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锌钙系磷化液属于室温磷化,形成的磷化膜结晶细致,在其磷化膜层上喷漆或涂塑均可获得细致、光亮的膜层,因此备受广大电镀工作者的青睐.其膜层中钙的含量直接影响到膜层的质量.但磷化膜层中钙的分析未曾见报道,作者拟采用CHCl3 +(NH4)6Mo7O24 溶液萃取分离PO3 -4 ,用偶氮氯膦Ⅲ对Ca2 + 显色进行分光光度法分析,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锌系磷化膜的形成机理,针对锌系中温磷化技术的缺点,采用测量φt曲线的方法研究磷化液中促进剂对磷化膜生长速率的影响。应用XRD对膜的形貌及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研制出一种低温锌系磷化加速剂。实验结果表明,将亚硝酸盐与氯酸盐混合制成复合促进剂,可以缩短成膜时间,降低磷化温度,加快磷化成膜速度,在磷化温度为25℃~35℃,磷化时间为10min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性能良好的磷化膜。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一种涂漆前预处理的磷化剂,它可作为钢铁制件涂漆前的防锈保护膜。并从磷化反应历程分析了影响磷化膜性能的因素,以便更好地掌握磷化成膜条件。  相似文献   

4.
研究在锌系磷化液中加入特效添加剂磷酸脂和多聚磷酸盐混合物,配以氧化剂型加速剂,常温下可提高磷化速度4~5倍,并可获得高质量磷化膜.  相似文献   

5.
根据正交实验各组磷化膜的性能指标,采用膜厚综合评定法确定出了一种常温磷化液的介质组成及相应的工艺参数,并检测分析了磷化膜的均匀性、耐蚀性、膜重等.  相似文献   

6.
Q235钢黑膜磷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满足国内外市场对钢铁黑膜磷化的需求,采用预发黑处理、再磷化技术,研究了常温下Q235钢的黑膜磷化规律,重点讨论了黑膜磷化的几种主要影响因素,如主盐性质、磷化液pH值、磷化次数、辅助成膜剂等因素对Q235钢黑膜磷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主盐性质不同磷化膜黑度不同,pH=3时得到的黑色磷化膜最好,另外,先黑化后磷化工艺可以得到满意的黑色磷化膜,辅助成膜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NaDBS)、平平加(AES)等不利于Q235钢的黑膜磷化.  相似文献   

7.
钢铁表面免水洗锌系磷化膜的常温制备与性能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Q235钢铁试片在以磷酸、氧化锌、钼酸铵等材料组成的锌系磷化液中常温快速磷化后,自然干燥2 h以上,生成免水洗的彩色锌系磷化膜.用XPS对膜层的化学组成及结构进行表征,用SEM和EDS对膜层的形貌和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探讨磷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免水洗的磷化膜,由Fe3 和Zn2 的磷酸盐及少量的钼酸盐等组成,膜晶粒尺寸≤2 μm,膜连续、致密,膜重≥0.9 g/m2,耐3%的NaCl溶液腐蚀约2.0 h,喷涂铁红环氧底漆后检验涂层的附着力达1级,比传统工艺(磷化后水洗)形成的磷化膜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磷酸盐体系对镁合金表面进行磷化处理,并对磷化配方进行优化.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膜层形貌,用极化曲线方法对不同工艺下得到的磷化膜进行耐腐蚀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镁合金表面经过优化配方处理后,磷化膜均匀、细小、致密,膜层主要由锰的磷酸盐构成,富含氧、磷、锰等元素,完全不合Mg和Al.优化配方磷化后的镁合金表面在3.5%NaCl溶液中浸泡24h,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60℃、时间60min、pH值3.  相似文献   

9.
将Fe-W非晶镀层在锌系磷化液中进行磷化处理,表面形成致密的磷化膜,显著提高了镀层在NaCI溶液中的耐蚀性能;采用AES和XPS测定Fe-W磷化膜的成分和化学价态,并对膜层进行了深度剖析。实验结果表明,磷化膜主要由ZeZn2(PO4)2、Zn3(PO4)2及少量Fe2O3、WO3和钼酸盐组成,厚度约为210nm。此外,还探讨了磷化膜的耐蚀机理。  相似文献   

