆识“商君之法”。事实上,商鞅不是一位仅通晓法家思想的专才,而是博通各家思想的通才,他是通识教育下的产物,也是通识思想的卓越践行者。因此,商鞅变法是商鞅糅合诸家思想精华部分(以法家学派思想为核心,其他学派思想为分翼)的变法图强运动,这是秦国变法效果优胜于六国变法的重要原因,更是通识思想在这一时代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4.
〔简评〕作者荀况(约生活于公元前313年——238年),是战国末期杰出的法家代表人物,是一个战斗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天论》是他与儒家论战的重要哲学著作。在《天论》中,他从唯物主义思想出发,论述了他对“天”的看法,全面地批判了以孔丘、孟轲为代表的儒家“天命论”,为新兴地主阶级夺奴录主阶级的权,变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天”大造典论,为法家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这篇文章的要点有:  相似文献   

5.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法家是幸运的,不仅可以著书立说,而且很多人身居显宦,使得法家理论在现实政治中得到了比较彻底地实施。在实践中他们需要权力,需要他人的服从,需要通过不断斗争来巩固权力和改革成果。因此,与其他各家比较,法家更强调斗争性,中国虽然在战乱中获得统一,但是也导致政治斗争的残酷及伦理道德沦失的消极后果。法家思想与中国"大一统"的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顺应了人民需求,代表了新兴地主的利益和时代前进的方向。因此法家的历史观是"进步"的。这已是很多学者的共识。但是如果仅仅是从法家取得的"成果"去肯定它的"进步"意义,未免标准单一且过于功利。本文就从法家斗争论这个角度去重新思考法家。  相似文献   

6.
汉朝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和发展的时期,统治者十分重视运用法律这一工具进行统治,加强了立法、执法的力度。由于汉朝社会政治经济情况前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也因此做了相应的调整,主要有两次大的转变。一、从法家思想到黄老思想的转变先秦诸子百家中强调以法治国的一派,被称为法家;早在战国时期,秦国任用法家早期的代表人物商鞅进行法制改革,他的改革比较彻底,推行新法比较得力,并建立起一套新的符合封建经济基础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各项制度,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秦统一中国奠一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集功过于一身。他的集权管理思想、巩固政权的管理思想和社会建设思想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借鉴价值。他的集权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中央集权和郡县制的政治集权思想,统一度量衡的经济集权思想,统一思想的文化集权思想;他的巩固政权管理思想主要包括通过巡游督察天下;他的社会建设思想主要包括追求全面统一,注重法家思想。  相似文献   

8.
李斯把法家思想作为秦统一后的统治思想是秦国传统发展的必然结果。法家思想的彩和遭到了儒家的反对,李斯为贯彻法家思想,提出了焚书之议,此后在作始皇又有坑儒之举,但焚书坑儒并没有灭绝古学,也不是造成百家争鸣局面结束的根本原因。李斯法家思想的来源,主要是荀子、韩非子、吕不韦和商鞅。桴斯工没有真正掌握法家思想的精髓。他歪曲了法家的本意,最终造成秦的速亡,使法家思想蒙受不白之冤。  相似文献   

9.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集功过于一身.他的集权管理思想、巩固政权的管理思想和社会建设思想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借鉴价值.他的集权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中央集权和郡县制的政治集权思想,统一度量衡的经济集权思想.统一思想的文化集权思想;他的巩固政权管理思想主要包括通过巡游督察天下;他的社会建设思想主要包括追求全面统一,注重法家思想.  相似文献   

10.
法家是先秦时期主张“法治”、强调耕战、坚持历史进化观、力主改革的进步思想流派。《汉书·艺文志》云:“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理官,就是法官。法家思想从萌芽到成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春秋初期的齐相管仲主张“以法治国”,嗣后,郑之子产、晋之范宣子均立法以治,魏李悝大倡法治,韩中不害“明法”重“术”,慎到“尚法”而讲“势”,秦商鞅变法而国大治。管、李、申、商诸人史称前期法家。战国末期之韩非子,  相似文献   

11.
“以吏为师”是泰国暴政的手段之一,这种畸形教育制度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尊皋法家反对儒家是导致“以吏为师”的根本原因,分封与郡县制之争导致了“焚书坑儒”与“以吏为师”,“坑儒”事故使“以吏为师”的畸形制度进一步巩固。究其实质,“以吏为师”在于加强思想控制。“以吏为师”破坏了秦朝的文化教育,对先秦时期行之有效的“官”、“私”学之教育制度,也是一次致命的破坏。  相似文献   

