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关于淡水珍珠的细微结构和组成元素分析,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观察分析了淡水养殖的三角帆蚌(Hyviopsis camingii)优质珍珠和病蚌产的劣质珍珠的二次电子图象及主要组成元素。  相似文献   

2.
今年五月以来,我国西南部干旱地区连降大雨.长达半年多的特大旱情终于结束了。如今,旱区人民开始亡羊补牢.村村修建蓄水设施,乡乡修建水利工程,积极寻找新水源,大力推广节水农业。其实,世界上很多地方都缺淡水,世界各国人民都在寻找新水源.很多国家正在向海洋要淡水。全球绝大部分的水分布在海洋中。  相似文献   

3.
珍珠的奥秘     
形成 光彩夺目的珍珠在蚌体内是如何形成的呢?世界上许多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和探讨。一般认为,蚌的外套膜表皮细胞受到某一刺激而急剧地分裂增殖,逐渐包围刺激源,形成完整的珍珠囊,并以刺激源为中心,渐次层复一层地分泌珍珠质,从而形成珍珠。因此,所形成的珍珠是圆球形或非圆球形,关键在于珍珠质能否均匀地在刺激源周围积累。归纳起来形成天然珍珠的原因有以下两种: 一种为像砂粒、小虫或虫卵等异物,偶然侵入蚌壳内,与部分外套膜表皮细胞一起陷入蚌的结缔组织,表皮细胞组织分裂增殖成珍珠囊,包围异物,分泌珍珠质,最终形成珍…  相似文献   

4.
珍珠是世上所有珠宝中的超级明星,被誉为“珠宝皇后”,它们总能引起世人的惊叹。千万年以来,人们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潜入深海,只为探寻藏身大洋深处的最完美的天然珍珠。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牡蛎是珍珠的"生产者"。可是前不久,媒体传出惊人的新发现,在离日本南部沿海不远的地方,发现一种能产金刚石的牡蛎。研究人员在这个秘密的宝地发现几百个体内含有金刚石的牡蛎。专家们认为,这一海洋奇迹是海洋工业排废的结果。通常,某些沙粒能刺激牡蛎体内形成珍珠,在这种情况下,牡蛎  相似文献   

6.
珍珠的色彩     
《大自然探索》2006,(5):59-59
放在灯光下.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珍珠.我们会发现珍珠会发出种秘的色彩.而且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有的珍珠晶莹副透如滴滴露水散落于清晨的荷叶.而有的珍珠却古朴神秘如来自千年历史长河的紫铜铸型。造成珍珠色彩千变万化的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7.
星球的色彩     
龙夫 《科学之友》2007,(9A):18-18
在浩瀚无际的太空中,星球颜色各异,将太空变成了一座金碧辉煌、绚丽多彩的奇妙宫殿。我们的地球可以称为蓝色星球,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海洋的面积为地球面积的70.8%,而海洋是蓝色的;加上陆地上大部分植物地带又是绿色的。因此,在月球上和宇宙飞船上看地球,它就像一颗篮色的珍珠。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与珍珠,被誉为珠宝界中的"五皇一后".珍珠,以其独有的美丽征服了人类的审美情趣,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珠宝皇后".珍珠是地球上唯一由生命孕育的有机宝石及人类最早利用的珠宝之一.人类对珍珠的认识和利用最早是从贝类体内的天然珍珠开始的,当从贝类中发现瑰丽的珍珠,人们既惊讶于珍珠的美丽,又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珍珠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相似文献   

9.
在海中航行,最紧要的是要有充足的淡水供应。近在咫尺的大海,虽然全是水,但却咸得不能饮用。所以,远洋航船都要带上足够的淡水,有时还要带上笨重的海水淡化器从海水中制取淡水,以满足海上生活的需要。可是,海水淡化法所生产的淡水不仅数量有限,花费也十分昂贵。那么在辽阔的海洋上有没有淡水呢?回答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
龚之森 《科学》2000,(11):44-50
一,用生态环境调控公式来指导各地区生态环境改造计划 1、根据联合国权威机构的统计,地球上水的总量为1.36亿立方公里,但是97.2%为海水,淡水资源又绝大部分集中在南北极冰盖中,真正可供人类使用的只占地球总淡水量的0.5-0.64‰就这点淡水资源还被人类自己污染或管理不当所浪费,很多岛屿根本无水,许多沿海城市严重缺水,大片土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湿地     
湿地的范畴比人们通常认为的要广泛得多。它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蓄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水区。湿地还包括临近湿地的河滨和海岸地区,以及湿地范围内的岛屿、低潮超过6米的海域。联合国公约将湿地范围扩大到许多的领域。湿地可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天然湿地主要有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等自然湿地;人工湿地包括水产池塘、水塘、灌溉地,以及农用洪泛湿地、蓄水区、运河排水渠、地下输水系统等。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健康的…  相似文献   

