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掌纹识别方法。首先对掌纹图像经过预处理得到掌纹的感兴趣区域(ROI),然后利用小波包分解的方法对该区域进行掌纹特征的提取,再利用RBF网络的容错能力和较快的收敛性对掌纹图像加以识别。针对香港理工大学掌纹数据库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本算法可以达到很好的识别效果,为掌握识别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不可分小波和LDA的掌纹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可分小波和线性判别分析(LDA)的掌纹特征提取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掌纹灰度图像进行二层小波分解,保留图像的低频段,这样一幅128×128的掌纹图像经过上述小波分解后得到一幅32×32的掌纹子图,图像的维数显著降低,并且减少了光照这一奇异信息变化对识别效果产生的影响,然后利用LDA方法进行特征提取.针对PolyU掌纹库的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识别时间,识别率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的掌纹特征提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图像分解和不变矩函数的掌纹特征提取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掌纹ROI灰度图像进行N层二维小波分解,得到3N 1幅子带图像,分别计算每幅子图像的各阶不变矩函数作为特征向量.该算法首次将不变矩理论应用于掌纹识别,可对掌纹ROI灰度图像直接提取特征,去除了如图像增强和纹理细化等预处理算法所带来的消耗,得到的特征向量长度远小于传统算法.作者使用自行采集的数据库对该算法进行实验,获得了98.33%的正确识别率,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小波变换的掌纹特征提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掌纹中不同区域的纹线方向和空间频率代表着掌纹图像内在的特征。为了提取该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原始灰度图像的小波变换的新算法。由于该算法直接对原始的灰度图像进行处理,而无需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例如图像增强、滤波、区域分割、二值化、纹线细化等),因此它与传统的细节特征识别方法相比大大减小了计算消耗。对一个小的掌纹图像数据库,使用K近邻(K-NN)的分类器对算法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很高的分类正确率,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掌纹采集过程中,由于受光照噪声的影响,以及手掌的弓形常常给掌纹采集带来噪声.基于此,提出小波变换子带杂交的一种新颖掌纹识别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小波同层各子带及相邻层子带分解系数的噪声特点,采用基于掌纹图像空间能量加权,再由二维主元分析(Two-di mensional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2DPCA)算法降维、去相关,最终由最小距离分类器完成掌纹识别.基于香港理工大学公布的PolyU掌纹数据库的实验,此算法正确识别率达到100%.同2DPCA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不仅正确识别率较高,识别效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多层次相位相关掌纹识别(HPCPR)算法.先采用改进的结合相关值位置和大小的方法在整体上匹配和对齐掌纹图像,再用分块的加权相位相关法(WPC)精确匹配对齐后的掌纹图像,实现了低定位精度条件下掌纹图像的有效识别.算法综合使用掌纹图像的整体和局部特征,且能更快地对齐待匹配图像.与传统基于相位相关的识别方法相比,该算法既提高了识别的精度,又在识别的效率上获得明显改进.在PolyU掌纹库上的测试结果验证了算法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掌纹采集受外界因素和噪声的影响较大, 传统方法掌纹识别率低、 鲁棒性差等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加权与核主成分分析的掌纹识别算法. 首先采用Curvelet变换对掌纹图像进行分解, 得到不同尺度和角度的轮廓系数, 并对Curvelet系数进行加权融合操作; 然后通过核主成分分析对掌纹特征进行降维处理, 实现特征提取; 最后采用相关向量机实现掌纹匹配, 并采用PolyU掌纹图像对算法的性能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与其他掌纹识别算法相比, 该算法取得的掌纹识别率更高, 且掌纹匹配的时间最短, 可以满足掌纹实时识别要求.  相似文献   

8.
掌纹识别属于相对较新的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利用人手掌上丰富的纹理特征来进行身份识别。掌纹图像的质量是影响掌纹识别性能的关键,因此,由掌纹的特点入手,对掌纹图像采用基于形态学方法进行感兴趣区域(ROI)的分割,为了防止由于采集时手放置位置的旋转或偏移导致的掌纹图像的差异,通过中值滤波、二值化、膨胀腐蚀等操作确定了特殊角点,再利用角点连线确定旋转角度,来旋转掌纹图像。然后对掌纹图像感兴趣的区域采取小波阈值法来去除噪声。最后结合Gabor滤波器的方向性,采用基于二维Gabor滤波器对掌纹纹线的特征进行提取。为了验证所提出的掌纹图像预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在PolyU掌纹图像库上进行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9.
掌纹识别是利用人的手掌图像进行身份鉴别的一种新兴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主成分分析(PCA)、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Gabor小波等则是生物特征识别的常用特征提取方法. 本文采用四种实验方案来比较研究基于PCA以及基于Gabor和PCA的掌纹识别特征提取性能, 用正确识别率和训练时间等参数来对其进行对比分析, 其结果可为掌纹识别系统选择特征提取方法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的虹膜识别算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为了克服基于小波变换过零检测的虹膜识别算法对纹理灰度变化敏感的缺点,利用小波的带通特性和小波变换检测奇异点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的虹膜识别算法。将虹膜纹理分成8个分析带,每个分析带只采用一个合适尺度的小波滤波,然后将滤波结果量化,产生256byte的虹膜特征码,最后利用Hamming距离进行模式匹配。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运算时间约为1s,识别率可达97.04%,可用于实际的身份鉴别系统中。同时,算法具有平移、旋转和缩放不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