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三坐标曲面加工中由于离散直线逼近导致的加工误差问题进行了研究.从分析刀具的三维线性包络运动出发,得出了适用于多种类型刀具的加工误差估计的通用表达式,该误差在曲面法线方向定义,是较精确的轮廓加工误差.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能较严格满足给定精度要求的走刀步长计算式,给出了提高算法效率的措施,并以实例验证了该算法对误差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异型曲面的加工问题,引入了斜等距曲面的概念,并对其性质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锥状刀具磨削异型曲面的数学模型。根据被加工的曲面特征,通过计算机模拟其加工过程,来寻求最优的刀轴运动轨迹和刀具几何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3.
多轴数控砂带磨削刀具轨迹优化是复杂曲面加工领域的难点之一.本文以复杂曲面多轴数控砂带模削刀具轨迹优化为对象,建立了以刀具效率、刀具路径长度和加工时间为目标的优化目标函数.通过分析砂带模削宽行和弹性加工特点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提出了考虑磨削过程中的刀具变形与砂带磨损,建立误差补偿机制,保持磨削量稳定的自适应优化算法模型,设计了算法步骤.  相似文献   

4.
多点切触加工在复杂凸曲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多点切触加工主要应用于复杂凹曲面这一现状,以汽车顶盖曲面为例,对一般性复杂凸曲面的多点切触加工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利用逆向工程技术由散乱点云数据建立了凸曲面的几何模型,然后利用旋转法对不同走刀方向下的刀位误差分布,以及一些关键参数对刀位误差分布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指出,在对凸曲面进行多点切触加工时,一般只有使圆环面刀具沿着凸曲面的最大主曲率方向进给,刀具表面和凸曲面之间才有可能达到两点切触,这和凹曲面多点切触加工时的情况是完全相反的.仿真和实际加工表明,将多点切触加工理论应用到复杂凸曲面上,加工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约为UG算法的2.3倍.  相似文献   

5.
空间等半径过渡曲面成形刀纵向加工的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过渡曲面的特性及目前加工方法的缺陷提出了采用成形刀沿纵向加工等半径圆弧过渡曲面的新方法,并给出了刀具轨迹及干涉检查的算法,此方法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用端铣刀在自由曲面上进行3轴数控加工,提出了一种系统的刀具干涉检测方法.加工自由曲面时,刀具干涉可能出现在包括刀具驱动面在内的刀具周围任何区域.提出用检测线代替检测面来寻找加工自由曲面时可能出现刀具干涉的方法,可极大地加快检测过程,改善加工精度和可靠性,而且有利于产品的几何设计和指导影响加工效率的刀具选择.研究表明,所提的方法和算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7.
基于空间曲面共轭原理,建立螺旋锥齿轮的齿面矢量方程,由空间坐标系的变换,确定出刀具相对工件的位置和姿态,实现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在综合考虑齿面形状、刀具形态及机床结构等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五坐标螺旋锥齿轮面NC过程插补误差,建立考虑齿面NC插补误差的螺旋齿轮数控加工方法,计算结果与加工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组合曲面NC加工中刀具干涉的检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组合曲面NC加工刀具干涉的类型,特性及其产生的充要条件,阐述了刀具干涉的主要检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庞勇 《科技资讯》2006,(5):29-30
数控加工是通过计算机控制刀具做精确的切削加工运动,与传统的机加工工艺有较大的区别。曲面数控加工刀具轨迹的生成,组合曲面的粗、精加工,刀具轨迹优化、干涉处理、切削过程动态仿真一直是在CAD/CAM系统中实现数控编程的关键技术。本文主要介绍数控加工的一般工艺技术和关键工艺要点。主要包括:进刀与退刀工艺规划、粗加工工艺、残留区域加工工艺、精加工工艺和动态仿真。  相似文献   

10.
组合曲面加工无干涉刀具路径的产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由NURBS曲面及解析曲面元素构成的组合曲面数控加工无干涉刀具路径的生成方法,该方法将组合曲面加工中的干涉分为两种:一种是构成组合曲面的各曲面元素间的干涉、另一种是曲面元素自身的干涉,对于第一种干涉,通过曲面裁剪构造组合曲面的等距面而得到消除;第二种干涉则通过消除轨迹线自身的相交部分而得到消除。  相似文献   

11.
前馈控制方法在非轴对称表面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非轴对称曲面的车削加工控制中压陶瓷伺服刀架的滞后问题,消除加工中的滞后误差,在分析压电陶瓷刀具迟滞缺点的基础上建立了3种消除迟滞误差的前馈控制数据模型,即:升压模型,峰值降压模型及任意点降压模型,用这些数字模型进行补偿加工实验,最大位移误差为0.05um,补偿前后的加工精度对比表明,采用前馈控制补偿的加工方法能够大大降低加工中的迟滞误差,提高非轴对称曲面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由直接插补和离散NC编程组成的组合自由曲面混合数控加工方法,并给出了三种自适应策略:加工区域的自适应分割、用于生成无干涉刀具轨迹的曲面自适应三角化和沿曲面/曲面交线自适应步长加工。  相似文献   

