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心存采访王越一念已有两年之久。在2017年上半年的启明星颁证交流会上,王越以自己的演讲和才艺被众星友选为班委中"政委"一职,当时留下印象的是他在介绍自己时所说"有志于让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这门古老学科能搭上发育生物学和干细胞研究的快车"这句话。2019年的最后一天,在2017级与2018级部分星友的交流座谈会上又见王越,一番交谈后知道两年多来,他一直在这个方向上努力耕耘,不仅在组织胚胎学和干细胞外泌体的专业领域屡有建树,也作为上海解剖学会的副理事长,策划和举办了上海市周边乃至全国范围的许多颇有特色的青年科学家活动。因此,我们通过一次采访,深入了解了这位见解不凡、能力不俗的星友的成长经历和他与科学结缘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正因为入选2015年度"长江学者",钱冬,这位2010年的启明星、上海交大天文与物理系教授开始为学术圈外人知道,《今日启明星》专栏也因此有幸相约采访。随着采访的深入,我有一种感觉,这是一个称得上牛人的学者,找他找对了!尽管启明星群体中牛人不少,但因为每月只能采访一位的限制,使得很多牛人都错过了。因此找对人,  相似文献   

3.
宋方华 《科学之友》2013,(11):26-27
2013年5月,在山西省首届文化博览会上邂逅闻喜花馍传承人———闻喜文化馆馆长支建康后,口头约定我刊"传承"版块要作"闻喜花馍"这一非遗项目,支馆长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对他的采访。但之后多次电话约访都没能成行,主要原因是近期闻喜县宣传口事务繁多,支建康常出差在外地无法分身。因定下专题后刊物的出刊时间不能随意改变,因此只能在国庆节休息期间对支建康作了电话采访。由于受访时间紧,所以在拨通了支建康的电话后,记者直奔主题。  相似文献   

4.
走近丁肇中     
作为一名科技记者,在我采访过的科学大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从2002至2004年间,我多次采访了丁教授,还应邀访问了他所在的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并有幸到他家里做客。对丁肇中的科学精神和风格魅力,我有着直接的感受。"我真的不知道"2002年秋,丁肇中教授来沪访问,期间他应邀到《文汇报》做客。在文新大楼46楼会议室,他登高远眺,兴致甚浓,尽管是第一次与丁教授面对面的  相似文献   

5.
正本期启明星专访对象孙金峤是2011级星友,选择采访他是因为前不久他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荣膺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且是迄今启明星中唯一一位。表彰名单一公布,星友群里就贺声一片,赞金峤星友为启明星争了光。于是就想约孙金峤采访。  相似文献   

6.
李东栋(见上图)是2011年入选上海科技启明星的,1980年出生的他,外表看来有点青涩。但稍加交谈我有点觉得他不简单,特别是当我知道他为了让我的采访进行得顺利一些,之前的一个晚上开夜车整理了一份长达十几页的书面材料,包括成长经历、学术研究、科研感悟等我想了解的东西都有了,这令我十分感动。在我访问过的200多位启明星中,这可能是唯一一位如此认真对待我的采访的启  相似文献   

7.
李辉 《世界科学》2014,(3):57-60
<正>本期"走近科学",我们采访了复旦大学的郑磊老师,他致力于公共政策尤其电子政务研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如大家所知,数据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资源。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各方呼吁数据开放的声音越来越迫切和激烈。尤其是,对于沉积在政府部门的海量数据,一旦公开将  相似文献   

8.
赵维杰  任胜利 《科学通报》2020,65(25):2651-2653
<正>2020年是"两刊"(《中国科学》系列和《科学通报》)创刊70周年.值此之际,我们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长、"两刊"理事会理事长白春礼院士,聆听他与"两刊"的故事,以及他对"两刊"的期望.您还记得自己最早在"两刊"发表的文章吗?白春礼:最早发表在"两刊"上的文章,是我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攻读研究生期间的一项工作:利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解析了3-乙基-5-[2-(3-乙基-2-苯并亚噻唑啉基)亚乙基]罗丹宁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这是一种可以用  相似文献   

9.
正在以往采访的启明星中,有美欧留学经历者占了多数,所以去年的2017启明星授证交流会上,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星友田启威介绍自己曾在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做过博士后研究时,吸引了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人的注意。看了他的材料得知其还是一个"不安分"、喜欢出"花头"的年轻人,这可以从他大学到博士后经历了4个学校,专业领域从化学、生物、材料到生物医用材料的跨越得以佐  相似文献   

10.
<正>这句突如其来的话让纽曼吃了一惊,不过他迅速感觉到这可能是句玩笑:"拜托,罗先生,我亲自摸过、尝过那雪,我女儿在雪国堆雪人,还拍了照,我来回雪国无数次,采访了数十起自杀事件,还跟我妻子在雪国莫名其妙地分手了!我这辈子就是看着雪国过的,你居然说雪国不存在?"  相似文献   

