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地球未来论     
刘素静 《科学之友》2005,(10):18-19
地球与人类的未来,是因为资源的耗竭而面临大崩溃,还是能够依靠地球自身构筑完善的保护生命生存和发展的机制,然后进行自我调节,从而避免灾难性的未来?在地球的未来学上存在着悲观派、乐观派与科学派三种争论。科学家们认为不同的思维方法导致对未来的看法不一样,但是,他们相信  相似文献   

2.
地球未来论     
刘素静 《科学之友》2005,(19):18-19
地球与人类的未来,是因为资源的耗竭而面临大崩溃,还是能够依靠地球自身构筑完善的保护生命生存和发展的机制,然后进行自我调节,从而避免灾难性的未来?在地球的未来学上存在着悲观派、乐观派与科学派三种争论.科学家们认为不同的思维方法导致对未来的看法不一样,但是,他们相信地球的未来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3.
在未来千年中,地球上会出现哪些新技术和新景观呢?恐怕谁也很难说清楚,但结果肯定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下面,我们仅就现在所能想到的情形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4.
周天军  陈晓龙  吴波 《科学通报》2019,64(19):1967-1974
<正>1"未来地球"计划与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工业革命以来,自然和社会环境正在发生快速而剧烈的变化:全球温度不断升高、珊瑚礁和热带雨林大面积消亡、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环境质量恶化、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和不平等日益加剧.如何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是当今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挑战性问题.为应对上述挑战,加强着眼于全球变化的科学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国际科学家组织预言,2100年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上升华氏2-11度,海平面可能上升2英尺。科学家甚至推测,其后果将造成地球自转的速度稍稍加快,正在后退的冰川也将消失。一些地区在发生大规模水灾的同时,另一些地区将遭遇严重的干旱。继后,人类将面临普遍的水源缺乏,  相似文献   

6.
地球系统科学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毕思文 《科学》2006,58(2):46-49
地球系统科学是以全球性、统一性的整体观、系统观和多时空尺度,来研究地球系统的整体行为,使得人类能更好地认识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更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可能突发的灾害对人类所造成的损害。地球系统科学在现代技术.尤其是空间技术和大型计算机发展后出现,致力于对地球的整体探索。它以地球科学许多分支学科的大跨度交叉渗透,与生命科学、化学、物理学、数学、信息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为特征。其研究发展的特点为时空尺度大,综合性强,实用空间大。支持有效监测和预测。研究中大量采用高新技术。采集、存储、处理的数据量都极其巨大。  相似文献   

7.
吴凡 《大自然探索》2006,(11):32-37
在以千年、万年和亿年为单位的遥远未来,地球与宇宙将会发生什么?——地球上形成超级大陆,海水被全部吸入地球内部,无数彗星撞击行星,强力伽马射线袭击太阳系……这就是一些科学家所描绘的地球与宇宙可能的未来情景。  相似文献   

8.
正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5千米左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厚达70千米以上;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而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的海沟,是地球上地壳最薄的地方。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收集  相似文献   

9.
地球系统科学是一门复杂性科学,迄今没有一个简单理论完整解释地球系统行为.碳构造既是地球系统运行的一种新模式,也是一种研究新范式,其基本构成有碳泵、碳传送带及碳开关.碳泵是跨圈层物质能量垂向交换机制,碳传送带则是同一圈层内的水平输送机制,碳开关控制着地球系统运行状态和进化方向.碳构造是多学科研究地球系统的突破口和交叉点.  相似文献   

10.
11.
刘式达  刘式适 《科学通报》1997,42(14):1565-1568
地球系统包括岩石圈、水圈、气圈、生物圈.人类活动、气候和环境变化已迫使科学家研究这四大圈的相互作用.将地球科学和非线性科学联系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1)地球系统跨越很宽的时空尺度.从湍流到地幔对流,从植物的季节性循环到地球和生命的起源,其时空尺度跨越10~9量级以上.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令人关注的科学领域有:人类胚胎研究、寨卡病毒疫苗试验、寻找九号行星以及欧美政局对科学研究的影响。大选之后,下一个意外是什么?对于很多科学家来说,大西洋两岸的选举结果令人瞠目,使2016年成为"崩溃之年"。在美国,选出来的总统驳斥了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共识,认为那是一个"骗局",他说他将废除众多基于科学的环境法规,并就  相似文献   

