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电容放电点火过程实质是电容对RL电路的振荡放电过程。本文通过分析这个过程,给出了适合这种工作的点火线圈(即电感线圈)的基本设计方法,同时还提供了测试点火线圈工作效率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曾綦 《科技信息》2011,(22):I0403-I0403,I0406
焦炉荒煤气外泄是炼焦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源,直接排入大气,严重污染环境,必须设置自动放散点火装置。该系统具有自动、程控、手动点火功能,点火检测可靠,大大提高焦炉点火装置的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3.
陈建华 《科技信息》2007,(3):68-68,140
简单介绍了等离子点火燃烧器的工作原理和其辅助系统组成,结合在国电福州江阴电厂(2X600MW)新建工程中的改造情况,分别从总体设计、工艺系统改造方式、现场布置等方面分析了等离子点火装置的特性和改造过程,对今后推广该技术的应用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沈俊安 《科技信息》2009,(29):I0429-I0430,I0729
八钢新区炼铁厂A高炉大放散调节系统是八钢煤气放散调节系统的重要关键设备,高炉煤气放散系统的点火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煤气放散调节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点火装置的控制原理,以及如何实现就地自动点火。  相似文献   

5.
冯石根  李中杰 《河南科学》1995,13(4):319-321
从等离子体的基本方程出发,提出了煤粉锅炉点火与伴燃用等离子体射流的计算公式。本文的结果为进一步进行等离子体点火装置的优化设计及结构分析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粉尘爆炸特性研究中的一种计算机辅助测试的原理及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讨论了新点火装置的优点,对点火电路模型进行了分析;最后出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7.
陈继伟 《广东科技》2013,(22):121-122,54
探讨了微油点火技术600MW机组“W火焰”型锅炉的应用。通过对某电厂600MW机组W火焰锅炉微油点火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微油枪点火在某电厂600MW机组W火焰锅炉上的应用实例,同时结合实验数据对小油枪点火及稳燃装置节油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微油点火装置优点,在不影响主燃烧器正常运行下,节油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8.
一种霍尔式电子点火系统工作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试了德国产5DA.006.623-031霍尔式电子点火系统的霍尔传感器、达林顿管和点火线圈次级输出三个主要节点的工作信号。根据所测量的数据计算了达林顿管输出电能、点火线圈存储的电磁能及火花塞放电当量电流等参数,分析表明,该点火系统能保证发动机可靠起动、升速及稳定工作,但也存在系统能量耗损较大的缺点,从而为实现该种电子点火系统的优化控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王斌 《科技信息》2011,(21):I0108-I0108,I0112
与传统的有触点的点火装置和其它类型的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如磁脉冲式、光电效应式等)相比,霍尔式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的最大特点是,霍尔发生器产生的霍尔电压的波型和幅度,与发动机的转速完全无关。它具有触发信号强度稳定,点火正时精度高,耐久性好,工作电压范围宽,一次调整好后无须经常维护等优点。因此,在各种工况下发动机的性能都很稳定。该点火系统在使用中出现的故障,一般为线路连接不良。本文将从霍尔式点火系统的原理入手,具体分析霍尔式点火系统几种故障的检测和排除。  相似文献   

10.
该新型点火装置由无触点分电器、数字式点火控制器ZJS7501和点火线圈组成.在无触点分电器内部,彻底取消了白金触点和离心提前机构,原来的离心提前调节特性由ZJS7501控制器实现.由于是用计算机程序的方式来实现调节,可以很方便地做到与发动机的离心点火提前调节特性相吻合.另外,由于取消了原有的离心提前调节机构,使传统分电器的结构、生产工艺和调试工序得到了简化,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该产品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是生产ZJS7501控制器,其余部件采用外协方式.厂房要求100m~2~200m~2,需焊接、铆接和产品试验品、测试台等设备投资约50万元.该装置如能与整车厂配套,按年产2万套计,每套纯  相似文献   

