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航天丰碑     
《科学之友》2008,(1):6-6
“神舟奏响强国曲,嫦娥谱写九天乐”,开发宇宙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从万户飞天、后羿射日,到嫦娥奔月。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  相似文献   

2.
正古往今来很多人都有飞天梦想。唐朝诗人李商隐在《嫦娥》一诗中就记叙了中国家喻户晓的古代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他写道:"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描写了嫦娥误服仙药而飞向月球,在月宫备受孤独煎熬的遭遇和心境。然而神话传说中的飞天之旅,在经典物理中,除按力的作用和能量传递或转换规律的  相似文献   

3.
正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嫦娥奔月,举世瞩目。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圆满成功从某种意义上可谓是给2013年的中国科技探索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作为国际深空探测俱乐部的后来者和追赶者,中国一直坚持自主创新、有所作为。太空探索是全人类的事业,并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专利"。中国探月,为全世界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机会,共同推动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三号,中国航天不断创造新高度,探月梦又一次点亮中国梦。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充满浓浓"月球味"的办公室.靠门的一整面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全月球影像图,这是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5.
2007年10月下旬,我国成功地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举世瞩目。在随后不久,我国又提出了将于2009年与俄罗斯合作发射火星探测器的计划。这一系列的行动激起了国人了解太阳系甚至整个宇宙的欲望,一股探索太空的热潮正在悄然  相似文献   

6.
<正>众所周知,万事万物都会有一个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那么,我们身处的宇宙会不会遵守这样的自然规律呢?宇宙的最终命运又将是怎样的呢?有人说世界将终结于熊熊烈火,也有人说它将终结于凛凛寒冰……宇宙也正处在一个"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其表现形式是加速膨胀。最终,宇宙也将在一片冰冷之中逐渐走向死亡。来自美国的萨尔·珀尔马特、具有澳大利亚籍和美籍双重国籍的布莱恩·施密特以及另外一  相似文献   

7.
李啸虎 《科学》2002,54(1):35-38
在浩瀚的宇宙中,太阳系是一个行星大家庭.迄今所知的9颗大行星好像9个"乖孩子",一齐围在"太阳母亲"的身边有序地旋转.人类发现它们的历程,是宇宙探索史中最动人心弦的乐章之一.然而每当发现新的行星时,人们总是会问:太阳"妈妈"只有这几个"儿女"吗?正是这种对未知世界不断探索的精神,引导人类发现了一颗又一颗新的行星.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正在制定宏伟的宇宙开发计划,包括2020年建成自己的宇宙空间站和2025年实现载人宇宙飞船登月。据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飞天第一人"、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介绍说,我国将于2011年上半年发射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同年下半年将发射"神州八号"宇宙飞船,并和"天宫一号"进行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试验。  相似文献   

9.
正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人类探索宇宙的起点。中国开始筹备月球探测工程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主要进行论证工作。直到2004年1月,探月工程正式获批立项,并命名为"嫦娥工程"。过去近20年里,中国的探月工程已经取得五战五捷的成绩,现在,嫦娥五号成功归来,标志着嫦娥探月工程的历史性突破。这次任务更是人类在时隔44年后再次获取月球土壤样本,对中国探月乃至整个人类探月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廖文根 《科学之友》2009,(10):40-40
今天,什么最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航天技术无疑是重要的特征之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中国科学家一直以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姿态,在浩瀚太空书写着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高度,体现着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文明程度。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这是让所有中国人为之激动、兴奋、自豪的一刻。这一刻注定将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史册。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顺利升空,上面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1min后,"跟踪正常"的信号陆续从各个监测点传来。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不仅是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将探寻、收集更多有关月球的信息,帮助人们认识外太空,从而更好地造福全人类。随着嫦娥一号卫星悲壮地撞向月球,结束了它的探月使命,中国探月工程进入第二阶段。作为嫦娥一号的备份星和探月二期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将采取怎样的方式"软着陆"月球?嫦娥三号将携什么样的月球车登月?我国科学家对月球的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国外的探月工作有什么突破?"嫦娥"探月是举世关注的大事,它所带来的攻坚精神、创新意识,都将成为全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事实上,月球的物理和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对地球也有重要影响,加之它资源丰...  相似文献   

