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者,流动之空气也。能流动之空气,当充斥寰宇,除非密封的真空系统,空气无处不在。风乍起,随温湿条件而变强弱或改方向。若为东风,随季节可变为南风或北风甚至西风,此自然之理;此理当可推演至入世。入世之“风”,较自然之风更见复杂。置身校园,亲眼见教“风”不良等引发的学“风”不正。流行日久,便不难发现校“风”之恶变。  相似文献   

2.
智力拼盘     
泳装警官对打扮入时的女士说:“小姐,你不知道吗?在这海滩上,不准穿两截的泳装。”“既然如此,那你认为我把哪截脱掉比较合适呢?”改行法官:“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我不想再在这里见到你了。”小偷:“怎么,先生,你要改行吗?”如此球员某俱乐部招兵买马,一球员前去试训。试训完后  相似文献   

3.
好色是人的天性,男人如此,所有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千古佳句,女人亦如此,因而今天的成语词典里有一条“看杀卫王玠”。论好色的本事,历史上因此出名的女人比比皆是,比如南北朝的山阴公主一次就向她的皇帝大哥要了三十个男宠,著名的贾南风更是玩一个杀一个。  相似文献   

4.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这是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主任薛凤霞教授精彩医路的真实写照。薛凤霞教授是女性灵魂的工程师,是爱的播种者,她三十余年如一日,精医为民,尚德为医,把汗水和青春一并根植于妇产科事业。  相似文献   

5.
关于人类的毛皮问题,至今仍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还需要科学家们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人类的祖先——类人猿是全身长毛的,而现在的人类只在头部、腋部和阴部等少数几个地方才保留着毛。因此,有的生物学家就称人类为“裸猿”,意为没有毛皮的猿。人类身上为什么不长毛?大自然出于何种原因,使人类身上的浓毛脱掉了呢?人类身上的浓毛又是什么时候才脱掉的呢?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05,(15):76
警官对打扮入时的女士说:"小姐,你不知道吗?在这海滩上,不准穿两截的泳装." "既然如此,那你认为我把哪截脱掉比较合适呢?"  相似文献   

7.
人生如水     
有一个人总是落魂不得志,便有向他推荐智者。智者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水有什么形状?”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入杯子,这人恍然大悟,“我知道了,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无语,把杯子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悟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摇,轻轻端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下融入沙土,见了。这个人陷入了沉默与思索。智者弯腰抓起一把沙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也是一生!”这个人对智者的话咀嚼良久,高地说:“我知道了,您是通过水告诉,社会处处像一个个规则的容器,人该像水一样,…  相似文献   

8.
虽然我国的心理学教科书中都明确区分了“感觉”和“知觉”,可是,我国的哲学论著却大都把“感觉”和“知觉”混为一谈,鲜有例外者。由于感觉是知觉的“材料”和“组成部分”,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特别是对于正常人来说,感觉总是“立即”“自动地”综合为知觉,人很少有孤立的感觉,这就使感觉和知觉  相似文献   

9.
快活林     
强盗心理有一次,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福·汤姆逊外出归家,天色已晚,他旧大衣内有两千美元,老担心遇到强盗。忽然身后有个戴鸭舌帽的彪形大汉紧紧尾随着他,怎么也甩不掉这个“尾巴”。汤姆逊走着走着,突然转身朝大汉走去,祈求地对大汉说:“先生,发发慈悲给我几角钱吧!我快饿得发昏了,路都走不动了!”大汉一愣,仔细打量着他的旧大衣,嘟囔着说:“倒霉,我还以为你口袋里有几百美元呢!”说着,从  相似文献   

10.
“原子量”和“分子量”还是保留为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子量”和“分子量”这两个词对于学自然科学的人来说,是实在太熟悉了。谁都知道它是指原子和分子的相对质量,而非为重量,定义也十分严格。虽然后来ISO31把它相应命名为“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但人们总觉得它跟“原子量”和“分子量”没有什么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Space”一词的直译就是“空间” ,spacescience和spacephysics分别译为“空间科学”和“空间物理学”。这种译法比较确切和广义 ,且不带有人为的色彩。假如把“space”译成“太空” ,它就仅限于研究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 ,这就把空间科学中比较重要的诸如大气电离层的研究排除在外了。假如把“space”译成“航天” ,这就夹杂着人为的因素 ,“航天科学”和“航天物理学”就变成只有人航行时的研究学问了。尽管有人在中文文字上下了功夫 ,将“space”译成“宇空” ,但它已不完全是“spa…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美国以及欧盟颁布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纲领,国内外Level 3级别无人驾驶(有人监督的无人驾驶)已在多地上路运营。但要迈向脱离“有人”监督的真正无人驾驶(Level 5),仍需面对由“莫拉维克悖论”“长尾效应”以及“主体缺位”带来的归责难题。这也使无人驾驶在发展中面临两难:一方面,出于“人机并行”易引发事故的前提,无人驾驶有拒斥人类主体的需求;另一方面,为解决归责问题,无人驾驶无法将“人”解离出“人-车-路”的传统驾驶体系。对于这一“有人”困境,可能的解决方式是进行主体的分置化处理,即通过对算法设置权或拥有权的规范,满足寻责“有人”的需求,同时,通过大数据预测,提前消解“长尾效应”衍生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的心遗失在了海德堡。”——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城堡的玫瑰色在落日余晖中闪闪发光,在城里小住的歌德跌入了爱慕玛丽安娜·封·威廉姆的苦海之中,他把她变成了他的《东西狄凡》中的“苏莱卡”。诗人在这个小城里徘徊时不由得低低吟唱“我把心遗失了……”其实,不止是歌德,多少人把心里美好的部分留给了海德堡。维克多·雨果关于这座小城也有一句名言:“我来到这个城市10天了……而我不能自拔。”在这样一个轻易地就纠缠了情感的地方,好像每个人都会变成诗人,多少人在内卡河畔汲取了创作灵感?从而使这座小城成为那个时代浪漫主义的神殿。  相似文献   

