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减少生态破坏,降低环境污染,循环利用公路路面旧料,水泥稳定冷再生底基层技术应运而生并逐步在公路工程中得到应用,文章结合实践介绍了水泥稳定厂拌冷再生基层和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的技术原理、材料、设备要求及施工工艺,提出了推广应用的技术性建议,以期为同类项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赵乐乐  王鑫 《科技信息》2012,(3):505-506
通过对某高速公路底基层各种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案的对比,得出如下两个主要结论:1)底基层结构形式的选择与当地土质有密切关系;2)通过工程实例的对比分析,可以为底基层结构形式选择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高速公路路面底基层、基层的施工。从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的角度提出了合理的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法。指出了施工应注意的问题。探讨了底基层、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和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4.
欧阳媛 《科技信息》2012,(36):387-387,383
由于石灰土造价低廉且具有较高的强度、板结性和水稳性,因此在农村公路施工中,石灰土是道路工程最常用的材料之一。本文介绍了石灰土底基层在宿迁市宿城区农村公路苍郑线改建工程中的应用,阐述了石灰土基层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为其他工程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矿渣微粉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矿渣微粉可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路面水稳碎石底基层施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稳碎石底基层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路面工程中,起着结构性的作用,其施工的质量对于整个高速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优点是强度高、板体性好、耐冲刷、承载力大。本论述主要介绍了高速公路路面水稳碎石底基层施工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施工过程中主要应该注意的问题及主要的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7.
胡钊芳  邵腊庚 《江西科学》2006,24(5):306-310
钢渣传统上是作为治金工业排放的废料,本文介绍了将水泥、粉煤灰综合稳定钢渣作为高速公路底基层的原材料试验,探讨了钢渣作为高速公路路面基层材料的评价标准,并进行了其路用适应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整个路面施工监理中,基层与底基层的施工监理是对路基监理的验收,是面层施工监理的基础,也是确保工程最终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就路面的基层与底基层的施工监理作阐述。  相似文献   

9.
石灰、粉煤灰稳定土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底基层 ,它不仅具有经济和环保意义 ,还具有较高的后期强度和较好的水稳定性 用于此种稳定土的土类以粘土或亚粘土为最佳 ,其塑性指数最好在 1 2~ 2 0之间 ,但公路工程的特点决定了使用土类的多样性 淮阴—江都高速公路淮阴段沿线土类多为粉砂土 ,其液限一般在 30 %~ 35%,塑性指数为 8~ 1 2 ,小于 0 .0 0 2mm的粘粒含量少、活性低、粘聚性差 ,仅用石灰、粉煤灰来进行综合稳定 ,早期强度较低 ,成型质量较差 ,难以完全达到规定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这就要求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来加以改善 用适量水泥、石灰、粉煤灰进行综合稳定就是针对粉砂土的不利因素提出的一种有效措施 文中通过不同的材料组成比例与强度的对应关系 ,浅析了掺入水泥前后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各自的特点 ,再现了石灰、粉煤灰稳定粉砂土时 ,掺入水泥能明显提高混合料早期强度及水稳定性的结论 除此以外 ,作者通过施工现场质量的检测与控制的实践和探索 ,提出配合比是稳定土质量的关键因素 ,应严格掌握控制 ,并简单介绍了施工工艺和配合比检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柴国珺  魏召杰 《科技信息》2009,(25):301-301
几十年来.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应用及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远未达到完善的程度。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性能并不是都获得了预期的效果.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存在收缩裂缝,当有水渗入后可能出现唧浆现象;当结构层设计不合理或半刚性基层自身存在质量问题时。往往会发生结构性破坏。