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通过对公众参与历史发展和工作开展的研究,阐述了公众参与制度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性,结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实践,剖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机制的不足,提出了有效开展公众参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强 《科技咨询导报》2010,(26):135-135,137
公众参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民主和法治有机统一的体现,和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结合公众参与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经验,阐述公众参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着重以汕头市河浦区“纺织工业园”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为例,对建设项目公众参与评价采用的调查、分析等评价观念和方法进行探讨,试图为新时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一些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公众参与在规划环评中的地位,阐明开展公众参与活动中,咨询并重视专家意见是解决规划环评技术难点的关键,明确社会实践目的与实现规划环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北京市居民对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认知度,包括对环评公众参与的了解程度、参与积极性、理性情况和最关切问题等方面。对1043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北京市居民对环评公众参与的认知度相对较高,超过半数居民对环评公众参与有所了解,参与积极性较高,能够理性看待环评结论,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信息处理和信息反馈两个角度提出完善我国环评公众参与制度的具体建议,以期切实提升环评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海岛型城市地理位置特殊,受多种资源、环境因素的制约。规划环评在海岛型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海岛型城市主要资源、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平潭综合试验区总体规划环评为例,对海岛型城市规划环评中应关注的重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阐述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问题及成因,从简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公示内容,确定公众调查范围,划分调查对象层次,充实调查表内容,畅通公众意见反馈渠道以及提高公众调查工作专业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议,有利于提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从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审批实践看,公众参与制度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立法本身存在缺陷与不足。浙江省政府制定相关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为落实公众参与环评活动提供了具体的实施依据。但现行规范文件依然存在种种弊端,主要有立法滞后与审批被动、规范抽象与概念模糊、程序漏洞与责任缺失、内容冲突与衔接脱轨等。为更好地服务于新一轮行政审批改革,需要运用法律适用技术消解规范不和谐,并进一步创新地方政府环评审批立法。  相似文献   

9.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实行可以避免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虽然我国的公众参与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众参与机制,必将促使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大同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介绍了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方法和评价重点,并从生态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地表水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容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各级政策也更加关注到统筹城乡发展的范畴,特别是村庄规划,它直接影响广大农村长远发展的方向,决定农村能否抓住历史机遇,改变现状和命运。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内涵及其必要性,并着重分析了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程序、范围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涉及公众层面多、开发程度高而显得较为脆弱、但又以追求人和自然协调为主要目标的生态工业园区而言,公众参与更为重要.以上海市莘庄工业区为例,从公众角度分析生态工业区的建设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以便于针对性地提出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彭阳 《科技信息》2012,(14):208-209
本文以某工程为例,对其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进行了探讨。为今后类似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地让公众参与环评实践,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公众参与不仅要真正做到以环境保护为初衷,更要转变人们的意识和观念,使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具有同等的参与权、分配权和发展权,加强公众参与的力度,形成要求决策者遵守环境合理性、透明性、民主性和科学性等决策要求的强大社会压力,进一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6.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尚斌 《甘肃科技》2009,25(12):45-48
分析了我国在规划制定、项目建设方面环境影响评价中有关公众参与的立法状况、实践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借鉴国外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公众参与的经验,对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途径和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所形成的共识之一便是对开发和利用环境行为所产生的环境质量下降或者环境破坏等应当事前采取预防、分析和防范措施,以避免、消除由此可能带来的环境损害。同时民主法治理念在法制发展中的进一步渗透,使得公众参与原则在继预防原则之后成为保障环境权利保护的又一利器。对于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框架内的新成员之一——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成为实现环境保护科学化、民主化、广泛化和效率化的有效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公众环境意识急剧上升为一种热切关注、积极参与的环保热情。在各种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广泛发动公众参与,有益于真正发挥环评"环保第一关"的作用。通过大庆至广州国家高速公路江西段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意见的调查,客观地反映了沿线群众的意愿及其所关注的环境问题。对反应比较强烈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环境保护的原则和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9.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将公众参与机制引入环境影响评价的决策和实施过程,客观上增加了公众与环保部门之间的相互理解,起到缓解矛盾及纷争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从阐述环境影响与公众参与机制的相关理论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公众参与机制的现状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就是要保护环境不受影响和破坏。从公众参与对象、内容、方式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对如何搞好公众参与提出了建议,从而使建设项目充分满足公众的愿望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