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茶叶及浸泡液中锰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几种茶叶中的锰含量,考查了不同的泡茶方式下锰的浸出率.表明茶叶中锰含量丰富,为172.0~397.6mg/Kg,饮茶对人体健康有益,茶汤中的锰浸出率约52.2%~85.5%.  相似文献   

2.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几种茶叶中的锰含量,考查了不同的泡茶方式下锰的浸出率.表明茶叶中锰含量丰富,为172.0~397.6mg/Kg,饮茶对人体健康有益,茶汤中的锰浸出率约52.2%~85.5%.  相似文献   

3.
两矿法浸出软锰矿的工艺与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内流行的黄铁矿-软锰矿两矿法硫酸浸出软锰矿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般的工艺条件下,锰浸出率较低,延长浸出时间对锰浸出率影响不大,而提高硫酸用量则使锰浸出率明显降低.此外,对该工艺过程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浸出过程中黄铁矿的氧化产物S0和SO竞争反应的并行存在,消耗了大量的黄铁矿,同时,强疏水性的元素硫S0的生成也阻碍了浸出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使实际浸出反应所需的黄铁矿量增加.  相似文献   

4.
在小型石英反应管中用模拟的黄铁矿焙烧气和有色冶炼厂含二氧化硫废气对东湘桥氧化锰矿石进行了硫酸盐化焙烧条件实验。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磨矿细度、添加剂种类和用量,二氧化硫浓度等条件对矿石中有价元素锰、钴和镍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焙烧的温度制度、磨矿细度和添加剂对各元素的浸出率有显著的影响,其它条件影响不大。可以推荐下列工艺制度:矿石细磨添加2-3%硫酸钠造粒,在400℃和700℃左右用含SO_2废气进行两段硫酸盐化焙烧,而后浸出。由此可得锰浸出率一般大于90%,最高可达97%;钴浸出率大于80%,最高亦达97%。在利用含SO_2废气时,可以利用废气余热一段加热,只要废气温度高于400℃,矿石充分磨细,也可以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催化还原浸出深海锰结核中有价金属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常温、酸性、厌氧环境下,按一定的比例添加微生物培养基和供电子体,采用J13菌连续高密度培养、矿浆预浸、微生物固定和强化传质的手段,提高微生物浸出结核中有价金属的速率,浸出时间为3 d,可直接浸出结核中的铜、钴、镍和锰.浸出率:钴95.2%,镍97.5%,锰95.8%,铜81.2%;按此方法进行了陆地软锰矿和硬锰矿的浸出试验,浸出时间9 d,锰矿中的锰浸出率较高.根据以上试验结果提出了微生物催化两矿偶合还原浸出氧化锰矿中有价金属的方法,并初步探索了浸出机理.  相似文献   

6.
二次铝灰低温碱性熔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利用低温碱性熔炼法提取二次铝灰中铝的过程.探讨碱灰质量比、盐灰质量比、熔炼温度、熔炼时间、不同添加剂和不同混料方式等因素对铝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为:碱灰质量比1.3、盐灰质量比0.7(NaNO3)或0.4(Na2O2)、熔炼温度500℃、熔炼时间60 min.湿混料可以提高铝浸出率,以NaNO3为添加剂干混料铝浸出率最高可达87.52%,以NaNO3为添加剂湿混料铝浸出率最高可达92.71%,以Na2O2为添加剂湿混料铝浸出率最高可达92.76%.  相似文献   

