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阐述全球变化研究进展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上,分析认为全球变化研究中蕴涵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并进一步指出,可持续发展思想实际上一直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基本思想,二者理应相辅相成、相互借鉴,促进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全球变化已不仅仅局限在全球气候变化上,内容已扩展到全球人口增长、大气成分变化、养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变化,土地利用和覆盖的改变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方面,未来全球变化研究将重点放在全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态系统中CO2浓度升高,营养、温度、水分变化对生态过程的影响,景观水平上的研究以及人类决定的反馈生态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变化下的半干旱区相对湿度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揭示全球气候变化下半干旱区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相关分析以及M-K检验法对吉林省西部5个站点的1953年以来的相对湿度、气温、降水和风速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湿度的年变化曲线呈双峰型,相对湿度的最大值出现在8月,次大值出现在1月,最小值出现在4月,次小值出现在10月.夏、秋季的相对湿度较大,而春、冬季的相对湿度较小.近50年,年平均相对湿度及春、夏、秋、冬四季的相对湿度在波动中下降,下降趋势不显著;但是9月和10月的平均相对湿度下降显著.影响相对湿度变化的主要因子是温度和降水,风速也起一定的作用.相对湿度的变化与温度和风速变化呈负相关关系,与降水变化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沙漠化有关概念,在全球气侯变化下沙漠化正逆演替进程与全球气候系统之间存在着双向耦合关系,二者相互制约.但这种关系具有不确定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多水平Meta回归分析及其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多水平Meta回归分析方法及其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检索并综合国内外Meta回归分析及流行病学资料Meta分析的相关文献.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资料数十篇.结论:Meta分析可看作是多水平分析的一个特例.合并流行病学资料时,应进行Meta回归分析,评估各项研究间的异质性大小及来源.  相似文献   

6.
全球变暖背景下大连地区寒潮活动的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05年大连地区6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最大平均风力资料,分析近45年大连地区寒潮活动的气候特征,着重研究大连地区寒潮的年代际、年际变化.结果表明:大连地区寒潮活动各地差异较大,南部开始早,结束晚;东部开始晚,结束早.大连地区寒潮主要出现在11、12月和1月.近45年来,大连地区寒潮异常具有三次跃变,跃变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后期和21世纪初期.大连的寒潮活动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活跃期—沉寂期—正负振荡期—沉寂期.近45年来,大连地区寒潮活动具有减少的趋势,从1961~2005年,趋势性寒潮频数减少为0.7次/10年.  相似文献   

7.
从全球变化的分析入手,探讨了天-地-生-人系统的耦合关系:(1)地球演化与宇宙演化的和谐统一;(2)生命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3)人-地-系统耦合关系演变及趋向,最后指出,为保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长久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惟一选择。  相似文献   

8.
Global change has influenced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resources in arid zone, and has restrained the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which is shown by water-heat state, landscape structure, climate effect, and human activities. The above-mentioned characteristics have a close coupling relation with the mountain-oasisdesert system (MODS). The climate in Central Asia arid zone is warm and wet,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northern China which takes a tendency of aridity, and the mechanism has restrict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MODS. Systematic interfac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 especially the 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consumption laws of water resource reflect directly MODS's response to global change in arid zone. Spatio-temporal pattern, dynamic change, scale change and coupling mode of MODS reflect the ecology mechanism between the systems and within the systems.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问题是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复杂挑战,国际社会围绕着构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机制进行着斡旋与博弈。日本积极参与并推动国际气候谈判与合作,并试图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继续保持环境气候领域的主导权。日本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合作既有地缘和历史的原因,更有树立环保大国形象,掌握气候外交主导权,为本国环保产业开拓市场等政治、经济方面更深层的战略考量。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温室气体减排中国际合作的潜力,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附件I国家和非附件I国家两大阵营,根据边际减排成本的差异分析合作的可能性,根据动态优化原理分析合作的潜力。接着以《京都议定书》的第一承诺期为例,分析人均分配排放空间的前提下,全球合作减排的潜力和收益、减排量的价格以及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潜力和收益。分析表明,温室气体稳定浓度650mg/L时,按2000年人口平均分配排放权,两大阵营合作潜力为1.10Gt.a-1,价格为20.7美元.t-1,附件I国家可节约成本285亿美元.a-1;中国转让剩余排放权可得105.4亿美元.a-1,参与减排合作可得48.7亿美元.a-1。因此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减排合作。  相似文献   

11.
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的含义,阐述了当前6种主要温室气体(CO2、CH4、N2O、HFCs、SF6)及其浓度剧增的原因,并概括了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负面影响。制定合理高效的发展策略,减少和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极值组合元素算法是一种新型的智能优化算法,该算法采用了极值组合的原理,并结合模式搜索、排雷策略等多种方法进行极值的优化,使优化的速度、精确性和全局性优于其他算法,并适用于各种范围的极值优化.该算法被应用于分布式系统中的全局查询优化处理,经模拟实验验证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绝热温升测试仪的研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及其变化规律是计算温度应力、进行仿真计算的重要参数。研制了一套混凝土绝热温升测试仪,并编制了专业软件。对福建溪柄的碾压混凝土做了测试,给出了绝热温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表明,文中提出的二级跟踪加热法以及采用的模拟滤波、数宇滤波和双层屏蔽浮地法等各种提高实验精度的措施达到了预期目的。软件功能强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4.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概念、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给地球和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带来的严重影响。面对这一挑战,提出了我们肩负的责任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由于具有特殊的形态和生理特征,苔藓植物对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反应十分敏感。本文从生态、生理和生长特征等方面综述了苔藓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以期促进苔藓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相似文献   

16.
GPS在控制测量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网形设计原则、勘测选点要求、建立GPS控制网、GPS控制网施测、GPS施测精度控制等方面,阐述了GPS在控制测量中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植被-气候关系遥感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植被-气候关系遥感分析研究进行了总结.过去几十年内,全球不同尺度、区域和时间序列的植被变化对气候变化表现出了明显响应.植被的生长变化与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密切相关.而大尺度上土地覆被类型的变化及植被覆盖的变化对局地及区域的气候产生重要的反馈作用.当前植被-气候关系研究的常用的遥感数据源较多,但也存在单一遥感数据源时间...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2022年全球气候变化与治理领域取得的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介绍了2022年全球温度持续升高、温室气体浓度创新高、海冰范围缩小及海平面上升等气候变化科学共识;“三重”拉尼娜重现、南亚高温洪水、欧洲及中国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全球碳减排承诺、多灾种预警系统、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等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与认知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全球治理议题牵动全局,左右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各国都在握紧全球治理的旗帜为其所用。全球治理的特点和趋势是:大国峰会机制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全球公民社会参与活跃,传统西方主导权受到冲击,二十国集团将发挥基础性作用,"中国因素"将会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20.
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发展战略,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巴黎协议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新起点,但如何有效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公众对气候变化认知是很必要的.本文对比分析多家机构针对我国公众关于气候变化认知的调查结果后发现:我国公众对于气候变化事实的了解较清晰,关注度较高,对政府的信任度、依赖度较高,个人应对气候变化的意愿高,但对于气候变化到底是什么只有模糊认识,对气候变化原因和科学机制认识不足.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未来我国气候变化公众认知研究应着重两方面:一是组织多学科的较大规模的公众气候变化认知综合调查,以获取更充分更全面的数据;二是构建高效的气候变化科学知识传播体系,切实解决气候变化科学认知和公众认知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