11.
微点火单元电热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建立微型点火桥带在不同通过大小电流情况下的电热耦合模型,计算分析微型点火电桥带的工作过程,获得不同大小电流值条件下,加电开始到微型桥带表面达到装药点火温度的时间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加电到桥带熔断(到达铝熔点温度)所需的时间与电流的关系.结果表明,点火功率大于2W,电流的改变对点火药的燃点时间和加热熔断时间影响不大,为集成点火阵列的点火电流选取、微推进阵列的一致性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点火药颗粒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瞬态过程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时点火药颗粒在燃烧室内流动与燃烧特性,以N-S方程,k-ε湍流模型为基础,采用颗粒轨道模型+UDF接口进行二次开发编程,对某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瞬态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发动机点火过程中,点火药颗粒呈链式反应;点火药颗粒在喷入燃烧室后迅速燃烧,有利于推进剂点火,缩短点火延迟时间;点火药颗粒在燃烧室内运动复杂,在发动机内流场中出现压强震荡、局部高温区域和内外通压强差等复杂现象,这些现象随点火药量的不同而变化,对推进剂点火、药柱结构完整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连续点火诱导爆轰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带基元化学反应的多组分Navier-Stokes方程,数值研究了多点连续点火过程诱导氢气-空气预混合气体的爆轰过程.计算结果表明,点火时序的变化可以显著影响预混气的爆轰引发特性.适当的加速连续点火过程可以诱导爆轰的形成,且随着点火过程的加速,爆轰的形成时间和距离均有所缩短;减速或过快的连续点火过程则不能诱导爆轰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等离子点火技术在600MW机组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离子点火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地节约燃煤电厂的启动及稳燃用油。针对某电厂600MW机组燃烧器的改造,介绍了等离子点火的机理、等离子燃烧系统的组成,并进行了经济效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最佳点火角试验仪的设计原理、电路结构和程序流程。该仪器采用单片机技术,能够在任意发动机转速下设定任意点火提前角,配合发动机测功试验,可以快速测绘出摩托车发动机最佳点火提前角曲线,为发动机和点火器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煤水浆着火和燃烧特性,提出了水在煤水浆着火过程中的扩散屏蔽效应及打破该屏蔽的措施。根据着火热力分析,探讨了煤水浆着火和稳定燃烧的条件,并通过实验室点火试验提出了几种点火方法。  相似文献   

17.
Ignition of methane/air mixture by the passage of a shock wave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understanding more details of its gaseous detonation. The experiments of shock-induced ignition of stoichiometric methane/air mixture were conducted on a shock tube platform, The reaction zone structure in weak and strong ignition cases were investigated by digital chemiluminescence imaging and planar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PLIF) techniques. Due to smaller gradients in induced time in weak ignition, which provided more time to nonlinear chemical reaction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ction structures are highly nonuniform in those weak ignition cases, which become more regular while induced shock waves become stronger. In strong ignition case, it gives a typical detonation struc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action zone released by single-pulsed OH PLIF technique agreed well with other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in this paper and were also in accord with the conclusions of previous researches.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IF system has explored a new high temporally and spatially resolved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hock wave and gaseous matter in shock tube.  相似文献   

18.
多孔颗粒床阴燃着火实验研究与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发生在多孔颗粒床的阴燃着火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针对最常见的加热方式热接触,设计了平板加热的实验模型,实验表明,长时间的缓慢升温后突然出现温度的跃升是阴燃着火的基本特征,采用有限区域临界着火理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了发生阴燃着火的临界现象的规律,主要包括:(1)燃料床尺寸不变时,如果临界热流密度增加,则临界环境温度降低,临界点燃温度增高;(2)环境温度不变时,如果临界热流密度增加,则燃料床的临界尺寸减小,临界点燃温度增高;(3)热流密度不变时,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则点燃的临界尺寸较小,同时临界点燃温度较高,以上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时间光谱分辨率探测系统,研究了汽油机在着火早期燃烧生成物CH,C2,OH,CH2O,O2等的光谱;根据这些着火期生成物的光谱响应研究了人花塞点火放电过程的产生、变化和早期火焰的发展情况,并对点火燃烧期内有害排放物的生成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