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导出了各向异性吸波材料的反射系数公式;通过理论分析讨论了各向异性吸波材料对电磁波的反射特性;由各向异性吸波材料的反射系数公式可导出各向同性吸波材料的反射系数公式.  相似文献   

2.
单轴各向异性吸波材料对斜入射电磁波的反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由单轴各向异性媒质中的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导出了单轴各向异性吸波材料对斜入射电磁波的反射系数公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单轴各向异性吸波材料的斜入射特性,得到负单轴RAM的吸波性能优于正单轴RAM的吸波性能及负单轴RAM的吸波性能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横向参数等结论。  相似文献   

3.
雷达吸波材料对斜入射电磁波的反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电磁场理论出发导邮了电磁波斜入射时多层RAM的反射系数公式;讨论了所导出公式与其他反射系数公式的关系;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电磁波的入射角、极化状态等对反射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单轴各向异性吸波材料对斜入射电磁波的反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单轴各向异性媒质中的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导出了单轴各向异性吸波材料对斜入射电磁波的反射系数公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单轴各向异性吸波材料的斜入射特性,得到负单轴RAM的吸波性能优于正单轴RAM的吸波性能及负单轴RAM的吸波性能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横向参数等结论.  相似文献   

5.
从电磁场理论出发导出了电磁波斜入射时多层RAM的反射系数公式;讨论了所导出公式与其他反射系数公式的关系;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电磁波的入射角、极化状态等对反射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无导电衬底单轴吸波材料的反射和透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出了无导电衬底单轴各向异性吸波材料对斜入射电磁波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公式,分析了极化方式、入射角及材料电磁参数等对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的影响;得到关于无导电衬底单轴各向异性吸波材料对斜入射电磁波的反射和透射特性的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7.
导出了无导电衬底单轴各向异性吸波材料对斜入射电磁波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公式;分析了极化方式、入射角及材料电磁参数等对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的影响;得到关于无导电衬底单轴各向异性吸波材料对斜入射电磁波的反射和透射特性的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8.
利用人工结构表面改善纳米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如何利用金属人工结构表面(Meta-surface,MS)的频率特性来改善纳米吸波材料的低频吸波性能.利用等效电路和传输线理论分析了MS和纳米吸波材料涂层双层结构的微波反射特性.采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电磁波全波分析软件设计并仿真分析了MS的结构和尺寸,实际制作了MS和纳米吸波材料涂层双层结构,测量了微波反射性能.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表明,利用MS可以明显改善纳米吸波材料涂层的吸波性能,改善纳米吸波材料的低频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9.
研究电磁波在单涂层吸波材料中的传输特性及其单层吸波材料的设计原则,从而导出了电磁参量匹配的通用解析式。  相似文献   

10.
吸波材料是隐身技术的关键材料,随着近年来隐身技术的迅猛发展,吸波材料的研究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文中探讨了两种单层吸波材料吸波性能的计算方法,并比较了两种方法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雷达吸波材料反射率的现场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吸波材料(radar absorbing material,RAM)反射率的大小是衡量吸波材料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提出一种对雷达吸波材料反射率进行现场测量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六端口矢量反射计与H面喇叭测量探头相结合,并配合现代电子计算机及Matlab软件对测量系统进行校准与数据处理,最终成功实现雷达吸波材料反射率的现场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切实可行,精度满足工程需要,又一次拓宽了六端口测量技术这一经典理论的应用领域,并且在六端口系统的校准方面提出一种简单快捷的校准方法.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校准精度上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新型结构吸波材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碳毡为骨架,通过沉积镍或镍铁合金,辅之以传统吸收剂,获得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并具有良好吸收性能的结构吸波材料,研究表明,呈网状结构的金属镀层,配合以碳黑和少量铁氧体添加剂,可以在8-18GHz的波段上实现6.8GHz的10dB以上吸波带宽。  相似文献   

13.
电磁污染与电磁波吸收材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磁污染已成为首屈一指的物理污染 .介绍了电磁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其机制 ,述概了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究现状和一些新的研究方向 .  相似文献   

14.
纳米吸波材料及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纳米材料特殊的结构特征及其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得纳米材料具有极好的吸波特性。文章从纳米材料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纳米吸波材料的性能特点,阐述了其吸波机理;介绍了各种纳米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电磁波吸收和反射的基本理论,在探讨核壳粒子复合材料的等效电磁参数的基础上,针对核壳粒子复合材料的电磁波吸收层的吸波特征及其厚度的优化设计展开研究.分别探讨了由核壳粒子复合材料组成的单层和双层电磁波吸收层的吸波特征,给出不同入射角下功率反射系数与电磁波波长以及吸收层厚度之间的关系,确定其最佳电磁波吸收厚度.通过比较可以得出在同等条件下,含核壳粒子吸收层的吸收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常规材料吸收层.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双频带电磁超介质吸波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双频带特性的电磁超介质吸波材料.在微波段9-18 GHz利用自由空问法对材料的电磁特性即:反射系数S_(11)和透射系数S_(21)进行测量.透射系数S_(21)在整个频率范围内小于-15 dB;反射系数S_(11)在9.5 GHz和16.5 GHz附近分别为-16 dB和-12 dB.透射系数和两个频率点的反射系数的实验测量值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显示了该材料具有非常强的双频带吸波特性.  相似文献   

17.
多涂层吸波体的计算机智能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用于均匀介质电磁波多层吸波体设计的一种智能化CAD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对入射波进行模拟跟踪计算,并采用单纯形法对计算结果进行自动优化,完成对多层吸波材料的优选、分层组配,也可以对现有材料进行理论预测。  相似文献   

18.
利用传输矩阵法研究了含各向异性人工材料的一维结构的电磁波吸收特性,分析了入射波频率、极化方向、入射角以及材料厚度对电磁波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波垂直入射到单层各向异性人工材料中,尽管s波和p波的吸收率极大值出现在不同的频率,但两种波的吸收率随层厚增大的变化规律一致.斜入射时,不管入射角如何变化,s波和p波的吸收率都随着层厚的增大而趋于定值,该极限值由入射角决定.改变入射波频率,当某一频率对应磁导率张量的矩阵元的实部为负值,对应极化波的吸收率随层厚的增大而趋于定值;当磁导率张量的矩阵元的实部为正值,对应极化波的吸收率随层厚的增大而振荡,且峰值出现在层厚为λ/2的整数倍时.含各向异性人工材料的三层结构的吸收率优于单层结构.以上结论可为使用各向异性人工材料制作电磁波吸收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传统型和新型吸波材料吸波原理、材料种类及其特点以及应用现状,指出了吸波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雷达吸波材料能够有效地抑制透射波和反射波,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隐身、电磁屏蔽和兼容以及无线通信等领域。受制于材料的电磁频散特性,传统吸波材料的宽带低频吸波性能难以进一步提高。近年来,随着超材料结构设计的不断发展,基于超材料构架设计实现的宽带电磁吸波,由于具有更加灵活的电磁调控能力,因而在其电磁性能提升方面具有更大拓展空间。围绕雷达吸波超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电磁吸波超材料的发展背景、设计原理和性能表征方面的内容,着重介绍了基于多谐振叠加吸波结构、超材料与传统材料复合吸波结构、三维阵列吸波结构以及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吸波结构设计的宽带雷达吸波超材料,并对于未来雷达吸波超材料的发展趋势做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