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最高地--青藏高原有着全球最密集的高原湖泊群.这些大大小小的湖泊如一粒粒清澈的珠玑,散布在苍莽的雪域山原之间,让冷峻奇崛的青藏高原平添了几分妩媚的色彩.据调查,拥有高原湖泊数量最多的是西藏自治区,其次是青海省.青海省的湖泊,与西藏多为咸水湖不同的是,既有咸水湖又有淡水湖,许多湖泊是中国乃至世界名湖,风光绝美,资源丰厚,珍藏甚多,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2.
龙山 《科学之友》2009,(12):36-39
世界最高地——青藏高原有着全球最密集的高原湖泊群。这些大大小小的湖泊如一粒粒清澈的珠玑,散布在苍莽的雪域山原之间,让冷峻奇崛的青藏高原平添了几分妩媚的色彩。据调查,拥有高原湖泊数量最多的是西藏自治区,其次是青海省。青海省的湖泊,与西藏多为咸水湖不同的是,既有咸水湖又有淡水湖,许多湖泊是中国乃至世界名湖,风光绝美,资源丰厚,珍藏甚多,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3.
白公山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德令哈市西南约40km处的怀头他拉乡,白公山的西南有两座高原湖泊,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青藏高原之上,一座叫托素湖,一座被称为可鲁克湖。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托素湖为咸水湖,而可鲁克湖为淡水湖,其间由一条巴音河相连,但水质泾渭分明。  相似文献   

4.
白公山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德令哈市西南约40 km处的怀头他拉乡,白公山的西南有两座高原湖泊,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青藏高原之上,一座叫托素湖,一座被称为可鲁克湖.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托素湖为咸水湖,而可鲁克湖为淡水湖,其间由一条巴音河相连,但水质泾渭分明.  相似文献   

5.
深潜火山湖     
<正>探秘火山活动造就的水下秘境。距今200多万年前,地幔柱从吉林东南部地区突破地壳,滚滚熔岩从破口中喷涌而出。多次喷发彻底重塑了这里的地形,在地表留下了大大小小的火山锥,数量达100多座。今天,人们将这片地区称为长白山火山群。提到长白山,大家多半会想到天池。天池是长白山火山群中最大的一座火山口湖,火山锥顶部因积水形成的湖泊名为火山口湖。其实,除了天池,在整个长白山山脉分布着众多火山口湖。这些火山口湖中到底是怎样的情况,里面有什么?迄今,对长白山火山口湖和相距不远的五大连池火山湖的深潜调查都十分缺乏。  相似文献   

6.
肃文 《科学之友》2007,(9A):29-29
白公山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德令哈市西南约40km处的怀头他拉乡,白公山的西南有两座高原湖泊,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青藏高原之上,一座叫托素湖,一座被称为可鲁克湖。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托素湖为咸水湖,而可鲁克湖为淡水湖,其间由一条巴音河相连,但水质泾渭分明。  相似文献   

7.
潟湖奇观     
<正>湖泊是陆地上储水的凹地,被誉为“大地的明珠”。然而,有一种湖泊十分特殊,它一般形成于海洋与陆地的交界处,常让人难以分辨它到底是湖泊还是海洋。更奇怪的是,它有时候还会出现在海水中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曾经为海地球湖泊众多,依据不同的成因,可以分为构造湖、火山口湖、堰塞湖、风成湖、冰川湖、岩溶湖和人工湖等多种类型。例如,东非大裂谷中的坦噶尼喀湖、我国湖南的洞庭湖是随着地壳运动发生的断裂下陷而形成的构造湖;吉林的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后贮水而成的火山口湖;四川著名的自然风景区——叠溪海子是因地震引发山体崩塌阻塞河道形成的堰塞湖。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印象中,宽广的湖泊像大海一样,蓝色是它们的主色调.然而,在世界各地,也有一些色彩斑斓的湖泊.那些绚丽的色彩从何而来? 1.玫瑰湖 在非洲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东北约40千米的地方,一个粉红色的椭圆形湖泊宁静地安卧在金色的沙漠之中.由于这个湖泊的水色像是粉色玫瑰花的颜色,掀起的浪花更像玫瑰花瓣,当地居民都称它为"玫瑰湖".这个湖是咸水湖,咸度为80‰~300‰.由于玫瑰湖的含盐量丝毫不亚于死海,所以它的浮力也很大,会出现人平躺在湖面上并不下沉的现象.玫瑰湖孕育了数以亿计的嗜极菌,它们喜欢吃盐,在适当咸度的水中会迅速繁殖.玫瑰湖并非常年都呈现玫瑰色,而只是在每年的12月到下一年1月的两个月期间才会呈现玫瑰色.这是因为这两个月内湖水最咸,在无机盐类矿物质的作用下,嗜极菌体色转变成粉红色,从而染红了整片湖水.  相似文献   