14.
正成熟似乎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它代表了青春的流失和梦想的褪色。可是,走向成熟是人生的方向,况且,一种持久的平和的幸福人生离不开成熟。1、“轻视异性”能够“轻视”异性,不把异性当回事,这是成熟的标志,所以把它放在第一条,因为它是人生迈向成熟的第一步。这里说“轻视异性”,不是指性别歧视,它既指男人不要把女人当回事,也指女人不要把男人当回事。肤浅的人可能会有肤浅的疑问:不把异性当回  相似文献   

15.
罗曼·罗兰说:“一磅铁只值几文钱,可是经过锤炼就可以制成几千根钟表发条,价值累万。”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天赋(智慧)与创造的辨证关系。每一位大脑正常的人都有着自己的“一磅铁”——天赋。如何使用这“一磅铁”,则呈现出千差万别。人们进行了学习思考,必然会获得知识,形成智慧。至此,则拥有了“一磅铁”。学习的目的即是最终使智慧发挥出效能来。然而,现实是,有的人只把自己的那整磅铁出售,值上几文;有的人把那磅铁锻打成几把镰刀,获得有限的十多元;而有的人则把那磅铁锻造成几千根钟表发条,价值累万。从出售整磅铁到打成几把镰刀,到锻…  相似文献   

16.
苏联“哲学問題”杂志1958年第4期发表了普·费特真珂的“反对关于‘红移’現象的唯心主义捏造”的文章,作者谈到爱因斯坦和勒梅特尔的宇宙模型。这兩人都認为宇宙空间是有限的。勒梅特尔根据“红移”現象即银河以外星云光谱的光譜线都有向红端移动的現象,認为根据多普勒效应,宇宙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06,(5):22-23
误区一:把“不孕症”当成一种疾病来治多数人,包括许多医生,把不孕症看作一种病,甚至在诊断上也写作“不孕症”“原发不孕症”“继发不孕”“男性不孕“”女性不孕”等。既然是一种病,必然会有治疗此病的药物,由此派生出许多治疗不孕症的方法和药物,比如各种助孕丸、种子丸、保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仿真和计算机工业界以及心理学界最时髦和玄妙的术语恐怕就是VR——virtual reality。要信、达、雅地把VR译成汉语,理应先了解其含义。可惜VR至今尚无一致公认的定义,却有一些相近的术语,诸如virtual environment、artificial reality和synthetic environment。有人不严谨地把VR定义为:使受试人不与真实外界接触地完全身临人造世界”。但这显然不够准确,环形银幕立体电影早就达到这个水平。VR不仅使人在视觉、听觉等感官上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还能使人与这种人造世界交流信息,相互作用。VR强调具有I3——(身)临(其)境性(Immersion)、交互(作用、交流信息)性(Interactivity)和想像(幻觉)(Imagination)。因此,可以按功能把VR定义为“一种使人感官上置身(计算机产生的)人造世界,不与真实外界接触而产生身临其境感觉,并能与其交流信息相互作用的综合应用技术。”可以看出,VR与仿真(模拟)的差别模糊而微妙。在讨论VR的发展时,往往把1982年美国空军启用的视景耦合机载系统模拟器(VCASS)作为典型应用实例,它那形同怪物的头盔显示器则成为VR的象征。这不仅说明VR与仿真的渊源关系,也说明从军用飞机头盔显示器演变出的VR头盔显示器作为实现临境性、交互性和想像(I3)的工具所占的重要地位。简言之,VR脱胎于仿真,仿真在向VR发展,二者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实际上很多完善的仿真系统似乎可以归类于VR,而从分类学角度考虑VR则应归类于仿真。由此我认为,VR译为“幻真”较好。幻真即“感觉和想像上像真实存在”之意,使人联想到仿真。“幻”字既有虚拟、非实在之意,也强调了想像和幻觉。真诚地讲,“幻真”与“灵境”“临境”“虚拟现实”“虚拟实在”和“虚真实”等译名并无当年把The milky way译为“牛奶路”与“银河”那样的错与对之别,只是觉得“虚拟现实”过于大白话,而“灵境”有点文气。有人担心“灵境”会使人联想到“灵学”甚至“迷信”,却不担心“虚拟现实”会使人联想到“制造假货”。科技术语是严肃的学术问题,只能依靠严格的定义来规范。应当指出,VR是一个集合概念。而集合概念是“把同类对象集合为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的概念,它只适用于该整体,不适用于构成该整体的个体。”那种认为把VR译为“灵境”,就必须把virtual cockpit译为“灵座舱”的推论显然违反上述原则。换言之,把VR译为“幻真”甚至“灵境”,既可把Vx译为“幻真x”,也不排斥译为“虚拟x”。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09,(15):49-49
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之分。我们常把心理年龄先于生理年龄衰老的人称为“未老先衰”、“老气横秋”等。这是一种笼统的说法,究竟怎样的人属未老先衰,心理学家总结出的心理衰老十大早期信号,可帮我们正确地鉴别。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09,(9):49-49
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之分.我们常把心理年龄先于生理年龄衰老的人称为“未老先衰”、“老气横秋”等。这是一种笼统的说法,究竟怎样的人属未老先衰,心理学家总结出的心理衰老十大早期信号,可帮我们正确地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