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BiCMOS的低电压全差分对数域积分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一个由BiCOMS构成的单端对数域积分器的频率特性和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个工作在甲乙类状态的对数域全差分积分器,并采用跨导线性原理分析得到了其传递函数,分析了全差分积分器的频率特性和动态范围。PSpice仿真结果说明,全差分对数域积分器具有较宽的频率调谐范围,能在1-2V之间的低电压下工作,同时具有较大的动态范围,更适合于高频、低电压和大动态范围的滤波器设计。  相似文献   

2.
在LC梯形网络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流控自跟踪二阶滤波器的电路结构和实现方法.输入的电压信号先经放大电路处理后,再经限幅电路、整形电路及宽频频率电流转换电路组成的频率自跟踪电路,将放大的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以该电流信号作为对数域滤波电路的偏置电流控制端间接调节滤波器的截止或中心频率,从而实现滤波频率对输入频率的自动跟踪.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带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的最高中心频率为30MHz,对输入频率的跟踪范围为1~30 MHz.仿真实验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对数域电流模式带通滤波器的频率限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数域积分器误差函数分析方法,分别导出了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品质因数与积分器误差函数幅值和相位之间的关系式,得到了中心频率、品质因数与晶体管非理想参数RE、RB、有限电流增益β值和Early电压VA值的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寄生电阻RE和RB主要影响滤波器的中心频率,有限β值对中心频率和品质因数均有影响,有限VA对滤波器的影响相对较小。给出的电子补偿方法,可以显著地改善非理想对数域带通滤波器的性能。SPICE仿真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所得结果可为对数域滤波器的精确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电流模式低电压低功耗模拟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进行了一次回顾与总结 ,主要讨论了状态空间综合方法、压缩扩展技术、Bi CMOS跨导技术等 3种基本方法以及它们的一些基本电路和模块  相似文献   

5.
一种降低对数域滤波器噪声和功耗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代电子设备微型化的需要,对数域滤波器更适合于低电压工作,动态偏置技术可以降低电路系统的噪声和功耗.文中提出了一种动态偏置应用于对数域滤波器中的方法,可以在不改变滤波器传输函数的情况下降低对数滤波器噪声的功耗.以一个三阶差分对数域滤波器的设计为例说明了动态偏置技术的应用.Pspice模拟结果表明,与恒定偏置滤波器相比,当输入信号为最大允许输入信号的1/10时,动态偏置滤波器的输出噪声和功耗分别下降了约17dB和12dB,但滤波器的动态范围基本保持与最大输入信号时相同.  相似文献   

6.
基于LC梯形网络运算模拟的对数域滤波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新颖的差分CMOS对数域积分器,给出了其系统传递函数,并以其作为一基本的对数域构建框,采用基于LC梯形无源滤波网络运算仿真的方法,设计了一三阶切比雪夫对数域滤波器,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3类特殊小波的分析,从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用于实现这三类连续小波变换的新型电路结构.以3类小波的相似结构为基础,采用新型的对数域集成电路设计方法,设计实现了具有共享结构的连续小波变换系统,并进行了电路仿真实验.该系统可以同时实现3类特殊的连续小波变换,且由于对数域设计技术的引入,电路工作在电流模式状态下,具有低电压、低功耗以及灵活的宽频段可调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类双涡卷混沌动态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变型的状态空间方程模型,它适合于用对数域电路实现。通过对该系统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此模型具有正的Lyapunov指数,证实了其混沌动力学特性的存在。并给出了基于对数域电路的混沌振荡器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10.
小波域Wiener滤波器信号的去噪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采用小波域上的经验Wiener滤波器对信号进行去噪,得到优于小波闽值法的去噪效果.引入平移不变小波,较好地抑制了信号中的伪吉伯斯震荡.结果表明,将小波域上的经验维纳滤波器与平移不变小波相结合进行去噪,所得到的效果是最佳的.  相似文献   