9.
传统湖泊面积制图一般选取一年中某一天的湖泊状态代表某段时间的湖泊面积状况, 无法反映湖泊面积的变化信息. 利用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8天500 m分辨率的合成数据, 通过样本自动选取与支持向量机(SVM)水体识别相结合, 获得了中国2000~2010年629个主要湖泊每8天的湖水分布范围. 比较2000年湖泊制图结果与同期30 m分辨率湿地解译湖泊分布图, 发现MODIS湖泊水体制图具有较高的精度(生产者精度91.06%, 用户精度89.81%). 基于该多时相数据库分析了629个湖泊的面积变化、波动性、淹没程度以及丰水期. 中国主要湖泊总面积呈增加趋势, 主要来自青藏高原湖泊面积扩张. 2000~2010年最大面积大于1000 km2的湖泊有12个, 其中6个在萎缩. 鄱阳湖萎缩速率最大, 为-54.76 km2 a?1, 洞庭湖萎缩速率为-25.08 km2 a?1. 青藏高原、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和东北地区湖泊面积波动性小, 长江中下游、内蒙古南部、新疆中部湖泊波动性大. 青藏高原、新疆北部、黑龙江、吉林湖泊淹没强度增加, 而新疆中部、西藏南部、内蒙古南部、四川、长江中下游湖泊淹没强度减少. 湖泊面积的高时间频率制图是从通用地表覆盖制图向高频率专一地表覆盖类型制图的尝试, 对湖泊水文研究将是一种重要的数据补充, 同时基于更准确的湖泊水淹等动态地表覆盖状况, 将有可能开发更准确的新一代陆面过程模式, 从而提高模式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乍得湖为何属于淡水湖乍得湖是非洲第四大湖泊,为典型的内陆湖泊。一般来说,位于内陆干旱地区的湖泊基本上为咸水湖,如我国的青海湖。而乍得湖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淡水湖,其西南部全是淡水,远远低于淡水湖含盐量的临界值;即使在其盐分含量最高的东北  相似文献   

11.
雅鲁藏布大峡谷直白以上地区分布着一系列湖相沉积阶地,这些阶地代表的古湖泊存续年代及成因特征反映了当时大峡谷地区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别是河流体系的演化.采用沉积学方法,对大峡谷入口处鲁霞地区一套湖泊沉积阶地中部与底部各选取一段剖面,连续采集黏土沉积物,对中部剖面样品进行14C定年测试与校正,得到45~31 ka的年龄区间.采用X射线粉晶衍射技术(X-ray diffraction,XRD)测定两段剖面中黏土各矿物组成:2?m以下矿物中伊利石含量占绝对优势,次为绿泥石,蒙脱石和高岭石含量很少.利用XRD图谱分析伊利石结晶学特征,发现均具有很低的化学指数(chemical index,CI)和积分宽度(integral breadth,IB),说明沉积的伊利石富Fe-Mg、结晶程度极好,产出于物理风化盛行的环境.结合样品硼元素含量,使用Couch公式恢复湖泊古盐度大于1‰,在4.5‰~8.5‰之间,属于咸水湖范围,并且两段剖面从底部到顶部盐度持续升高.鲁霞地区湖泊阶地黏土矿物特征与古盐度揭示出:在45~31 ka的晚更新世,甚至更晚时期,现今雅鲁藏布江河道发育位置存在一个古湖泊.古湖属于封闭型咸水湖泊,缺少外流水系,湖泊沉积的黏土矿物形成与物理风化过程相关,可能是湖盆周围冰川作用产物.  相似文献   

12.
<正>如果不出意外,一片湖泊往往应该呈现纯净的蓝色或清澈的绿色。然而,偏偏有些湖泊"不走寻常路",它们有的是红色,有的是褐色,有的甚至还是"斑点湖"。我们不禁要问——说起湖泊,大家想到的一定是烟波浩渺的百里泽国,或是清澈见底的一汪碧水。但是,在地球上,并非所有的湖泊都是如此。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数以万计的湖泊大家庭中,总有那么几个"另类",它们有些是粉色的,有些呈现出七彩色,有些甚至还能不断地变换色彩。究竟是什么力量让那碧绿的湖水变了颜色呢?  相似文献   

13.
东昆仑山构造隆升与水系演化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早更新世以前,东昆仑山随静藏高原一起抬升,且尚未凸出于高原面之上,区内湖泊遍布,水系为入湖的短小河流。早更新世末,强烈的构造隆升使东昆仑山隆起,凸现于高原面之上。同时,沿昆南断裂带形成一条近东西向断陷谷地;区内湖泊消亡,地表径流汇入比南谷地,形成一条近东西向的大河,大约150kbBP前后,由于昆仑山与柴达之间的强烈差异运动,加鲁河,格尔森等河流强烈溯源侵蚀,切地布汉汉布达山,袭夺了近东西向的大河,  相似文献   

