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素,其作用是协调生长、代谢和繁殖等复杂过程。 作为对脑部信号的回应,腺体产生和存储激素,并将激素直接分泌进血液中。由这些腺体组成的系统就叫做内分泌系统(内分泌表示"从内部分泌")。 所谓类激素,即那些会干扰激素功能的化学物,也被称为内分泌破坏因子,或环境激素。  相似文献   

2.
激素不应症     
据近代概念,内分泌系统应包括两大部分,即产生并分泌激素的内分泌细胞以及能与激素特异结合继而出现生物效应的靶细胞。以往的内分泌学仅偏重研究激素的性状、分泌、调节及代谢,故所谓内分泌异常无非是指激素分泌的亢进或低下。近年来,随着激素作用机理研究的深入,业已证明,激素之所以能对特定的组织或细胞发挥调节作用,在于靶细胞具有能  相似文献   

3.
在大千世界中,人类的气功有颇多神秘之处,而我们的动物朋友是否也会发"气功"呢?科学家经过潜心研究后,欣喜地发现,动物大家族中确实不乏"气功师". 据科学家观察,在位于法国、意大利、瑞士边境处的阿尔卑斯山上,有一种四肢短小、体型酷似野兔的猴子.它怀有一身绝技,即会发"气功".每逢寒冬,冰雪封山,它们为了尽快下山觅食,就首先运好气,随后便向山下滚去,不管山势如何陡峭,都伤不了它一根筋骨.非洲的赞比亚有一种体重达1 kg的奇特老鼠,如果它不幸被人踩在脚下,便会立即拱起脊背,全身运足气,无论你怎样压踩,它都丝毫无损.当你以为它已经死了,脚稍一放松,它立即逃之夭夭.  相似文献   

4.
有人问,晴空万里为什么会突然刮起一股旋风?特别是清明前后,这种现象更为常见,民间传说是"鬼风""怪风".其实,这是由于地面局部冷热不均形成的特殊的旋转对流运动——尘卷风,俗称"旋风".尘卷风是一种正常的天气现象,然而,它从现身到消失还确实有点神秘的"怪"味呢!  相似文献   

5.
正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但有时难免求而不得。不过,科学研究证实,人体里有一种"激素",心情低落时,通过各种形式刺激这种化学物质释放,就能让自己快乐起来。四大"激素"和快乐有关人的"七情六欲"受"情绪激素"影响。吃到美食,开心得手舞足蹈;陷入爱情,情不自禁地拥抱;一场球赛,踢得酣畅淋漓……这些美好愉悦的场景中,都离不开"情绪激素"。不同于腺体分泌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研究证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一种独特的人体气味,生理学家称之为"体味". 那么,"体味"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知道,人每天都要进食各种食物,食物在体内各种酶的参与下分解成各种营养物质被人体消化吸收.同时,在食物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气味,这种气味会随着人的呼吸及尿液、汗液排出体外,这就产生了人的"体味".  相似文献   

7.
你了解的"聪明"衣服都会干什么呢?会变模样?会唱歌?现在,"聪明"衣服不仅仅会干这些,它还能当你的私人医生.把它穿在身上,不仅可以收集人体的心跳、体温、身体姿势、动作和呼吸速率等信息,还可进行相应数据分析,甚至还能指导活动不便的人做康复运动.  相似文献   

8.
你是有创造意识的人吗?或许你跟大多数人一样,认为自己没有。我们从小就听人说,创造力是罕见的、神秘的,只有艺术家才有。将近20粤的实验研究之  相似文献   

9.
关于精神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可能大家早都理解了。现在,随着脑科学的进展,对此又有了进一步的解释。 俗话说:“病从气来”,这里所说的“气”是指中医里的“气”。经科学研究证实,人的心(精神、思维)经常同身体对话。“用心想”并不是一个抽象的观念,它将被变成物质后作用于人体。虽然是同样的境遇、同样的生活方式,却会有的人朝气蓬勃、身体健康,而有的人却体弱多病,其差别就在于他们的“心态”。 那么,在体内会产生哪些因心态而异的物质呢?它们主要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脑啡肽和β-内啡肽等激素。 人生气或精神紧张时,脑内会分泌出去甲肾上腺素,而感到恐怖时,则会分泌出肾上腺素。激素是细胞间传递信息的物质,它可将大脑的指令传递给细胞。因此当它将生气的信息传递给细胞后,人体就  相似文献   

10.
《科学之友》2020,(3):68-71
正虽说不可"以貌取人",但一些内在疾病,真的会在脸上有所体现。相由心生,疾病同样也会在脸上不同的对应区表现出来,当我们说一个人红光满面或面黄肌瘦时,也就可以看出他的健康状况,脸部发生的一些变化也许就预示着疾病征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其实是有助于保健养生、防治疾病的。脸上有张"疾病地图",哪里生病了,细心留意,它会告诉你!  相似文献   

11.
神秘"怪物" 许多年来,黑洞一直被称为宇宙中的"怪物",因为什么东西都难逃它的手掌心,连宇宙中跑得最快的光都不例外.实际上它并不是什么"大黑窟窿",而是一种天体,只不过引力超强.黑洞到底长什么样?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黑洞里的光线是跑不出来的,所以还没有人见过真正的黑洞,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它神秘的背影而已.  相似文献   

