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试论英语拟声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中有不少词,是通过模拟各种自然声响而构成的,各种自然声响或者是模拟人的声音或者是模拟物体的声音,这种构词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拟声法或声喻法(onomatopoeia)。Onomatopoeia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词onomapisim,其意为“namemaking”(命名),用拟声法构成的词称作拟声词或象声词onomatope(acho words,imitative words,onomatopoatic words)。拟声造词或喻声造词是一种较简单、较原始的构词法。人类各种语言都有为数不少的象声词或拟声词,英语和汉语概莫能外,在英语和汉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喻声造字法起过重要的作用,今后仍将继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大大地丰富了英语和汉语的语言词汇。例如:英语中ping—pong  相似文献   

2.
刘美灼 《科技信息》2011,(33):366-366,402
语言在科学、社会生产以及文化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要想能够更好地学习英语这一门语言,词汇是最基础的。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曾说过:"没有语法只能表达很少的思想,而没有词汇就什么也不能表达。"可见词汇在体现语言方面有多么重要。现代英语词汇主要是依靠构词法发展起来的,而在所有构词法中,词缀法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它所构成的单词数量最大,是英语扩充词汇的最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修婷婷 《科技信息》2010,(30):I0025-I0025
文章对英语、汉语的构词法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异同,探究原因。指出了研究汉语造字和构词法对于研究英语词汇的益处,找到了一个研究英语词汇的新方法,对英语词汇的教育和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社会的载体,反映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语言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随着科技、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英语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反映特定时期新事物的新词,丰富了英语这一门国际性语言.本文罗列了一些新词,分析了出现这些新词的背景和构词法在新词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陈珊  毕然 《科技信息》2008,(23):226-226
双语教学,是对外开放的产物,是加强与使用英语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进行交流的需要。开展双语教学,就是在课堂上,能够熟练运用汉语、英语两门语言进行学科的教与学,师生共同进入一种的汉语和英语教与学的环境,并熟练地运用汉语和英语进行学科知识上的教学与交流,最终达到师生均能运用两种语言、两种思维方式进行学科学习、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歇后语是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具有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等特点。在文学作品中,歇后语运用得当,可以为作品增色不少。但由于汉语和英语是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体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所以汉语中大量的歇后语,在翻译成英文时,有些可以直译,有些则很难直译。因此,在汉语歇后语的英译问题上,译者应特别注意选取恰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邓红莲 《科技信息》2009,(30):I0124-I0124
服装商标必须印制在服装上,选择词语时自然受到一定的字数限制。而它的语言又属于汉语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受到汉语构词法的制约。服装商标名称语言构成基本上表现为两种形式:词和短语。就汉语构词法而言,它的规则主要体现在音节数量和结构形式两方面,此外本文还探究了其词汇特征,词汇具有古今兼容性,中外灵活性,造词随意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汉语阅读对英语阅读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语言临界值假设以及语言相互依存假设设计了一项实证研究,数据分析表明,英语语言水平制约着汉语阅读能力的迁移,如果英语语言水平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汉语阅读能力向英语阅读迁移;在英语语言临界值中,英语词汇起着重要作用;推理和归纳等高层次的阅读技能受汉语阅读能力的影响最明显;而汉语阅读能力和技巧的不足也影响着正迁移过程,影响英语阅读能力的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9.
上下义关系一度是语义学和二语教学的研究重点。从思维和文化的角度对汉英名词性上下义关系进行分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文化的内在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用“X+3”上下义模型分析语料,发现汉英名词性下义词在基本级和变称级上的构词法有差异。差异表明,汉语文化是综合、直觉和意象的,而英语文化是分析、理智和逻辑的。  相似文献   

