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渠 《科学通报》1963,8(10):69-69
耕作学是农业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任务,是研究地力(土壤肥力)在耕种过程中的变化規律,以及把地种好,为作物创造持續增产的土壤条件。这一門年青的学科,我国是从解放后开始建立的。为了适应农业技术改革的要求,探討土壤耕作的农业机械化問題,中国作物学会最近在黑龙江友誼农場召开了一次以东北地区为主的、全国性的机  相似文献   

2.
熊毅 《科学通报》1958,3(24):738-738
在农业生产大跃进的高潮中,土壤科学是远远落在形势的后面了。为了使土壤科学工作能够赶上形势的需要,并总結我国特有的丰富經驗,丰富和发展土壤科学,我愿意就以下問題提出个人不成熟的意見,供大家讨論,请大家批評指正。一、发展我国土壤科学的新观点和新方法在这一年中,由于党的正确领导,在总路綫的光輝照耀下,全国各地不断湧現出了农業高額卫星,粮食棉花都普遍得到丰产,一般增产一倍至两倍,低产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天文望远镜发展战略的建议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高级工程师马品仲1引言我国在2000多年前已发明圭表来观测太阳,以后又发明地平和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象限仪、简仪、浑仪和天球仪等。这说明我国地大人口多急需天文研究来指导我们生产和生活,但...  相似文献   

4.
戚长顺 《科学通报》1957,2(12):383-383
在增产节約运动中,中国科学院金屬研究所、林業土壤研究所展开了自下而上的檢查浪費,提出合理化建議。檢查中發現科学院器材局对器材管理的規定有不尽合理,容易造成浪費的地方。也發現了两个研究所器材科对器材管理不严,造成很大浪費。  相似文献   

5.
过兴先 《科学通报》1959,4(8):263-263
解放以来,菌肥的研究进行了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在农業增产中起着一定作用。在解放以前,菌肥的研究只做了一些根瘤菌的工作,其他差不多是空白。解放后在党的領导下,菌肥的研究工作开展很快。1950年中国科学院林業土壤研究所在东北土壤中分离出四株活力较强的大豆根瘤菌,1953年开始在东北大面积推广,平均增产5—10%。1950年华北农科所以国外引进的花生根瘤菌造成菌剂,在山东、河南、河北等省大面积推广,平均增产15%,其后在1953年分离到新菌种,逐漸更替引进种。1954年东北农科所在东北土壤中分离出  相似文献   

6.
旱地——农业发展的寄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生秀 《自然杂志》2008,30(6):344-349
人口增长和对粮食及纤维的需要增加面对着土地和水资源日益减少,迫使人们把注意力投向旱地农业,即在干燥半湿润和半干旱无灌溉条件下所进行的农业。旱地面积大,又有一定增产潜力,但降水少、侵蚀严重,生态条件脆弱严重地限制了旱地农业发展。发展旱地农业要以充分利用天然降水为基础,采用各种措施如休闲、覆盖、集水和供应营养物质,充分利用和发挥降水的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7.
Question:什么叫农业节水?Answer:农业节水并非一味地减少用水量,而是为了可持续性地实现一定农业生产目标,高效利用一切可用农业水资源,尽量减少农业用水过程中的一切无效损耗,提高农业水资源转化为农产品的效率。随着人口增加,保障粮食安全已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2030年世界人口将达75亿,粮食需求达33亿吨,按现有用水效率计算,农业灌溉用水将增加30%(现有2810立方千米),缺口达750立方千米,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粮食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缓解粮食增产需求与农业可供  相似文献   

8.
人口增长是粮食需求量增加的原因,而粮食增加幅度的大小取决于每个人的消费量。如果在每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很大的区域中人口大幅度增长,那么总的粮食需要量就大幅度上升。就全世界而言,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极快,而粮食需要量却不是以人口增长的速度递增的。这并非因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的粮食消费水平较低,而是意味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开发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粮食的产量和质量有了迅速提高的缘故。尽  相似文献   