7.
采用"玉米秸秆硫酸预处理—浸出"工艺处理含Mn 9.63%(质量分数)的朝阳锰矿.通过试验考察用硫酸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的时间、秸秆用量、温度、硫酸浓度和浸出温度对锰浸出率的影响.试验表明,在秸秆用量2.5 g、时间10 min、硫酸浓度1.2 mol/L、温度80℃时预处理秸秆,浸出温度为90℃的条件下,锰的浸出率达92%,杂质铁溶出率仅为20%.玉米秸秆处理前后FTIR分析结果表明,对秸秆进行硫酸预处理能够破坏难降解的木质素结构,有利于提高锰的浸出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锰方解石的盐酸浸出行为进行研究并采用石灰乳法制备四氧化三锰;采用X线衍射对产品Mn3O4进行表征,考察液固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浸出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锰浸出率的影响,并从动力学角度分析浸出行为.为了提高产品四氧化三锰的纯度,采用正交实验研究石灰乳浓度为1 mol/L时,Mn2+浓度、反应温度、石灰乳加料速度以及反应陈化时间对氢氧化锰纯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锰浸出率随温度和搅拌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催化剂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反应时间;锰方解石矿的浸出过程为扩散-化学反应混合控制过程;当氯化锰浓度为0.5 mol/L,反应温度为80℃,陈化时间为4h,加料速度为6 mL/min时,氢氧化锰中锰质量分数可达60%以上,最终产品四氧化三锰中锰质量分数为70.42%.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以遵义钛业的废盐酸为原料浸出菱锰矿的工艺,考查了各种因素对锰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浸出时间60min,浸出温度80℃,液固比2.5:1,酸过量系数1.3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锰的浸出率可达90.14%,浸出液经过除杂结晶后,产品可以达到现行的工业级四水氯化锰的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0.
芦丁还原浸出低品位软锰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糖蜜酒精废液中有机物还原浸出软锰矿的机理,采用芦丁为还原剂,在酸性介质中直接浸出低品位软锰矿。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芦丁浓度、硫酸浓度、反应温度、浸出时间等因素对锰浸出率的影响,并对反应过程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影响锰浸出率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反应温度、硫酸浓度、浸出时间和芦丁浓度;当硫酸初始浓度2.35 mol/L,芦丁初始浓度0.041 mol/L,反应温度90℃,浸出时间90 m in时,锰浸出率达94.9%。  相似文献   

11.
12.
榅桲中总黄酮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接第 68页 )3.2 比较在水溶液和乙醇溶液的溶解能力 ,在乙醇的溶解性较好。3.3 用硼酸为显色剂定黄酮时 ,不显色 ,有浑浊现象 ,含有可能有别的物质。榅桲中总黄酮的测定@马木提.库尔班$新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长马力别克.吾买尔$新疆大学化学化  相似文献   

