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高速公路粉煤灰沉淀池场区地基加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粉煤灰的工程特性,粉煤灰沉淀池场区用于路堤的加固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粉煤灰可用作路堤填料,但天然粉煤灰沉淀池场区地基承载力不满足使用要求。鉴于粉煤灰回弹模量及加州承载比(CBR值)与一般路基填土较为接近;且粉煤灰具有孔隙比大,黏聚力低的工程特性,粉煤灰沉淀池场区宜采用强夯法进行压实处理以满足道路路基承载力要求。粉煤灰沉淀池场区经强夯加固处理后,最大压实度可达93%,满足路堤压实度要求,最大承载力为加固前承载力的2.2倍,满足路基承载力要求。  相似文献   

2.
徐珂 《河南科学》2009,27(10):1292-1296
对某高速公路高填方路段路基施工进行了强夯法加固现场试验,介绍了试验区强夯法的施工设计和现场检测与室内试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用强夯法加固高速公路路基填筑体是可行的,强夯后的填筑体满足山区高速公路地基承载力要求和沉降要求.  相似文献   

3.
巩方波  王波  徐国铭 《科技信息》2011,(22):I0303-I0303
石方填筑路堤的施工方法,根据公路等级和地形情况可采用分层压实法、冲击压实法、竖向填筑法、强力夯实法四种方法。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铺设高级路面的其它等级路,采用碾压法。山岭重丘区三级及三级以下且铺设低级路面的公路,可采用爆破以挖作填按倾填法。要求有较高的压实度时可采用强夯法或冲击压实法。  相似文献   

4.
徐世春  赵建刚 《科技信息》2013,(19):345-345,372
本文详细论述了强夯地基处理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值以及路基填筑中基床表层、基床底层和基床以下路基压实系数、K30地基系数、地基动态变形模量Evd的方法和基本原理,科学分析和处理试验数据,由检测结果评定路基的效果与经验心得。  相似文献   

5.
以某杂填土地基处理工程为例,在地基处理前采用平板载荷试验进行地基检测,承载力特征值为96.7 kpa ,压缩模量为5 M Pa ;采用强夯法进行处理,处理后再利用平板载荷试验进行地基检测,强夯后地基承载力为198.3 kpa ,压缩模量为11 M Pa。结果表明利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施工质量有保障。  相似文献   

6.
由于天然含水量远高于最优含水量,高含水量黏土无法通过晾晒方式按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控制压实含水量,导致压实质量不符合要求。依托±800 kV布拖换流站工程,采取室内土工试验、现场压实试验、现场强夯置换试验等方式分别研究了高含水量黏土的压实特性、填筑方式和处理效果。压实特性研究表明,以②_3层黏土为代表的高含水量黏土直接分层压实的压实系数仅为0.64~0.70,以其构筑填方地基时必须采取处理措施。现场压实试验表明,以碎石为外掺料进行物理改良时,掺量29%、38%、46%的试验组压实系数检测结果均低于0.94;以生石灰为外掺料进行化学改良时,掺量19%、23%、29%的试验组压实系数检测结果均低于0.94;将压实控制标准降至0.90后,碎石掺量46%的振动碾压试验组、冲击碾压试验组和生石灰掺量29%的振动碾压试验组符合要求。现场强夯置换试验表明,采用3000 kN·m能级和4 m堆填厚度的强夯置换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52 kPa,夯点、夯间的均匀性较好,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强夯法加固未经级配、粒径大小不一的抛填片石填筑的铁路路基的经验较少,本文通过强夯法对采用类似填料的大的场地的强夯加固效果的经验借鉴,对采用抛填片石的路基进行加固,并对强夯后地基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及后期观测,验证了强夯法处理后的抛填片石地基承载力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后期没有发生不均匀及大的沉降。  相似文献   

