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史前文化发达,为礼仪文化起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黄河中下游地区礼仪制度形成于龙山文化中晚期,完备于夏商时期,在埋葬制度、祭祀礼仪、王权制度等方面独具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中国这广袤的大地上,由于经济大潮的升腾,由于改革开放,传统礼仪和输入礼仪相互冲撞、融汇、扬弃,正在逐步形成新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因此,对全民进行崭新的礼仪文化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具备基本的社交礼仪知识并掌握必要的社交礼仪技巧,对有志于立足社会并求得发展的现代大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大学生在社交礼仪方面的现状,分析了导致大学生社交礼仪知识匮乏的原因,反思了高等教育在大学生社交礼仪教育方面的缺陷。结合知识掌握过程的理论和目前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应针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社交礼仪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和自由性,也对大学生礼仪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网络礼仪教育,成为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新课题。作为教育者,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网络礼仪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礼仪是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修养表现之一,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培养大学生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文明素养,是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少数大学生礼仪知识缺乏,言行失弄慨象较多。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在蓝靛瑶的日常社会中,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通常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为之举行相应的礼式,如诞生礼、翁花礼仪、要斗礼仪、度师礼仪等,以示祝福。通过对各种礼仪的过程及所用祭品的展现,反映出在蓝靛瑶族的深层观念中,“花”是人的生命的象征;“斗”是生命最重要的滋养物;女子在人的生命的“养”中,具有比男子更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在蓝靛瑶的日常社会中,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通常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为主举行相应的礼式,如诞生礼、翁花礼仪、要斗礼仪、度师礼仪等,以示祝福。通过对各种礼仪的过程及所用祭品的展现,反映出在蓝靛瑶族的深层观念中,“花”是人的生命的象征;“斗”是生命最重要的滋养物;女子在人的生命的“养”中,具有比男子更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现代礼仪是在继承古代礼仪和吸收外国适用礼仪基础上的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现代礼仪的实质是取悦交际对象友善他人,其本质问题是道德修养。礼仪写作是现代礼仪的重要内容,当今大学生必须加强现代礼仪写作教育。  相似文献   

9.
面试是寻找工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面试的成功与否,与一个人自身的礼仪修养,以及他在面试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主要从仪容仪表、服饰打扮、神情举止、言谈等方面阐述了面试过程中应该具备的礼仪修养和如何正确运用礼仪规范,以达面试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对赛场上裁判员的仪容礼仪、仪表礼仪、行为举止礼仪、赛场执法礼仪进行了阐述,认为裁判员在赛场上良好的礼仪表现,对运动员和观众有积极的影响,在田径赛事中,裁判员的礼仪要做到以下几点:裁判员上场前要整理好自己的仪容,上场后要充满激情,给运动员、观众以良好的形象;赛场上,言行要符合裁判员的身份,举止要优雅,做到让运动员、教练员、观众满意;对待裁判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效率,执裁要做到“高规格、严要求”,每场比赛、每个细节都一丝不苟.  相似文献   

11.
人生礼仪是一个人一生中在不同年龄阶段所举行的仪式。在壮族的传统文化中,人生礼仪主要由诞生礼、婚礼、寿礼、葬礼构成。文章拟在对壮族人生礼仪的主要内容作简单归纳介绍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在人生礼仪中所体现出来的壮族人的生死观念、社会伦理观以及贯穿于各人生礼仪中的人际馈赠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自古以来都崇尚礼仪,在夏朝以前就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在商末周初,已基本形成。进入春秋战国,出现了孔子、孟子、荀予等思想巨人,发展和改革了礼仪的理论。自秦汉以来,礼仪得到不断强化,并为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了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工具。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对封建礼教展开了激烈批判,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礼仪中的精华得到了一定的发扬,但十年动乱给礼仪造成了一场浩劫。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同世界交往的目益频繁,形成了重建礼仪的热潮。礼仪的重建,需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需要借鉴西方文明成果,形成一个完整而融合的全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教师职业与教育环境都需要教师讲究礼仪修养。教师学习礼仪知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懂礼仪、讲礼仪,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礼貌修养,有益于建立公正、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符合课改理念,潜移默化中能影响学生的文明度。  相似文献   

14.
礼仪是现代文明的具体表现,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形式.把礼仪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结合起来,寓礼仪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寓礼仪教育于阵地建设之中,寓礼仪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以自我教育为主,自评互评结合,及时表彰鼓励等.  相似文献   

15.
谈西方礼仪的基本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仪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产物,其本质是文化,是一种文化的特殊形态,由于各个国家,特别是欧美等西方国家与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发展状况不同,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不同,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不同,民族心理品质和思维方式不同,语言文字和价值观念不同,因此形成各具特色的礼仪文化。西方礼仪基本特色有4个方面:一是女士优先,二是尊重隐私,三是表露坦率,四是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礼仪与职业道德的内在涵义,作为馆员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实践礼仪与职业道德的价值,在当今社会里,对馆员进行礼仪与道德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维护和体现人的尊严是礼仪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7.
礼仪具有人文性、社会性和道德性的本质属性,是人之为人的类特征,是社会性生活的必需,也是道德的外化形式。礼仪修养以“至诚”的心态为核心,以行为习惯的养成为途径,认识和运用礼仪要注重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职业学校礼仪教育亟须加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礼仪,是人类明的重要表现,是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各类职业学校学生讲明、重礼仪的表现并不理想。只有认清现状,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9.
礼仪是一种教养,代表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思想修养、交际能力等。加强中职学生的礼仪教育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中职学生在礼仪方面存在明显的缺失现象,这一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中职学生礼仪方面缺失现象、彤成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对中职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佟英娟 《科技信息》2012,(35):272+337-I0272,I0337
提升图书馆馆员的礼仪素质和服务技能是新时期对图书馆人员的要求,馆员在为读者服务过程中的行为举止、言谈态度都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整体形象。确立图书馆的服务准则,提升馆员的礼仪素养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提升图书馆馆员礼仪素养要加强学习,把礼仪素养纳入工作考核指标,营造文明礼貌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