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远古地史上的10亿年前,地球的亘古大陆开始裂变,成为劳亚古陆和冈瓦那古陆。到了中生代的白垩纪的晚期,各块新的大陆分布格局已经形成,并出现了新的海洋,冈瓦那古陆解体分成五个大的部分:非洲、南美洲、澳洲、南极洲及印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探索》2006,(3):4-4
很久很久以前,目前地球上所见的怕有大陆都合并在一块超级大陆——泛古陆当中,这块超级大陆正是许多种类的恐龙的栖息地。然而,到了距今2亿年前后,泛古陆分裂成了两场古陆——位于北边的劳拉西亚(也称劳亚)古陆和位于南边的冈瓦(也称冈瓦纳)古陆,于是,每块古陆上的恐龙开始独立进化。[编按]  相似文献   

3.
很久很久以前,目前地球上所见的所有大陆都合并在一块超级大陆——泛古陆当中,这块超级大陆正是许多种类的恐龙的栖息地。然而,到了距今2亿年前后,泛古陆分裂成了两块古陆——位于北边的劳拉西亚(也称劳亚) 古陆和位于南边的冈瓦(也称冈瓦纳)古陆,于是,每块  相似文献   

4.
宋珍炎 《自然杂志》2005,27(3):155-155
鱼是地球海洋和陆地水域中常见的脊椎动物。在地质历史上,鱼类大量出现的时代是距今3.86亿年前的泥盆纪中、晚期,故泥盆纪又被称为鱼类的时代。在泥盆纪以前,距今4.9亿年前-4.1亿年前的奥陶纪、志留纪,世界上仅在北美、欧洲斯匹兹卑尔根、澳洲和亚洲少数几个地点的海相沉积中发现鱼形动物中无颌异甲类的一些破碎骨片,如头骨、鱼鳍等。出自于安徽巢湖志留纪比较完整的鱼化石,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5.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在古人的观念里,天地最初是一片混沌,是盘古用巨斧劈开的,而在他倒下后,身体的各个部位就化作了日月、山川、草木…… 巧的是,地质学上也有"盘古",它不是神仙,而是2亿年前的联合古陆.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认为,那个时候所有的陆地都是连接在一起的.正所谓"合久必分",大地分裂成各大陆块四散漂...  相似文献   

6.
假如地球是一个平面,那么万物中真正具有君临天下大气的便是戳破苍穹的珠穆朗玛。在距今约2亿年的中生代早期,珠穆朗玛崛起的地方还是一片治瀚的汪洋,古地中海海水荡曳其中,锦鳞条闪、贝蚌轻摇。此时世界海陆大致为南北两大古陆分布,南为风瓦纳古陆(主要由今南美、非洲‘南极洲‘澳大利亚、印度等大陆拼合而成),北为劳亚古陆(由今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拼合而成)。泛大洋(古太平洋)伸入古陆,形成几个大海湾,主地中海正是其中之一潜入海底,成群的菊五(软体动物,具有旋卷的外壳,在中生代空前繁荣,是那个时代海洋地层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7.
我一直珍藏着一块微不足道的苔藓化石,光滑的石灰岩上,古苔藓的叶片清晰可辨。一件事物,不论其如何渺小,历史的沧桑总会让人肃然起敬———它的生命开始在5.2亿年前。我们着实难以想象这株小草生前的大地何其荒芜,在那个时代,经历了20多亿年漫长的演化后,地球生命突然发生大爆炸,短短几百万年便由裹足不前的单细胞生物分化出了各式的苔藓蕨类、蠕虫动物与节肢动物的先驱,海洋顿时沸腾,而作为处于向岑寂陆地进军的,处在风口浪尖上的早期高等植物,更是任重道远。也就是在这生命的第一次繁荣期———寒武纪,寂寂的盘古大陆的东海岸上飘来了一粒…  相似文献   

8.
蝎子是一种可怕的动物,因为它的毒液甚至可以让人死亡.然而,如果你遇到一只比人还高的蝎子,岂不是更会被吓个半死.最近,英国和德国古生物学家就发现了这样一种水生蝎子.它足足有2.5米长,其体长远远超过人类的身高.好在这样的蝎子只存在于化石中,它们在3.9亿年前就已经灭绝了.  相似文献   

9.
如果我们追根溯源,追究这次地震灾害的"元凶"--印度板块源自何处,那得从大约2.5亿年前(前寒武纪)说起. 那时地球上的陆地大体上连成一片,称之为泛古大陆.  相似文献   

10.
远古曾经是巨型动物繁多的时代。恐龙出现于2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它不可一世地独霸了地球陆地1.4亿年。可是。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人们心目中最神奇的古动物,几乎在一个时期内全部变成了冰冷的石头。  相似文献   

11.
距今约2亿年的中生代早期,地球大致由南北两大古陆构成,喜马拉雅山脉是一片浩瀚的海洋,今珠穆朗玛峰所在处那时属古地中海海湾。到了早第三纪末,印度板块以小的倾角俯冲于亚洲大陆之下,造成地壳重叠加厚和地表的大面积大幅度抬升;至始新世末期,该地区海水退尽,隆起为海拔2500米的大陆。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13,(12):9-9
在2.3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波兰的克拉西约地区是盘古大陆的一部分,那里生活着大量体重达500千克、体长超过3米的巨型两栖类——方额龙螈。就像今天的两栖类一样,这种巨型龙螈的生存离不开水。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普遍认为,在地球生命演化史中,像二叠纪生物大灭绝这样的事件一共发生过五次. 奥陶纪-志留纪之交的生物大灭绝 在距今大约4.4亿年的奥陶纪末期,发生了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在大约4.4亿年前,现在的撒哈拉所在的陆地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成厚厚的积冰,奥陶纪正是这种情形.  相似文献   