10.
吉向红 《科技资讯》2010,(33):167-167
英语词汇量来源广泛,其构词法灵活多样。如果能熟练、巧妙的运用构词法,既可以减少语言学习和使用的盲目性,又可以使语言更生动形象、含蓄幽默,从而达到英语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景劭鑫 《科技信息》2011,(16):153-153
Chinglish,即"中式英语",指带有中文语音、语法、词汇特色的英语。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在使用英语时,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人们往往先用汉语打腹稿或列出中文提纲,再把汉语一句句机械地转换成英语,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具有中国特征的英语,带有明显的汉语痕迹,因而不能被以英语为母语者所接受。这是中国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必然的语言现象。中式英语如何形成以及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怎样避免和修正中式英语,是本文将要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潘华慧外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掌握一门语言的基础上,再学习另外一门语言,这就会产生语言的接触,从而导致各种形式的干扰。在英语学习中,对学生的英语习得过程产生严重干扰的是母语的干扰。因此不管教师在教学中准备得多么充分,为学生提供...  相似文献   

13.
母语阅读和外语阅读的关系一直是研究者们关于外语阅读研究的主要问题,根据语言相互依赖假设和语言阈值假设设计了一项实证研究,数据分析表明,如果英语语言水平达到一定的阈值,已培养好的汉语阅读技能能够向英语阅读技能迁移,英语语言水平制约着汉语阅读技能的迁移。推理和归纳等高层次的阅读技能受汉语阅读技能的影响最明显;在英语阅读能力提高中,英语词汇起着重要作用;而汉语阅读能力和技巧的不足也影响着正迁移过程,影响英语阅读能力的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4.
李古锐 《科技信息》2010,(8):284-284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交际工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工具的能力。当前绝大多数职高英语教师感觉教学难度很大,经常性抱怨学生基础很差,有很多教师干脆把有限的课堂时间大部分或全部花在词语解释、中文翻译、语法讲解和归纳规则上,大量使用汉语来教英语,这样就很难说是把英语课上成真正的英语课。以教师自我为主体,忽视学生自主学习,忽略学生的语言实践,这就导致了英语课上英语气氛不浓,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淡,同时也影响了英语教师自身英语水平的提高。所以要增加英语课上使用英语的比例,多用英语来教英语。本文拟就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用英语教英语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张淑贤 《科技信息》2008,(33):288-289
通过汉语的紧缩句及其在英语中的表达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英.汉语句子在语言运用中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将有利于两种语言的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语言现象是千变万化的,要想任何两种语言什么都一模一样,那是不可能的.但人们既要交往,就可从普通语言学的角度,尽量去求同存异,倒可提高其效率。有趣的是,有时候从某种语言的某一现象去考察另一种语言,颇能奏效,但反过来做就不一定了。本文从汉语的补语去考察英语,就比从英语中去寻找汉语的规律要简便得多。首先应指出,英语的补语和汉语的补语并不是一码事儿。英语的补语是复合宾语(或复合主语)的后一部分。这后一部分或表示前一部分所代表的人或东西所做的动作;或与前一  相似文献   

17.
运用比较法,通过分类举例、对比分析,发现汉、日语合成词都包含重叠式、派生式和复合式三种构词法,且三种构词法皆有异同。从重叠式构词法来看,两者构成的词类都较为多样,但汉语构词方式多样,而日语较为单一;从派生式构词法来看,两者分类一致且都有不少后缀具有改变词根词性的功能,但日语的前缀和后缀较为多样,汉语有些前缀可以起到改变词根词性的作用,而日语没有;从复合式构词法来看,两者都以此构词方式为主,且都可根据词根语素之间的语法关系进行分类,但日语复合词的构成较为复杂,其词性一般由后一个词来决定,且有时会出现语音或语调的变化,而汉语则不然。  相似文献   

18.
回译:英语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译不仅是翻译的一项技能,也是学习英语的有效手段.通过英汉语间的回译练习,学习者可以全方位对比英汉语语言文化,熟练掌握多种工具进行英语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汉语四字词组是汉语言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是英语语言所没有的,因此给翻译者带来极大的难度。在汉语四字词组的英译中要从内容和形式入手,注重其作为语言工具的交际功能,采取直译或意译的方法,也可以借用英语修辞手段或英语习语。四字词组的英译应是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20.
在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理论指导下,对汉语及英语中的人体词"头"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基于相同或是相似的生活经验,"头"在汉语、英语中有许多共同的语义范畴,但由于各自的历史、文化等诸多差异,人体隐喻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也会出现不对应的情况。通过身体部位器官隐喻分析可以更加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内涵,据此进一步发掘语言、词汇与文化各个层面上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