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典应用文具有意蕴的指向性的特质,事料的可靠性的特质,体例的程式性的特质。在对其教育策略予以实施时,要求施教者以文章学为统领,引导受教者把握经典应用文的公文性、事务性、礼仪性等基本类型,单段式、多段式、条款式等大体结构,及其接受心理、诉求重心、旨义显豁等表达技巧,掌握庄重得体、简约整饬、清楚明了等出色语言。如此才能造就“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经典新闻文,指的是以最新情况、最新成就、最新动态等为特定对象来追随社会变革、记录生活脚步、承载主流价值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不但具有质料真实性的特质,而且具有传递的时效性的特质,更加具有介入的公正性的特质。在对其教育策略予以实施时,要求施教者必须以文章学为统领,引导受教者既要把握经典新闻文的消息性、特写性、通讯性等基本类型,又要把握经典新闻文的直线式、放射式、收束式等大体结构,还要把握经典新闻文的标题出彩、概括有方、细节凸显等表达技巧,更要把握经典新闻文的准确鲜明、简捷直白、清爽利落等出色语言。唯有如此,才能促使他们成为“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形成“健全的人格”,并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  相似文献   

3.
张希 《科技信息》2010,(22):I0045-I0045
高校作为新一代的社会公民和合格建设者的培养单位,肩负着重要责任。因此,将经典诵读作为切入点,利用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各种传统节日,举办诗词歌赋朗诵会等形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成为一项新的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任重道远,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色、学生实际的道路值得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思。  相似文献   

4.
王兴珂  张军芳 《科技信息》2013,(14):357-357
诗歌审美教育是中学诗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学诗歌审美教育中存在教师自身审美素养不高、教学方法陈旧、学生自我主动性意识较差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本文着重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论述中学诗歌审美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转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性意识等几方面改进策略,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落实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徐志摩的诗歌以意境圆融,语言优美称于世。通过对其诗歌策略的形成运用,尤其是意象的化合与创作蕴积两方面论述其诗歌意境富于生命力的原因。进而得出结论:徐志摩诗歌是中西诗艺的第一次成功的整合。他的整合主要涉及中国古典诗歌与英国浪漫派诗歌。  相似文献   

6.
诗歌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学形式。有了诗歌,也就有了诗歌教育。诗歌的历史有多长,我国诗歌教育的历史就有多长。我国古代的诗歌教育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试论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深刻变化和教育难度的增加,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取的策略主要是加强“两课”教学,夯实大学生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加强多学科教育渗透,提高教书育人效果;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发挥社会舆论引导的作用以及引导和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8.
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而当前离职院校的文化经典教育十分缺失。有些学校除文秘专业以外,不管是文科类还是理科类的三年制高职班一律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五年制高职班虽然开设了高职实用语文课,但片面强调应用文写作和演讲口才的训练。  相似文献   

9.
经典文化博大精深,传承着人类文明,用经典教育为孩子"补钙",提高其"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诗歌翻译的策略和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莉  刘露 《科技信息》2009,(17):226-227
本文列举了三个著名翻译理论家安德烈·勒菲弗尔,罗伯特·布格兰德以及伯顿·拉夫尔的诗歌翻译观点和策略,对他们的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比较。诗歌翻译不同于散文翻译,诗歌翻译更重精神,散文翻译更重风格(句法结构),诗歌翻译需要更多的调整空间,更近似于重写和创造,更偏重于神似而非形似,这一点对我们的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研究离本体研究较远,高度不够.李娓教授的<古体诗歌艺术研究>以诗情道性阐说的方式达到了诗歌艺术本原的新发现,从哲学的高度和新的角度开辟了古典诗歌研究的新途径.该著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立论根基,从天道与诗道的形而上品质的高度,以新的角度审视并研究诗歌审美体验、诗歌语言、诗歌炼意、诗歌旋律、诗歌修辞诸多方面的表现特征及其形而上渊源,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命题与新观点,为我国诗歌艺术的理论研究草构一个新框架.  相似文献   

12.
“知人论世”、“以诗解诗”、“识鉴诸家”是古代诗论家提出的三种主要诗歌批评方法,它们有不同的理论内涵,体现了诗歌批评的基本规律和特征,这些方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学即人学,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出了人的许多烦恼-疑问、幽怨、遗恨、愁绪、眼泪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伤和无奈。本文以古典诗词为载体,反映了古人勇敢地与烦恼进行抗争,积极地寻求解脱之路,最终得以解脱的历程。  相似文献   

14.
讨论四首古典诗词中与力学中运动相对性相关的景象描述,指出其中一首诗中关于这种景象的力学解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美是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体悟中得出的审美情感归结。含蓄一语,古代诗论者在诗歌鉴赏中从不同视阈多有论及,梁启超等人在现代语境下对古典诗歌含蓄美作出重新阐发,认为含蓄是古典诗歌传达情感的表现手法。本文从诗心美学角度认为,含蓄美是诗人对诗歌的领略、体悟,以达到对生存本体的一种生命体悟。  相似文献   

16.
英美意象派诗人推崇中国古典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中国古诗的表现技巧,强调意象的直接呈现,主张“纯用意象”,将意象“并置脱节”。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异质性,英美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诗在审美效果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古诗十九首》有着深厚的化内涵,是汉末失意人将化精神转化为创作实践的具体表现,他们在诗中张扬了个体生命的价值,表现了感伤情调的化心理,体现了对人的生命意义、生存本质的思考和追求。  相似文献   

18.
大学古典诗词教学的目的是传承诗词中承载的人文精神,挖掘诗词中让人兴发感动的力量。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对作家生平经历、思想心态的讲授是古代诗词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部分,因此,必须重视诗词格律的教学,鼓励学生学习诗词吟唱并积极参与古典诗词的创作。  相似文献   

19.
古典诗歌表现出中国文化的审美性特征。李商隐的诗具有意蕴深邃韵味无穷的朦胧美,表现为诗歌意象的象征意味,诗歌境界的缥缈凄迷,诗歌情感的深沉迷惘等,形成中国诗学中"蓝田日暖,良玉生烟"的境界,由此可见文学的审美性,文化的审美性。  相似文献   

20.
"灵感"最早是西方宗教中的概念,本意是"神的昭示"和"灵气".在中国古代诗学论著和作品中没有出现过现代意义上的"灵感"一词,但是对创作心理状态的描述则颇早。介绍了"灵感"一词的渊源,整理了我国古代诗学论著或作品中与之相关的描述,并进行了归类和分析。探讨了创造和把握灵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