13.
<正>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Humphry Davy)曾经说过:认为我们已经掌握了科学上的终极奥秘,没有新的世界值得去征服,这是人类思想进步的致命错误。本着这一精神,《科学》杂志以"新热点|旧热点"的形式梳理了去年科学界关注的动态和思想,并推测下列主题可能是2015年的焦点,供读者参考。软体机器人|刚性机器人软体机器人正在成为焦点,这种机器人设计灵感来自动物,材质更好,零件更小型化。  相似文献   

14.
大灭绝并没有结束。当前,在某些生物领域内,人们担心下一次灭绝近在咫尺,而且它是由人类一手造成的。 1983年8月,生物学家和生物地理学家在亚利桑那举行国际会议,会议讨论的主题是生物灭绝的历史和灭绝的原因。与会者一致认为,生命物种的数量和种类正处于急剧下降的边缘,也许会下降到6500万年前出现的那种灾难性大灭绝的程度。大家还认为,这一灭绝事件很有可能在未来100年内发生,可以断言,至多不超过200年。  相似文献   

15.
正出版社:新星出版社版次:2017年05月印次:2017年03月01日第1次印刷定价:168元内容简介:《地球之美》由法国地质学会主席帕特里克·德韦弗撰写,记录了200个改写地球命运的时刻,呈现46亿年漫长的地球史,堪称"一部看得见的地球简史"。这是一本关于地球的百科全书,翻开这本书,如同乘上时光穿梭机,  相似文献   

16.
杨志华 《科学通报》2020,65(31):3341-3343
<正>在《中国科学》系列和《科学通报》(以下简称"两刊")创刊70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王元院士.王元先生出生于1930年,是中国现代著名数学家,在解析数论、代数数论以及数论方法应用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贡献.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就成为了"两刊"的作者,他的很多重要的工作都发表在《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从1984年开始,王元先生连续担任"两刊"的编委,直至2007年卸任.在任期间,他是"两刊"在数学方面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为提高"两刊"质量作出了突出贡献.在这次访谈中,90岁的王元先生追忆了他与《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一个甲子的情缘.  相似文献   

17.
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建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2月2日正式发布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结果认为:自1750年以来,气候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总体呈增暖趋势。那么,这种增暖信号和幅度是否超过了地球气候本身变化固有的波动(噪音)呢?这还是一个在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从遥远的火星表面直至距离我们更近的人类大脑(神秘程度一点也不亚于火星),今年《科学》杂志编辑挑选出的读物将邀请读者投入到科学之中。初试身手酿酿酒,在一名考古学家的指导下重现远古的美酒;趁着CRISPR技术大热的契机,看看圈内人如何概述基因编辑;带着你的营火故事到另一层面,这儿有一辑来自核子历史的怪异故事或者戏剧性地复述地球的真实天灾;1793年,是什么昆虫让美国联邦政府陷入混乱?宗教是如何指引早期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改革事业的深入,系统科学的基本观念已经逐步深入人心,成为各行各业的人们经常议论的话题,也引起了广大干部、科技人员和青年学生日益浓厚的兴趣.但是,总的说来,作为一门涉及面极为广泛的第三代交叉学科,系统科学深刻的原理和丰富的内容,至今仍然未能彻底从高等学府的讲坛和学者们的书斋里解放出来,以便在广大读者中进行普及.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它的理论和专门性著作艰深难懂,使大多数非专业读者望而生畏;另一方面还在于,各种报纸、刊物上登载的介绍性文  相似文献   

20.
地球轨道与气候演变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钦琦 《科学通报》1980,25(4):180-180
米兰柯维奇理论是冰期理论中最主要的几个学派之一。他认为,地球轨道要素的变化是第四纪气候演变的最主要的原因。在这个问题上,米氏和作者是一致的。据Flint统计,现在世界上冰川覆盖的总面积为14.90×10~6平方公里,其中南、北半球各占12.62与2.28×10~6平方公里。而在更新世冰期总面积可达44.38×10~6平方公里,那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