11.
根据低压供电系统的整定计算原则,分析了低压供电设计计算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利用新设备和新技术的优势,解决供电设计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设计了一种低电压、低功耗、高电源抑制比CMOS基准电压源。该电路基于工作在亚阈值区的MOS管,利用PTAT电流源与微功耗运算放大器构成负反馈系统以提高电源电压抑制比。SPICE仿真显示,在1V的电源电压下,输出基准电压为609mV,温度系数为72ppm/℃,静态工作电流仅为1.23μA。在1-5V的电源电压变化范围内,电压灵敏度为130μV/V,低频电源电压抑制比为74dB。该电路为全CMOS电路,不需要用到寄生PNP三极管,具有良好的CMOS工艺兼容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降低模拟集成电路的功耗,提高工艺兼容性,文中提出了一种全CMOS结构的低电压、低功耗基准电压源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工作在亚阈值区的MOS管,利用PTAT电流源与微功耗运算放大器构成负反馈系统以提高电源电压抑制比.仿真结果表明:在1.0V的电源电压下,输出基准电压为609.mV,温度系数为46×10-6/K,静态工作电流仅为1.23μA;在1.0~5.0V的电源电压变化范围内,电压灵敏度为130μV/V,低频电源电压抑制比为74.0dB.由于使用了无寄生双极型晶体管的全CMOS结构,该电路具有良好的CMOS工艺兼容性.  相似文献   

14.
高电压小功率DC-DC电源变换装置,是一种利用低压直流电源产生高电压的电源装置。本文对变换器的关键部分进行工程分析,并阐述了绝缘工艺。所得结论在手持式静电喷雾器、应急电源、家用负离子发生器等设备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5.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re envisioned to be an integral part of cyber-physical systems,yet wireless networks are inherently dynamic and come with various uncertainties.One such uncertainty i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tself which assumes complex spatial and temporal dynamics.For dependable and predictable performance,therefore,link estimation has become a basic element of wireless network routing.Several approaches using broadcast beacons and/or unicast MAC feedback have been proposed in the past years,but ...  相似文献   

16.
电力有源滤波器直流侧电压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对电力有源滤波器(APF)直流侧电压的有效控制,本文通过三段式软启动建压措施克服装置投入瞬间的冲击电流,并从主电路的拓扑结构找到直流侧电压的取值方法,提出了基于电压偏差平方值PI控制的策略降低了装置的空载电流,改善了补偿效果.样机的实际运行工况验证了系统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对电力有源滤波器的研制以及工程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低压电器的故障,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故障诊断方法。根据故障历史样本,确定样本的条件属性集合和相应决策属性集合。对条件属性集合进行约简,实现不确定数据的简化,得到相应的规则集合,并将其应用于低压电器常见故障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低压微电网线路阻抗以阻性为主的特点,影响了下垂控制策略的性能。为解决问题,首先通过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参数将逆变器等效输出阻抗设计成阻性,然后引入虚拟电阻,改善线路参数,以适应P-V、Q-f下垂控制。逆变器加入虚拟电阻之后,削减了功率之间的强耦合;但系统电压降落也会大为增加。因此,给虚拟电阻增加自适应环节,使其取值随母线电压幅值波动不断地调整,因而能够减小母线电压偏差,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微电网的供电质量;并有效抑制系统环流。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植入式医用芯片的使用要求,给出一低电压低功耗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ARADC)的设计。从降低功耗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能量高效开关策略。与传统开关策略相比,电容阵列的平均开关能量减少了68%,电容阵列的面积仅为传统开关策略的50%;采用带校正的动态比较器,在提高精度的同时可以降低功耗;采用异步时钟,省略了高频时钟产生器,进一步降低了功耗。提出的5 Ms-111位SAR ADC采用SMIC 0.18μm CMOS混合信号工艺流片。供电电压低至1 V,功耗仅为0.236 mW,SNDR,SFDR分别达到55.1,68.38 dB。核心面积为650μm×1 000μm,符合植入式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