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4,(9):58-60
1项目背景与目标 滨海地区是我国人口最为密集,经济最为发达,同时也是我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矛盾最为突出的重点区域,在国家区域发展规划中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需求迅猛增加,水污染日益凸显,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该地区发展的瓶颈因素。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灾害频繁问题越来越为全世界所关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这些问题尤为突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世界平均值的1/4,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经济快速发展加剧着生态环境脆弱化,严重缺水和洪涝灾害危及工农业生产,水土流失、江河污染日益恶化!水资源短缺、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协调友好、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相互交织、情势严峻.如何看待水资源以及对其如何进行科学配置与调控已是21世纪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07,(8):54-54
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目前水环境领域面临的重要水危机。加强水污染控制和污水的再生利用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课题。膜一生物反应器(MBR)作为新型高效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近年在国际国内受到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缺水而损失工业产值2300亿元人民币.一方面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却浪费严重.目前,我国工业用水效率总体水平较低,工业用水重复率仅为60%左右,而日、美、德的利用率已达到90%以上,并在向零排放努力.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用水将大幅度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5.
北京是世界上水资源短缺的大都市之一,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北京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保护和利用好北京地区的河流资源,不仅对北京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对北京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4,(13):68-68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水资源短缺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农业成为缺水最严重的行业;另一方面,我国又有大量的劣质水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并由于不科学利用而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安全,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劣质水安全灌溉技术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劣质水农业利用已有研究成果与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微区(测桶、测坑)试验、田间小区试验、室内实验及计算机模拟等手段,重点开展了劣质水灌溉安全控制指标、主要作物劣质水灌溉制度、污染物运移及预测模型,以及劣质水灌溉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出了劣质水灌溉的安全控制指标体系1套、主要作物的劣质水灌溉制度及灌水技术规程4套、建立了污染物在作物-土壤-地下水系统中转化运移模型1套、提出了污灌区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预测技术1套、建立了劣质水灌溉环境监测评价指标体系1套。研究成果对于实现我国劣质水资源的农业安全高效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水资源短缺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人均占有水资源量660m^3,为全国平均数的25.6%,水资源紧缺制约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寻求可持续利用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办法,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有效保护地质环境,对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我国水资源整体上短缺,年均降水总量约6.188万亿m3,年水资源总量约2.7约万亿m3,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2250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按亩均计算只有1300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全国已有6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城镇缺水200亿m3以上,而农业用水每年亏缺300亿m3,农村有8000万人口饮水困难.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环境问题之一.水资源"瓶颈"问题目益显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渭河流域水资源极度短缺、流量难以保障,以及浓缩果汁加工等区域特色产业污染减排压力大等问题,通过4年研究,突破浓缩果汁水污染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创新水资源利用与调控方式,创建流域污染源管理和基流保障智能化平台,“量”“质”同步统筹,实现区域特色产业清洁生产,有效提升流域水污染管控水平,强力支撑渭河关中段水质改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充分利用洪水资源增加流域蓄供水量,有助于缓解流域水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和重要措施。洪水资源利用旨在对现有水利工程常规调度下尚未能控制的那一部分洪水实施开发利用,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现有工程控制利用洪水资源的能力,同时不对河流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提出"南水北调"到今天已经过去半个世纪,数亿炎黄子孙殷殷以待的梦想变为现实.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跨区域调配水资源、缓解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战略性设施,是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示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建成通水,向中国乃至全世界展示了一个伟大国家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12,13(7):66-67
我国北方严重缺水,而用水量不断攀升,造成河水断流、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采空漏斗区不断扩大,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国民经济和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限制因素。小麦是北方主要粮食作物,又是农业用水大户,占总用水量的50%左右。随着地球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淡水资源日益紧张,特别是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特别是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的循环水利用率,关系到当前国家经济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水源水质的普遍污染已成为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水资源保护领域的突出问题."北方地区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课题针对我国北方地区典型的水源水质特点,开发涵盖从水源、水厂净化工艺一直到管网末梢全过程的技术集成系统,建立完善的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体系和示范工程,有效地解决北方地区饮用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从而使水资源的保护及利用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从学理上推进和深化水资源保护及利用的跨学科研究,为水资源的保护及利用提供理据,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与武汉理工大学科技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生态文明与水资源保护及利用"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3,(14):28-29
我国著名的城市群无论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还是京-津-唐地区,均出现严重的水环境污染,且情况在日益恶化。这几个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目前水污染已成为阻碍这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课题获得的多源遥感数据的水污染监测方法可以对区域水环境进行大范围、同步、高精度、低成本的定量监测,可反映水环境大中型污染源及其影响范围,与常规监测相配合将大大提高水环境的监测效能,对水污染的治理,水环境的保护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为了发展经济,中下游大量超采地下水,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和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编制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提出了治理的目标、布局和措施。目前,流域治理已经全面启动,治理工作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8.
高质量的城市化是人类社会追求的共同目标,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城市化最快的国家,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水资源的短缺、水利设施的落后、严峻的环境形势、人口的快速增加等问题是城市化发展的几个重大制约因素,必须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传统的城市化道路已不能适应我国的现实需要,新型城市化战略将是破解整体发展“瓶颈”的有效选择。必须统筹兼顾水、水利、交通、信息化四个重要基础,特别要在城市、农村信息化方面加大投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走生态城市加信息农业的发展模式,这也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已成为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大城市之一,水资源紧缺将成为影响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长远来看,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在于节水,而农业节水大有潜力可挖。逐步推行彻底的雨养旱作农业是北京市实现水资源节约的有效措施。本文从北京市的水资源现状及实施玉米雨养旱作的可行性分析出发,系统介绍了北京市实施玉米雨养旱作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推广情况,并提出了该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雨洪水资源化技术通过改变以往的治水策略,利用工程设施和调度方式,增大现有雨洪量的有效蓄存,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论文以天津市北三河系为例,进行雨洪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通过分析雨洪水发生的季节特性和分布规律,摸清洪水资源量的时空分布和可利用潜力,提出洪水资源安全利用的原则、前提条件、利用模式以及工程技术选择,并提供合理的调度方案,并以大黄堡蓄滞洪区为典型,重点研究雨洪水资源利用中比较敏感的损失、效益、风险等特征进行评估,丰富了雨洪水资源化利用和洪水风险管理等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