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甲苯为溶剂、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对叔丁基甲苯发生异构化反应.该反应在室温条件下进行,1 h后达到平衡.平衡后.异构化产物中包含67.6%的间叔丁基甲苯和32.4%的对叔丁基甲苯,间叔丁基甲苯和对叔丁基甲苯的回收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2.
以实验室制备的钌基催化剂为基础,对甲苯部分加氢反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反应机理,考察了催化剂的性能、反应体系的组成以及不同反应条件对甲苯部分加氢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蒸气对化学液相沉积硅改性HZSM-5催化剂进行了处理,考察了250~500 ℃时水热处理温度对催化剂在甲苯择形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和对二甲苯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00~350 ℃时的水热处理效果较好,甲苯转化率和对二甲苯选择性分别达到23.5%和96.5%.在高对位选择性的催化剂上,详细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氢气与甲苯进料比和甲苯进料速率对甲苯转化率、对二甲苯选择性和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压、较低温度、低液相空速有利于提高对二甲苯的收率,在反应温度420 ℃、压力2.5 MPa、甲苯的质量空速为1.5 h-1、氢烃摩尔比为2~3的条件下,甲苯转化率为25.8%,选择性为94.1%,对二甲苯收率为10.5%.  相似文献   

4.
TiO2/SiO2 纳米粒子气相光催化降解甲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以TiO2/SiO2纳米粒子为催化剂, 研究了甲苯的初始浓度、 氧气和水蒸气含量及光强等对其光催化氧化降解的影响. 甲苯初始反应速率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最终趋于稳定. 氧气含量增加, 甲苯反应速率增大, 氧气含量增至18%时, 抑制反应速率增加. 水分子含量对甲苯反应速率的影响也有最佳值0.2%(体积比). 甲苯的反应速率随光强增加而增大, 在3 mW/cm2时, 反应速率趋于定值. 采用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得到甲苯光催化降解的反应速率常数和吸附常数, 并通过FI-RT和GC-MS初步确定了反应产物.  相似文献   

5.
以硫酸二甲酯为烷基化剂,与间甲酚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合成间甲苯甲醚,系统地研究了反应物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间甲苯甲醚产率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其产率可达99%.  相似文献   

6.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作为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式,研究了湿度在介质阻挡放电降解甲苯中的影响,考察了不同背景气氛以及有无催化剂时湿度对甲苯去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催化剂以及反应气氛中氧的体积分数为5.00%的N2时,最佳湿度为0.20%.无催化剂以及反应气氛中氧的体积分数为0.05%时,水汽的加入降低了对甲苯的去除效率;反应气氛中氧气的体积分数≥5.00%时,水汽的加入提高了对甲苯的去除效率.当有催化剂存在时,水汽的加入降低了对甲苯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7.
以大庆焦化蜡油为原料,在高压釜中进行悬浮床加氢反应,并对反应后产物进行常减压蒸馏,切割馏分范围为IBP~180℃,180~350℃,350~500℃及大于500℃.考察原料油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加氢裂化反应产物分布和生焦情况.结果表明,悬浮床加氢裂化工艺适合加工焦化蜡油;随着催化剂加入量的增大,反应向降低柴汽比的方向进行;在反应温度为440℃时,反应中没有甲苯不溶物出现;反应温度为450℃时,反应产物中出现了甲苯不溶物,甲苯不溶物的含量随着催化剂加入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氢初压的增加,反应向有利于柴汽比增加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8.
以大庆焦化蜡油为原料,在高压釜中进行悬浮床加氢反应,并对反应后产物进行常减压蒸馏,切割馏分范围为IBP~180℃,180~350℃,350~500℃及大于500℃.考察原料油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加氢裂化反应产物分布和生焦情况.结果表明,悬浮床加氢裂化工艺适合加工焦化蜡油;随着催化剂加入量的增大,反应向降低柴汽比的方向进行;在反应温度为440℃时,反应中没有甲苯不溶物出现;反应温度为450℃时,反应产物中出现了甲苯不溶物,甲苯不溶物的含量随着催化剂加入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氢初压的增加,反应向有利于柴汽比增加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9.
1,3,5-三甲苯联产1,2,4,5-四甲苯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了异构化和烷基化反应联合生产高纯1,3,5-三甲苯联产1,2,4,5-四甲苯的新工艺,确定了异构化和烷基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主要研究了三甲苯异构化的初始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平衡和烷基化反应对甲乙苯的消除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混合芳烃为原料进行异构化和烷基化反应联合法生产1,3,5-三甲苯联产1,2,4,5-四甲苯的新工艺。此工艺已实现了1,3,5-三甲苯600t/年的工业化生产,产品纯度为98.5%,效益显。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发现对甲苯磺酰肼涉及的偶联反应具有明显的溶剂效应.当对甲苯磺酰肼在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热时,可以通过自身还原偶联得到对甲苯二硫醚;当溶剂为乙酸乙酯时,可以通过自身偶联得到S-对甲苯基硫代对甲苯基砜.当用环己烷作溶剂时,通过加入催化剂醋酸铜以及氧化剂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可以有效地减少自身偶联的产物,从而选择性地得到对甲苯磺酰肼与环己烷自由基偶联产物对甲苯环己基砜.该反应提供了一种高效而绿色的含硫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Ni(dpm) 2 Cl2 —CuCl(dpm为Ph2 PCH2 PPh2 )对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与聚氢甲基硅氧烷(PHMS)硅氢加成的催化性能 ,讨论了影响反应的因素 .结果表明 :Ni—Cu催化体系对MMA与PHMS的硅氢加成反应具有一定的催化效果 .硅氢化接枝率可达到 5 0 % .在硅氢加成反应的同时伴随有MMA的热聚合反应发生 .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大 ,反应速率加快 ,接枝率相应增高 ,MMA的热聚合则相应减少 ;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 ,反应速率加快 ,但MMA的热聚合也随之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2.
香豆素合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氟化钾作催化剂,通过Perkin反应来合成香豆素,与其它合成方法相比,此法具有产率高、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等优点.反应物的最佳摩尔比为:氟化钾:水杨醛:乙酸酐=1.8:1.0:3.2.  相似文献   

