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正>2010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把一些"草裹泥"的标本送到北京大学进行年代测定。不久后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这些草裹泥距今已有5千多年的历史。这一重要信息,为"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入围"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加分不少。草裹泥究竟是什么,为何令人如此兴奋?它与良渚古城外围水  相似文献   

2.
通化万发拨子遗址猪骨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猪驯化之初, 如何鉴别其与野猪的差异, 至今尚没有理想的科学方法. 为此采用C, N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 对吉林省通化市万发拨子遗址26座墓葬及灰坑中出土的猪骨进行了分析, 揭示了该遗址中家猪和野猪在食物结构上的差异, 探讨了采用食谱分析方法鉴别家猪与野猪的可行性. 未污染猪骨的骨胶原δ13C和δ15N分析显示, 猪主要以C3类植物为食. 家猪与野猪的δ13C值无明显差异, 但δ15N值的差异显著, 这当与家猪食物中包含较多的蛋白质有关. 家猪与野猪食谱的内在差异, 预示着通过食谱分析方法科学鉴别家猪与野猪和探索家猪起源, 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正>在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非玉器莫属。凡走进良渚博物院的观赏者,都可以欣赏到象征权力的玉琮、玉璧、玉钺,用于装饰的玉管、玉璜、玉冠状器,以及让人怜爱的玉鸟、玉鱼等。这些体现良渚先民精湛的玉器加工工艺和高超的艺术造诣的玉器,令人叹服。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颜值较低"  相似文献   

4.
<正>台州市科技馆位于台州市爱华路118号,占地面积为1310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建筑主体为四层、局部五层,总投资1.35亿元,坚持以"国内一流、省内领先、地方特色、台州速度"为建设目标,以"海洋·科技·人类"为主题。展教工程(_期)共设八大展区:二层为XD影院、智慧乐园展厅、探索与创新展厅;三层为科学与实验展厅、  相似文献   

5.
利用古代DNA信息研究黄河流域家猪的起源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  向海  袁靖  罗运兵  赵兴波 《科学通报》2012,(12):1011-1018
猪的起源驯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科学问题.古DNA技术可为家猪起源驯化研究提供更为直接的科学证据.已有研究表明,中国家猪在黄河中下游流域曾发生过独立的驯化过程,但黄河上游的古代猪样品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选取黄河流域的3个遗址出土的14个古代猪样本为实验材料,通过DNA提取、PCR扩增和DNA测序,结合现代不同品种家猪、野猪及黄河中下游猪古DNA序列信息,系统分析了我国家猪的起源驯化关系.实验共获得5个古代猪样本mtDNAD-loop 179bp的DNA序列,包括2个湖北青龙泉遗址样本和3个青海喇家遗址样本.序列比对分析发现,湖北青龙泉遗址与青海喇家遗址的样本分别共享1种单倍型.结合现代不同品种猪、野猪及黄河中下游猪古DNA序列信息,发现湖北青龙泉遗址样本与山西贾湖遗址的部分古代样本具有相同的单倍型,青海喇家遗址的样本与山西高红遗址和陶寺遗址的另外部分样本具有相同的单倍型,并且这2个单倍型对应于中国现代猪种的2个主单倍型,说明黄河上游与中下游的猪具有相同的驯化中心.本研究填补了黄河流域上游古代猪DNA研究的空白,为中国家猪的起源驯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佐证.  相似文献   

6.
<正>说到良渚古城,就不得不提到良渚文化。良渚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距今约5300年至4300年,主要分布在浙江北部、苏南地区以及上海的西部。人们对良渚文化的第一印象,也许是其中精湛的琢玉技术,也会被如玉琮上用微雕与浅浮雕技艺表现的神徽像、玉冠状器上的镂空技艺所吸引。其实除了玉器,良渚文化的髹漆工艺也很精妙。这些漆器不仅代表了当时制漆、用漆的高超技术,更展示了良渚先民审美意识的发展及良渚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  相似文献   

7.
<正>菱角,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皮脆肉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多生长于欧洲及中国南方等地。菱角的历史悠久,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良渚先民的生活中就已十分常见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无论何时,食物都是人类的必需品。但自古以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的原始先民们的生业模式也会有所差别。距今5000多年前,良渚先民生活在环太湖流域,那里地理环境独特,食物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8.
《科学之友》2015,(2):17-19
<正>"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著名北朝民歌《木兰辞》中,很早便展现了木兰从军前作为绣女织造《和亲图》的情景,生动演绎了北魏时期晋北绣娘的精湛技艺。在晋绣坊的展厅里,有一块特别引人注目的红色牌匾,上书"木兰巧绣和亲图,中华晋绣传千古",意在说明晋绣在古代繁峙一带已经非常兴盛。依托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2006年,繁峙晋绣第四代传承人贺志坚创办了晋绣坊文化产业发展中心。  相似文献   

9.
《科学之友》2020,(5):66-67
正在山西博物院"文明摇篮"展厅的最后一个单元,重点为观众介绍了发现于山西省襄汾县境内的陶寺遗址。在这处陶寺遗址中,有一个更能反映陶寺文化先进的场景——陶寺观象台,它由13根直立的夯土柱构成,这些土柱好像是被切开的时间剖面,落在其间的光影披露了寒暑与风雨秋霜的秘密。经多位专家考证,这处陶寺观象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观象台,比英国的"巨石阵"还要早400多年。  相似文献   

