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结构复杂且系统性能受负载不确定性影响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动机广义预测控制方法。从驱动系统动力学方程出发,建立了不依赖电机控制参数的驱动系统CARIMA模型,并采用广义预测算法对驱动系统的给定转矩进行了控制;为了获得良好的变速性能,实现了基于GPC的PMSM驱动系统的直接转矩控制;最后对系统变速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对比表明,这种控制结构和方法能够实现对转矩变化的有效控制,使速度变化具有较好的平缓控制效果,在工程实际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反射面天线电性能,基于机电耦合理论,以增益和第一副瓣为综合控制目标,建立智能反射面天线形状最优控制模型。模型考虑结构强度和作动器性态约束,将作动电压作为被控变量, 通过机电耦合模型将电性能表示为作动电压的函数。以某7.3 m反射面天线为研究对象,同时考虑自重与温度载荷,分别应用所提方法与传统形状最优控制方法进行控制,其中温度载荷由77个温度传感器实测获取。结果表明,基于机电耦合理论的形状最优控制模型在改善天线的电性能方面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3.
变形面天线的分块Coons拟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程中雷达天线、卫星通讯地面站天线等的实际反射面在载荷作用下发生变形,基于变形反射面实际形状,提出了一种与传统最佳吻合抛物面法不同的新的分块拟合方法。该方法根据天线结构分析,对变形反射面进行分块划分,分别对每个块域实施Coons曲面拟合,且采用周向三角函数拟合与径向二次函数拟合确定曲面片边界条件,进而准确得到反射面变形的整体与局部信息。给出了该方法的理论公式,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其准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李国丽  李剑平  王群京  胡存刚  张兴  方亮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12):3540-3541,3546
提出了一种用于胶囊内窥镜驱动的外部磁场线圈,对它进行了二维磁场分析,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电流和永磁体直径下的磁场转矩进行了仿真,并搭建了相应的实验模型,在实验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为设计更加复杂的驱动无线内窥镜的外部磁场线圈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动态飞行仿真系统高载荷训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俊生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1):1533-1535
介绍了动态飞行仿真系统的总体设计,结合现代军机的高载荷(高G值),飞行特点,详细介绍了高载荷飞行仿真的当前状况,从飞行仿真技术原理方案和载人离心机原理方案出发,采用了实时飞行仿真技术,直接力矩控制技术和交流同步电机驱动主心机的伺服调速体制,实现了高载荷(高G值)模拟飞行训练。  相似文献   

6.
电梯系统机电耦合模型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向红  朱昌明  杨广全  张鹏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0):2328-2331,2361
导出了电梯机械系统与电机之间的机电耦合方程,建立整个电梯系统的仿真模型。将电磁转矩和钢丝绳的弹性系数以变量的形式引入到模型中,对建立的模型分别在空载和额定载荷下轿厢上行、下行运行情况进行仿真,结果与电梯调速电机工作特性相吻合,并得出电流控制逆变器模块和曳引轮两侧的重力差对电磁转矩和轿厢加速度的变化曲线产生影响。同时仿真了系统参数变化时性能的变化情况,据此提出改进方法。模型可为电梯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提供可靠依据,提高新产品设计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时验证具有星间链路天线的多体结构卫星星体姿态稳定和天线跟踪指向复合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借助xPC实时目标环境对某型多体结构卫星的半物理仿真(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HILS)系统进行了开发,用xPC目标机模拟星载计算机的外部实时仿真环境,与产品级的复合控制器、天线框架驱动机构(an-tenna gimbal drive assembly,GDA)实物组成实时仿真环路。采用Simulink和Stateflow混合建模的方法实现了天线不同模式之间的切换,并用S函数对PCI总线类型的串行接口通信在xPC目标下进行了二次开发。实验结果证明了接口模型建立的正确性、复合控制系统设计的合理性以及该仿真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电传动履带车辆动力性能协同仿真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把某轻型履带车辆的机械传动系统改装成双电机独立驱动电传动系统,提出了驱动系统中感应电机、侧传动性能参数与整车设计参数和动力性能参数之间的合理匹配理论。借助动力学分析软件RecurDyn和控制系统分析软件Matlab/Simulink,对整车行走系统及电机驱动系统进行了混合建模和协同仿真,提出了转矩控制策略,分别从协同仿真和实车路况试验两方面对整车动力性能指标进行了客观评价。动力性能指标的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均说明了电机驱动系统和整车参数的匹配是合理可行的,协同仿真模型及控制策略是正确的,体现了电传动履带车辆具有优越的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9.
大型空间阵列在轨工作时,受热载荷等因素影响发生形变,导致阵元位置误差严重影响雷达系统性能。基于联合迭代的传统阵元位置误差自校正算法没有考虑天线形变特点,在实际应用中精度较差。提出基于形变模型的高精度误差估计算法,在建立天线形变模型的基础上,对每一次迭代估计位置采用总体最小二乘法进行曲面拟合,获得形变模型参数,根据模型参数修正阵元位置估计值,进而逐步迭代得到高精度的角度和位置误差估计。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在低信噪比情况下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系统鲁棒性和控制精度之间的矛盾,在分析纳米级驱动部件物理特性和双环控制特性的基础上,建立具有大进给力的纳米级驱动部件数学模型,并提出基于主控制环和从控制环控制强度可优化的改进型双环控制策略.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和试验证实:纳米级驱动部件应用本文提出的改进型双环控制策略,在5000N载荷下控制精度达到10nm.  相似文献   

