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历史教育中人文教育功能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具有科学和人文素养.历史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历史教育应该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应大力加强历史教育中人文教育功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人文教育及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人文素养是现代人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人文教育就是通过爱国主义、民族意识教育、国际竞争和社会主义特色教育、高尚道德、正直宽厚、与人为善教育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人文精神,融合时代特征,在国际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将人文知识内化于人的内心并渗透于自身的行为与生活,从而形成中国人文教育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使高校人文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现代高等教育必须转变观念,确立现代人文教育的理念,寓人文教育于科学教育之中,通过采用外在灌输与内在体验相结合的方法,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4.
浅谈人文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而形成一个整体的“绿”色教育。科学与人文同源共生,互通互动,相异互补。人文是为人之本,是民族存亡之根.文章主要着重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人文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并指出人文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出对社会、对人民、对自己从事的事业高度负责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语境下,面对人文教育的边缘化、人文精神的失落等教育现象的出现,探讨高等教育中的人文教育问题是具有必要性的。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教育被片面化甚至异化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重构人文教育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紧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存在着人文教育缺失的问题。为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有必要加强和改进工科院校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7.
略论高职教育中的人文缺陷及弥补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文教育是一项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系统工程,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虽起步较晚,但从它诞生的那天起,人文教育就被忽视。本文试图从人文缺陷产生的原因入手,提出通过调整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改革教育教学体制,向普通高校教育学习并采用某些方法来弥补这一缺陷,从而使高职教育能够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陈丽梅 《科技信息》2011,(19):I0046-I0046,I0012
传统的大学外语教学单纯强调语言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其思想性和人文性。本文阐述了人文教育的概念和起源、目前外语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的表现及原因,论述了在外语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促进人文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令人担忧,必须加大力度切实有效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历史教学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阵地。必须对传统历史教学进行深入改革,以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令人担忧,必须加大力度切实有效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历史教学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阵地。必须对传统历史教学进行深入改革,以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文精神是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最高展现,它诱导人以真善美为旨趣,在自由创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逐渐逼近真、善、美的理想境界。加强大学人文精神教育,提倡“文化自觉”意识,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触合,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中国高等教育唯有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才能真正体现教育之伟大。  相似文献   

12.
人文素养培育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硕士研究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在培养阶段存在相关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专业知识不能互利等问题,对此应遵循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同等重要、教育理念与教学安排相统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融合、教与学相统一的原则,针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不同阶段要求,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培育。  相似文献   

13.
《周易》是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结晶,是人文型时间观的缔造者。其人文时间观对于整个中华文化乃至整个世界文化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周易》的时间观具有对于现代情境的应因性与机因性、矫正西方近现代时间观之偏失、语用学意义的现代运用、转化为复兴中华和中华民族的行动智慧等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两翼,但人们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偏差。事实上,只有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共进,个人与社会才能和谐发展。本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文学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其根源在于人和人的生活状态同人类赖以活命扣发展的社会现实相互关系的产物。当二者处于不协调状态时所产生的人的心理失衡和病变会在文学镜面得到投影和折射。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大众文化,既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延续,又是时代的产物,具有一定的人文意义。但大众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又表现出一定的消极作用。我们秉持这种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对待大众文化,具体分析它的现状,以期建设出真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展现出真正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强化专业课程的人文性既是当前理工科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必经之路,并探讨了增强学科教学的历史感与文化性等几种强化专业课程人文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与校园环境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育的内涵、特点和现状,分析了校园环境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探讨了以校园文化为基础构建人文教育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马红霞  饶勇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3):83-84,90
弘扬人文精神,强化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是培养新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需要;是新时期建立健全完整的价值观体系的需要。考察和分析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可以看出强化人文教育的现实必要性和迫切性。其途径主要有:贯穿以人为本的发展主线;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9.
人文教育:高校素质教育应有之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高校人文教育的失落对高校素质教育造成的冲击,论证了人文教育作为实施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高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翼,并提出加强高校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根植于西方文化土壤中的人文精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表现为不同的特征及其影响。梳理西方人文精神的历史流变,对于当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