8.
利用风化花岗岩混合料,对潍坊市郊区深坑中高填路堤进行分层强夯填筑,通过不同夯击能下的强夯土体变形试验,确定了关键施工参数.采用压实度、载荷试验和瑞利面波等原位测试手段测定了强夯前后路基的压实程度和力学性能,显示强夯施工后填料层变形模量能普遍提高1.6—3.5倍,锤底下填料层的变形模量要大于地表夯点间的变形模量,干密度和孔隙比数值变化也反映类似规律.在填土深度5m范围内,夯后面波速度明显提高,达到240—320m/s左右,加固效果明显.建立了瑞利波波速和土基变形模量以及干密度间的表达式,达到快速检测土石混填路基压实度和评价路基整体质量与力学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填料压实质量是机场高填方工程成败的关键。振动碾压、冲击压实是目前机场高填方填料分层填筑压实的两种常见处理方法,它们具有不同的工作性能。针对西南某山区高填方机场中风化块碎石填料的压实处理,采用振碾及冲压两种工法进行压实试验,并分别进行了沉降量检测、压实度检测、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综合对比分析,以确定合适的压实方法和施工参数。研究表明冲压处理的施工单价比振碾处理稍高,但其处理效果和工艺效益均优于振碾处理:振碾有效影响深度为60 cm,最大压实度仅为90.3%;冲压有效影响深度为120 cm,冲压20-30遍后压实度达到93%,且施工速度快。由此,确定了用于指导整个工程填筑施工的冲压施工参数,该施工参数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压实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强夯法处理路基的加固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中,为了及时掌握和了解强夯加固深度,并对加固效果进行正确评估,利用测振仪进行现场测振,通过对测得的振动波参数进行数值分析,获得强夯法有效加固深度计算公式,同时利用重力触探方法对强夯后路基承载力进行平行检验.结果表明,有效加固深度计算公式与经验公式有较好的一致性,采用测振仪测控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加固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显式动力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ANSYS/LS-DYNA软件对强夯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了显式动力非线性数值模拟方法的一般步骤.结合某路基强夯实例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对碰撞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强夯加固范围及夯后土体的应力场、位移场.通过与现场实测数据的比对,验证了显式动力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在强夯问题中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了岳阳地区强夯处治粉煤灰路基中的夯锤参数选取问题,分析比较了夯后土体的沉降,结果表明同能级下重锤低落距有更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粉煤灰掺量粉砂土的动力特性和粉煤灰改良粉砂土的改性机理,本文以绥化至大庆高速公路路基填土为研究对象,开展无侧限压缩试验和动三轴试验,分析粉煤灰掺量对粉砂土静力学特征影响情况,以及围压、动荷载加载次数和粉煤灰掺量对改良粉砂土动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围压相同的情况下,土体的无侧限压缩强度和动强度,均随粉煤灰掺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加载次数相同时,围压越大,土体动强度越大;选取加载次数为100次动强度进行拟合分析,得出粉煤灰掺入量与动剪切强度对应关系的经验公式。为改善路基强度,加快粉煤灰综合利用进程,结合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建议在粉砂土路基掺加质量比15%粉煤灰进行路基施工。15%粉煤灰掺入量的改良粉砂土对比素土,存在颗粒紧凑,孔隙更小,结构相对致密,骨架更强等优点,可为东北地区粉砂土改良等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碱渣土地基的承载性能,通过对人工制备5种不同配方的碱渣土强制搅拌混合,分层夯实或压实的方法填筑后进行一系列现场和室内试验,对碱渣土的填筑效果及承载性能进行探究。试验结果表明:5种不同配比碱渣土填筑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低于240 k Pa,变形模量超过44. 2 MPa;碱渣土遇水稳定性良好,不会产生湿陷;掺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砂、石子或石灰粉,碱渣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掺入砂的效果最显著;微型触探试验可以对各层填筑效果及其承载力进行快速检测。可见所用碱渣土配比及填筑方法不仅能用于一般工程的场地回填,也能应用于具有更高要求的填筑工程和地基工程中。  相似文献   

14.
强风化软岩用于路基填土时的工程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风化软岩用于高等级公路路基填土时,压实特性和湿化变形性能是评价填料性能的主要指标.通过对填料在不同压实度下的承栽比(CBR)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BR值随填料压实度的增大而增大;利用室内三轴剪切仪,对强风化软岩进行干-湿双线平行试验和在复杂应力状态下不同压实度的湿化变形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填料在压实度为90%时,在较大的偏应力作用下,湿化不仅产生较大的附加轴向应变,而且还能引起相当大的附加体变和偏应变.湿化使填土的强度降低,可见提高路基填土的压实度是减少湿化变形和提高路基边坡稳定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冲击碾压技术在湿软性黄土路基处理中的适用性及加固效果,基于某高速公路路基工程,采用冲击碾压技术进行地基处理和路基的分层填筑压实,测定了土体的压实度和沉降量。试验结果表明,冲击碾压技术适用于浅层湿软性黄土地基处理,有效处理深度为80 cm;且其影响深度随冲压遍数的增加而增加,冲压遍数以30遍为宜。同时,结合沉降量的试验结果,还探讨了冲压质量的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6.
利用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开发了一种新型路基材料用的胶结剂 ,分析了利用该胶结剂胶结的路基材料的强度发展机理。配制的掺有6 %该胶结剂以及粉煤灰掺加量在 2 0 %以内的碎石路基材料 ,7天公路工程实验强度达到了 7MPa以上 ,且施工作业性能良好 ,而成本明显低于目前用 32 5 #矿渣水泥配制的水泥碎石材料  相似文献   

17.
大平坡高填方地基强夯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镇至镇宁高速公路大平坡高填方地基为高液限粘土其下岩溶发育,通过对地基进行强夯处理,加快了高液限粘土的固结速度,缩短了地基固结时间,提高了地基压实度和承载力,从而减少了工后沉降量,保证了路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高速公路拓宽路基病害机理,以京石高速公路拓宽为工程背景,在FLAC环境下利用Fish函数方法建立了高速公路路基拓宽的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地基沉降对拓宽路基内竖向应力、水平应力和剪切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路基拓宽中路基顶部拼接处首先出现拉应力,随着地基沉降的发展,路基顶部拼接处的拉应力区不断发展,并引起路基和路面出现纵向开裂;由于拓宽路基填筑高度不同,路基竖向附加应力分布不均,从而使得路基横向出现不均匀沉降;剪应力主要集中在拓宽路基中部,对拓宽路基病害贡献不大.最后提出了拓宽路基病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