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四种植物生长激素对海带雌配子体克隆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海带雌配子体克隆LH10品系为材料,用4种植物生长激素:三十烷醇(TA)、2,4-二氯苯氧乙酸(2,4-D)、吲哚乙酸(IAA)和腐植酸钠加以处理,以 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最佳生长浓度分别为:TA,0.01mg/L;2,4-D0.5mg/L;IAA,0.5mg/L;腐植酸钠,0.5mg/L最佳发育浓度分别为:TA,0.01mg/L;2,4-D,1mg/L;IAA0.1mg/L^-  相似文献   

2.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微量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测硒的最佳条件,啵长196.0nm,KBH4浓度2.5%,1mol·L-1盐酸介质,相对标准偏差(n=8)5.0%,加标回收率94.9%~105.0%,检出限为1.0×10-4ug·mL-1,方法适用于矿泉水和生活饮用水中微量硒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采用流动注射技术研究了L-酪氨酸-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体系的化学发光行为,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诸因素进行了实验和探讨.建立了化学发光法测定L-酪氨酸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3.8×10-7g/mL,线性范围为1.0×10-6~1.0×10-4g/mL.对合成试样中的三种浓度的L-酪氨酸测定的回收率在97%~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  相似文献   

4.
铍—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Brij—35的显色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铍-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Brij-35胶束显色反应的最佳形成条件,在pH8.3-9.5的弱碱性介质中,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是548nm,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是1.42×10^5L.mol^-1,cm^-1,铍量在0-1.6μgBe/25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5.
利用异烟肼可增强次氯酸钠-鲁米诺体系的化学发光,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新的异烟肼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异烟肼在8.0×10-6~1.0×10-8g/mL浓度范围内与化学发光信号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7×10-9g/mL.RSD为1.9%(n=11,cs=5×10-7g/mL).  相似文献   

6.
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LS存在下,研究了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酚(简称3,5-diCl-DMPAP)与锌反应的适宜显色条件.结果表明,在pH为6.0~10.0范围内,锌(Ⅱ)与试剂形成1∶2的紫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6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105L·mol-1·cm-1,锌浓度在0~6.0μg/10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地质化探样品和镁合金中微量锌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当离子强度调度剂为0.1mol.L^-1KCl,溶液PH值为5时,在2.5ml0.02mol.L^-1的磺基水杨酸存在下,测定Ca^2+离子的最低浓度为1.0*10^-5mol.L^-1。  相似文献   

8.
以陕西关中地区健康秦川牛血清为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水平电泳,中pH凝胶系统分离Es同工酶,检出了5~6条酶带、酶谱有两种形式。用高pH凝胶系统盘电泳分离LDH同工酶,谱型LDH_1>LDH_2>LDH_3>LDH_4>LDH_5。血清游离氨基酸共16种,其总浓度为36.925mg/100mL,其中必需氨基酸浓度为14.297mg/100mL,支/芳比值为4.07。这一生化分析数据对秦川牛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L-色氨酸-高锰酸钾-H~ 化学发光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能直接氧化L-色氨酸并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信号,发光信号的强度与L-色氨酸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线性,由此建立了L-色氨酸-高锰酸钾-H+化学发光体系测定L-色氨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2.8×10-7g/mLL-色氨酸,线性范围1.0×10-6~8.0×10-5g/mL.试验了常见氨基酸及糖对L-色氨酸测定的干扰情况,方法已用于18氨基酸注射液内L-色氨酸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1-〔(5-溴-2-吡啶)偶氮〕-2-萘酚-6-磺酸(简称5-Br-PAN-S)与锰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在pH=9.0的硼砂-盐酸缓冲溶液中,试剂大吸收波长为568nm,其摩尔吸光系数为2.06×104L·mol-1·cm-1,锰的含量在0~50μg/25mL,符合比尔定律。本法适用于钢铁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以益母草根颈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增殖与分化,分化芽生根,试管苗移栽、定植的研究.结果表明:MS+6-BA 0.5mg·L-1+NAA 0.6mg·L-1+2,4-D1.2mg·L-1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6-BA0.5mg·L-1+NAA0.1mg·L-1+2,4-D 1.5mg·L-1是愈伤组织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6-BA 0.2mg·L-1+NAA 0.1mg·L-1是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和分化芽继代分化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N6+IAA0.2mg·L-1培养基是益母草分化芽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移栽成活率为94.4%;定植成活率为99.1%;定植成活的试管苗保持野生益母草的所有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2,4—D、1AA、1BA、NOA、NAA、2,4,5—T 六种生长素对诱导天仙子花粉胚状体及愈伤组织的效应。实验表明:六种生长素对诱导天仙子花粉胚状体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以1BA、NAA 效率最高,其顺序为1BA、NAA、1AA、NOA、2,4,5—T、2,4—D。同一种生长素不同浓度诱导效应不同,一般低浓度对诱导胚状体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有抑制作用。生长素诱导花粉愈伤组织的效应随不同种类而异,NOA 效应最显著,2,4—D 次之,而1AA、1BA 大多不形成愈伤组织。生长素不同种类和浓度对花粉分化速度和分化途径亦有明显差异,低浓度NOA易分化胚状体,高浓度多形成愈伤组织。又胚状体出现高峰早于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3.
通过愈伤组织诱导途径进行快繁,由茎段诱导愈伤组织阶段和愈伤组织诱导芽阶段的最佳PGR种类和浓度配比分别为2mg/L6-BA+0.5mg/L2,4-D+0.1mg/L NAA、3.0mg/L6-BA+0.1mg/L NAA;通过促进腋芽生枝途径进行快繁,茎节诱导芽阶段最佳PGR种类和浓度配比为1.5mg/L6-BA+0.3mg/L NAA;由芽诱导生根阶段最佳PGR种类和浓度配比为0.1mg/L NAA.  相似文献   