13.
针对平底刀加工复杂自由曲面,从刀具与曲面的干涉特征分析入手,提出了“无刀底干涉→无曲率、刀杆干涉”的刀具干涉避免策略,并阐述了相应的刀轴矢量调整方法.实例分析表明,算法的应用不仅能快速、有效地解决平底刀加工自由曲面的干涉问题,而且也能促进自由曲面加工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复杂螺旋曲面加工误差问题,开展了对其空间包络铣刀位轨迹算法的研究。研究中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数 值计算方法,将加工过程中刀具工件的动态啮合关系通过时间离散和空间离散转换成一个空间几何问题,通过建立 刀具回转面与工件螺旋面的空间三维模型,并推导实现刀具工件啮合关系的坐标转换矩阵,并将刀具与工件两曲面 的最小有向距离的求解转变为一个二维问题,最终建立了刀位轨迹仿真算法,获得了编制数控代码的参数信息。试样 加工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得到刀位轨迹参数进而编制的数控加工程序,能够加工出满足精度要求的螺旋面。同时也 分析了加工廓形误差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组合曲面NC加工中刀具干涉的类型、特性及其产生的充要条件,阐述了刀具干涉的主要检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CA141汽车6102型发动机活塞裙部曲面的数控加工问题对复杂曲面零件的数控加工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使用“三次样条插值法”、“牛顿分段插值法”、“拉哥朗日分段插值法”等数学方法建立了零件加工面的数学模型以及刀具刀尖加工轨迹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误差分析及比较.在理论建模的基础上进行数控切削试验,从而得出一些复杂曲面工件数控加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由NURBS曲面及解析曲面元素构成的组合曲面数控加工无干涉刀具路径的生成方法.该方法将组合曲面加工中的干涉分为两种:一种是构成组合曲面的各曲面元素间的干涉;另一种是曲面元素自身的干涉.对于第一种干涉,通过曲面裁剪构造组合曲面的等距面而得到消除;第二种干涉则通过消除轨迹线自身的相交部分而得到消除.  相似文献   

18.
任意曲面叶轮五坐标数控加工刀具轨迹生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任意曲面叶轮五坐标数控加工为背景,根据叶轮的几何形状,提出了一种高效的侧铣加工刀具-鼓锥形刀,基于鼓锥形刀的等残留高度刀具轨迹计算方法,使刀具按相邻轨迹的加工所形成的残留高度相等,加工效率提高,解决了等残留高度法生成刀具轨迹中的核心问题,并对刀具轨迹间距的计算提出了改进算法,计算精度提高,对任意曲面叶轮叶片五坐标数控加工刀具轨迹进行了计算,并与球形刀等参数法作了比较,结果证明,采用鼓锥形刀等残留高度法,所生成的刀具轨迹长度是球形刀等参数法刀具轨迹长度的1/3,加工效率是采用球形刀等参数法的3倍。  相似文献   

19.
针对自由曲面三元叶轮的特点,将鼓锥形刀具引入到三元叶轮粗加工中,提出了基于动态模型的刀位生成算法.该算法引入时间因素,即时计算各时间节点叶轮特征曲面,建立了动态模型模拟加工过程,能真实地反映刀具与叶轮的空间关系,降低了加工病害发生的可能性;采用等距离偏置法生成走刀轨迹,进而计算粗加工刀位信息,并通过干涉检验进行刀位修正.由于鼓锥形刀具与被加工曲面具有良好的曲率匹配性,从而增大了加工带宽,可实现宽行线接触加工.与此同时,通过对进刀深度、偏置距离的合理优化,避免走刀冗余,减少了刀迹总长度,从而提高了加工效率.实例证明由此生成的粗加工刀位具有高效、可靠的特点,效率比同直径球头刀具等距离偏置法提高约27.5%.  相似文献   

20.
复杂螺旋曲面铣削加工的几何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现有加工方法受加工曲面复杂性影响的局限性 ,通过引进刀具的侧倾角参数 ,讨论了一般位置下的成型盘铣刀加工螺旋曲面的铣削加工法 ,分析了刀具与工件作共轭运动时的接触点轨迹的几何特性 ,并给出了一般位置下的成型盘铣刀加工的计算公式和成型刀加工中产生干涉的一个判别方法。从而扩大了成型盘铣刀加工螺旋曲面的种类 ,避免刀具与工件的干涉现象 ,克服了现有成型刀加工方法的局限性 ;同时为五坐标数控加工螺旋曲面提供了合理的接触点轨迹 ,提高螺旋曲面加工的精度。并通过实例说明了这一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