10.
水下谜城     
世界上发现过许多水下文明遗迹,而且大多数可能是因灾变而沉入海底的。亚特兰蒂斯古国有关亚特兰蒂斯古国的传说,始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360年,柏拉图在其晚年的著作中描述亚特兰蒂斯说:"地中海西方遥远的大西洋上,有一个令人惊奇的大陆。它被无数黄金与白银装饰着,出产一种闪闪发光的金属——山铜。它有设备完善的港埠及船只,还  相似文献   

11.
<正>安吉生态博物馆的前身是1976年成立的安吉县博物馆。新馆于2012年10月对外开放。馆内设生态厅、历史厅、铜镜厅、临时展厅4个展厅,集中展示安吉历史,展现安吉民风民俗,融历史人文、生态文化、科学知识、信息集成为一体,现有藏品1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21件/套、二级文物118件/套、三级文物1208件/套。作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安吉生态博物馆一直重视社会教育职能的实现,立足自身定位,发挥馆所优势,在常设陈列的基础上,以"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筹划全年临展,丰富科普教育内容;利用科普日、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节点,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和教育工作,为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提供学习、娱乐两不误的"第二课堂";并依托"互联网+",构建数字化博物馆平台,进行虚拟展厅、互动系统等制作,以多种形式方便观众参观,丰富科普载体。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是己亥猪年,各种猪科动物在春节前后受到了人们的热切关注,可谓是大火了一把。其实,在自然界与"猪"相关的植物也不少,其中一些植物因为各种原因被冠上了"猪"姓,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猪笼草对于北方人来说,猪笼草绝对是个稀罕物,即便在花卉市场也不多见。猪笼草为猪笼草属植物的统称,是一种能够捕食昆虫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拥有一副独特的吸取  相似文献   

13.
母马生斑马     
当今时代,通过胚胎移植的方法让一匹普通的母马生下一头斑马已非奇想,而是事实。这样那些稀有的珍贵动物实际上成了"胚胎制造厂",而其它较普通的动物只是孕育,然后饲养生下来的下一代。于是,非洲狮就可养出稀有的雪豹崽;家猪可以生出稀有的西貘崽;普通棕熊可以生出珍贵的大熊猫。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初,央视热播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中,一件珍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玉琮王"的良渚玉器,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在这件史前文明"重器"身上,有着太多的秘密。例如,它为何被人们称作"玉琮王"?它到底有着怎样不凡的身世?在极度简陋的条件下,它是如何被先人制作出来的,又有怎样的用途?  相似文献   

15.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作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曾几何时,每逢过年,这首《常回家看看》就响彻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如同助推器般催促着游子们回家的脚步。那一句句温馨的歌词,成为漂泊异乡的你、我、他渴望归家的殷殷心声。2012年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家庭赡养与扶养"一章第十八条中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美国科研团队在一份预印本中报告说,他们已经在猴子的胚胎中培育出了黑猩猩的干细胞。由于人类移植器官的长期短缺,研究人员将目光转向了农场动物。几家生物技术公司正在对猪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以提高它们的器官与人体的相容性。也有一些科学家正在寻求一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在猪、羊或其他动物身上培育完全的人体器官,然后可以收获这些器官用于移植。  相似文献   

17.
<正>也许你听到过小米创始人雷军说过的一句话:"在风口,猪都可以飞起来。"近年来,数字经济无疑是最大的风口。《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指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达34.8%,位居全球第二。如今,琳琅满目的新兴app已渗透进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字经济已经"起风了",那是否"猪"真的都飞起来了?"懒人经济":拿来主义与创新由O2O引领的"懒人经济"已成为越来越多"懒人们"的常态。这里的"懒人"并非贬义,而是指更喜欢享受服务的人群。"懒人经济"旨在极大  相似文献   

18.
<正>本期介绍的启明星——李魁山(见图)博士,来自建筑节能领域,一开始我看介绍他是从事"城市微气候、建筑围护结构热湿传递"研究的,这和我对建筑节能的想象比较吻合,但真正接触后才知道他的研究兴趣其实还远不止这些,这次访问使我有机会认识一位优秀的年轻人,而且也令我长了不少知识。  相似文献   

19.
野猪分布广泛,是最常见的大型动物,不反刍是它在偶蹄类动物中的特征猪,又名家猪,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除南极之外的所有大陆都有的肉用畜养动物。名目繁多的家猪均起源于一种原本只分布在东半球的动物:野猪,或名欧洲野猪。但并非所有种的野猪都被驯化,叫欧洲野猪也不是只分布在欧洲。除了欧洲野猪,在菲律宾、苏拉威西及周边岛屿,还有一种岛屿型野猪被驯化出来,这就是南洋野猪。但世界上绝大多数种类的野猪还是特立独行的野兽,它们作为偶蹄目动物的一个大家族、家猪的亲戚,自然分布于欧、亚、非各洲,共计约10个种。人类自从新石器开始驯化动物以…  相似文献   

20.
<正>许多朋友总爱说的一句话是:在外面居住虽好,但总像是在作客,没有"家"的感觉。"家"的感觉是什么?实际就是你个人的体验,是你自己营造的一种生活氛围,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家"的感觉,或平淡舒适,或温馨美好,都能牵动你的心,是你生命中不可舍弃的一部分。"家"是一个复合体,不仅是吃饭睡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