11.
关毅 《自然杂志》2012,34(4):241-244
夏季的到来让北半球的天气像是下了火一样.放眼国内,神九"飞天"、蛟龙"探海"彰显了中国的科技发展实力.太空漫漫,沧海茫茫.面对地球上日益拥挤的生存空间、日渐匮乏的资源能源,探索宇宙、开发海洋,不仅关乎人类的梦想,更是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上天、人海,攀登科学高峰、探索深海奥秘,中国从未停下创新的脚步.  相似文献   

12.
正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背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有外媒感慨,"就在我们从2018年激动人心的太空之年喘口气之际,2019年已经开始了一个快速的开端。"中国航天堪称惊艳在追寻"航天梦"的道路上,中国一直在奔跑。国外有专家评论,"嫦娥四号的成功是值得中国骄傲的,这不仅仅是一项科学使命。中国人对太空探索计划充满热情,并将其视为中国崛起的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13.
《知识就是力量》2014,(1):32-37
正自古以来,人类对月球就充满了向往。我们已经无从知晓是谁第一个仰望明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身体里那份对月球的好奇,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基因,在人类的种群中一代代传承。在世界各地我们都可以找到人类膜拜月球的印记。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家喻户晓,嫦娥奔月的故事穿越千年流传至今仍然有着巨大的魅力,这从中国第一个探月工程以"嫦娥"命名就可见一斑。每到中秋节,美丽的嫦娥会在舞台上讲述一个动人的传说。古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阿耳忒弥斯是奥林  相似文献   

14.
正按照最初的设计,嫦娥四号和嫦娥三号应该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嫦娥四号原来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三号成功后备份转正。在嫦娥三号探月的任务成功后,在科学家们的坚持下,嫦娥四号也有了新任务——去从来没有人去过的月球背面。当然,科学家们根据这一目标改进了嫦娥四号。这次,"四妹"和"三姐"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嫦娥四号任务实际上是"两器一星",包括了着陆器、巡视器和"鹊桥"中继星,其中先期发射的中继星就是为了实现对地、对月  相似文献   

15.
"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升空,当大家兴奋地奔走相告时,"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却急速返回北京控制中心:"'嫦娥'奔月由五大系统组成,发射成功,这才是万里长征刚刚走完第一步.我们还需要25天的时间,把'嫦娥一号'送入月球轨道,并开始正常工作,这才算奔月成功."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国家航天局(下文简称"中国航天局")宣布,中国的太空探索于2019年1月3日达成了一个里程碑:历史上首次将一艘飞行器降落在月球的背面。以中国神话中月亮女神的名字命名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成功着陆,只是中国进行的一系列任务中的一项,这些任务展示了中国加入甚至引领太空竞赛的雄心。2013年,中国第一次登上月球,加入了美国和苏联的行列,成为能够在月球上进行"软着陆"的国家之一,但嫦娥四号是第一个降落在月球永远背对着地球一侧的探测器。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航天科学家,大概是中国所有科学研究领域里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一群人了。登月探测器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嫦娥四号能在月背顺利软着陆,那颗起到极其关键作用的中继通信卫星,居然叫"鹊桥"。是不是很浪漫?当然科学家的浪漫远不止于此。太阳监测卫星"夸父计划""夸父计划",是中国的一个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又称空间风暴、极光和空间天气探测计划,该计划名称取自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夸父计划"  相似文献   

18.
<正>千百年来,华夏民族对月宫怀有无限遐想,皎洁的月亮上嫦娥翩翩起舞,玉兔相随欢跳,还有那醉人的陈酿美酒……飞天之梦来自远古",嫦娥奔月"寄托了国人探究月球真相的千年梦想。月球是人类踏上太空之旅的中转站,人类若想走向深空,它就是人类能够借助的唯一跳板……站在月球之上,这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  相似文献   

19.
"嫦娥奔月"路线图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带着中华民族的期待和"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在西昌起步,奔向380 000 km的遥远月球,开始了中国深空探测的首航."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国无数文人墨客笔下的奔月梦想,开始变成现实.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自主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正浩瀚宇宙,茫茫苍穹,千百年来带给中华民族无尽美好的想象。屈子云:"高飞兮安翔,乘清风兮御阴阳。"中国人对太空始终有着独特的情怀。从古代的"万户飞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飞船对太空的探索,太空正在渐渐被我们所熟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和平探索太空作出了巨大努力。当《东方红》的乐曲响彻寰宇的时候,浩瀚的宇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