12.
在戈壁和沙漠中穿行,补充淡水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其实,在看似水源充足的大海上,人们对淡水的渴望无异于在沙漠中,因为苦咸的海水是不能饮用的.可见,无论是在沙漠、戈壁还是海洋上,淡水都是宝贵的资源,而这些淡水都需要从水源地运输过来,十分耗费能源.如果能就地获得淡水,就可大大地节省能源.法国一家水资源公司看到了这片商业空白,决心开发缺水地就地取水技术.  相似文献   

13.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海洋中也有草原。事实上,海洋草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在海洋草原中的动物比陆地草原上的要多得多。然而,美国科学家最新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由于海岸开发和流失加速.全球海洋草原正日益减少并加速流失。  相似文献   

14.
海洋天然产物和海洋药物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跃伟 《自然杂志》2009,31(1):27-32
作者对海洋天然产物,海洋药物的研究起源、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并对该学科将来发展方向、发展潜力做了展望和评述。  相似文献   

15.
冰冻圈水循环在全球尺度的水文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固态形式存在的冰冻圈诸要素,其冻、融过程导致水循环发生重要变化,进而影响大洋、河流水文过程及大气水分循环过程.本文在分析两极地区海洋淡水组成的基础上,论述了两极地区冰冻圈对大洋输入淡水的影响,阐释了冰冻圈与大洋热盐环流的关系,讨论了冰冻圈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程度.研究指出,在南、北纬60o~90o范围南、北极海洋的淡水年循环中,海冰和北极融雪参与的水量远超过降水-蒸发过程的水循环量;北极融雪与河流补给、山地冰川、冰帽及格陵兰冰盖、南极冰盖、海冰、冰间湖等冰冻圈要素的变化可以显著地影响海洋深水对流强度及深水的形成,从而影响海洋热盐环流.冰冻圈对海平面变化影响的评估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1990年开始的5次IPCC评估报告中,历次对海平面上升贡献的评估结果相差较大.总体来看,若不考虑陆地水储量变化的影响,在海洋热膨胀和冰冻圈这两大影响因子中,工业化升温以来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各占一半.  相似文献   

16.
野生生物的顽强超出我们的想象,比如在油污中挣扎的生物。 随着海洋原油开发和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海洋上石油泄漏事件越来越多.油污极大地破坏了海洋生态,海洋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了油污的威胁,连天空中的海鸟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在海中航行,最紧要的是要有充足的淡水供应。近在咫尺的大海,虽然全是水,但却咸得不能饮用。所以,远洋航船都要带上足够的淡水,有时还要带上笨重的海水淡化器从海水中制取淡水,以满足海上生活的需要。可是,海水淡化法所生产的淡水不仅数量有限,花费也十分昂贵。那么,在辽阔的海洋中有没有淡水呢?回答是肯定的。我国福建南部沿海的渔民都知道,在漳浦县古雷半岛东面就有一处淡水区,叫玉带泉。知道这个秘密的过往船只常常要到这里补充淡水,以解燃眉之急。关于玉带泉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记载,在南宋行将灭亡的前夕,杨太后带领她的儿子少帝,乘船…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众多的媒体不停地宣传植树、护林、营造绿色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却很少涉及森林、海洋与地球环境三者间的密切关系。其实,森林和海洋生死相依。丰富的森林可以培育海洋,一旦森林变得贫弱,那么海洋也就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9.
星球的色彩     
在浩瀚无际的太空中,星球颜色各异,将太空变成了一座金碧辉煌、绮丽多彩的奇妙宫殿。我们的地球可以称为蓝色星球,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海洋的面积为地球面积的70.8%,而海洋是蓝色的;加上陆地上大部分植物地带又是绿色的,因此,在月球上和宇宙飞船上看地球,它就像一颗蓝色的珍珠。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地图上寻找疗养佳处和风景胜地,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吸引人的除了清新咸湿的空气和舒适的海水浴,海岸地貌风光宛如明亮的珍珠吸引了众多钦羡的目光。地理学家把海岸简单地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由非海洋因素所形成的海岸;另一类则主要由波浪和海流的作用形成。许多海岸的形状,是陆地区域的流水作用所造成的。由于侵蚀作用,河流在流入海洋时,切出了河谷。这些河谷尽管现在被海水淹没,但形状却大致保持了下来。河流流水挟带沉积物经过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可以生成弧状或鸟足状的三角洲或者连绵的沉积平原,或曲或直的沉积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