12.
良言 《科学之友》2002,(5):37-38
唾液是一种平淡无奇的液体,人们很少认真对待它——直到你失去了它。如果你的唾液腺不再正常而勤劳地每天分泌3到5升唾液,你就会珍惜这种奇妙的物质了——它的作用不仅是让食物变成糊状和易于消化而已。唾液成分复杂科学家已经发现,唾液比水要复杂得多。它含有多种蛋白质,帮助控制我们口腔里的大量菌群。它充满某些使唾液变得黏稠的物质,防止牙齿受腐蚀并促进伤口愈合。它携带大量激素和其他化学物质,能够揭示一个人是否吸烟或是否感到紧张。  相似文献   

13.
水环境中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薛南冬  王洪波  徐晓白 《科学通报》2005,50(22):2441-2449
康和生存环境的影响值得重视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是一类能使人类和生物的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的特殊外来物质, 它对人类和生物的荷尔蒙分泌机能有极大的破坏性, 并可能给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本文以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环境中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为重点, 对水环境中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问题产生的背景、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特点、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对人和野生生物的有害影响及其影响机理, 以及水环境中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迁移降解途径和监测方法等作了评述. 认为农药类内分泌干扰物对水环境以及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的影响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曹俊卿 《科学之友》2004,(10):10-13
一提起“发明创造”,大部分人都觉得它是那样的神秘:可人人又对它是那么的向往——我就不能有所发明创造?能!创造学研究专家关原成告诉你:人人都孕育着发明能力,所缺乏的是驾驭这种能力的能力,那就是创造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创造学、进行创造力培训而得以开发和提高的。  相似文献   

15.
大约四十年前,证实昆虫体内有激素存在以来,到目前已知昆虫从卵到成虫,所经历的蜕皮、变态、羽化及生殖过程,都是受昆虫内分泌系统分泌的各种激素调节控制的。昆虫间脑神经分泌细胞群分泌的脑激素,有激动前胸腺产生和释放蜕皮激素(蜕皮酮)的作用,进而控制昆虫的发育和蜕皮过程;脑激素还刺激咽侧体,使之产生和释放保幼激素,来控制卵母细胞的进一步成熟。昆虫的蜕皮和变态是在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两者相互协调控制下进行的,保幼激素在成虫期调控生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的化学结构分别如图1及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6.
正去中药店里买药时,你会看到成排的抽屉里装着干的、扁的、颜色各异的药材,颇有一丝神秘感。这些神秘的药材来自何处呢?它们中的一些距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去湿地走一走,或许就能看见它们的"真身"。芡实荆棘里的"补品"早在东汉时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芡实"就被列为上品记载。书中说它能"令耳目聪明",是滋补身体的上好药材,甚至还有人把它当作"水中人参"来追捧。不过,功效如何暂且不  相似文献   

17.
70年代末期,科学家在一次动物实验中发现,雌章鱼在孵出小章鱼以后,便不肯进食,只是等待着死亡的来临。经生理解剖发现,雌章鱼的双眼窝后面有一对腺体,只要割掉它,雌章鱼即可恢复进食,继续生存一年左右的时间。科学家把这种促使“自我灭亡”的腺体叫做死亡腺。尔后,美国哈佛大学登克拉教授进一步研究发现,动物的脑下垂体会定期分泌一种类似死亡腺分泌的激素,简称DECO,这种激素的分泌会导致细胞的新陈代谢失调,使动物体走向衰亡。有的科学家把老鼠的脑下垂体切除,使DECO的分泌断绝,同时又把甲状腺素注射到老鼠体内,结果发现这只衰老的老  相似文献   

18.
We探索     
<正>上期探索:探寻草丛里的"四脚怪"探索主题:探索身边的两栖类小动物探索方法 :实地拍照、查阅资料等方法相结合,形成简短的配图调查报告。你有没有在大城市里碰见过一些稀奇古怪的两栖类小动物?和它们不期而遇的你是很欢喜还是被吓坏了?以他们作为"萌宠"的达人们有什么故事要和大家分享?我们就以此作为本期的探索主题,请大家来共同探讨。欢迎您把和"四脚"小动物偶遇的好玩故事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9.
从古人给合欢、睡莲等植物起名时开始,人们就一直在传说:合欢的叶片到夜晚会合拢起来,睡莲晚上要"睡觉".然而遍查图书并进行网络搜索,却不见任何令人信服的真凭实据. 这些植物昼夜的变化确实是真的吗?你在夜晚观察过合欢、睡莲吗?植物的"睡眠"现象是合欢、睡莲这两种植物独有的吗?还有哪些植物也在晚上"睡觉"?除了晚上,从清凉的早晨到烈日炎炎的中午,植物在白天又有哪些变化昵?我们人类通常中午还要午休一会儿,植物呢?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一番植物的昼夜之旅,穿梭于白天与黑夜之间,观察植物的姿态差异,感受灵性的植物之美吧!  相似文献   

20.
睡眠开关     
<正>每天把你喊去休息的是什么?是时间,是哈欠,还是父母的叮咛,或是明天的压力?来自英国的科学家发现,这些都不是真正喊你去睡觉的原因。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种"开关",正是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应该睡觉。科学家认为,这种"睡眠开关"通过大脑神经细胞进行调控,它类似于一种"同态调节器"。当你已经很久没有休息,身体正处于疲劳状态时,这个开关就会启动,不断向你的大脑发出信息:我的"主人"该睡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