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发病规律 小麦赤霉病主要引起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等症状,从幼苗到抽穗均可受害,以穗腐为害最重,在初花期至盛花期侵染率最高。在河南省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小麦、玉米穗轴上越冬或越夏。在气温高于12%,降雨或空气潮湿时,病菌的子囊孢子成熟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后发病。迟熟、颖壳较厚、不耐肥品种发病重;田间病残体菌量大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田间郁闭发病重。  相似文献   

2.
<正>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其病菌主要是禾谷镰刀菌。它的发生与发展与当地菌源积累数量、气象因素、农业措施相关。它主要发生在气候湿润多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北方大面积发生是历史上罕见的。有的地方多因不协调、工作失误,造成损失。小麦得病后,一般减产20%左右,严重地块病穗会超过90%,基本绝收。它不仅导致大面积减产,影响种子质量,降低出苗率,而且人畜食病麦后还易中毒。麦种带  相似文献   

3.
<正> 小麦赤霉病是我省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1985年在我省造成了严重的损失。1986和1987年发病面积一千万亩左右。小麦赤霉病为气候性病害。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和耕作制度的改革,已跨过长江,越过黄河,并逐渐向北扩展。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小麦品种还没有免疫品种,也缺乏抗病品种,化学农药乃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主要手段。1986年我们选用15种杀菌剂、在全省多点试验,从中选出8种杀菌剂在1987年再次进行研究,以找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最佳药剂和施药技术以指导大面积防治。  相似文献   

4.
<正> 小麦赤霉病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是在多雨潮湿的长江中下游冬麦地区发生。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品种的更换和施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灌溉面积的扩大,此病在一些过去很少发生或不发生的地方如苏北、皖北、陕西的关中,以及山东、山西、河南、甘肃等省的局部地区也有明显的发展趋势。一般每隔3—2年就有一次流行。在流行年份病穗率在50—100%,减产可达10—40%;中度流行年的病穗率在30—50%,减产幅度在5—15%之间。河南省由于轮作制度较为单一,大都是  相似文献   

5.
<正> 我省是全国小麦主产省,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首位。多年来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在农业科研和生产上均偏重于产量的提高,而忽视了质量的提高。因此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麦在食品工业、加工工业以及内外贸易等方面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全省农民收入。在当前商品经济时代,改善和提高小麦品质已成为一项牵涉到多行业、多学科的研究课题,亟应重视和开发。下面就我省小麦品质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刊记者日前从河南省优质小麦新品种郑州9023暨第十二届小麦品种展览观摩会上获悉,我省是小麦生产大省,面积、总产和单产均居全国前列,小麦育种水平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八五”以来,在省科委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省的小麦育种取得了显著成就,所育成的小麦品种在我省及皖北、苏北、鲁西南等黄淮南片麦区大面积生产上一直占有主导地位。如豫麦18、21、41、49、51、54、55等不仅是河南省第六次、第七次和第八次小麦品种更换的主导品种,也是苏北、皖北、鲁西南生产上的当家品种,深受当地群众欢迎。“九五”…  相似文献   

7.
<正> 一、生产概况小麦是我省一大优势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全国首位。五十年代平均夏粮面积8460万亩,其中大麦、豌豆等夏杂粮1500万亩。平均总产95亿斤,单产112斤。六十年代平均面积6900万亩,其中夏杂粮1060万亩。平均总产76亿斤,单产110斤。七十年代平均面积6200万亩,其中夏杂粮570万亩。平均总产150亿斤,单产241斤。八十年代三年平均面积6200万亩,其中夏杂粮300万亩。平均总产211亿斤,单产  相似文献   

8.
1985年4—6月河南农大喻璋等同志在洛宁县进行了不同农药和喷药次数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试验结果表明:(1)40%多菌灵胶悬剂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良好。15%或25%粉锈宁防治效果不明显,但对防锈保叶提高千粒重有一定效果;(2)不同喷药次数(1—3次)防治赤霉病效果无显著差异,只要适时,喷药一次即可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小麦赤霉病是麦类作物上一种气候性病害,多发生于穗期多雨、气候潮湿地区,一但发生,可使小麦减少10%~20%,严重时高达80%以上,甚至可粒无收,危害性非常大,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的质量和产量,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为此本文通过实践总结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发病症状等,并且针对该病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建设中,从实际情况出发,认真研究当地的优势和特点,按照客观规律,发挥长处,就能获得多快好省的效果,大大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要发挥优势,首先要分析、认识优势,剖析优势的构成。一般来说,经济建设中优势的形成,均有其发展的历史背景、社会的  相似文献   

