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们利用准经典轨线方法研究了反应物在不同转动态条件下对S(1D)+H2→SH+H反应立体动力学性质的影响.通过计算得到了描述反应物速度矢量k与产物的转动角动量矢量j'这两个矢量相关的分布函数P(θr)、描述反应物速度矢量k、产物速度矢量k'与产物的转动角动量矢量j'这三个矢量相关的二面角分布函数P(r)以及描述反应产物角动量极化的分布函数P(θr,r).计算结果表明反应的微分散射截面、产物的转动角动量矢量在空间的定向和取向等立体动力学性质对反应物的转动量子数的变化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2.
基于Ramachandran势能面,运用准经典轨线方法,研究了反应物转动激发对反应H+HeH+→H+2+He立体动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物转动激发对反应的k-j′两矢量相关和k-k′-j′三矢量相关分布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产物分子H+2的转动极化在不同的转动激发态下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而且极化微分反应截面对转动量子数j也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3.
吕娟娟  刘新国  赵联庆 《山东科学》2010,23(6):26-30,51
基于Ramachandran势能面,运用准经典轨线方法,研究了反应物转动激发对反应H+HeH+→H2++He立体动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物转动激发对反应的k-j′两矢量相关和k-k′-j′三矢量相关分布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产物分子H2+的转动极化在不同的转动激发态下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而且极化微分反应截面对转动量子数j也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4.
利用准经典轨线方法研究了He+H2+及其同位素取代反应的立体动力学性质,讨论了k,k′以及j′三个矢量之间的矢量相关.计算结果表明,反应的产物分子趋向于向前散射,并且产物的转动角动量不仅定向而且有较强的取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两个LiHH体系基态势能面,采用准经典轨线的方法对H + LiH → H2 + Li及其同位素替代D+LiD → D2 + Li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计算了基态反应几率、积分反应截面、产物矢量相关性质P(?r)、极化微分反应截面以及不同振转态对积分反应截面的影响。通过对结果分析比较发现,Yuan-PES势能面具有小势垒,而Li-PES不存在势垒或势阱。基于Yuan-PES的积分反应截面略高于基于Li-PES的积分反应截面,此外还研究了振动激发对产物分子的转动角动量的取向特征和定向特征的影响,以及同位素替代对其的影响;H+LiH反应的前向散射趋势较D+LiD反应更明显,且Yuan-PES的前向散射程度更高。该研究丰富了该体系动力学性质,对以后该体系的实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最新的势能面为基础,首先用量子方法和准经典法计算了反应S+HH在不同碰撞能下的反应截面,这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符合的很好,证明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然后计算了不同碰撞能下反应S+HH/HD/DH/DD的激发函数、产物散射方向、转动角动量定向和取向等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碰撞能对反应S+HH有促进作用,大的质量因子会阻碍反应的发生,碰撞能和质量因子对反应的矢量性质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赵联庆  刘新国  张庆刚 《山东科学》2011,24(1):45-50,60
基于一个新的势能面,运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对He+H2+(v=3,j=1)反应的立体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积分截面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对于不同的碰撞能,产物HeH+表现出不同的极化特性,旋转角动量矢量不仅存在取向而且还存在着定向效应。随着碰撞能的增大,产物HeH+趋向于前向散射。  相似文献   

8.
运用半刚性振转靶(semirigid vibrating rotor target-SVRT)模型和含时波包法(TDWP method),对O(3^P) CH4→CH3 OH反应体系进行了含时量子动力学计算,给出了该体系对应于不同初始态的反应几率,通过对j=0时,v=0,1的反应几率的计算,看出H—CH3的振动激发,极大地提高了反应几率,而反应阈能明显降低,说明反应分子的振动能对分子的碰撞反应有重要贡献,而对于v=0时,j=0,1,2,3的反应几率的计算,得出转动量子数j的增大,也会使反应几率有较大的提高,但反应阈能基本不变。此外,通过对j=5时,K=0—2,n=0和j=5时K=2,n=0—2的反应几率的计算,研究和分析了该反应的空间立体效应。  相似文献   

9.
D+CH4→CH3+HD反应的量子含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VRT(semirigidvibratingrotortarget)模型[1 ] ,对反应D CH4 →CH3 HD进行了量子含时动力学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反应几率随平动能的变化曲线 ,呈现出显著的量子共振特性 .H -CH3的振动激发 ,极大地提高了反应几率 ,转动量子数j的增大 ,也会使反应几率有较大的提高 .结果表明 ,SVRT模型对于精确计算某些多原子分子间的反应碰撞 ,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O(3P)+CH4→CH3+OH反应的半刚性振转靶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半刚性振转靶(semirigid vibrating rotor target-SVRT)模型和含时波包法(TDWP method), 对O(3P)+CH4→CH3+OH反应体系进行了含时量子动力学计算, 给出了该体系对应于不同初始态的反应几率. 通过对j = 0时, v = 0, 1的反应几率的计算, 看出H-CH3的振动激发, 极大地提高了反应几率, 而反应阈能明显降低, 说明反应分子的振动能对分子的碰撞反应有重要贡献. 而对于v = 0时, j = 0, 1, 2, 3的反应几率的计算,得出转动量子数j的增大, 也会使反应几率有较大的提高, 但反应阈能基本不变. 此外, 通过对j = 5时, K = 0-2, n = 0和j = 5时K = 2, n = 0-2的反应几率的计算, 研究和分析了该反应的空间立体效应.  相似文献   