11.
超越繁星     
谢懿 《世界科学》2011,(3):44-46
发射于2009年旨在寻找太阳系外行星的"开普勒"空间望远镜正在不断地超出人们的预期,那它是否即将会发现另一个地球呢?坐在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学中心(CFA)办公室接受采访时,平日里健谈的天文学家迪米塔尔·萨塞洛夫(Dimitar Sasselov)看上去很拘谨。当被问及在他所参与的美国宇航局(NASA)开普勒空间望远镜所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中最衷爱哪一颗时,他犹豫不决,随后回避了整个问题。他说:"就我个人而言,我已经超越了这个问题。这不是一个,或者单  相似文献   

12.
<正>赤子之心在一间整洁明亮的办公室,我初次见到川至生物公司副总兼首席科学家史沁卫,他给我的第一印象:目光炯炯有神,神态平和、亲切、从容,没有成功人士居功自傲、高高在上的姿态,这使得首次独立采访的我最初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在说明采访意图后,史沁卫向我娓娓道来他的求学之路和创业故事:"1978年,我顺利考入了山西医科大学,那时年轻气盛、求知若渴,一心想到国外去深造,所以大学毕业后远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临床生化系继续攻读。经过5年的学习,获得了多伦多大  相似文献   

13.
记者本想正式采访王汝宽研究员,但采访变成了"闲聊",于是摸到了未来生物医学发展的脉络.王汝宽教授长期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副所长,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获国家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可谓把握医学"行情"的专家.谈到医学,他首先认为要以生物学为  相似文献   

14.
在科学家中,现年84岁的阿诺·莫图尔斯基(Arno Motulsky)有"药物基因组学之父"之称.1957年,莫图尔斯基博士(当时他是华盛顿大学的医生兼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文章,该文报道了两个药物与某些人类基因产生的酶有负的相互作用,他同时也很想知道这种现象是否在其他药物中也存在.结果,这一问题引发了一场学术革命(莫图尔斯基是犹太人,在纳粹德国长大,二战时离开了欧洲来到美国).不久前,<纽约时报>记者克劳迪娅·德莱福斯(Claudia Dreifus)就莫图尔斯基的童年经历以及84岁高龄仍坚守在实验室一线等话题采访了他,以下是访谈内容.  相似文献   

15.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11,(8):45-47,41
在中国,"两弹一星"一直是表征民族意志和国家科技工程实力的代名词,与此相关的航天能力也是这十几年来最拿得出手的"中国名片",而载人航天和导航技术则被认为是这张"中国名片"的两大亮点。借启明星采访之机,我有幸和2010年启明星  相似文献   

16.
胡静 《科学之友》2013,(5):26-27
空竹,是中国民族文化苑中灿烂的瑰宝。2006年5月20日,抖空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传统技艺在平常的百姓生活中大为流传。在公园,经常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空竹爱好者,他们在健身娱乐的同时,也使得这一民族技艺得以传承。在这个初春三月,记者采访了抖空竹牛人——创下世界空竹界"抖杆最长"纪录的马福喜,让我们来听听他一路走来的艰辛和辉煌!接触深陷其中2006年,家住山西省太原市晋源  相似文献   

17.
采访赵凯华教授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因赵教授的科研与学术活动非常繁忙,采访日期一再改期,最启约定在7月7日下午2点。我们带着许多有关元胞自动机的问题来到北京大学物理系,与系主任赵凯华教授见面。赵先生是著名的中年统计物理学专家,他在他那明亮、简  相似文献   

18.
在"晋工"金银器制作艺人刘兴东的引荐下,记者再次走进平遥,寻访平遥文房刻铜艺人王维民. 因没有专门的工作室,我们的采访在他家里进行.室内采光不太好,光线最好的地方是阳台,王维民在本就狭窄的阳台开辟出一方小小的艺术天地用来刻铜.  相似文献   

19.
本报讯(记者胡彻)昨日晚九时许,被称为"第一虚拟丈夫"的李宗沅在本市儿童医院去世.很多人应当还记得33年前那次著名的虚拟婚姻事件,也还记得李宗沅这个名字.本报记者有幸在最后一天采访了他,并亲历了他和妻子第一次相见的感人过程.  相似文献   

20.
杨志华 《科学通报》2020,65(31):3341-3343
<正>在《中国科学》系列和《科学通报》(以下简称"两刊")创刊70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王元院士.王元先生出生于1930年,是中国现代著名数学家,在解析数论、代数数论以及数论方法应用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贡献.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就成为了"两刊"的作者,他的很多重要的工作都发表在《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从1984年开始,王元先生连续担任"两刊"的编委,直至2007年卸任.在任期间,他是"两刊"在数学方面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为提高"两刊"质量作出了突出贡献.在这次访谈中,90岁的王元先生追忆了他与《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一个甲子的情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