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浅谈对客家后代进行客家传统文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客家先民吸收了各种文化的精华,并形成了在语言、民俗、精神特质等方面有显著特点的客家文化。论述了客家后代学习和了解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进行客家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客家土楼以历史悠久、造型独特、规模宏大、文化底蕴丰厚而闻名于世,已成为客家文化的标志.客家土楼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民间夯土版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成就,更是集中国民居建筑艺术精华之大成的宝贵实物.近些年来,学界对客家土楼文化的研究日趋深入和成熟,但大多是民族、民俗、建筑等方面的论著,关于客家土楼审美思维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通过对土楼的功能、空间结构、装饰、意蕴、建筑理念的探讨,揭示土楼中蕴含的客家人的审美思维.  相似文献   

3.
客家民间美术具有着多元化的艺术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将客家民间美术文化渗透到赣南地区高校美术教育当中,能够有效实现客家民间美术传承与高校美术教育发展的共赢。本文对客家民间美术在赣南地区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渗透意义做出了分析与阐述,并对客家民间美术在赣南地区高校美术教育中的运用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服饰是人类最外在的身份标识物,常被喻为"第二皮肤"。客家服饰是汉族服饰,种类多样,工艺精湛,文化内涵丰富,融入了客家人独特的民俗风情、艺术智慧和审美情趣,但服饰特色却常与少数民族服饰相混淆。《客家服饰的艺术人类学研究》综合大量的文史资料,立足于田野调查,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论述其文化内涵,解析其艺术魅力,试图建立客家服饰的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5.
客家文化的内涵,书法艺术的丰富表现力,与陶瓷艺术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客家陶瓷书法创意产品。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既要把握原则、明确思路,又要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6.
关于客家歌谣的艺术成就与思想价值,论述者可谓多矣,本文就客家歌谣民俗志功能作些探讨。客家歌谣所涉猎的民俗范围很广,但客家毕竟是汉民族的一支民系,这些古老而传统的习俗与汉民族别地多为大同小异,所以,本文仅欲论谈客家明显有别于别地的三种有代表性的风俗:尊师重学、出洋过番和客家妇女。  相似文献   

7.
客家传统家具特色及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传统家具是客家文化的载体,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工艺精巧、图案美观、富于特色.目前客家传统家具正面临缺乏保护,消失速度急增的窘境,因此加快客家传统家具的宣传、研究和开发力度,对传承和发扬客家文化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客家人的“父亲”称谓有一个“指称族,”这些指称与客家人的名讳传统有关,从指称的语言编码方式看,还可以窥探到客家文化的某些底层,以及客家的父权或男权思想的孑遗。而“爸爸”指称的引入,则是现代文明对客家传统称谓文化的入侵和颠覆,它消解了父权或男权的威严,同时标志着新型人伦思想有待在客家地区得到全新确立。  相似文献   

9.
从语言符号切入,考察客家的民俗文化特点。从方言角度看,客话的亲属称谓反映了当代客家迄今为止仍然承袭古代社会的家族结构习俗;客话的婚嫁语词则反映了客家民间仍保留古代传统婚姻制度的诸多礼仪俗尚;客家民众日常生活中好用谐音修辞手法表达吉祥语和禁忌语的风气。体现了当地百姓避祸趋吉和讲究体面的思想意识;而生意场中的暗语应用,则体现了客家民间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注意保守商业秘密、以避免亏损的防范心理。  相似文献   

10.
客家传统手艺所蕴涵的独特文化艺术是一个民系的基本标识和发展的源泉.客家传统工艺流传了千百年,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特别是赣南客家民间传统工艺均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传统手艺已被现代工业所取代,传统工艺的流失也引起了民俗专家的关注和痛心.我们希望籍此引起有关部门和民间有识之士的重视,把客家工艺品融入到生活实用品的创作中去.使民间传统工艺再次焕发出时代的艺术魅力,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1.
客家传统手艺所蕴涵的独特文化艺术是一个民系的基本标识和发展的源泉。客家传统工艺流传了千百年,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特别是赣南客家民间传统工艺均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传统手艺已被现代工业所取代,传统工艺的流失也引起了民俗专家的关注和痛心。我们希望籍此引起有关部门和民间有识之士的重视,把客家工艺品融入到生活实用品的创作中去。使民间传统工艺再次焕发出时代的艺术魅力。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2.
赣南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在客家民系及客家文化的孕育和发展过程中处于摇篮地位,表现出独特的文化地理现象和特征。本文以赣南这一客家人聚居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语言和风俗作为两个主要指标,对赣南客家文化进行了区域划分尝试。试图从一个地理学者的视角来反映赣南客家文化地理现象和特征。  相似文献   

13.
客家山歌具有中原传统文化的特色,尤其在语言方面,承继了中国传统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并且运用得很得当,由客家山歌入手,研究中原文化的承继,较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客家民系人文特征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因移民、行政区域的变动而变化。客家方言于五代前已形成。“阿姆话”是客家妇女地位及作用的标志。客家民系最典型的人文特征:妇女问题、二次葬、祖先崇拜。妇女精神是由其先婢后妻身份及条件所迫而形成的;二次葬习俗是因要回归故里而形成的;祖先崇拜、宗祠观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而在客家民系中尤为突出。客家称谓迟于客家民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正客家古文是流行于江西省赣南地区(主要集中于南康、赣县、于都、信丰、瑞金等开发较早、人口较稠密的县、区)的民间曲艺形式,因其唱本内容多为古代故事,故称"古文",于2014年纳入国务院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赣南客家古文的内容与文学、音乐、戏剧等几大艺术门类彼此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蕴含着丰富的赣南客家文化要素。  相似文献   

16.
张婷  郑颖琼  梁山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6):91-91,94
客家筝,即广东汉乐筝曲,是广东优秀传统音乐之一。是我国众多古筝流派中颇具地方特色的一种,以其独特的演奏技巧和风格深受大众的喜爱。本文简要介绍了客家筝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回顾改革开放30年客家学研究的历程与成果,宏观地论析了客家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客家文化的社会功能、客家民系交融以及客家学学科建设等问题,展望客家学研究的前景,强调应加速构建客家学理论体系,把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潮汕等其他族群妇女的嫁入,使得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的会中岭村出现了客家丈夫与其他族群的妻子组成的多族群家庭。在这种多族群家庭中,由于妻子与丈夫及其他家人各自的母语背景不同、采取的语言使用策略不同,家庭语言生活渐趋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已有相关客家人文特质与客家精神的论述进行了梳理并作了简要评述,指出迄今为止关于客家文化特质与精神的研究和论述,几乎没有跳出传统文化的视野且众说纷纭。客家文化特质与精神的研究是客家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深层次课题;也是一个随着客家研究的深入和客家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挥之不去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深入发掘客家文化内涵,对客家文化特质与精神作出系统的、科学的概括,是客家学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第七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暨首届客家文化创新论坛以"传承与创新:深圳滨海客家与文化产业发展"为主题,设立了"深圳客家历史与文化研究""台湾客家文化产业研究""大陆客家文化产业研究""客家文化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和青年论坛等环节,旨在拓展客家文化研究的新阵地,明确深圳滨海客家的地位与特色,使深圳成为国内客家文化研究的重镇之一,为创新客家文化研究的新方向和新思路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