11.
采用含时波包法,在新改进的势能面上,对Cl+CD4→DCl+CD3反应进行了量子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反应物CD4的振动激发能显著地提高反应儿率并且降低反应阈能.转动激发的不同立体构型也能明显地影响反应几率,但对反应阔能影响较小.最后我们给出了基态的总积分散射截面,并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在束-气单次碰撞实验条件下利用激光激励化学发光技术研究了p-轨道电子云空间取向的Ca(^1P1)+CnH2n+1Br(n=1,2,3)反应产物CaBr(B^2Σ^+)转动角动量的空间取向性,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反应排斥能及反应物的空间取向对产物动量的空间取向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Poveda和Varandas构建的4 A″态势能面上,使用含时波包量子方法对反应H(2S)+NH进行了动力学的研究.首先计算了不同振动态和总角动量下该反应的反应概率、积分反应截面.计算中考虑了离心突然近似(centrifugal sudden approximation)和科里奥利耦合(Corioli coupling effect).然后计对同位素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对比该体系的同位素效应,并研究了科里奥利效应在同位素反应中的影响.最后用准经典轨线(QCT)法计算了反应H+ND和D+ND的矢量性质,分析了碰撞能和同位素对反应动力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准经典轨线方法,基于AP2势能面,我们系统研究了4.0 kcal/mol碰撞能条件下H+LiF→HF+Li和D+LiF→DF+Li反应的矢量相关性.我们获得了与产物矢量相关的三个产物极化分布函数P(θr),P(Φr)和P(θr,Φr).同时,我们研究并讨论了反应的两个极化微分反应截面.计算结果表明,HF和DF分子的转动角动量矢量j'对产物的转动极化具有很大的影响,反应的矢量相关性也较强的依赖于同位素效应.  相似文献   

15.
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论研究了N H2→NH H反应的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该反应是一种吸热反应,并且在低温下不具有反应自发性.用3种方法计算了该反应在1 mbar的压力和在1 K和2 000 K温度范围内的动力学性质.通过研究发现这种反应在低温下反应机率很小,并且反应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急剧减弱.并将本文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研究表明:在低温条件下,反应物氢分子的转动动能对反应速率并不产生有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交叉分子束条件下,用激光诱导荧光方法研究反应Ba+CCl4→BaCl+CCl3的产物振转态分布与反应物碰撞能的关系。实验发现反应物碰撞能对BaCl产物振动分布影响不大,但在产物转动分布有关,BaCl产物平均转动能正比于碰撞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A≈160质量区奇A核高激发态的形状演化性质。【方法】基于来自National Nuclear Data Center的实验数据,采用修正后的E-Gamma Over Spin(E-GOS)曲线方法首次系统性地探讨了A≈160质量区奇A核处于高激发态的激发特性。【结果】提取得到的E-GOS曲线表明该质量区原子核的形变与未配对中子的组态密切相关,当核外价中子占据高j轨道时,随着角动量的增加将对核芯产生强大的形状驱动效应。此外,根据E-GOS曲线的变化特征,发现在Yb同位素的高自旋能级结构中存在明显的形状演化现象,即随着角动量的增加原子核的激发机制从振动逐渐演化为转动。【结论】在A≈160质量区奇A核中系统性地存在形状演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工艺难以有效去除水中抗生素的问题,采用UV/H2O2工艺降解水中残留的典型药物扑热息痛(APAP)。紫外光会催化双氧水(H2O2)产生羟基自由基(HO.)降解水中扑热息痛。扑热息痛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研究其反应物初始质量浓度、H2O2投加量、反应液pH、光照强度及水中不同阴离子对扑热息痛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物初始质量浓度的升高,UV/H2O2工艺降解APAP的反应速率降低,当反应物初始质量浓度从2 mg/L增加至10 mg/L时,降解速率常数由0.108 9 min-1降低到0.037 6 min-1;在一定范围内,双氧水投加量越多,APAP的降解速率越快;光照强度越强,APAP的降解速率越快;在酸性条件下,UV/H2O2工艺降解APAP速率较快;阴离子对UV/H2O2工艺降解APAP的影响不同,阴离子体系反应降解速率常数从大至小依次为NO3-,SO42-,Cl-和CO32-。  相似文献   

19.
运用六维量子含时波包方法研究了OD+CHD_2→O+CHD_3反应在全维势能面上,反应物分子的振转态对反应散射截面的影响.计算表明,对于这个"中心"(略微早期)势垒反应,反应物OD的振动激发态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然而反应物CHD_2的振动激发态阻碍反应的发生.计算同样表明,反应物OD和CHD_2的转动激发对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在同一份总能量下,反应物OD的第一激发态和基态散射截面的比率显示:在大部分的能量下,在翻越能垒的能量有效性上,反应物OD的振动能比平动能更有效.我们同样比较了OD+CHD_2反应和OH+CH_3反应的基态下散射截面的不同,并对其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0.
对碳族元素氢化物与氢反应体系应用SVRT模型进行了4维含时的量子动力学计算, 对其初始振动、转动激发进行了对比研究. 还计算了初始基态下H+SiH4, H+GeH4两反应的速率常数并进行比较, 进而从理论上找出此类反应的一些规律. 验证了理论方法以及势能面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