11.
电动轮驱动汽车动力学最优PD控制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电动轮驱动汽车的本身特点使其动力学控制系统大大简化。提出了采用最优PD控制的电动轮驱动汽车动力学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转向角与车速信号由汽车线性动力学模型产生理想汽车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通过实时检测汽车横摆角速度与质心偏角并根据其与理想值的差值产生PD反馈控制。PD增益系数采用最优控制方法整定。仿真表明该控制器可在各种行驶路面及工况下实时调整各驱动轮的驱动转矩从而调整汽车运动状态,保持汽车在各种行驶路面尤其是低附着路面上的稳定行驶的能力,使其稳定性与安全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的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中采用双滞环来控制矩和磁链时,在低速下的控制性却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利用PI控制器取代转矩滞环控制器,改善因滞环控制器带来的功静态转矩误差,降低转矩的波动,从面提高了转矩的动态响应性能,且控制系统更为简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空间矢量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空间矢量调制(SVM)技术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DTC)方案。传统SVM-DTC中使用两个PI控制器来产生参考电压矢量的两个分量。设计了转矩模糊控制器代替原有的转矩PI控制器,并给出了基于此模糊控制器的SVM-DTC系统。该转矩模糊控制器的输入是转矩误差与转矩误差变化率,输出为参考电压矢量的转矩分量。针对所提出的方案进行了仿真实验,并与传统SVM-DTC相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模糊SVM-DTC方案能够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空间矢量PWM的新型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徐艳平  钟彦儒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344-347,375
针对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DTC)转矩脉动大、开关频率不恒定等向题,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PMS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善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的新型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建立了系统模型。该系统采用PI控制器调节磁链和转矩.逆变器由SVPWM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设计是正确的,并能有效减小磁链和转矩脉动,改善控制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可重构天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可重构天线的研究进展作了比较全面的讨论。介绍了一些典型的可重构天线结构形式。通过改变天线的内部结构或尺寸改变天线的电流分布,从而改变天线的工作特性,这样就可实现天线的重构。大部分天线是通过开关来改变其结构或尺寸的。可重构天线按功能一般可分为3类:频率可重构天线、方向图可重构天线及频率和方向图可重构天线。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无速度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针对内埋式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存在较大脉动转矩和逆变器的开关频率不恒定的缺点,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确定占空比的方法。与其它基于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直接转矩方法不同,这种自适应模糊控制器通过控制正反电压矢量作用时间,在每一采样周期计算出最优占空比。该控制器输出部分的比例因子可以根据转矩的变化趋势经自适应机构的模糊规则库在线调整,不仅可以使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保持恒定的开关频率,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小磁链和转矩脉动,特别是低速时的转矩脉动。为了获得高性能的无速度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无速度传感器方案。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自适应模糊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在PMSM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采用解析模糊控制状态选择器替代传统的空间电压矢量选择器的新型控制方法,设计完成了基于DSP(TMS320LF2407A)为核心的全数字模糊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在传统的直接转矩系统的基础上,磁链和转矩的调节均采用模糊控制策略,且模糊控制规则解析生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可行,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在起动和转速突变时,响应不够快且转矩脉动幅度大的缺陷。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与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直接瞬时转矩控制(DITC)理论,介绍了开关磁阻电机的DITC方法及其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开关磁阻电机DITC系统转矩脉动抑制的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DITC控制结构简单、不需要进行电流控制,直接从参考转矩和当前输出转矩进行比较得到每一相的开关状态,能有效地抑制开关磁阻电机的转矩脉动.系统实验也验证了开关磁阻电机转矩脉动抑制仿真研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前言 最近,由于天线使用的频率逐渐增高,因此要求测量大孔径天线的高频相位图。 试验天线相位图的测量方法,历来是在试验天线附近设置基准天线,然后用幅相接收机测量这两个天线所接收的电场的相位差。利用这种方法,在高频下对大孔径天线的相位图进行测量时,由于试验天线和基准天线的间距较大,所以从各天线到接收机的信号电缆较长,此外,由于温度变化、电缆摆  相似文献   

20.
开关磁阻电机多种控制策略的仿真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勉华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0):4844-4847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非线性严重、变量耦合强烈、电磁关系难以分析的特点,采用了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利用PI调节器分别对电机转矩和磁链进行控制,并且分别与滞环直接转矩控制和电流斩波控制进行了实验仿真的分析和对比,证明PI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准确的控制了磁链,减小了电流噪声,提高了响应速度,有效的抑制了转矩的脉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