14.
在东非大裂谷的东支上,像串珠一样地分布着许多湖泊,其中一个叫"图尔卡纳",它是非洲最大的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之一,以美丽的风光、古老的文化和独特的民俗而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5.
沙漠区湖泊沉积岩芯是记录历史时期风沙发生频率和强度的良好载体. 通过沉积岩芯中粒度、磁化率、有机碳以及Rb/Sr等物理、化学指标分析, 对陕西红碱淖地区近80年以来风沙特征及其演化历史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红碱淖湖泊于1928年开始成湖, 成湖初期流域风沙发育, 其中1936, 1939和1941年有3次强风暴气候, 沉积物中记录了3次显著的粗颗粒沉降事件. 1952~1960年为该湖泊快速扩张期, 由于入湖水量增加, 地表径流搬运入湖的物质也明显增多. 1960年以后湖区风沙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明显下降, 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也由双峰变为单峰. 流域生态研究表明, 近40年来湖区植树造林和地表水土涵养生物工程措施有效遏止了风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在东非大裂谷的东支上,像串珠一样地分布着许多湖泊,其中一个叫"图尔卡纳",它是非洲最大的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之一,以美丽的风光、古老的文化和独特的民俗而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7.
西藏南部普莫雍错19 cal ka BP 以来高分辨率环境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西藏南部普莫雍错深水湖区获取的3.8 m 长湖芯, 对湖芯中25 个样品的植物碎屑进行筛选和有机碳同位素测定, 在确定植物来源的前提下进行了14C 测定, 结合表层样品的过剩210Pb衰变计算的沉积速率对整个湖芯的14C 测年及其碳库效应进行了系统校正, 结果显示该湖芯完整地覆盖了19 cal ka BP 以来的时间尺度. 通过对湖芯TOC, IC, 粒度和孢粉的分析, 发现该湖在16.2 cal ka BP 之前为一个水深较浅的湖泊, 尽管温度升高导致冰川开始融化, 湖区环境仍然具有冷干的特征; 16.2~11.8 cal ka BP, 沉积环境剧烈而频繁的波动, 14.2 和11.8 cal ka BP 左右的2 次冷事件可能是老仙女木和新仙女木事件的反映. 11.8 cal ka BP 之后, 已经形成了现今状态的深水湖泊, 冰川融水的补给使得湖泊水温较低, 受到湖泊水体影响的沉积物环境代用指标对温暖条件的响应并不明显. 通过普莫雍错湖与西藏南部相同时代的不同湖泊沉积物记录的比较, 发现末次冰消期开始的气候转暖对青藏高原东南部影响更加显著, 反映了西南季风自冰消期以后逐渐加强、向高原内部推移的过程, 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湖泊对冷事件的响应更加明显. 全新世以来,西南季风对整个西藏南部区域发挥着控制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冰川和湖泊广布,湖泊水质、沉积物对冰川变化的响应研究较为匮乏.本文通过藏东南外流区第二大湖泊然乌湖监测的系统设计,研究了湖泊对冰川的响应程度.利用水位计对比然乌湖和各大补给河流水位与水温的关系,发现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曲尺河)对湖泊水量平衡的重要性;利用水质多参数仪器定期监测湖泊和河流的水质参数的时空变化,发现冰川融水对然乌湖温度的时空变化有重要影响,导致水温自上而下降低,流量小的季节湖泊温度差异变小;自上游到下游电导率逐渐升高,显现出离子浓度低的冰川融水对湖泊的冲淡效应,p H随之变化;甚至影响到了叶绿素含量的时空变化;利用在上、中和下湖布设的沉积物捕获器监测沉积通量的时空变化,发现沉积速率非常大,通量具有上湖中湖下湖的规律,且时间上各湖具有入湖流量大的季节大于小的季节的规律,说明了冰川融水对然乌湖在沉积量方面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总之,然乌湖水体和沉积物能够高信度地响应上游冰川的变化,然乌湖沉积物具有高分辨率反演该区域冰川和气候变化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松辽盆地白垩系淡水碳酸盐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衡鉴 《科学通报》1986,31(2):159-159
本文通过大量实际资料和新的测试手段,研究了松辽盆地白垩系碳酸盐岩的岩石学特征、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及生储油性能,并预测了有利勘探区。 该区碳酸盐岩单层薄、层数多、类型丰富,属淡水-微咸水之间的湖泊环境成因类型。其分布,不仅在滨浅湖区和三角洲前缘,而且较深湖-深湖区也有  相似文献   

20.
湖泊趣谈     
一提到湖泊,大家一定会联想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天鹅嬉水、野鸭啼鸣;在蓝绿色的水里鱼儿漫游、虾儿聚会;在沿岸茂密的草丛中不时露出带着漂亮小帽的丹顶鹤……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令人神往。实际上湖泊的意义远不止这些,它不仅是人类以及动植物赖以生存、栖息以及获得重要生活资源的基础,而且,它也同所有生物一样有“生、老、病、死”。 湖泊的诞生 湖泊主要是在某些强烈的地质事件诸如火山、地震或冰川作用下而诞生的。据其成因,世界上的湖泊可大致分为10类。 1.构造湖 构造湖是起源于地壳深层运动所形成的地表凹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