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国际权威市场调研机构美世顾问(Mercer Human ResourceConsulting)以全球32个国家(地区)的3300家企业中约4.3万名IT从业人员为对象的薪资调查报告显示,全球IT技术人员薪资排名前5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瑞士、德国、日本、中国香港、美国,而薪资最低的则是菲律宾、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的评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工业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及其所处阶段的重要指标。二元结构是发展中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其实质是两大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存在着巨大差距,地区工业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二元结构向高度化转化的过程。依此理论对中国各地区工业化的发展水平进行了量化评判,结果反映了我国地区工业化发展的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3.
地区技术预见将是地区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强调新形势对地区科技管理提出新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预见、科技规划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之间的联系,界定了中观层次技术预见与国家技术预见、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重点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技术预见如何服务于区  相似文献   

4.
利用随机生产函数的计量经济设定在理论上分析了AYP条件下作物保险中农户的最优投保额水平,同时分析了无索赔优待折扣(NCD)对农户最优投保额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观层次技术预见与区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区技术预见将是地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在强调新形势对地区科技管理提出新要求的基础上 ,分析了技术预见、科技规划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之间的联系 ,界定了中观层次技术预见与国家技术预见、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重点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技术预见如何服务于区域科技发展战略 ,目的是为正在我国开展的和将要开展的地区技术预见与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制订研究和实践提供必要的背景支撑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部地区在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方面的差距越来越明显,造成地区收入差距的原因主要有历史地理因素、国家政策因素、产业结构因素、教育水平因素等。对这一问题,既要看到差距存在的合理原因,又要看到差距过大的危害性。通过采取认真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制度改革、放宽人口流动限制、加快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的发展等措施来实现各地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有效的统计数据和因子分析方法为基础,对安徽省17个市(或地区)的建筑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排序和分类,并结合公共因子的经济意义,考察安徽省建筑业区域发展水平是否均衡。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南疆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了排序。计算出2008年南疆地区42个县市的人口城市化水平、经济城市化水平、社会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综合水平,从地州和南疆角度进行了比较。把南疆地区城市化综合水平划分为四个等级,分析了不同等级所在县市的城市化发展的差异性,并用ArcGIS软件实现了空间上差异的图形化。根据陆大道提出的“点轴”理论原理,结合南疆地区城市发展的客观事实,提出以库尔勒市为中心的“库尔勒组团”,以库车为中心的“库一拜组团”,以阿克苏市为中心的“阿克苏组团”,以喀  相似文献   

9.
“欧亚倡议”+“一带一路”:深化中韩合作的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带一路"与东北亚自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10月分别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以来,截至2015年1月底,"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已得到了沿线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已增至26个,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也已正式成立。在讨论和推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过程中,我们关注的重点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亚、东南亚、南亚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结构、生活质量和经济潜力5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计量模型,对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经济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差异十分显著,并将11个地区分为3个层次。之后找到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区位、经济基础、行政及资源,最后提出了一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休闲农业已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区域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与制约因素各异.在构建具有普适性的区域休闲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东、中、西及东北部地区具有代表性城市的休闲农业发展状况进行初步评估和分析,分析得出各区域休闲农业发展水平不均衡,东部、东北部地区经济整体发展及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较高,休闲农业发展能力较强,而中、西部地区资源调动能力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休闲农业发展潜力有待挖掘.最后,对区域休闲农业的整体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有效的统计数据和因子分析方法为基础,对安徽省17个市(或地区)的建筑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排序和分类,并结合公共因子的经济意义,考察安徽省建筑业区域发展水平是否均衡。  相似文献   