13.
催化氢化法制备对氨基苯甲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林 《河南科学》2006,24(3):345-346
采用合成氨厂氨合成气代替纯氢气催化氢化对硝基苯甲醚合成对氨基苯甲醚的新工艺,探讨了合成反应条件和对氨基苯甲醚收率的影响规律.在催化剂用量1%,反应温度140℃,反应压力4MPa,反应时间3h的优化工艺条件下,邻氨基苯甲醚的收率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14.
应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扁桃酸,同时采用正交设计法来探讨反应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碱的浓度、催化剂种类对产率的影响.并从理论上解释了反应条件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固液反应球磨制备Fe-Zn和Fe-Sb系金属间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一种固液反应球磨专利技术制备了Fe-Zn和Fe-Sb系列金属间化合物粉末,考察了金属液体中加入与磨球成分相同的金属粉末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并分析讨论了该技术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的机理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用于低温CO催化氧化的Cu-Mn催化剂,对其进行了XRD分析和SEM表征,结果表明非晶态催化剂在室温下显示出良好的氧化活性。在50~80℃范围内研究了CO在所制备Cu-Mn催化剂床层上的催化氧化本征反应动力学,同时测定了CO在Cu-Mn催化剂上的催化反应等温线。结果表明,CO在Cu-Mn催化剂床层上的本征反应是一个表面反应控制的一级催化反应,反应的活化能是43.0kJ.mol-1。  相似文献   

17.
采用苯胺、甲醛、双酚A和酚酞为原料,分别在低温条件和碱性条件合成了两种二元酚型苯并嗯嗪,并用FTIR(KBr压片)和^1H-NMR (CCl3做溶剂)对两种苯并嗯嗪进行结构表征;讨论了反应介质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结果证明:在碱性条件下、反应时间约5h,以二氧六环为溶剂的溶液法合成苯并嗯嗪时,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是一种有效的合成苯并嗯嗪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8.
1-芳基亚胺-1-苯基丙烷与顺丁烯二酸酐在三氯化铝催化下反应可得到两个产物:顺丁烯二酸单酰胺和1-芳基-5-苯基-4-甲基-2-氧代-2,5-二氢吡咯-3-乙酸.还对此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以氯化聚乙烯为原料,氯气和二氧化硫为反应气体气固法合成了氯磺化聚乙烯,研究了气体有效浓度、气体配比、引发方式对氯磺化反应的影响。气体有效浓度增加,氯磺化反应速率增加,氯气和二氧化硫的体积配比以1:1为佳。紫外光可有效引发该反就,但即使在黑暗状态下该反应也可进行。另外,氯化氢对氯磺化反应的速率有促进作用,氧气的存在使氯磺化反应速率提高,而且合成的氯磺化聚乙烯具有更高的硫含量。  相似文献   

20.
从生产促进剂M废树脂中制取促进剂D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业生产促进剂M的废树脂为原料,经过打浆,甲苯萃取、碱溶解、双氧水氧化合成了促进剂DM,平均收率8.3%,初熔点167.1℃,达到国标(GB11408-89)一等品标准.考察了不同分散剂对制备促进剂DM收率的影响,挑选脂肪酸聚氧乙烯酯(99#)作为分散剂,考察反应温度、双氧水滴加时间、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促进剂DM的影响,找到合成促进剂DM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60℃,双氧水滴加时间40min,反应时间2h,分散剂、双氧水、EDT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27%,5%,M的质量浓度为0.15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