13.
PET成核剂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T成核剂被用来改善PET晶粒结构、提高结晶速率、增强机械性能、缩短成型周期。常用的PET成核剂可以分为无机成核剂、有机成核剂和复合型成核剂三大类。无机成核剂是应用最早的成核剂,主要有黏土,包括蒙脱土、水滑石等;金属氧化物,包括SiO2、MgO、ZnO、TiO2等;无机盐,包括Na2CO3、NaHCO3、BaSO4等;非碱金属氢氧化物,包括Al(OH)3、Mg(OH)2等。无机类成核剂简单易得,成本低廉。使用简便,但此类成核剂属于异相成核剂,分散性差,成核效果一般;有机类成核剂主要包括苯甲酸盐、乙二胺、离聚物等,其与PET相容性高,成核效果较好,但价格相对较高;复合型成核剂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成核剂复配,例如NaCl/PEO、PEG4000/RCOO-Na+、苯甲酸钠/Surlyn/DER等,不同成核剂之间通常具有协同效应,同时表现出不同成核剂的优点,并且在性能和成本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复合成核剂将成为研究的热点,复合方法、复合工艺、改性机制等将成为复合成核剂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化学药剂对粘土泥团碎解破坏及洗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添加化学药剂提高铝土矿难洗矿石洗矿效率的新工艺,利用泥球静态破坏实验和模拟洗矿试验,分析别研究了化学药剂对粘土泥团碎解破坏及洗矿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态条件下,化学药剂对泥团的破坏束度和破坏方式主要有3种类型;动态洗矿时、盐酸、酸锌、石灰、淀粉等化学药剂能够明显改善洗矿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山梨醇和有机磷类成核剂对聚丙烯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有机磷类成核剂Irgastab NA—11和ADKNA-21以及山梨醇衍生物类成核剂Irgaelear DM和MiUad3988对聚丙烯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磷类成核剂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要优于山梨醇类成核剂,而后者对聚丙烯透明性能的改善效果要优于有机磷类成核剂.同时,有机磷和山梨醇类成核剂对聚丙烯结晶峰温度的影响相类似.当成核剂的浓度为0.2wt%时,与空白聚丙烯相比,IrgastabNA—11和ADKNA-21成核聚丙烯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提高19.35%,17.67%和29.48%,24.84%,雾度分别降低43.58%和44.01%;而Irgaclear DM和Millad 3988成核聚丙烯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提高7.03%,7.46%和7.20%,11.96%,雾度分别降低51.03%和52.23%.此外,微观形态研究表明,有机磷和山梨醇类成核剂的加入都可以显著降低聚丙烯的球晶尺寸.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添加不同类型有机物对油松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土壤呼吸的影响,为预测山西太岳山油松林生态系统中土壤的碳收支平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山西太岳山油松林地表的平均自然凋落物量为标准,向油松林地0~20 cm土壤中分别添加生物炭(BC)、玉米秸秆(JG)、辽东栎叶(LD)和油松叶(YS)等4种类型有机物,使用LI-8100 CO2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对有机物添加条件下的土壤呼吸速率进行连续测定,并对各处理的土壤有机碳(S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易氧化碳(ROC)、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进行监测,结合土壤呼吸与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之间的关系,探讨添加有机物对山西太岳山油松林土壤呼吸及碳组分的影响。【结果】 ①向土壤中添加BC显著降低了土壤呼吸速率,添加JG后土壤呼吸速率较CK显著提高了11.67%。,其余处理与CK差异不显著。在2014年7—11月和2015年5—10月,不同添加物处理间土壤呼吸速率从大至小表现为JG>LD >YS>CK。②有机物添加下土壤SOC含量随时间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在2014年8月,添加JG后显著提高了土壤SOC、MBC、ROC、DOC含量,添加BC显著提高了土壤MBC含量,添加LD和YS显著提高了土壤SOC和MBC含量。在2014年10月,添加JG显著提高了土壤SOC、MBC、ROC、DOC含量,添加LD显著提高了土壤MBC和ROC含量,添加YS显著提高了土壤SOC、MBC含量。在2015年3月,添加JG显著提高了土壤SOC、MBC和ROC含量,添加LD显著提高了土壤ROC含量。2015年5月,添加JG显著增加了土壤MBC含量。③与对照相比,添加BC后土温10 ℃时的土壤呼吸速率(R10)显著降低了18.01%,添加YS后R10显著增加了30.88%,添加其他有机物对温度敏感性系数(Q10)和R10没有显著影响。④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SOC、MBC、ROC和DOC含量显著正相关。【结论】 添加有机物显著影响土壤碳动态和土壤温湿度,这些都会对土壤CO2排放产生显著影响,添加JG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碳组分的提高效果最显著,但土壤呼吸速率最高,不利于碳的储存;添加LD可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短期内可明显改善土壤有机碳库质量;添加BC可在短期内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并显著降低土壤呼吸速率,减少土壤CO2排放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实验研究发现:在pH=4.74的NaAc-HAc缓冲溶液介质中以氨三乙酸(NTA)作活化剂,Mn(Ⅱ)可以强烈地催化高碘酸钾氧化三溴偶氮氯膦褪色的反应。通过实验确定该反应体系的最佳条件,测定催化动力学参数及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37.73kJ/mol,表观速率常数为k′=8.85×10-4s-1,探讨了反应机理,确立反应的速率方程()lgA0A=K?Δt?CMn(∏),由此建立一个测定痕量锰的新方法。本方法的检测限是2.3×10-9g/mL,测定范围为2.3~10.0ng/mL。该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用于枸杞、茶叶、环境水体试样中痕量锰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用磷酸三丁酯(TBP)和煤油组成溶剂萃取体系有机相,对煤制气洗涤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含酚废水进行了萃取和反萃处理研究.探讨了影响苯酚萃取的因素如废水pH和TBP体积分数,考察了反萃剂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对反萃效果的影响;同时,对萃取和反萃过程中有机相的重复使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废水的pH=3~6时,一级萃取率可达90%以上,CODCr去除率达到80%以上;二级萃取率达到40%左右,苯酚总的萃取率达到95%以上;当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4%~10%时,反萃率可达80%以上;TBP-煤油有机相可在萃取和反萃的过程中多次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20.
典型性微量金属元素对藻华的激励趋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Mn、Zn等典型性微量营养元素对藻类增殖的影响是探讨藻华成因分析的重要内容.通过设计系列正交实验,研究代表性微量元素Fe、Mn、Zn对常见藻华生物(蓝藻、绿藻)的影响,结果表明:P、Fe、Mn、Zn的质量浓度变化对藻生长速率激励效果明显,显著性顺序依次为:ZnPFeMn.通过单独添加Fe、Mn、Zn的方法进一步进行了藻增长潜力实验.结果表明:在Fe、Mn、Zn质量浓度分别为0.20、0.13、0.033mg/L时,藻类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低于该质量浓度时,金属离子质量浓度与藻类生长速率、生物量呈正相关;高于该质量浓度时,金属离子质量浓度与藻生长水平呈反相关;拟合Fe、Mn、Zn质量浓度与藻生长速率之间的数值关系,分别得到相关系数为0.93、0.87、0.90的回归方程;根据微量元素与藻类生长速率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对藻华的爆发时间或程度进行一定精度的预测.正交实验中,锰的激励作用受微量元素之间的竞争性抑制而被消弱,反映出锰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