14.
志留纪-泥盆纪陆地革命以早期维管植物的起源和辐射演化为标志.早期维管植物的繁盛导致形成全新的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SPAC).早期植物在根系、输导组织、气孔、叶片、个体大小和构型等方面的一系列演化革新,深刻改变了SPAC中的水分传输过程与机制.由于根系的进化及其诱导的化学风化作用增强,泥盆纪以来的古土壤厚度逐渐增大、分层结构复杂化、组成成熟度增加、类型多样化.伴随着早期维管植物的演化, SPAC的空间范围极大扩展,生物可利用水资源增多,水分在SPAC中的循环过程更为复杂、高效.早期维管植物的辐射增强了植被-地貌-水循环之间的反馈机制.志留纪晚期以来,植被与水文、地貌、生物地球化学等物理和化学要素相互作用,维管植物型陆-海水文连续体(land-ocean hydrologic continuum, LOHC)形成并逐步发展,内陆水体流域至滨岸体系的地貌稳定性增强,由陆到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物质供给和迁移体系产生变革.早期维管植物通过SPAC、LOHC系统及其内部过程与全球水、碳循环耦合,表现为稳定的低地生境增多,植物残...  相似文献   

15.
<正>水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三大谷物(水稻、小麦、玉米)之一,滋养着地球上30亿人的生命。考古学证据表明,水稻驯化栽培的历史和农业的起源发展一样悠久。大约在一万年前,当冈瓦那古陆上大自然慷慨馈赠的野生稻与古人类相遇,稻作农业就从采集开始慢慢发展起来。农耕使得定居成为古人类新的生活方式,也促使人类社会朝着现代文明演进。水稻的驯化或许可以看作是古人类的科研成果,野生稻中更高大、更多分支和谷粒更饱满的植株被遴选出来,用于繁  相似文献   

16.
刘燕 《大自然探索》2002,(11):57-61
没有哪种动物曾经像恐龙那样统治过世界,有关恐龙有许多未解之谜,而其中最大的奥秘就是它们是如何崛起并最终成为地球霸主的。发现化石宝库1.5亿年前的地球堪称恐龙的世界,那一时期被称为侏罗纪晚期,也是恐龙的黄金时代。恐龙不仅遍布全球,而且种类繁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侏罗纪晚期还是一个庞然大物的时代,当时很常见的素食龙中有的竟高达12米,重达50-60吨。不过,在侏罗纪早期,恐龙不仅种类稀少,而且“相貌平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探索》2010,(3):9-9
最近,古生物学家在撒哈拉风蚀的沙丘下发现了一些远古怪异鳄鱼的骨骼。自垩纪时期(大约1亿年前),这些各式各样的鳄鱼曾雄踞冈瓦纳古陆(这块古大陆后来分裂成为南半球各大洲),其中有些吃素,有些会跳跃,还有些以恐龙为食。根据体形特点,科学家将这次新发现的三种鳄鱼分别戏称为煎饼鳄、  相似文献   

18.
<正>在距今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地球上发生了地质历史时期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在短短的6万年左右的时间里,地球上超过90%的海洋生物灭绝,以往数据和有关原因的解释大多基于海相剖面的研究,而对于陆地生态系统的表现型式以及海、陆生物大灭绝是否同步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观点不一.我国西南川、黔、滇地区的康滇古陆,在古陆的东侧发育了从陆相到海陆过渡相到海相的连续沉积,为对比研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家们普遍认为,现今所有的陆生脊椎动物,包括人类都是从鱼类的一个小分支——肉鳍鱼类中沿袭进化而来的。鱼类的这个分支在大约3.65亿年以前从水中爬上了陆地,继续进化,形成了今天种类繁多的陆生脊椎动物。然而,这种结论往往是建立在解剖学的基础上,缺乏一些直接的化石证据的支持。最近,美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批生活在距今3.75亿年前的有足鱼类的化石,这些化石将解开鱼类上岸行走变成有足类动物的种种谜团。北极的新发现填补空白在发现这些动物化石之前,古生物学一直认为,肉鳍鱼类是在泥盆纪进化为陆地爬行动物的。但是,以前的化石记…  相似文献   

20.
董熙平 《科学通报》2001,46(2):158-162
利用相似系数(CS)公式,进行了定量的古地理分区研究。结果表明,中寒武世晚期至晚寒武世中期的副牙 形石和原牙形石存在地理分区。奥陶纪牙形石和地理分区可以追溯到中寒武世晚期。中寒武世晚期可划分出华北和华南分区。晚寒武世早期和中期均可划分出华北、华南和波罗的分区。探讨了大的分区,即动物群分区在上述时期已存在的可能性,提出了北美中部大陆动物群分区和大西洋动物群分区在晚寒武世早期业已存在的推断。华北分区属于北美中部大陆动物群分区内的次一级分区,波罗的分区属于大西洋动物群分区内的次一级分区,而华南分区是介于两大动物群分区之间的次一级分区。此外,还与研究基础雄厚的三叶虫地理分区进行了对比,并修正了华北、华南和塔里木地块的古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