13.
区域创新生态成为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而政府引导基金是发展科技金融、支持创新活动的重要措施。以中国30个省(区、市)2008—2020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政府引导基金对区域创新生态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包括:(1)政府引导基金参股混合基金数量、混合基金募资对象数量、混合基金投资企业数量均显著正向影响区域创新生态水平,且这一结果在使用差分GMM剔除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2)政府引导基金参股混合基金数量、混合基金募资对象数量、混合基金投资企业数量均显著正向影响高校或研发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强度,而高校或研发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强度显著正向影响区域创新生态水平。(3)基于创新生态构成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政府引导基金促进区域创新生态水平的提升主要表现在改善创新环境方面;基于地区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我国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政府引导基金促进东部地区创新生态水平提升的溢出效应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发展政府引导基金、提升区域创新生态水平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APEC峰会(北京,2014年12月)宣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基于国家和国际层面的亚太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过程。本文给出了一个基于社会和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对人民生活水平的依赖性的实验性的历史趋势经济数学模型,研究基础信息基于近十年左右的中国国内若干个工业地区的官方统计数据。数学和统计模型反映了从2012至2014年武汉纺织大学和俄罗斯的普通学者所采用的现代科学方法。希望这些科学技术方法能够被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所采用,并帮助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的优先权进行定义。  相似文献   

15.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创新型区域的基本理论,提出创新型区域评价指标体系,以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区域对外开放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对外开放水平有助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有利于创新型区域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有利于创新环境建设,对创新投入也有明显的正向效应。进出口贸易对创新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而引进外资对创新能力的提高并没有明显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大肠杆菌SD序列与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依据基因表达水平的理论预测方法从1373个大肠杆菌基因中选出了73个甚高表达基因和100个甚低表达基因,研究了这两类基因编码区起始密码子ATG前-1到-21位点(包含SD序列)的碱基构成与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SD序列中的富嘌呤区(约在-7到-12位点)G和T的概率分布曲线中心到ATG的距离(记为LH)与基因表达水平有明显的关系。甚高表达基因LH约为10,甚低表达基因的LH约为8,另外在-  相似文献   

17.
论中部地区的崛起和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部塌陷之现状和中部崛起的提出中部在全国的经济中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板块。在整个中国达到全面实行小康和进一步实行现代化的过程中,这块土地它的崛起将从根本上能够体现中国的整体实力和未来的竞争力,中部地区有6个省,从山西一直到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这六个省  相似文献   

18.
鸭绿江流域中国境内松江鲈的分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松江鲈在我国的大部分原栖息地已经绝迹,但在辽宁省丹东地区鸭绿江流域仍有一定数量的种群存在。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PS)及野外实地调查,对该地区不同时段松江鲈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松江鲈在不同时段的分布范围。从7月至9月,松江鲈的分布仅限于淡水区域。在10月中、下旬松江鲈的分布地扩大到江口区域。在11月下旬松江鲈仅分布于江口区域和沿海区域。这一结果为该物种的进一步研究和保护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背景中的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产业集聚的重要表现形式。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但在我国区域经济的新格局中,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发展迅速,被列入国家区域规划,长三角和京津冀区域发展升格为国家战略。而珠三角"太小",泛珠三角"太大",使人无从下手。本文在过去所提出的泛珠三角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泛珠弓箭型区域的概念,希望能为泛珠三角区域发展的实施提供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20.
东北亚地区的概念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指亚洲的东北部地区.这样就包括了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地区、蒙古、朝鲜、韩国和日本共6个国家,其中,俄罗斯、中国都以部分地区入围“东北亚”地域概念。另一种是指东亚的北部地区。如果按“东亚”来划界,那么显然不包括俄罗斯。因为俄罗斯传统上届于欧洲国家,尽管它横跨欧亚两大洲。这样,“东北亚”概念就只包括中、日、蒙、朝、韩5个国家。这也可以认为是以国家来定位的一种概念。虽然从广义上讲,东北亚合作不能缺少俄罗斯的参与,但如果把东北亚看作是东亚的一部分,那么从现有的东亚合作机制来看,还没有包括俄罗斯。这里所说的“现有的东亚合作机制”就是指10+3框架,即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组成的中央政府一级的合作机制。朝鲜、蒙古作为东亚国家,只要它们有意愿,随时可以加入这一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