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当前半刚性基层材料设计方法和评价标准落后于当前技术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石墨混凝土的力学及电学特性,以C30混凝土为基准分别制备不同石墨掺量的石墨导电混凝土,分析石墨对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影响,以及石墨混凝土在不同养护龄期时抗压强度及电阻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入石墨后混凝土的流动性明显变差,坍落度下降约25%,黏聚性和保水性下降明显.掺加5%和10%石墨的混凝土养护28 d时抗压强度分别下降了约50%和77%.加入石墨的混凝土导电性有所提高,掺加5%和10%石墨的混凝土养护28 d时电阻率分别为未加石墨混凝土的千分之一和五千分之一.该研究为混凝土改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可膨胀石墨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过氧化氢化学氧化法制备可膨胀石墨的基础上 ,对其产物经过必要的处理后 ,分别进行 p H值的测定 ,以此来研究产物在不同的环境介质、温度和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稳定性——脱夹层的反应程度。实验结果表明 ,可膨胀石墨在室温下是很稳定的 ,当温度超过 10 0℃时 ,在酸性介质中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但是在中性和碱性介质中稳定性较差 ,XRD技术进一步从微观上确证了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未加特殊工艺修饰的膨胀石墨电阻率较高,通过开展膨胀石墨导电改性技术研究,在可膨胀石墨中加入高导电率的改性添加剂来降低膨胀石墨的电阻率,使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为拓展膨胀石墨的应用范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利用钇基重稀土资源熔炼蠕墨铸铁,探讨高温条件下灰铸铁和蠕墨铸铁的抗拉强度、氧化增重值、伸长百分率、耐热疲劳性和线性膨胀系数等性能,同时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推导出两种铸件线性膨胀系数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高温下蠕墨铸铁的断裂性质为韧窝断裂,其高温抗拉强度明显比灰铸铁高;蠕墨铸铁的抗氧化性和抗生长性均比灰铸铁好而导热系数与灰铸铁相近;灰铸铁和蠕墨铸铁的线性膨胀系数相近,但灰铸铁的相变收缩要比蠕墨铸铁强烈得多.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冻土地区不同含水状态下冻结岩石的力学行为,对凝灰岩和玄武岩冻土试件进行了常温20℃和低温-20℃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和巴西劈裂试验.通过观察其变形行为和声发射活动,研究了其断裂破坏过程以及饱水率对材料强度和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冻结岩石的破裂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Ⅰ阶段为裂纹气孔闭合;Ⅱ阶段为弹性变形;Ⅲ阶段为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粉刷与非粉刷砖砌体在流水反复浸泡状态下与在自然养护状态下的抗压强度进行对比试验,得出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其抗压强度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研究掺入棉花秸秆纤维的水泥土经过数次干湿循环后的抗压强度变化。对不同次数干湿循环后的纤维水泥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纤维水泥土的抗压强度先升高后降低;(2)养护7 d后的试样进行干湿循环,其最高抗压强度要高于正常养护28 d后的抗压强度,说明水泥的水化作用在干湿循环过程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干湿循环30次后纤维依然存在一定的加筋效果,可应用于一定期间内的工程支护体系。  相似文献   

18.
能源桩兼顾承载和换热两项功能,如何在保障桩体承载力的前提下,增强其导热性能,是提高浅层地热利用效率的关键。在混凝土中添加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石墨,测试不同石墨掺量下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导热系数,分析石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石墨使混凝土的坍落度、抗压强度持续降低,导热系数逐渐升高,石墨掺量体积分数为5%时的混凝土配合比,可兼顾导热性能与承载力两项指标。采用VHX5000超景深显微镜对石墨混凝土的细观结构进行观察,发现随着石墨体积分数的增大,细骨料中石墨粉之间排列紧密形成连续的导热通道,使得热量快速传递,从而在宏观上提高混凝土的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未经烘干的脱水污泥与粘土,利用粘土良好的吸水性,将污泥放置于粘土中捣制并混合制备陶粒,减少了脱水污泥在与粘土混合前需要单独对污泥进行烘干这一步骤.试验表明:经过优化后的陶粒制备方法可以生产出性能优异的轻质陶粒.随着烧焙温度的增加,陶粒的堆积密度减小、吸水率增大、单颗抗压强度减小;随着污泥掺量的增加,陶粒的堆积密度增大,单颗抗压强度亦会增强.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铜与石墨的表面性能,采用化学镀铜工艺对膨胀石墨粉体进行表面镀覆,制备镀铜膨胀石墨,并利用TG-DTA、XRD、SEM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400~600 ℃范围内,镀铜膨胀石墨因膨胀石墨及镀铜层的氧化而增重,600 ℃后膨胀石墨烧蚀严重;镀铜膨胀石墨有明显的Cu衍射峰;铜颗粒均匀镀覆在膨胀石墨表面.该研究为膨胀石墨改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