10.
主要讨论了磷化过程中加速剂、配住剂、缓冲剂等对磷化膜形成的影响以及反应机理,并结合实际提出必要的磷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采用化学转化处理的方法,在AZ91D镁合金的表面制备了均匀致密的钙系磷化膜,其中磷化液配方中不含铬、氟及亚硝酸盐等对环境有害的离子.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磷化时间及温度对磷化膜结构和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化时间为20 min,磷化温度为40℃时,所得到的磷化膜的致密性和均匀性较好.与空白基体相比,经磷化处理后的镁合金在3.5 %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用硫酸铜点滴法取代传统中性盐雾实验,检测了磷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对应关系强,而硫酸铜点滴法具有测试时间短、耗资小、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更为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铬酐、磷酸二氢钠、硫酸氢钠、OP-10为主要原料,加入合适的添加剂XY-03B,研究成功了一种锌镀层军绿色钝化工艺,探讨了主要成分和工艺条件对钝化膜质量的影响,检测了钝化膜的有关性能,结果表明:所形成的钝化膜为军绿色,膜层光亮鲜艳,附着力好,装饰性好,耐蚀性好,主要性能指标与铬酸盐彩色钝化膜相当.且钝化液稳定,可调性好,钝化液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因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research,phosphate and silicate based ceramic flms were synthesized via micro arc oxidation(MAO) method on the surface of the magnesium alloy.With the aim of orthopedic application of these coatings,corrosion behavior of them was investigated by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in simulated body fuid(SBF) environment.The results indicated better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phosphate flm compared to the silicate flm.Moreover,based on immersion tests,less pH and weight changes were obtained for the phosphate coating.Osteosarchoma(G292) Cell response of the coated specimens showed better cell morphology on the surface of the phosphate flm than silicate flm after 6 and 24 h of culture.This was related to the more surface roughness and less degradation rate of the phosphate flm compared with silicate coating.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化学方法于常温下进行钛金属基底上磷酸钙盐的沉积,通过添加一定量的乙醇于电沉积溶液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沉积过程中析氢反应对磷酸钙盐沉积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恒电位沉积时间对磷酸钙盐涂层质量的影响。在一定温度下于碱液中处理后获得的羟基磷灰石(HA)涂层的形貌和结构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了表征;用粘结拉伸法测量了涂层的界面结合强度达7.18Mpa,并在模拟生物体液中考察了生物活性以及电化学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6.
钛/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电沉积过程及其结构特征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采用电沉积方法在钛金属基底上形成磷酸钙盐涂层,涂层经低温碱液处理获取羟基磷灰石涂层。研究了电流密度、主盐浓度、电解液温度、沉积电量、低温碱液处理对涂层表面形貌的影响,并用SEM、ZRD和IR对涂层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沉积磷酸钙盐涂层经低温碱液处理后得到纯的羟基磷灰石涂层,羟基磷灰石晶体呈针状结构;随电流密度、主盐浓度的增加,晶粒变粗,随电解液温度的升高,晶体发生变化,出现鳞片状结构;涂层质量随沉积电量的增加而增长。  相似文献   

17.
高效快速磷化液的研制周鸿顺,汤发有,万秀琴(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西安710062;第一作者,男,54岁,副教授)磷化液是一种广泛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精细化工产品.目前在工业生产中使用的磷化液已有四大类十几个品种.但磷化速度较慢,一般在3~20min之间...  相似文献   

18.
磷酸盐是无机化学中应用最广泛、发展速度最快、涉及面最大的高新功能材料 研究常温四合一型磷化剂并用先进的合成技术,制备一系列的磷酸锆盐 磷酸锆盐是一类效果很明显的离子交换剂,对其合成方法及应用有必要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