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摘我国进城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在城市中他们属于贫困群体,脱贫是农民工面临的重要课题。传统观点认为脱贫就是指摆脱经济上的贫困;我认为农民工“脱贫”应是社会权利贫困问题的解决,且根本途径在于:创新制度公正地对待农民,即给农民工公正的社会权利,并使农民工现有的权利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关键是给农民工参与社会“游戏规则”的制订的公平机会。因此,我们要根据制度公正的基本理念,给农民工以公平、公正的社会权利,农民工才能真正脱贫。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大学生贫困问题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关注的焦点问题.附着于物质贫困,强烈的自卑感,极度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拘谨压抑的性格,尴尬的人际关系,因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学业压力等因素引发了心理问题.贫困生已由单纯物质的贫困转变为物质、心理的"双因生".对此,应该引起社会及教育界的高度关注,要在解决物质脱贫的同时,实现"心理脱贫".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是我国的能源大省,有国家级贫困县35个、省级贫困县17个,约占全省总县数的50%,其中80%的县煤炭资源丰富.在这些煤炭资源丰富的县中,农民的收入与县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并不大,出现了"县富民贫"的现象.本文以宁武县和武乡县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维贫困理论分析了两县十年来贫困的原因,提出了两县的脱贫对策,以期为山西省贫困县脱贫致富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余淼 《安徽科技》2008,(9):40-41
当前,政府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关注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全国许多城市已经为在辖区范围内工作的农民工建立了有针对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作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仍然把外来农民工排除在外。农民工的贫困问题不容忽略。如果政府继续漠视外来农民工贫困问题,则有可能导致贫富差距过于悬殊,损伤了社会公正原则,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的权利保护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不可回避且急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农民工权利问题的现状,从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层面上如何保护农民工权利进行论述,以期尽快实现对农民工权利的保护和救济。  相似文献   

6.
郭凯 《科技咨询导报》2008,(27):195-195
农民工是中国在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数量庞大而又十分特殊的阶层。农民工劳动权利的缺失现状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我们应针对其原因做相应的制度构建,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劳动权利。  相似文献   

7.
8.
围绕吉首市精准脱贫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加强信息数据保障、推进产业扶贫力度、加大金融扶贫帮扶、加强业务指导培训、突出脱贫特色亮点、瞄准兜底底层、建立调度督查机制和完善贫困村易地搬迁政策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10.
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实现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全面公正"."全面公正"生态伦理原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原则之一.本文对其作了一些探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新贫困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国城市贫困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城市贫困的特征及成因,进一步探讨了治理城市贫困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2.
知识贫困是导致弱势群体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新莞人是东莞的一个主要弱势群体.在对新莞人的生存状况和知识贫困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知识贫困对新莞人的身体健康、经济利益、精神生活和社会民主权利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08—2017年我国30个地区的相关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并在进一步分析中探讨了地区异质性与普惠金融水平的门槛效应等问题。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发展对各省农村的收入、健康、教育、权利贫困减缓和总体多维相对贫困减缓均起到了显著的积极作用;普惠金融的多维相对贫困减缓效应存在地区间异质性,对中部地区贫困减缓作用最大;随着普惠金融水平的提高,普惠金融发展对多维相对贫困减缓存在边际递减效应。总体来说,普惠金融对多维相对贫困的减缓效应值得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4.
从新的人口文化的研究角度出发,在贫困成因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针对宁夏南部山区(简称宁南山区)自然条件严酷、人口压力大、经济发展缓慢和人民生活贫困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人口与文化视角的宁夏南部山区反贫困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5.
皖西地区扶贫与返贫问题系统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祎  葛向东 《皖西学院学报》2004,20(4):62-66,96
贫困是困惑人类发展的世界性难题。中国政府自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许多新问题,特别是初步解决温饱群众的“返贫”问题、“自然障碍区”特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已成为新世纪反贫困工作的重点。本文以皖西贫困区为例,对贫困与返贫的根源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历史遗留问题仍然突出,现行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政策制约了开发式扶贫的开展,扶贫政策执行难度加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中问题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灾害抵御能力弱,部分群众生存环境恶劣,贫困区社会问题较突出。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贫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反贫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失业、疾病、教育等成为收入之外的城市新贫困源头,从多维视角分析城市贫困问题有利于找出致贫原因,从而科学地制定反贫困对策.论文在 Alkire-Foster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基础上进行非等权改进,设定收入、教育、健康保险等6个维度以构建城市家庭多维贫困测度模型,并对广东省中山市城市贫困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多维贫困测度模型能够定量测度某一城市的多维贫困发生规模,通过维度分解可以发现该城市主要的贫困维度,政府可据此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反贫困对策.  相似文献   

17.
孙岿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12(6):519-523,528
政府补助对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受土地、森林资源等要素制约,鄂伦春族相对贫困问题仍然存在,缺乏生产要素、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本使贫困循环问题不能消除。打破自然资源限制的途径在于建立以二、三产业为主、种养业为辅的产业结构,并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风险与风险管理,分析了风险管理策略在长期贫困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贫困成因分析主要有两个理论取向:结构解释和文化解释。我国城市贫困是在社会转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结构性”贫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贫困者的境况若长期得不到改善,“结构性”贫困就向“文化性”贫困发展,对贫困者的影响更为深远。因此,政府的反贫困政策不仅要消除“结构性”贫困,更应该着手“文化性”贫困的治理。  相似文献   

20.
农业银行信贷扶贫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针对当前信贷扶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农业银行信贷扶贫必须从信贷扶贫工作意识、信贷扶贫服务手段、信贷扶贫产品、信贷扶贫合作机制、信贷扶贫贴息机制、信贷扶贫风险补偿机制、信贷扶贫担保方式、信贷扶贫工作模式等八个方面进行创新,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