9.
小麦与水稻植株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孙景信 《科学通报》1992,37(24):2273-2273
稀土元素(REE)在我国农业中已经大面积推广使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对粮食作物、水果和蔬菜等,一般可增产10%左右;同时大大改善了作物的品质。但是,迄今为止,有关稀土元素的增产机理、稀土元素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和生物效应,以及稀土元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等方面,了解还甚少。这主要由于稀土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很低,一般在ppb级(10~(-7)—10~(10)g/g)。通常的分析技术,其灵敏度难以达到,尤其是对单一稀土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管超 《科学通报》1955,(1):92-92
在1964年12月9日中国科学院院務常务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长顾问、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柯夫达受苏联科学院主席团的委托,将苏联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精心绘制的二千万分之一的世界土壤图手稿,赠送给中国科学院,由郭沫若院长代表中国科学院接受。柯夫达同志在授礼时致词说:这个世界土壤图手稿只有两份,一份在苏联,一份现在赠送中国科学院。这个土壤图是苏联土壤学家在苏联科学院院士格拉西莫夫领导下,在卫国战争后绘制的。苏联土壤学家在绘制这个世界土壤图时,创造性地应用了全世界土壤学家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刘助仁 《世界科学》1989,11(10):23-24
目前全球人口已突破50亿大关。据推测,2000年将达60多亿,下世纪中叶将超过100亿。地球上的可耕地面积,1982年统计是14.5亿公顷,预计到2000年这一数字不会有大变化。为了维持人口增长的需要,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开发粮食增产技术已成为全球性的一大任务。苏联重视利用微生物发展饲料战后,许多国家的食品结构中肉类消耗量大大增加。要提高肉类生产则必须提高谷物生产。要得到1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在林间、花圃或田埂上漫步时,通常很难想象,在脚 下的泥土中竟然生存着千千万万形态各异的微小动物。它们出 生、成长、繁衍后代,世世代代忙个不停地“工作”着,千百万 年来默默无闻地为人类的生存作出贡献。然而时至今日,它们的 奉献却尚未被多数人所了解。 1840年,达尔文对蚯蚓生活习性的研究,使人们开始注意到 土壤动物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急需增产各类食品;作 战双方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与粮食生产密切相关的土壤上。这时欧 洲和美洲的许多动物学家,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工作中发现,土壤 无脊椎动物对土壤有机物…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应迅速开展水土保持的定位试验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俊青 《科学通报》1957,2(3):128-128
1953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每年都組織一支包括土壤、植物、地理、第四紀地質、农学等方面科学工作人員的龎大队伍,在黄土高原地区进行水土保持的調查研究工作。这一工作的目的是要了解和掌握水土流失的規律,提出水土保持的措施,从而有助于三門峽水庫泥沙淤积問題的解决,并为这一地区的农業增产創造基本条件。四年以来,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綜合考察队的科学工作者,不辞劳苦,深入晋西、陝北、隴东地区进行自然地理的調查工作,搜集了大量的科学資料,并摸索到一些科学工作經驗。这  相似文献   

14.
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设用地的数量不断增加,加强建设用地管理对于保护土地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就需要有一种专业性非常强的技术服务性工作,为建设用地的审批提供准确的面积、地类、权属和位置.这样就逐渐形成了建设用地勘测定界.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粮食已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曾有报道表明,稀土元素能够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刺激动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莱斯特·布朗(LesterR.Brown)曾以提出“谁来养活中国”问题而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对人口与粮食问题的关注,以及对中国人口与粮食问题的一些片面观点和指责。译者翻译本文并不代表赞同莱斯特·布朗的所有观点,希望读者在了解国外学者对世界人口发展和世界前景的观点,吸取其合理和有益见解的同时,能用辩证的眼光结合中国的实际来对待和理解这些问题─译者在过去50年里,世界总人口增长了一倍多,从1950年的25亿增长到1998年的59亿人。这种始无前例的人口急剧增长,加上不断增加的个人消费,使人类对地球的要求超出了地球的自然…  相似文献   

17.
水稻农业增产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生物工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是全世界将近一半人口的主粮.据统计目前全球水稻栽培面积约为每年1.62亿公顷[1],其中亚洲最多(1.43亿公顷)占88%,非洲和美洲其次,分别占6.4%和4.4%.绝大部分水稻生产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口密度高而且增长速度快,不少区域还因土壤质量差、肥力贫瘠,基础设施落后,导致自然灾害频发,粮食短缺问题严重.更为严峻的是,世界人口还将继续增长,估计  相似文献   

18.
陈恂清 《科学通报》1958,3(24):760-760
中国科学院于11月20—28日在江苏无锡召开了有土壤学、土壤微生物学和植物生理学的工作者一百余人参加的土壤工作会議,就总結我国所特有的丰富經驗,抓住土壤学研究的大西瓜、根据中国的实际发展土壤学、使我国土壤科学位于世界先进地位的問題进行了充分的討論。中国科学院副院長竺可禎、祕書長裴丽生都在会上講了話,裴丽生同志并做了会議总結,对今后的工作做了重要指示。首先,会議一致認为目前在土壤科学工作中还存在兩条道路的斗爭,会議期间大家运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联系到工作和思想实际,对于脫离生产、脱离实际、脫离羣众的資产阶級学术观点进行了严格的批判。这种观点从單純的土壤地理学的“自然”观点出发,使土壤学距农業生产越来越远;强調科学院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与展望¥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赵仁恺我国核电发展现状与展望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赵仁恺1我国核电发展现状1938年,科学家发现铀235原子核在中子轰击下可发生裂变,并释放出大量能量,从此人类进入了原子时代。核能的利用经过50余年的发展至...  相似文献   

20.
植物转基因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资源、环境一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气候变化、金融危机等因素,出现了全球性的粮食短缺,主要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粮食危机与恐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