12.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看法。是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自然观,还是宣扬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在阶级社会里,无不受一定阶级的政治路线的影响和支配。儒家代表着腐朽没落的反动势力,采用卑劣的手法,千方百计地歪曲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他们提出唯心主义天命论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来替他们的反动政治观作自然科学的论证。法家代表进步的或比较进步的政治力量,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天行有常”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天道尚变”的辩证法自然观,明确地指出人们能够“制天命而用之”,作为他们坚持前进,反对倒退,坚持革新,反对复辟的政治路线的依据。研究法家的自然观,批判儒家的自然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自然观与政治观之间的密切联系,明确自然观上的对立和斗争与政治路线斗争的关系。我们可以从法家对儒家的自然观的批判中清楚地看出,法家,包括封建地主阶级取得政权以后的法家,他们在政治上起过进步作用,同时也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今天,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研究法家的自然观,对法家的进步作用给予必要的历史的肯定,进一步肃清“孔孟之道”的流毒,吸取两千多年来不同历史时期儒法两家自然观斗争的历史经验,这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搞好当前的批林批孔斗争,对于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把批林批孔运动深入、普及、持久地进行下去,我们发表了这份《古代儒法两家对立的自然观》资料,供同志们学习、批判时参考。这份资料篇幅较长,分两次刊登。由于有关这方面的史料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加之编写仓促,所以,这份资料的内容是很不完全的,在选辑、注释、译文方面会有不少缺点和错误,热忱地欢迎广大工农兵群众提出宝贵意见,以便继续补充和修改。  相似文献   

13.
当百家争鸣中的那些“仁义辨智之士”正沉醉于脱离现实的政治理想追求或对自己利益的追求之中的时候,韩非以清醒的眼光洞察世事,选择法家思想作为治国之道。本文主要从《五蠹》为出发点,综合韩非的诸多著作,考察他对“仁义辨智之士”的批判以展现韩非所代表的法家思想特性。  相似文献   

14.
隋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颇有作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但过去对这位政治家的思想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四人帮”为虐时期,在所谓儒法斗争的影响下,有的同志把他说成一个法家,认为他的思想和路线都是属于法家的,这种观点显然不确。因此,有必要对隋文帝的政治思想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5.
沈括是我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法家和博学多才的自然科学家。《宋史》认为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则把沈括视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他于1031年出生在北宋时期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死于1095年。  相似文献   

16.
《齐民要术》作者贾思勰(xiè),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后魏具有法家思想的杰出的农业科学家。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499年)实行了“均田制”,并维修水田,通渠灌溉,曾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贾思勰支持魏孝文帝重视耕战,大胆革新的法家路线,用自己的毕生精力从事于农业生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前言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变革的时代。在这場政治思想上的大革命中,也伴随着一場教育大革命,儒法两家在教育战綫上展开了針鋒相对的斗爭。法家把教育作为貫彻执行法家政治思想路綫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建立和巩固地主阶級专政的工具。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商鞅、荀况、韓非等,不仅是政治家、思想家,也是教育家。他們在批判儒家反动政治思想路线的同时,对以孔丘、孟軻为代表的儒家反动教育思  相似文献   

18.
两千多年来,儒法两条路綫的斗爭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儒家在政治上搞复古倒退,在思想上搞唯心論的“天命論”、“先驗論”,在对待生产技术方面,贱农耕,輕技艺,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儒家对立的法家,具有革新进步的政治主张,唯物論的自然观和重視“耕战”,崇高实践的精神,对我国生产和科学技术都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从馬鈞的发明創造和他一生的遭遇中,可以看出儒法两条路綫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影响的一个側面。  相似文献   

19.
贾谊、晁错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贾谊主要活动于汉文帝刘恒统治(公元前179年—前157年)前期,十年有余。他曾多次上书提出法家主张,受到文帝的重视。公元前168年贾谊病死,终年不满三十三岁。晁错主要活动于汉文帝统治后期和汉景帝刘启统治(公元前156年—前141年)初期。当景帝还是太子时,晁错为太子家令,被誉为“智囊”;景帝即位后,对晁错很信任,起初任为内史,第二年就升为御史大失(副丞相)。晁错继承了贾谊的思想,先后向文帝、景帝一再提出“削藩”政策,这就引起了诸侯王割据势力的恐惧和怀恨。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等七国割据势力,果然借杀晁错以“清君侧”为名,发动了武装叛乱。由于内奸袁盎等人离间陷害,景帝一度动摇,晁错被杀。不久景帝明白过来,下决心平定了叛乱。贾谊、晁错先后所建议的法家政策措施,继续得到了推行。  相似文献   

20.
孔子思想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农业社会的产物。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德治。“为政以德治,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以下未注明出处,均引自《论语》)这是一个总纲,是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设计的一个治国安邦的“理想方案”。孔子是儒家的始祖,他的德治思想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的德治与法家的刑治的结合,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孔子思想与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现代商品经济似乎格格不入,有的人甚至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发展商品经济的桎梏,但是,二十世纪初以来,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孔子思想的兴趣却越来越浓,希望能找到救治资本主义商业文明弊病的药方。亚洲“四小龙”的崛起,据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