14.
以白花碎米荠的嫩茎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不定芽生根,试管苗的生根继代增殖培养与试管苗的移栽和定植的研究.结果证明:MS+6-BA 1.2 mg/L+2,4-D 1.0 mg/L是嫩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AgNO 31.0 mg/L与1/2MS+AgNO31.0 mg/L+IAA 0.1 mg/L是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把不定芽的下部切口浸到浓度为5 mg/L的NAA溶液中处理约5 min,再将其接种到1/3MS+IAA 0.5 mg/L~0.7 mg/L两种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的方法是不定芽生根培养的理想方法;1/3MS+IAA 0.6 mg/L是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0.1%,定植成活率为96%.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野生白花碎米荠的所有生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15.
以宣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 Nakai)种子的子叶、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子叶诱导实验中,2,4-D比NAA更高效地诱导出愈伤组织,且愈伤组织生长量大,经过继代培养后仍能保持较好的长势.2,4-D与KT组合的效果好干2,4-D与BA的组合.筛选试验表明:MS 2,4-D(1.0 mg/L) KT(0.1 mg/L)对子叶愈伤组织诱导及其生长效果较好.(2)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87%,而子叶的诱导率较低,为69%.虽然NAA的诱导效果较好,但愈伤组织生长速度较慢;2,4-D能高效诱导愈伤组织,但容易出现玻璃化.提高NAA,2,4-D和BA的浓度,愈伤组织呈现水浸状的比例和程度都会相应提高.试验中,2,4-D(0.1 ng/L) BA(0.3 mg/L)处理对胚轴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墨西哥玉米草是与玉米最近野生近缘种之一,可多茬刈割,产量高,品质好,被誉为青饲料之王,在畜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对墨西哥玉米草的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和经济效益.虽然墨西哥玉米草杂交体系已有较多报道,但墨西哥玉米草组培体系却鲜有研究.组培快速繁殖体系是通过生物技术对墨西哥玉米草进行品质改良的基础,因此建立高效的墨西哥玉米草组培快速繁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墨西哥玉米草 8493 种子为实验材料,在含有2,4-D和6-BA的MS培养基上可以诱导幼苗基部的膨大节间,其在黑暗条件下两周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石蜡切片观察显示愈伤组织具备胚性愈伤特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组织培养中水稻种子胚愈伤组织的诱导与2,4-D(2,4-二氯苯氧乙酸)质量浓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2,4-D质量浓度为0.1mg/L时诱导愈伤组织的效率高达88.9%,低质量浓度及高质量浓度的2,4-D则均不适宜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成功建立了用于广亲和基因互作研究的受体杂交水稻F1代测交种的再生体系,并探讨了从愈伤组织分化到再生植株形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为F1代测交种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保护野生资源和满足药用栽培的需求,以隔山消的嫩茎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不定芽生根、试管苗的生根继代增殖、移栽和定植的研究,建立起嫩茎无性系。结果证明:MS+ZT 0.2 mg/L+2,4-D 2.0 mg/L是嫩茎愈伤组织生长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AgNO30.6 mg/L+NAA 0.1mg/L+ZT 0.6 mg/L是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ABT2号0.8 mg/L+IAA 0.3 mg/L是不定芽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ABT2号0.6 mg/L+IAA 0.2 mg/L是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1.9%;定植成活率为98%;定植的试管苗长势旺盛、根系非常发达,保持了隔山消的所有植物学性状,翌年鲜块根增收37%。  相似文献   

19.
红叶李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培养红叶李的不同外植体,建立适宜的组织培养条件和快繁技术,为红叶李的组培繁殖提供技术参考。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以茎尖、腋芽、茎段和叶片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结果表明:茎尖和腋芽既能诱导芽的生长又能诱导愈伤组织,且诱导效果较好,而茎段仅能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叶片的诱导效果不明显。BA1.0mg/L 2,4-D0.5~2.0mg/L组合的诱导效果最佳,单芽在BA1.0mg/L IBA0.5~2.0mg/L培养基中继代培养都能诱导产生丛芽,诱导率达70%。  相似文献   

20.
用均匀设计法优化瓜尔豆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瓜尔豆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采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激素水平、蔗糖浓度和活性炭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通过建立模型表明,瓜尔豆子叶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高于下胚轴;2,4-D和蔗糖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呈正相关性作用,且外植体、2,4-D和KT浓度三者之间存在很强的交互作用;而活性炭对愈伤组织形成未表现出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