11.
<正> 我省小麦总产量虽多,但品质不理想。极需改善和提高,才能成为在国内外粮食及其加工制品方面有竞争力的优势商品,初步意见是: (一)迅速组织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按照各种不同用途和要求,制订出小麦品质标准,作为小麦的品种选育、良种繁殖推广、商品小麦专业化生产、收购、贮藏以及食品加工等方面的科学依据,促进优质小麦系列标准化的发展,提高我省小麦的商品价值。根据已有资料,现提出小麦品质标准的初步  相似文献   

12.
<正> 小麦粒重是夺取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即便是生育前期和中期的生长发育都比较正常,即亩穗数和穗粒数比较稳定,有了高产架子,但由于后期粒重产生波动,也同样会严重影响小麦高产稳产。凡千粒重较高的年份,单产也较高,两者的正相关关系极为显著(r=0.7100)。引起粒重变化的原因很多,如气象条件、品种、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等。其中,气象因子是影响粒重波动的主要因素,这一生产现实虽然引起了国内不少学  相似文献   

13.
<正> 良好的栽培管理技术,一方面可以促进小麦生长发育,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减轻病害的危害,另一方面又可创造不利于病原菌活动繁殖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作用。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流行常受气候条件,菌原活动、品种抗病性以及栽培管理措施等各项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因而决定着赤霉病的发生与流行程度。本文通过播期、浇水次数和施肥量等不同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了解这些技术条件对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影响,以此为小  相似文献   

14.
<正> 小麦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7000万亩左右。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病害有20多种,主要是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一些病毒病等,此外,近年来黑穗病和纹枯病也在局部地区严重发生。由于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经济有效而又简便可行的方法,对控制小麦锈病和土传花叶病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省在1966年以前小麦条锈病曾大面积流行达4~5次,每次损失达5~10亿公斤,因此成为抗病育种的主要对  相似文献   

15.
<正> 我省小麦单产自1984年达到244.5公斤之后最近七年.一直处于徘徊状态、其原因除社会因素和某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栽培技术比较落后是一个重要问题。栽培技术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已有的某些单项成功技术普及落实的不够.另一方面必须看到,全省小麦生产发展到由中产向高产过渡阶段的技术路线不够明确.没有一套适合于不同生态区的由中产变高产的实用栽培技术体系。豫北老高产区缺乏高产.稳产的过硬品种和相应的栽培技术,致使老高  相似文献   

16.
<正> 我省小麦,于二月中、下旬,自南向北渐次返青,尔后起身拔节、打苞孕穗。此期,正是小麦长根、长蘖、长叶、长茎、怀胎孕穗,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时期;是小麦一生中变化最大、自身矛盾最多的一个时期;也是麦田管理的关键时期。对早春麦田的管理不仅关系着成穗的多少、穗子的大小,而且对后期的  相似文献   

17.
<正> 小麦是我省粮食生产的一大优势,小麦产量高低直接决定着我省粮食生产局势,甚至影响到国民经济全局。省委、省政府提出,1990年我省小麦总产要达到200亿公斤,这是摆在全省人民面前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但是,近三年来,我省小麦生产发展比较缓慢,全省人民对比极为关注。为了促使我省小麦生产尽快登上一个新台阶,有必要对近几年我省小麦生产发展缓慢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研究。一、近年来我省小麦生产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近年来我省小麦生产发展缓慢的原因主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使我区东部低、中产麦区迅速达到高产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1984~1985年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微机处理试验数据,筛选出亩产350公斤以上、亩利润90元以上的优化农艺组合为:基本苗16~21.4万/亩,速效氮用量10.8公斤/亩(纯氮计,下同),速效磷4.3~6.4公斤/亩(P_2O_5计,下同)。配合相应栽培技术,经大面积示范得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Zl-2产生的抗菌蛋白性质及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硫酸铵对菌株Zl-2的发酵液进行分级沉淀获得抗菌粗蛋白,然后研究该抗菌蛋白对热、酸碱、紫外光和蛋白酶的稳定性,同时以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为靶标菌,对活性蛋白的抗菌作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Zl-2产生的抗菌蛋白具有很好的耐热、耐紫外特性,对酸碱和蛋白酶敏感,抗菌蛋白的抗菌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禾谷镰刀菌菌丝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且使菌丝生长的形态畸形、底端膨大、对孢子的萌发也有抑制作用。因此,枯草芽孢杆菌Zl-2的抗菌蛋白具有稳定性好、抗菌能力强的特点,不同于目前已研究的来自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物质,可能为新的抗菌蛋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